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會老無所依嗎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經常被問及最近在看什麼書,還時常有大學生讓我推薦好書。這是個尷尬時刻,因為我正在閱讀的書的確不多,奢談推薦;這是個慚愧時刻,作為傳媒人不讀書不堪當此職。
但我以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狀況。我們買書成捆,但讀書寥寥。
按摩爾定律,未來十年人類有望將2400萬本書載入一粒晶片之中,真正實現“於一毫端,現十方世界”的理想。
關鍵是,讀書越來越方便,而讀書的時間卻越來越少。試問自己,你會花多少時間閱讀你家書架上的書?而每天花在電子淺閱讀上的時間又佔去了多少?
電子媒體不但佔去了“垃圾時間”,還佔去了我們整塊的時間。不信就問問“微博控”們,他們相當一部分工作時間和大部分“垃圾時間”是否都貢獻給了微博。
與此同時,圖書、報刊的生存環境正被新媒體不斷蠶食。據瞭解,北京甜水園圖書批發市場一些檔口準備撤租,因為經營已經難以為繼。年輕從業者正忙著投向新媒體的懷抱。
“撤掉電子版,拯救紙媒”,難以成立
最近,有人提出“撤掉電子版,拯救紙媒”。這是與新媒體賭氣的提法。面對新媒體,有一點必須明瞭:中國讀者的免費習慣難以更改。美國的收費模式在中國註定難以實施。電子版一旦收費,立馬無人下載。你們面對的是一群被免費模式慣壞了的讀者。
移動閱讀漸成大趨勢。最新研究表明,人們的“垃圾時間”被“扶正”,等人等電梯的時候就是掌握資訊的良機。勾兌微博正成為飯局主題,現場加關注替代了名片,私信聊天正取代MSN。
當然,相關論壇上不少學者安慰說,數字媒體在整個傳播中起到的是配合、互補作用,我們依舊需要電視、廣播、雜誌。
看資料說話,2010年中國廣告預算總體投放在數字媒體上的只有10%~15%,但增勢迅猛,其中汽車投放新媒體佔比在30%~50%,數碼產品投放佔比達到了70%。
新生代還會看報紙嗎?如果在地鐵裡可速覽新聞,到辦公室還看什麼報紙?你撤掉報紙電子版,自有人提供,且免費報紙正如火如荼。
雜誌的生存環境稍微好點。憑版式抓人,憑深度取勝,憑教人品味,風景尚好。雜誌還能生存多少年,8~10年是最樂觀的估計。因為新媒體取代紙媒,在中國要考慮兩個因素:城市化與代際更替。城市化需要雜誌的教化功能,農民變市民,市民變公民;代際更替則保證了至少這幾代老人還仍是雜誌的忠實讀者。
前幾年還有人在提“傳媒是中國最後的金礦”,現在沒人提了。新辦一份報刊的成功率幾乎微乎其微。但也有例外,如以資訊精萃和再加工為本事的《看天下》、《部落格天下》,仍能趟出一條生路。這說明,在這個海量資訊爆棚的年代,人們求簡求精的需求仍是個大市場。或者,今後選擇資訊、選擇立場的本領能成為在資訊大浪裡淘金的生存之道。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又打開了一扇窗。
渠道為王,內容為王后
雜誌社的實習生問,為什麼尚無《新週刊》iPad版?
必須算清一筆賬:從iPad版獲得的微小訂閱收入,加上與母刊廣告套賣所得的廣告收入,值不值得?因為你畢竟投入了人力物力,且不論電子版對母刊的衝擊——許多讀者可能因讀電子版而不讀雜誌,由此引發實體發行量和廣告額的損失。但不出iPad版又等於等死。
2011年聖誕節,美國兒童最渴望的禮物是一部iPad。螢幕化生活正成為新生代的大勢,他們遇螢幕總是不由自主要劃一下,儘管有些螢幕還劃不動。
知識就是財富?智慧財產權才是財富。在推出電子版之前,先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中國還沒有這個習慣,或在未形成新的遊戲規則之前,就養成了壞習慣。
為什麼《中國國家地理》的電子版成功?因為圖多文少。我從來就認為,對iPad閱讀還是個時髦,它不是學習的載體,更非思考的載體。採訪巨集基電腦中國區CEO時,他也這樣堅持。他進一步指出,學習和工作,永遠是膝上型電腦。
為什麼電子版在美國能成功?一是提供資訊能賺錢、賣廣告,二是打造高階俱樂部,使之成為資料庫營銷的平臺。
作為傳統媒體人,我更關心的還是傳媒傳播的內容品質。因為閱讀的思考狀態,能讓人進入某種冥想。而電子媒體只會培養“劃劃族”或“點點族”,心態浮躁。
黃升民說得好:“人們常常說未來肯定是內容為王。事實上如果現有的版權制度和現有的內容產業不做一些重大的調整,內容為王實現不了。內容很重要,但是內容的生產者就是礦工而已。”是的,紙媒把內容賣給商業網站,收入頗微,基本是隻賺個影響力,但好報道、好記者、好裝置都要花大錢。
面對新媒體浪潮,按樂觀者的說法是“死的是紙,活的是報”。雜誌成為媒體中的媒體,但化身不一定為紙質了。傳統媒體和我們這些傳統媒體人,將老無所依……
渠道為王,內容為王后;王只有一個,王后可以眾多。中國移動和iPad是王,我們這些內容提供商是王后。老王后寂寞在後宮,只有回憶當年風光,唏噓不已。
我國移動媒體的發展模式與問題應對
現代傳媒集團如何加強秩序建設
但我以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狀況。我們買書成捆,但讀書寥寥。
按摩爾定律,未來十年人類有望將2400萬本書載入一粒晶片之中,真正實現“於一毫端,現十方世界”的理想。
關鍵是,讀書越來越方便,而讀書的時間卻越來越少。試問自己,你會花多少時間閱讀你家書架上的書?而每天花在電子淺閱讀上的時間又佔去了多少?
