有關孔子與孟子的事蹟材料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6日

  孔子和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也對國外某些文學發展產生影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事蹟材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關孔子的事蹟

  1.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 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 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 中庸又適時之變為 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 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2.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 “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 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 德治”或“ 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 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小康”社會是孔子主張的較低的政治目標。“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隱沒,“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與這種貧富不均、貴賤不等相適應,產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相應地還要設“城郭溝池以為固”,由是,“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樣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禮、仁、信、義,所以稱為小康。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了“私有制”產生後的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鬥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到其影響。

  3.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 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 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 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 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 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4.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 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 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 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 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 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 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 魯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實行“ 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 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 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5.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 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孔子在易學中明確提出了“美在其中”、“見仁見智”等著名美學命題。由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童子問易》在 易宗基礎上提出了美宗——陽剛、陰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認為“陰陽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謂是美學之宗”。

  6.史學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他竭力反對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說:“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這種一以貫之的主張,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態度中。   孔子的治史觀不僅反映到治史態度和治史主張上,而且還體現在歷史發展觀中。孔子認為歷史在不斷“損益”,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為政》***,周代正是在總結夏、殷二代的基礎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歷史不是倒退,而是後來居上,是前進發展著的。儘管這種思想很朦朧,但卻是我國史學史上進化論的可貴的開端。

  7.旅遊觀念

  孔子一生遊歷豐富。他從漫長的旅遊生涯中悟出精闢的人生哲理,並形成對旅遊的獨特見解。孔子的“遊”主要有三種形式:遊覽、遊學、遊仕。也就是說,孔子在遊中問學教學,遊中求仕入仕,遊中生情怡情,遊中悟道傳道。他的旅遊行為與修學、入仕是分不開的。孔子的旅遊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的遠遊觀和近遊觀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戀故土,應該通過遊學四方來增長見識,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由此可知,孔子“重遊”,反對“懷居”、“懷土”等心理和行為,甚而把貪戀安居、留戀故土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分野標誌。但是孔子也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明確表達了他提倡近遊的思想。“父母在,不遠遊”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雙親、注重人倫思想的體現。

  那麼孔子既“重遊”,又反對“遠遊”、提倡“近遊”,豈不是自相矛盾?實則非也。孔子的近遊觀和遠遊觀並不矛盾,而是對立統一的,類似於“魚和熊掌”的關係。遠遊與近遊,實際上反映了儒家的“忠”與“孝”、報效國家與侍奉雙親的對立統一。孔子雖然提倡“近遊”,但也不一味地排斥遠遊,雖然主張推行孝道,但更主張“治國平天下”。到底適宜遠遊還是近遊,取捨標準就是是否“有方”。事實上,跟從孔子周遊列國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雙親健在者。孔子反對的只是無正當目的卻超出合理程度的“遠遊”。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遊,倡導“山水比德觀”

  孔子一生行遊天下,注重聽樂觀禮,開創了中國文化旅遊的先河。據史書記載:“孔子曾西入周室,問禮於老聃,學樂於 萇弘,觀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於向老聃學習樂禮。另外,孔子訪齊,曾與齊太師交流關於“樂”的見解並達到忘我的境界。《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行遊四方中學習、欣賞古代的禮樂文明,這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文化旅遊。

  除了提倡聽樂觀禮的文化之旅,孔子還注重體悟山水的自然之遊。對於山水自然景觀,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孔子看來,智者的聰明銳利和流動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寬厚品格與莊重沉穩的大山相通。這就是“山水比德”的審美觀、體驗觀。“比”指象徵或比擬,“德”指倫理道德或精神品質,意指在欣賞山水自然景觀時,根據其特徵類比聯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

  孔子主張旅遊要健康有度,反對佚遊

  孔子曾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也就是說,以驕傲為樂,以到處遊玩、遊手好閒為樂,以大小宴為樂,都是有害的快樂。可見,孔子反對遊手好閒、放蕩遊樂、毫無節制的遊玩等佚遊行為。他認為佚遊超出個人身心承受能力與社會禮制許可,佚遊帶來的快樂是暫時的、侷限的,而且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損害。

  8.人生觀念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有關孟子的事蹟

  1.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併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2.哲學思想

  孟子的思想是複雜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義的成分居多:《孟子》書中所反映出來的關於認識論的見解,包含著許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在《孟子》中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許多知能必須經歷困難,經過挫折、失敗,不斷取得教訓,受到鍛鍊,然後才能得之。客觀世界有其自己的規律,是人所不能違反的。

  孟子明確地看到,一切事物發展和變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程序。他在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作為比喻:寧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公孫丑》***上***

  認識論

  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環在於掌握客觀規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據水勢就下、可導而不可遏的規律,來說明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須如此。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採取因人而異的多種方法。而且,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發展。認為教育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孟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國古代教育學的結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孟子的天道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面,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修養。在心性修養方面,孟子從“性善論”這一根本思想出發,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動力,完全仰仗於君子大發“仁心”。這種“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貴在一個“養”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的思想體系。

  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

  孟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性善論”是一套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孟子以“性善論”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

  飲食見解

  孟子在飲食上提出了較多的見解,多被後人視為經典。他從仁愛的角度出發,說道:“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後人將“君子遠庖廚”解為不近廚房,並作為孟子賤視烹飪的理論依據,這是不可取的。

  所謂“君子遠庖廚”,不過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罷了。也就是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為他親眼看到了牛即將被殺的樣子而沒有親眼看到羊即將被殺的樣子。“眼不見為淨”,所以君子遠離宰雞殺鴨的廚房。《禮記。玉藻》:選段譯文

  當時親眼見到了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孟子》記載,診斷飲食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這與儒家自孔子開始對飲食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讀書名言警句大全
惠特曼英文簡介
相關知識
有關孔子與孟子的事蹟材料
有關合作與成功的事例
有關自信與成功的事例
初中有關讀書手抄報的模板材料
有關創業致富的事蹟材料
有關家庭美德的事蹟材料
有關見義勇為的事蹟材料
東林八君子的事蹟材料
關於小學生自立自強的事蹟材料4篇
關於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的事蹟材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