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道袍是怎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道袍是一種源自中國元代、明代的成年男子服飾,後來傳至朝鮮和越南,是儒生居家時的外衣,也可以作為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道袍交領右衽,兩側開衩,接有暗擺,以繫帶繫結,領口常會綴上白色或素色護領。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清代道袍

  道袍。有兩種含義,一種源自中國古代漢服“褶”***相傳周武王親制***,在明代演變為道袍;是儒生居家時的外衣,也可以作為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另一種則是道教服飾。

  儒生道袍交領右衽,兩側開衩,接有暗擺,以繫帶繫結,領口常會綴上白色或素色護領。袖為寬大的琵琶袖。穿著時可配絲絛、布制細腰帶或大帶。朝鮮王朝後期的道袍繫帶變寬,並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繫結。

  明清時期有的道袍製作十分精美,此圖所展示的道袍,中央繡有玉帝,天庭眾仙相聚,作不對稱構圖,富麗繁縟,山石和彩雲均具清代初期特徵。此種服裝為道教人物所穿著。

  延伸閱讀

  文獻記載

  宋 徐度《卻掃編》捲上:“呂申公素喜釋氏之學,及為相,務簡靜,罕與士大夫接,惟能談禪者,多得從容。於是好進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遊禪寺,隨僧齋粥,談說理情,覬以自售,時人謂之禪鑽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副末氈巾道袍,扮老贊禮上。”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我先剝你的道袍,拿你的馬。”

  歷史

  道教產生之初,道衣曾以 氅***音廠,鶖鳥羽毛***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 鶴氅。其製法早見於漢武帝時方士欒大穿著的羽衣,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昇之意。

  南朝宋代陸修靜定道服有披、褐兩種。披即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於肩背的霞帔***繡雲霞花紋的短披風,已於元代之後消失***,褐即今所說的道袍。

  近代沿襲的道衣主要有:

  ①大褂,即長衫。藍色,袖長隨身,袖寬1尺4寸。

  ②道袍。藍色,採取傳統袍的款式,且有內擺,袖長隨身,袖寬2尺4寸或1尺8寸。

  ③戒衣。受戒時穿的衣服。黃色黑邊,袖長隨身,袖寬2尺4寸。

  ④對襟繡花洞衣。著道衣時下配燈籠褲,或穿其他褲加裹腿。

什麼是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如何使用
許昌的歷史故事
相關知識
清代的道袍是怎樣的
古代皇帝的龍袍是怎樣的
跆拳道上格擋的動作是怎樣的
天蠍座曖昧不清的表現是怎樣的
清明節吃粽子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明掃墓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明節盪鞦韆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明節放風箏的由來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金融業是怎樣的
商代的服裝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