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的文化結構概述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是我國民族體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幾千年來我國人民用以鍛鍊身體和自衛的一種方法。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綿延五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其豐富、瑰麗和獨具特色輝耀於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孕育並發展起來的中華傳統武術,折射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武術積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載量和一以貫之的文化命脈,芸芸民眾歷來高度的價值認同和自覺實踐,從而使武術在淪桑歲月中蘊藏了許多厚實的靈魂,並由此成為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支奇葩。武術的文化結構和思維方式是武術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科學把握和深入理解武術的文化結構和思維方式,對挖掘武術文化內涵和精髓,進一步弘揚武術文化的魅力,提升武術文化的品質,進而提高武術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武術的自信心,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一
傳統武術的文化思維方式是武術的文化結構的重要內容之一,深入理解武術的文化思維方式必須首先科學把握傳統武術的文化結構和基本內涵。?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埋、風土人情、生活方式、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因此,文化的內部結構可分為三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態文化。傳統武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全息影像”,有著自身的內涵,可作為一種文化樣式。因此,按“文化層次”之說,可把傳統武術文化結構分為:拳種、套路、器械功法、外在活動形式等的外顯層***物質層***;師徒傳承、師門規範等的中間層***制度層***和所反映出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等的內隱層***精神層***。三個層次,相互聯絡,相互影響,逐步昇華,綜合構成傳統武術的文化體系。外顯層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武術文化事物,是武術文化的載體和基礎;內隱層是武術文化的積澱和昇華,是核心;中間層是武術文化外顯到內隱轉化的橋樑。三個層次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
1.1 外顯層:“舞對合彀”的武技之道
套路、格鬥及功法練習是傳統武術最顯著的活動特徵之一。“舞對合彀”的打練結合,是傳統武術的最基本活動樣式。“舞對”指兩種有機的習武形式:套路單練為“舞”,兩兩相當的相互格打為“對”;“彀”指決竅。“舞對合彀”要求套路單練當與雙方的技擊訓練相互為用。個人的套路單練並非徒炫人目的“造型藝術”,於是需要習武者在瞭解技法意義基礎上的“練時無人似有人”;“兩兩相當”的對練,要求通過預設性的格打技法來強化對“用”的體會;而作為臨陣實用的散手,則是“敵我關係”及武術技擊價值的直接顯示。因此,以勢勢相承的套路作為習武入門之法,繼而拆招、散打併兼習各類功夫,由此組成了傳統武術的基本活動樣式和技術發展的基本內容,從中深刻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技進乎道”的旨趣特徵。
“舞對合彀”的武技之道的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陰陽之變。對於傳統武術,渾然無跡、有感皆應既是中華武技之道的生動體現,又是陰陽互濟的契合結果。明陰陽之變是“技進乎道”的習武原則。傳統武術中的陰陽互濟觀反映了中國文化對於世界萬物最佳存在方式的基本認識,其中寓含了“道”的法則與精神。另一方面是“柔弱勝剛強。”傳統武術理論認為,只有“四兩撥千斤”式的隨機而發,方是傳統武學中特有的臻美境界與技術精髓。再一方面是習武者個人品質在某種意義上比身體條件更重要。只要具備了應有的意志品質加上訓練得法也就能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那怕身體有一點傷殘,照樣能練出驚人的功夫,這就是傳統武術中一再強調的“苦恆出高手” 。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在傳統武術中得到了最生動的閃現。
