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風格藝術特點
哥特式風格的油畫暗色調為主,充斥著鮮血,死亡,絕望,詭異的氣息。繪畫人物通常臉色蒼白帶血,姿勢扭曲,詭異,驚悚。經常作用殘缺的翅膀,羽毛,鎖鏈等元素。而建築則多為教堂,等具有宗教神祕性的事物。下面就來了解下哥特式風格的油畫都有哪些藝術特點吧!
哥特式風格的繪畫藝術特點
哥特式風格的繪畫與哥特式建築不同,哥特式的繪畫以及雕塑都無法嚴格界定,甚至難以確定某些手法是哥特式的特殊造型語言,但是二者依然有豐富的發展。
在哥特式建築和哥特式雕塑出現大約50年後,哥特式繪畫風格在13世紀的時候開始展露,從羅馬式風格至哥特式風格的過渡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的繪畫風格較之於前更加沉悶,黑暗和情緒化。
這種轉變在1200年左右始於英國和法國,1220年左右發展至德國,1300年至義大利。哥特繪畫主要以4種形式出現:壁畫,板畫,插圖和花窗玻璃畫。作為早期基督和羅馬傳統的延續,在南歐壁畫一直被教堂作為主要的影象表述方式。
哥特式藝術又譯作哥德式藝術,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國,盛行於13世紀,至14世紀末期,其風格逐漸大眾化和自然化,成為國際哥特風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
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特式復興”運動推崇中世紀的陰暗情調。在19世紀之後仍偶而被應用。早期的哥特式雕塑和繪畫都是巨大建築的一部分,晚期的哥特式雕刻則追求平面裝飾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結實和簡潔的處理。
哥特式風格設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