電子媒體不但佔去了“垃圾時間”,還佔去了我們整塊的時間。不信就問問“微博控”們,他們相當一部分工作時間和大部分“垃圾時間”是否都貢獻給了微博。
與此同時,圖書、報刊的生存環境正被新媒體不斷蠶食。據瞭解,北京甜水園圖書批發市場一些檔口準備撤租,因為經營已經難以為繼。年輕從業者正忙著投向新媒體的懷抱。
“撤掉電子版,拯救紙媒”,難以成立
最近,有人提出“撤掉電子版,拯救紙媒”。這是與新媒體賭氣的提法。面對新媒體,有一點必須明瞭:中國讀者的免費習慣難以更改。美國的收費模式在中國註定難以實施。電子版一旦收費,立馬無人下載。你們面對的是一群被免費模式慣壞了的讀者。
移動閱讀漸成大趨勢。最新研究表明,人們的“垃圾時間”被“扶正”,等人等電梯的時候就是掌握資訊的良機。勾兌微博正成為飯局主題,現場加關注替代了名片,私信聊天正取代MSN。
當然,相關論壇上不少學者安慰說,數字媒體在整個傳播中起到的是配合、互補作用,我們依舊需要電視、廣播、雜誌。
看資料說話,2010年中國廣告預算總體投放在數字媒體上的只有10%~15%,但增勢迅猛,其中汽車投放新媒體佔比在30%~50%,數碼產品投放佔比達到了70%。
新生代還會看報紙嗎?如果在地鐵裡可速覽新聞,到辦公室還看什麼報紙?你撤掉報紙電子版,自有人提供,且免費報紙正如火如荼。
雜誌的生存環境稍微好點。憑版式抓人,憑深度取勝,憑教人品味,風景尚好。雜誌還能生存多少年,8~10年是最樂觀的估計。因為新媒體取代紙媒,在中國要考慮兩個因素:城市化與代際更替。城市化需要雜誌的教化功能,農民變市民,市民變公民;代際更替則保證了至少這幾代老人還仍是雜誌的忠實讀者。
前幾年還有人在提“傳媒是中國最後的金礦”,現在沒人提了。新辦一份報刊的成功率幾乎微乎其微。但也有例外,如以資訊精萃和再加工為本事的《看天下》、《部落格天下》,仍能趟出一條生路。這說明,在這個海量資訊爆棚的年代,人們求簡求精的需求仍是個大市場。或者,今後選擇資訊、選擇立場的本領能成為在資訊大浪裡淘金的生存之道。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又打開了一扇窗。
渠道為王,內容為王后
雜誌社的實習生問,為什麼尚無《新週刊》iPad版?
必須算清一筆賬:從iPad版獲得的微小訂閱收入,加上與母刊廣告套賣所得的廣告收入,值不值得?因為你畢竟投入了人力物力,且不論電子版對母刊的衝擊——許多讀者可能因讀電子版而不讀雜誌,由此引發實體發行量和廣告額的損失。但不出iPad版又等於等死。
2011年聖誕節,美國兒童最渴望的禮物是一部iPad。螢幕化生活正成為新生代的大勢,他們遇螢幕總是不由自主要劃一下,儘管有些螢幕還劃不動。
知識就是財富?智慧財產權才是財富。在推出電子版之前,先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中國還沒有這個習慣,或在未形成新的遊戲規則之前,就養成了壞習慣。
為什麼《中國國家地理》的電子版成功?因為圖多文少。我從來就認為,對iPad閱讀還是個時髦,它不是學習的載體,更非思考的載體。採訪巨集基電腦中國區CEO時,他也這樣堅持。他進一步指出,學習和工作,永遠是膝上型電腦。
為什麼電子版在美國能成功?一是提供資訊能賺錢、賣廣告,二是打造高階俱樂部,使之成為資料庫營銷的平臺。
作為傳統媒體人,我更關心的還是傳媒傳播的內容品質。因為閱讀的思考狀態,能讓人進入某種冥想。而電子媒體只會培養“劃劃族”或“點點族”,心態浮躁。
黃升民說得好:“人們常常說未來肯定是內容為王。事實上如果現有的版權制度和現有的內容產業不做一些重大的調整,內容為王實現不了。內容很重要,但是內容的生產者就是礦工而已。”是的,紙媒把內容賣給商業網站,收入頗微,基本是隻賺個影響力,但好報道、好記者、好裝置都要花大錢。
面對新媒體浪潮,按樂觀者的說法是“死的是紙,活的是報”。雜誌成為媒體中的媒體,但化身不一定為紙質了。傳統媒體和我們這些傳統媒體人,將老無所依……
渠道為王,內容為王后;王只有一個,王后可以眾多。中國移動和iPad是王,我們這些內容提供商是王后。老王后寂寞在後宮,只有回憶當年風光,唏噓不已。
現代傳媒集團如何加強秩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