“舞對合彀”的武技之道是傳統武術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思考,也是一個東方智慧的文化成果。這種神明之境的“武技之道”,長期以來一直激勵著習武者的熱情,在實踐中不斷去營造武技藝術的自由王國。另一方面,傳統武術在整個“行之維艱”的具體過程中,它那注重“格物致知”的實踐理性,強調堅忍不撥的意志品質,講究陰陽互變的技擊思想,鍾情動作形式與藝術境界相統一的審美旨趣和追求內外兼修的習武原則等,都從一個側面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
1.2 中間層:“擇徒拜師”的傳承方式
一方面,擇徒,是傳統武術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歷史上,各家拳種門派無一不把傳人的選擇當否,視為本門拳種是否能夠傳承繁盛的第一關鍵。儘管也有對求藝者身體條件方面的要求,但最終關注的是包括意志品質在內的道德狀況。“學拳宜以德行為先”已成為整個習武群體的普道認識,由此形成了入室傳薪的擇徒樣式。另一方面,作為傳承載體中的“師”,在整個文化傳播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地位。傳統社會中,一切以實踐經驗為特徵的百工諸藝的衍流,往往是通過掌握著豐富實踐經驗知識的師輩對後繼者的傳帶,其中包括武術。然而,傳統武術在對“徒”提出了種種要求外,也對為“師”者提出了相應的責任與規範:既要有拳理功夫上的真技實藝,同時也需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這是每一位被尊為師者賴以建立個人威信和地位,並能對本拳門產生強大凝聚力的兩個必要條件。
師徒傳承在傳統武術的生命程序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脈搏跳動,這就是對它文化價值的歷史肯定。當今,師徒傳承對武術的發展仍具有積極的意義,既有利於拳種技藝的經驗積累和技術發展,又具有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產生群體凝聚的價值。
1.3 內隱層:“道德本位”的人格塑造
中國的文化傳統素來視道德為根本,傳統武術,同樣奏鳴著中國文化的主旋律。作為內隱文化的武德,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歷史積流,也是構成中華武術文化的一節重要環鏈。傳統武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習武群體中有著各自的具體內容,但其主體精神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作為習武者的行為規範,從本質上講,即是提出的一個如何做人的價值尺度。這個尺度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而是有著明顯的內在多重結構形成的一張反映廣大習武群落的道德倫理之網,這張道德之網大致由武德倫理規範、習武中的意志品質和體現為鄉土文化的俠義精神三部分所組成。武德倫理規範是傳統社會一般道德倫理在習武群體的投射,其核心內容是孝悌、敬誠;意志品質在傳統武術中強調的是習武者通過體膚磨礪而達到的人格完善,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俠義精神是指習武者以武技為手段,以道義為規範,在社會活動中顯示自我價值的一種自覺心理狀態,其具體內容主要表現在對習武者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對本人的秉性修養兩個方面。
傳統武術有兩個文化向度:一是習武者在技藝上的不斷提高,二是在自我道德上的逐步完善。在傳統武德的結構中,武德倫理規範是武德的基礎,意志品質是武德的實踐磨礪,而集中體現了習武者理想價值的俠義精神,則是傳統武德中流光溢彩的無限風光。千百年來,它綻開“武”的橫空浩氣,滲入廣大民眾的心靈,成為人們判斷事物的某種價值尺度,也是為習武者所設計的實現人生價值的理想境界。
二、 傳統武術的文化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是傳統武術文化核心結構中的重要內容。著名學者張岱年先生曾經說過:“文化應該包括人們行為和思維兩個主要方面,如果千姿百態的傳統武術技藝、功法好比視野中的浪花驚濤,那麼這一文化結構中,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思維方式則宛如海水深處的暗湧,從中顯示出我們這個民族獨特的思維偏向。”因此,基於傳統武術的文化結構,挖掘武術的文化思維方式,對進一步弘揚武術文化的精髓,再現民族智慧,具有重要意義。總體看,傳統武術的文化思維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種。
2.1 樸素的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方法,陰陽互補、天人合一則是其中的根本觀念。中國傳統中所謂的“道”,離開了陰陽,也就成了一個混沌的存在。因此,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有關萬物生存變化的關聯點,與太極、四向、五行、八卦一起共同構成了我們的這個民族、這個世界總的理論。
