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的經典論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普洱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那麼普洱茶文化的論文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普洱茶文化的論文,一起來看看。

  普洱茶文化的論文1

  普洱茶與民族文化

  提要:近年來,在雲南民族文化襁褓裡經過千百年孕育而成的普洱茶,再次以強勁的勢頭風靡海內外。 在今日,作為以飲料為其基本功能的物質產品的普洱茶,正成為人們熱烈關注的物件。這些來自不同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關注主體之間、關注主體和關注物件之間的複雜關係,正在以現在進行時的方式建構著以普洱茶為核心符號的當代文化事象。普洱茶成為雲南文俗的表現。作為一種物態符號的普洱茶,體現了雲南民族文化的三個主要特點:融合性、放外性、親近性。這正是普洱茶熱的真正原因,也是這一文化現象在將來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內在 。

  關鍵字:茶 茶文化 生活民俗 普洱茶

  一、 普洱茶的歷史源流

  1.普洱茶的淵源:

  一般提到的普洱茶,指的是雲南思茅、普洱、西雙版納、臨滄等地所產的大葉種茶,經過加工進行後發酵的茶。以年代又區分為古茶、老茶、新茶等。古茶並非全部為古代遺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喬木型古茶樹為原料所製作,老茶則是以樹齡三十年以上的喬木型茶樹為主,新茶則大半採自人工種植的灌木型茶園。雲南有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和茶樹優良品種,據史志記載,雲南從原茶***俗稱野生茶***轉移為家種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迄今仍生長在雲南勐海南糯山800餘年的栽培型古茶樹,勐海巴達1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樹和臨滄邦崴1000餘年的野生型與栽培型之間的過渡型古茶樹,被譽為”世界三大古茶樹王”。它們是茶樹原產雲南的活化石。

  在世界茶葉最重要的原生地雲南,歷經千百年孕育形成的普洱茶,既濃縮了雲南茶葉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從現今所存的典籍來看,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生活在雲南大地的各民族就開始有意識地種植和食用茶葉,開創了人類種茶飲茶歷史的先河。在最早記載普洱茶的歷史文獻《蠻書》中,有這樣的文字:“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① 那時的茶,雖然說已經進入了雲南各民族的生活,但還談不上什麼製作工藝,只能將它看作是普洱茶的前身。

  到了元代,緊壓茶的製作工藝逐漸傳入了雲南。對於雲南茶葉而言,這是一次革命性的技術輸入,從某種意義上說,緊壓技術的採用,真正結束了雲南茶葉“散收無採造法”的歷史。明萬曆年間的《滇略》一書曾這樣記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可見普洱茶的製作技術改進了,並且成為了雲南各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②。

  因在普洱集散而得名。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清政府設立的普洱府,管轄的範圍包括今天的思茅和西雙版納等廣大地區。此時,普洱茶也因入貢清宮受寵而進入一個發展的鼎盛時期。作為南來北往的交通要衝與當時滇南的政治經濟重鎮,普洱府進一步成為了所轄地茶葉的精加工基地和集散地,普洱茶之名也開始風靡海內外。不過那時提及的普洱茶,還只是地理意義上的普洱茶,其意應為普洱地區所產之茶。

  今天我們所說的普洱茶,已經不是地理意義上的普洱茶了,歲月的更替與歷史的變遷,賦予了普洱茶更豐富的文化內涵。今天我們說的普洱茶,更多的是指以雲南大葉種茶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工序製成的散茶和緊壓茶。通常我們將長期存放自然發酵的普洱緊茶稱為生普,而將採用“快速後發酵”生產技術生產出來的普洱散茶和緊壓茶稱之為熟普。

  在普洱茶的發展史上,清代的貢茶身份,曾使其紅極一時,此後因社會動盪等因素,普洱茶的發展處於一個低潮時期。解放以後,普洱茶的生產有了一個較快的發展,尤其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著保存於香港的大量普洱老茶銷往臺灣和海外各地,人們在消費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普洱茶具有多種醫藥效用,普洱茶聲名再次鵲起,成為廣大茶人競相選擇的保健飲品。

