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聖張仲景的故事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專家,有醫聖之稱,那關於張仲景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張仲景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仲景的故事

  相傳餃子是張仲景為了百姓不受凍傷之苦,用麵皮包裹藥材分發給百姓,因為形狀像餃子,所以叫餃耳。據說吃了餃耳喝了湯之後,身體就會不懼寒冷,能夠安穩過冬了。

  張仲景在長沙任職已滿告老還鄉,正值大雪紛飛的時候,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在河邊上,張仲景看到了很多難民凍得手腳生瘡,心存不忍。在回到家鄉之後,雖然他也一直在掛診,但是心裡還是紀念著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潛心研究之後,他發明了餃耳,可以去除溼氣,增強自身抵抗力,其實餃耳最主要的就是裡面的材料,是一些禦寒的藥物,他把這些東西在鍋裡面一直煮、搗爛,然後用麵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狀,再用原湯將麵皮煮熟。凡是吃了餃耳的人都會覺得體內有一團火焰在燃燒,再也不會將耳朵凍傷了。

  張仲景一生行醫,但是醫者不自醫,他在冬至那天生命走到了盡頭。百姓們都紀念他,他以前在長沙做官的那些朋友也來看望。他對別人說把他的棺材抬著一直從南陽往長沙走,在什麼地方繩子斷了,就把我安葬在哪裡。

  然後人們就抬著他的棺材走啊走,一直走到了他分發餃耳湯的地方,突然繩子斷了,人們都認為這是天意,於是就把他在這裡安葬,然後餃耳就成了人們紀念張仲景的一種方式,雖然後世不再提及,但是張仲景確是餃子的第一創始人。

  張仲景的成就

  張仲景生於公元前150年,死於公元前215年左右,是東漢南陽涅陽人,就是如今的河南省人。他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張仲景主要確立了辯證論治,撰寫《傷寒雜病論》,被後世稱為醫聖。在《傷寒雜病論》裡收錄了大量方劑,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瑰寶。

  被稱為醫聖,在中國醫藥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他的醫學理念和行醫品格值得現在的醫學從業者學習。他在任長沙太守期間開堂坐診,造福當地一方百姓。

  《傷寒雜病論》開創了六經辨證的先河,是後世從醫者的必學經典作品,晉代太醫的《傷寒論》,宋代的《金匱要略》都是根據《傷害雜病論》的一些章節或者原理改編。張仲景除了編寫《傷寒雜病論》之外,還寫了《辯傷寒》《口齒論》等,可以都因為一些歷史原因而不復存在,也是醫學史上的一大憾事。

  張仲景不僅有著極高的醫學能力,還有著突出的醫學品質和素養,他發明的餃耳湯就是心繫貧寒百姓受凍耳之苦,潛心研究出來的,實用性很強。並且張仲景行醫用藥講究極簡,為百姓節約成本。

  張仲景不僅在中國醫藥學史上有著醫聖的稱號,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有著極高的榮譽,在漢代之後,每朝都有專門研究張氏醫學的人,超過了五百家,到了現在,還有張仲景研究學院。他在亞洲地區,特別是日本,朝鮮,東南亞,都有著很高的影響力,是現在中醫楷模,他的精神鼓舞的後世從醫者探索生命的奧祕。

  醫聖張仲景的簡介

  張仲景在性格上十分沉穩堅定,能夠吃苦耐勞,他常常看醫書到天亮,然後白天接著坐診。他提倡行醫者應該終身學習,因為當時有很多醫生就只倚靠前人總結出來的醫學經典,不思進取,不會辯證的發展自己的醫學觀點。

  他知道這樣對於醫學界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他在《傷寒雜病論》的序文裡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最好的,就是有天分。然後好學是次之,最後是博覽群書,強行記憶的人。”張仲景用孔子的話證明,這世界上天才是有,但是很少,而且他張仲景不是天才之列。沒有天才能麼辦呢,就只能靠著自己的勤學苦練了唄,勤能補拙嘛。他還在書中寫出,學習是要從小就培養的,只有一直愛好醫學,並且按照孔子的話學無止境,就一定可以有建樹。

  張仲景影響世人的還有他樸實無華的學風,他從不用晦澀難懂的辭藻,為了讓看這本書的人能夠很輕易的看懂,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品格,才讓《傷寒雜病論》在後世的影響十分巨大。他診病的時候,認認真真,一絲不苟,遇到疑問了,一定要不斷的求證,直到弄明白了為止。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對於中國古代醫學包括現代醫學都影響深遠,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在涅陽建了醫聖故居。人們只要經過這裡,都會進去燒一炷香,然後表達對他的敬意。
 

張仲景的經典故事
華佗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關於醫聖張仲景的故事介紹
關於醫聖張仲景的生平故事
關於醫聖張仲景生平的故事
關於音樂家海頓的故事介紹
關於九紋龍史進的故事介紹
關於王羲之練字的故事介紹
關於名將戚繼光的故事介紹
關於名將戚繼光的故事介紹
關於要離刺慶忌的故事介紹
關於孔子小時候的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