傳統武術文化的塔尖上同樣閃爍著這一智慧的光芒,可以說,明陰陽之變,求內外合一,是傳統武術以及天地精神的一個基本道屬所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觀作為一種概括性的辯證思維方式,是用對立項的矛盾形式來概括出事物的特徵,以便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質。這種陰陽觀被引入傳統武術理論後,隨之衍生出了諸如形神、內外、動靜、剛柔、虛實、開闔、起落、攻防等一系列自己所具有的文化範疇。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在我國的傳統拳理中沒有了這些概念範疇,那麼傳統武術的文化內涵以及它的理論體系,就無法加以理解。傳統武術的文化魅力也就會大大遜色。
中國傳統武術中陰陽範疇的內容比較多,其中拳種將陰陽理論推演得更加淋漓盡致。中國傳統拳種無論哪一派別,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非常強調剛柔相濟的重要性。認為“剛不能久,柔不能守,純剛純柔都不是上乘功夫”。不同的拳種雖然練法不同,但訓練的最終目的都是達到剛柔相濟。求得剛柔相濟,是傳統武術的根本要求。由於剛體現為一種強猛的、外在的運動特質,所以屬陽;柔體現為一種恬靜的,內在的運動特性,所以屬陰。傳統武術理論中要求明陰陽,事實在許多地方就是指剛柔,所謂陰陽相濟也就是剛柔相濟。剛柔相濟集中體現了我國傳統武術樸素辨證的思維方式。一方面,從拳種訓練的實踐看,如以柔入手的太極拳,要求首先要摧毀人們動作中原有的堅硬勁,使它化為柔軟。要“有心求軟”,“用意不用力”,全身鬆開,然後才能“無意成剛”,再到“剛柔相濟”;再如形意拳則是從剛入手,“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先練明勁,再練暗勁,最後是化勁。明勁是剛,暗勁是柔,化勁是剛柔相濟。另一方面,從剛柔相濟的內容上看,首先表現為一種兩兩相當的實際格鬥中體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剛柔相濟就是體現為淨力的發放,在淨力發放過程中,必須剛柔相濟,如果純用剛法,力佈滿身,牽拉不力;如果純用柔法,則氣散不力,落點沒有歸著力。其次,從生理機能看,肌肉只有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強度以後,才能產生興奮,形成收縮,這種刺激,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刺激的強度越大,肌肉興奮性就越高,所募集到的運動單位就越多,因而,如果動作過分柔弱,必然導致缺乏足夠的刺激強度,肌肉的興奮性就不會出現,從而氣散不聚。
2.2 情感體驗的“意想”思維
意想,是我國古典美學理論中的重要範疇,也是傳統武術訓練中直接把握自我體物原則中的重要內容。傳統武術十分強調習武者在具體的訓練實踐中把握傳統武術理論中的要求和原則。“意想”在理論上又被稱異象,異指客體化了的主體情思,象是指主體化了的客體物象。作為內心世界的“意想”,一方面具有線上客觀事物形象的功能,因為任何客觀事物形象都是通過主體的思維方式、認識觀念體現出來的。另一方面,這種“意想”也可以產生出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事物的形象功能,這種沒有存在過的事物的形象,事實上就是一種符號化後的把握。
中國傳統武術歷來要求的就是到最後必須進入一種“拳無拳、意無意”的境界,這種以脫化神明為特徵的傳統武道是很難言說的。這種客觀存在就要求習武者必須在長期日積月累的不斷實踐中用心揣摩和感悟,方能有所把握。眾所周知,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漢字,大量帶有比興修飾手法的理論描述,同時也強化了傳統武術中的“意想思維”方式。在這種“意想思維”方式作用下,傳統武術就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意想訓練”,這種“意想訓練”是一個充滿了個人現有經驗和情感聯想的內心世界,在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太極拳家認為,習拳必須想其義,“心如夢,肝如劍……”這種對於人體五臟用瞭如夢、如劍、最靈便、快如風的不同要求,顯然不是一種對理論邏輯演繹以後的概括,而是訴諸於習武者內心自身的經驗感受。
通過內心對“意想”的體驗來感悟習武的要求,應該說是傳統武術中一個基本法則。清代乾隆年間《拳經拳法備要》中,聯絡到行役拳中描述“起時直龍昇天,落入霹靂擊地,起無影,落無蹤……”這類帶有比興修辭手法的理論描述,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種審美意識,通過這種審美意識使得文字風姿綽約。但這種理論描述是意想性的,內容與內容之間並不具有邏輯性,這就導致習武者在對這種拳理進行理解時,不得不依靠自己已有的經驗知識,此時,“意想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意想訓練”從它的特徵來看,不是一種無端的冥思苦想,往往也藉助比賦、聯想、判斷、推導、自我預示等心理活動來作為訓練的方法路徑,從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的某種相似性或相近點出發,或對一事物的形象和本意引申,用另外一個事物去表徵,這樣就突破了事物之間的界限,形成一種主客觀高度融合以後產生的內在張力。應該說,以個人感悟為特徵的意想訓練,是傳統武術理論中充滿中國文化韻味的重要所在。意,在具有鮮明內向性思維的中國傳統武術中,具有難以磨滅的悠遠影響力。