  實質上緊壓茶集中體現在茶餅。在這裡我想我有必要談談茶餅的起源之謎。普洱餅茶的起源迄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各說不一。但我認為 它是源自雲南。

  先且從《廣雅》說起罷——

  《廣雅》本是一部字書。而中國餅茶最早見之於歷史記載的,準確地說,最早見之於漢文的歷史記載的,就在這部字書上。《廣雅》的作者張揖。張揖,乃魏國清河***即今河北***人也。張揖曾任“明帝太和中博士”,而“太和”即魏明帝年號***227-233***,當然乃屬三國時代無疑③。這就是說,早在陸羽《茶經》問世的五百餘年之前,中國餅茶就已然見諸史籍。這也可以充分證明有人認為餅茶出自陸羽的錯誤。

  再說《廣雅》記載的餅茶,原文說是出自“荊、巴間”,所謂“荊、巴間茶葉作餅”之說,就其所指的地域而言,不止是指現今的四川、湖北一帶,而且還指現今的雲南、貴州一帶。那麼,在上述四個地域之中,何處最有條件足以作為中國餅茶的濫觴之地呢?依我拙見,中國餅茶的濫觴之地,理當就是雲南,特別是雲南境內的西雙版納並思茅一帶,只緣這裡乃是中國茶樹原生地的中心地帶之故也。

  2.飲茶創始於雲南少數民族:

  西雙版納與思茅地區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鄉。這一地區栽培茶樹始於何時尚待研究,但在這裡多處發現野生大茶樹,有的樹齡在1700年以上。這些茶樹的發現,為茶樹原產於中國西南提供了確鑿的證據。我國是茶樹原產地,也是世界上飲茶最早的國家。“茶”字見於《詩經》、《爾雅》、《楚辭》,均作“荼”。《春秋》、“漢志”諸書,也作“茶”。茶又有“茗”、“桝”、“搽”、“檟”、“蔎”、“菽”等名稱,名殊而實同,來源多不可考,且除"茗"外,已漸為世所少用④。到唐代陸羽著《茶經》,盧仝撰《茶歌》,“荼”字易為“茶”字。茶的起源,尚無定論。古代關於茶事的記載,最早見於《周禮·地官》,時有“掌茶”之職,其賞為“掌以時聚茶,以供喪事”。《晏子春秋》卷六有;“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食,炙三義五卵,茗榮耳矣。”可見戰國時,茶葉作為祭祀用品,偶爾也有啖飲的。公元一世紀,文獻上已有烹茶的記載,王褒《僮約》說到“烹茶盡具,武陽買茶。”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載:西南地區已有茶的種植與飲用。《本萆衍義》說:“晉溫嶠上裹貢茶千斤,茗三百斤。”至少在西漢時代,在今四川西南及今雲南,已有飲茶風氣,並已經將茶作為商品買賣,作為貢品進奉⑤。可見飲茶、種茶源於四川、雲南再沿長江而下,逐漸流行於華中,華東和華南等地區。飲茶,種茶既起源於西漢時的雲甫,則為雲南少數民族的創造發明可確定無疑。我們知道,茶最早用於祭祀,有"無茶不祭"之說,將茶與祖先、鬼神聯在一起的傳說神話,在雲南少數民族中幾乎隨處可見。德昂人以茶葉為始祖,茶葉不僅生育了人,還生育了日月星辰,所以德昂人無 論遷居到何處,都要先種上茶樹。佤族的巫語有"你喝了茶葉水,你見到了鬼魂"。茶樹就是鬼魂、就是祖先。思茅、西雙版納產茶的記載始見於唐代·樊綽《雲南志》卷七說:"茶,生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樊綽書作於鹹通四年***863***,根據的是貞元十年 ***794***以前資料。銀生城即南詔所設"開南銀生節度'區域,在今景東,景谷及以南地區,相當於今思茅地區與西雙版納州。銀生城界諸山,當即思茅,西雙版納的六大茶山為主的群山。從語言上來研究,雲南各族人民飲用的茶葉主要來源於思茅、西雙版納。今伲、傣族稱茶為“La”,彝族撒尼方言、武定方言也稱茶為“La”,納西族語言稱為“Le”,拉枯族語稱“La”,藏族發音為“ja”,貴州苗族發音為“chula”。可知這些民族最早飲用的茶葉是思茅、西雙版納的停傣族、伲族供應的。西南各族人民仰賴思茅、西雙版納茶葉的歷史已十分久遠。從樊綽《雲南志》的記載看,至遲在1200年以前洱海地區的居民已飲用來自思茅、西雙版納的茶葉。“雜椒、姜、桂烹茶”,也是中國飲茶的古法。古代本草家認為茶味甘苦微寒,椒、姜、蔥俱是熱性,以椒,姜、桂等和烹而飲之,以去寒,被譽為飲茶良法。現在,許多地方飲茶,還有加姜、桂的,叫做"擂茶",今白族喝茶亦有放入姜、椒的,儲存著古代飲茶的遺風⑥。