2.3 經驗思維
強調實踐,注重行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所謂“道不可離”,就是指主體不能離開實踐,如果離開了實踐,就不是道了。在一些技藝性的傳統文化領域中,形的意義尤為重要。傳統武術的文化特性決定了武術的歷史延傳,主要不是通過對典籍文化的認識來進行的,也不是通過對典籍的閱讀理解進行的,關鍵在於實踐的體驗。習武者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中國武術中的傳統武德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由語言符號構成的觀念系統,要孝、要敬、要悌等等,要誠信、要講禮義廉恥等。另一個就是由具體行為體現的實踐程式,傳統武德不管在觀念上如何豐富高遠,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對內在的人格塑造,這就決定了傳統武德從它形成的開始就是實踐,而非思辨,要完成武德的人格設計,也只能靠習武者本身對這一觀念理解基礎上的社會實踐。另外從技術提高上看,武術技術的提高同樣也是一個實踐體悟的過程,一部《中華武術史》從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歷代習武者在一種價值認同追求下,不斷建立、不斷總結、不斷積累的發展史,從這個過程中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求實務本、自強不自的文化精神。
以口傳心授為特點的傳統武術,奉行經驗哲學,師父的體驗可以講給徒弟聽,但他難以將嫻熟的技藝同時直接交付給徒弟,因為這種技藝是師父本人長期習練的結果,只能凝結在師父的個人經驗中,只能於師父之手,而不能達到徒弟之手。徒弟要把師父的經驗以及拳技水平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只能照法例項去做,而不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但從另一方面看,由於傳統的習武之道過於偏實踐體驗而忽視了理論上的論證、創造,因此使得積累了許多豐富的、閃爍著實踐理性之光的經驗,很少得到應有的系統整理和傳發,大多數是作為一種祕法心訣,或者五言格言。從而導致,對於一些妄語從從、多無邊際的妄談,只能採用經驗否定的方法。所以,缺乏理論深度的經驗,在實踐中又存在很大缺陷。
2.4 以類度類的類比思維
以類度類的類比思維特點,是通過並不存在的邏輯關係比賦推理,或者交感互滲,從一個已知物件的知識推演擴充套件到另外一個未知物件,這種思維方式給傳統武術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文化印痕。如,傳統的武術中,很多人吸收了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五行學說,這種五行學說被滲入到武術中以後,不少拳種紛紛把這種東西強行分配到自己的技術動作上,從而使五行生剋無處不有。隨著五行學說的深入,相生相剋的理論被傳統武術引入,一些拳種也逐漸仿效,說什麼拳能克什麼拳。這方面,行役拳是一個代表。事實上,按照五行學說相生相剋理論類推出來的什麼拳克什麼拳,就是一種以類度類的類比思維結構。另外一個以類度類的典型事例就是功法練習。在功法練習中,這種以類度類的類比思維也清楚的反映出來。如點穴和輕功,大量的武俠小說,傳聞故事,乃至於今天的影視媒體,都在渲染著這些東西。在今天的習武群體中,可能很少人會把這種點穴和輕功在實踐中加以練習,但是,在傳統武術文化上確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傳統武術功法的點穴,從它的文化源頭上看是由古代中醫學中的鍼灸而來的,應該說它源於中醫學中的鍼灸,在這裡,針被類推為人的指。還有輕功中的縱躍術、踏壁等也都是類推出來的結果。但有些類比推理出來的功法練習缺乏必要的邏輯前提和因果關係,因此,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往往使一些理論描述走入了誤區。因此,這種練功方法只能是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練功處方。
傳統武術的根本旨意在於對習武者技術以及身與心的全面塑造,由此構成了“目標-實踐-價值”這樣一個文化指向系統。其文化結構和文化思維方式是傳統武術文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體現了武術文化的整體框架、豐富內涵,以及武術文化的思維智慧和品質。作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文化,它不只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身體活動範圍之內,必然帶著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價值觀,進入更為廣闊的社會空間,在人們的理解闡釋和實踐中實現著自己的生存與進化,它的基本精神,價值理念和思維智慧,至今在廣大的習武群落中發生著深刻的影響。
中國武術與道家的文化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