  二、民俗文化的表現

  由於茶葉的原產地被確證為“萬綠之宗”的雲南,因此生活在雲南大地上的各民族,自然成為茶葉最初滋養的物件。當然,這個滋養的過程,也是茶葉功效被雲南各民族發現、認識、理解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雲南不僅是茶葉賴以繁衍和發展的母體,同時也是普洱茶文化成長的搖籃。

  作為上蒼恩賜給大地的天然飲品,茶葉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後,其重要地位迅速被確定。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足以表明茶對於人們的生活是多麼的重要。在雲南,普洱茶與各民族的生活結合得實在太緊密了。生活在西雙版納一帶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裔,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民族之一。是他們,將野生茶樹馴化,並實施規模化種植,開闢了目前世界上為數極少的千年萬畝古茶山,留下了布朗族在世界茶文化上古樸的一筆。千百年來,布朗族不但創造了有關茶起源的神話傳說,發明了烤茶、竹筒茶和酸茶,還讓嫋嫋升騰的茶香從古至今一直瀰漫在他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款待貴客,饋贈親友,還是祭祀祖先,茶都成為了當仁不讓的主角。

  德昂族則將茶作為自己的民族崇拜,在他們的歷史傳說中,認為人類的祖先來自於茶樹,並且稱自己是茶的兒女。在有關人類的起源中,德昂族的這一歷史傳說,將它們與茶的那種密不可分的關係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哈尼族地區,普洱茶則在民族祭祀寨神、山神、獵神及祖先的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鎮沅的千家寨,到瀾滄的邦威;從普洱的茶樹箐,到勐海的南糯山,哪裡有哈尼族,哪裡就有古茶樹和大茶園。古茶園與哈尼族,已經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交融關係。在哈尼族的民俗風情中,隨處都可覓見茶的蹤影,拿婚姻來說,男方到女方家提親,茶是必不可少的禮物之一;姑娘出嫁到婆家,茶則是父母必送的陪嫁物品。生活在南糯山上的哈尼人,還發明瞭頗有特色的“土鍋茶” ⑦。正是因為茶與哈尼族難以分割,才有學者認為,一部普洱茶的種植、加工、銷售和飲用史,就是哈尼族的茶文化史。它與享譽世界的梯田文化,一同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哈尼族生產生活的風情畫。

  基諾族也是一個與普洱茶密不可分的民族。他們聚居的基諾山,歷史上就是西雙版納的“六大茶山”之一。基諾山種植茶葉的歷史非常悠久,清末年間,這裡的古茶園面積達到了一萬畝左右,至今這裡仍然儲存著面積最大的一片混生林古茶園。基諾族自稱是孔明的後裔,還將孔明尊稱為“茶祖”。今天,基諾族為我們茶文化奉獻的是“涼拌茶”,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吃茶法,新鮮的茶葉與多種佐料相配,營造出一種清香甘甜,餘味悠長的美食來。1993年4月,在首屆國際茶王節舉辦期間,來自於12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茶專家在品嚐了“涼拌茶”之後,無不稱讚⑧。

  世代生活在普洱茶區的傣族也參與了孕育普洱茶的偉大程序,他們與生活在這方土地的基諾族、瑤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一道,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令人回味叫絕的普洱茶文化。瀾滄江沿岸的景邁茶山,是六大茶山之一,生活在這裡的傣族與布朗族一道,世代以種茶為生。據芒景的緬寺塔碑文記載,景邁茶山上的茶園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這座撒滿了傣民族汗水的古茶園,被國外學者稱為“天然的博物館”。在傣族的日常生活中,他們創造了竹筒茶,將竹的清香與茶的清香融為一體,飲後沁人心脾。而那曲傣家的“請茶歌”,唱的正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竹筒茶:“遠方的啊,請把瀾滄江邊的竹樓當成家。喝下一碗傣家的竹筒茶,你就能不渴不乏走天涯。”

  當普洱茶廣泛而又深入地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後,它的需求量自然也隨之擴大。而對於雲南普洱茶的古老產區來說,惟一可以與外界交換的重要商品似乎也就是普洱茶。而正是由於普洱茶的交換,促進了雲南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融與滲透。滇南一帶少數民族聚居區,人們對茶葉的加工、沖泡的方式就極為類似,從中不難看出民族與民族之間以茶作為紐帶,彼此的影響與認同。這種文化交融關係,甚至從語言上也可找到有力的佐證:今天的愛尼、傣族、拉祜族及彝族的撒尼人都稱茶為“臘”,而族把茶叫做為“勒”,藏族稱茶為“加”,都與“臘”極為相近。

  茶葉作為生活必需品進行流通,不僅密切了雲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密切了雲南各民族與省外其它民族的交流。普洱緊壓茶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一個結果。如果當年沒有江南大量的人員移民到邊地農墾,如果沒有製作蒸青、炒青、晒青團茶的工藝流入雲南,就不會有今天的普洱茶,因此可以說,名重天下的普洱茶,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

  長期以來,普洱茶成為雲南與內地密切聯絡的文化媒介與經濟紐帶,並且以自己獨特的品質,呵護各民族走過漫長的春夏秋冬。當年的清宮,流傳著冬喝普洱之說,是因為普洱茶解油膩的強大功效,對於以遊牧為主的滿族來說,普洱茶是他們腸道的清道夫,而普洱茶於以牛羊肉為主食的藏民族來說,則是從雲南傳來的人間福音。因此普洱茶成了藏族人民的至愛,難怪他們要說“加察熱!加霞熱!加梭熱!”翻譯成漢語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與滲透中,普洱茶成為了開啟民族心靈大門的鑰匙。至今還若隱若現在滇藏群山中的茶馬古道,完全就可稱作是一條記錄民族文化交融與滲透的走廊。如今在昔日茶馬古道經過的重鎮,你還能感受到千年普洱茶彌散的餘香,白族的三道茶,麗江的四方街、束河古鎮,這些民族文化的經典之作,不難看出普洱茶作為民族文化活載體留傳下來的因子。

  三. 普洱茶與雲南民族文化精神的契合性

  不言而語,普洱茶是雲南民族文化精神的的物態符號象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契合了雲南民族文化精神特點的三個主要方面:

  1.融合性:

  以往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對茶文化在民族文化的構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認識不夠,事實上,茶在很多民族文化裡都完全可以成為其重要的文化象徵符號,例如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基諾族等據我們茶學專家考證,布朗族是最早對茶葉進行人工栽培的民族,哈尼族的茶信符號象徵系統至今尚未有人進行專門的研究***其中伲人對茶葉一詞特殊發音為labo也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因為在其他語言中,甚至一些外國語裡茶的發音cha大同小異的變化;***;德昂族的創世神話甚至認為世上萬物都是茶葉變的⑨。基諾族的涼拌茶至今還反映著早期人類把茶葉當食品而不是飲料的事實,具有特殊的人類學意義。如我們所知道的,雲南各少數民族飲茶方式多種多樣,這些琳琅滿目的與茶有關的民俗事象形成了普洱茶文化精神的外在表徵和厚重的人文、歷史背景。 可以說普洱茶在文化意義上成為了雲南的另一個重要象徵符號,正如龍井茶成為西湖文化的一個象徵,遊西湖必然與品龍井聯絡在一起一樣。

  2.外放性:

  把雲南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整體,從外部看,它具有自身個性特徵,相對於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其它部分,它是獨立的一元;從內部看,它又是由若干不同層次、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所組成。因此,多樣性可以說是雲南民族文化的第一個鮮明特徵。雲南的民族,雖然發展程度不同,人口多寡不等,但每個民族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歷史。一些民族,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族源。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民族之中發生過很多的分化、融合、重組,最終都形成了各個獨立的民族,形成了自己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文化。豐富多樣性是雲南民族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

  這樣的多元並存的民族文化,使普洱茶文化具備了斑斕生動的背景,這是其他茶類的文化所不能相比的,這使人們對產品進行聯想時有更大的想象空間:這些多元而又息息相關的文化形成了各民族對茶的不同理解,給非本土文化的消費者在進行普洱茶消費時直接和一個與自己生存的文化迥然不同物態符號相遇,於是普洱茶消費更大程度上成為一種文化消費。

  然而,多元性的另一面是零散性, 零散性就意味著主體特徵不明確這對生活節奏較快,每天接受各種各樣的大量資訊現代人來說,就會造成在理解和接受中的障礙,這非常不利於雲南茶文化的整體形象的傳播。這主要表現在茶類形象模糊含混和具體的品牌形象的零散雜亂。

  雲南特殊的地理環境,不但各種茶樹品種能良好生長,而且生產的各種品質不俗的茶類,紅茶、綠茶、花茶、白茶甚至烏龍茶都有可圈可點的產品。然而品種的豐富也造成了整體形象的不突出,事實上,當我們說到對綠茶的文化聯想更多的是與江浙有關,正如對烏龍茶的文化聯想是與福建有關一樣。這一點也是我們的同類物體即便是與人家同質卻無法與人家同價的一個深層原因。翻閱市面上流行的各種茶書,我們會遺憾地發現這些五花八門魚龍混雜的茶書對什麼是普洱茶,或者普洱茶是什麼這樣一個基本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回答。甚至被公認為當代茶學的權威經典的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對普洱茶的定義與實際事實並不完全一致。換句話說就是:普洱茶尚未確立鮮明的公眾形象——這個形象應該是在各個層面都有自己的特徵,舉凡文化,歷史,品種,工藝,口感,甚至茶具,包裝等。然而我們遺憾地發現:對普洱茶的工藝、儲藏、品鑑等即便是茶界人士都未形成高度的共識,在茶具,包裝方面我們模仿甚至襲用人家的,且不說模仿和襲用從市場學的角度來說並非高明之舉,僅僅就這些茶具的使用是否能很好地發揮茶性就值得商榷。在我們一些雲南本土民族的茶藝表演中,工夫茶具的使用就與整個文化氛圍極不協調。

  3.親近性:

  雲南民族文化的第三個內在特徵是它的親近性。這種親近性首先是一種包容性。各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的流動交往中,都善於學習不同的民族文化,都能吸取其它民族的文化因子來豐富自己,發展自己的文化,做到“和而不同”。不管是納西族文化、白族文化、彝族文化,還是傣族文化、佤族文化、普米族文化等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因子或影響。不同文化間的涵化,又非原樣照搬,它總是在吸取的過程中經過一番或多或少的本土化、民族化的改造,這樣才為本民族的成員所認同,成為他們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親近性其次是一種親和性。雲南民族文化是以一種親和的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文化,而不是對異文化採取敵視,甚至消滅而後快的態度。這種態度多少有點象費孝通先生所提倡的“美我美,以及人之美”的寬容。雲南民族文化的這種特徵表現在民族文化性格或民族社會價值觀上,是崇尚團結,熱情好客。雲南的各個民族,在居住模式上,都是採取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整族聚居一地的情況幾乎不存在。一個地區,甚至一座山上,往往同時居住著若干個不同的民族,這些不同的民族,又各自根據不同的特點聚居一處。雲南俗語所謂"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是很普遍的。這些不同的民族雜處在一起卻彼此尊重,互不干擾,當然也不排除會有小的矛盾產生,但從總體上看是團結和睦的。這應該歸結於民族文化上的親和性。

  雲南民族文化的親和性不僅表現在對待他人、他族的親和,還表現在對自然的親和。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崇拜物件和禁忌,但普遍地存在著對自然的崇拜和保護自然的禁忌。他們不是把自然視為異己的需要征服的物件,而是作為與自己有親緣關係的能造福於己的神靈。雲南民族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親向自然的觀念。

  那麼,普洱茶文化精神也從三個維度體現了雲南民族文化的親近性:

  A: 地理——歷史維度:雲南作為世界茶樹原產地的文化學意義;野生古茶樹,過渡型古茶樹,人工栽培型茶樹的原生地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歷史的關係。幾處萬畝古茶園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而普洱茶,就是在這樣深廣的茶文化歷史背景中,作為大自然得天獨厚的慷慨賜予與雲南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結晶,這是親近自然,天人合一文化的特點。

  B:社會學維度:雲南這麼多文化各不相同的少數民族在這片熱土和諧相處,文化的交流,變遷涵化,與普洱茶貿易有密切的關係,茶馬古道是民族文化交流最具典型性的象徵。這一點是與其他茶文化“和”的相比詮釋是內涵更豐富的:這不僅是人與人的和諧,而且是文化與文化的和諧,這是普洱茶文化精神的“和”最重要的。

  C:民俗學的維度:茶在雲南各民族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人際關係交往中,往往是促進和象徵人情和美的信物,甚至祖先祭祀的重大活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巴達山的布朗族至今還有祭拜茶王樹的禮俗。這在茶文化裡是非常獨特的現象。這些都說明雲南各族人民與茶密切的關係。而普洱茶文化精神,同樣是要由這些深厚斑斕的民族茶文化精神作為背景而凸現。

  致謝:總而言之, 普洱茶,從發現、利用到今天,已經歷了數千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普洱茶作為一種飲料,成為世界人民的飲料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普洱茶不但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逐漸形成了燦爛奪目的茶文化。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顆明珠。中國茶文化即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體現,還是茶在精神領域的延伸。在我心目中,普洱茶是傳統的歷史名茶,是茶中的另類,也是茶中的珍品,更是雲南人的驕傲,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我衷心地希望聞名世界的普洱茶能在無數普洱茶人的努力下,讓普洱茶的主題地位更加突出,繼續書寫輝煌的篇章。這也是我作為一個愛茶之人的願望。最後望指導老師批評、指導。

  註釋:

  ①:摘自:2005年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池宗憲著的《普洱茶》

  ②:摘自:2003年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柯秋先著的《茶》

  ③:摘自:2005年 中國市場出版社 寵湖著的《悠悠普洱茶》

  ④:摘自:2006年 雲南人民出版社 陸羽、陸延燦《茶經》

  ⑤:摘自: 2006年 雲南人民出版社 陸羽、陸延燦《茶經》

  ⑥:摘自:2006年 雲南人民出版社 陸羽、陸延燦《茶經》

  ⑦:摘自:2005年 雲南民族出版社 黃桂樞著的《普洱茶文化大觀》

  ⑧:摘自:2005年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王緝東著的《茶馬古道茶意濃》

  ⑨:摘自:2004年 雲南科技出版社 周紅傑著的《雲南普洱茶》

  參考書目:

  《茶葉甄選與鑑別》李愛國、鬍子祥編著 2003年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茶趣》王從仁編著 2002年 學林出版社;

  《茶文化與茶具》查俊峰、尹寒編著 2003年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說茶飲茶》俞永明編著 2002年 金盾出版社;

  《普洱茶》蔣一淡編著 2005年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品味普洱》瘳義榮辱編著 2005年 雲南科技出版社;

  《人間普洱 》彭輝編著 2005年 雲南教育出版社;

  《漫話普洱茶》鄒家羽編著 2004年 雲南民族出版社;

  《茶經》陸羽、陸延燦編著 2006年雲南人民出版社;

>>>下一頁更多精彩“普洱茶文化的論文” 

古代茶道的沏茶方法
普洱茶茶文化的基本知識
相關知識
普洱茶文化的經典論文欣賞
茶文化的經典論文
有關傳統文化的經典散文_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散文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作文
淺談米粉起源與文化的經典美文
描述中華文化的經典散文
品讀茶文化的經典文章
茶文化的經典書籍
茶文化的經典語句賞析
中國茶文化的經典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