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樂器大小排名叫什麼呢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千萬種美妙的聲音,有千萬種解讀與演繹,古人對於音樂孜孜不倦的研究與創造,便成就了中國人最美麗、最異彩紛呈的音樂史。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古代樂器大小排名吧,僅供大家參考。

 

      古代樂器大小排名

  熱瓦甫

  熱瓦甫是一種彈絃樂器,深受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和烏孜別克族人民的喜愛 。熱瓦甫產生於公元14世紀,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新疆和國內外的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廣泛,維吾爾族人民在他們原有的民間樂器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樂器的長處,創制出了一些新樂器,熱瓦甫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並且一直流傳到今天。

  熱瓦甫多為木製,它的外形很獨特,上部分是細長的琴身,頂部彎曲,最下面是一個半球形的共鳴箱。

  熱瓦甫有3根弦、5根弦、6根弦、7根弦、8根弦和9根弦等不同的形制,通常用最外面的一根弦演奏旋律,其餘的弦作為共鳴弦。

  熱瓦甫發音響亮,音色鮮明、獨特,表現力非常豐富。常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演奏熱瓦甫,不論坐著還是站立,身體都要端正,肩部要保持平正。演奏者把琴橫放在胸前,琴箱放在右肘彎的中間,左手的虎口託著琴桿,手指按弦取音,隨著右手中的撥片彈撥琴絃,這種樂器發出優美的樂音。

  熱瓦甫的形制十分多樣,雖然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和烏孜別克族這三個民族都生活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但是他們的熱瓦甫不僅在種類、形制等方面有一定差別,而且在名稱上也有所不同。在塔吉克族,人們把熱瓦甫稱為“熱布卜”,這種樂器多用杏木製成。維吾爾族的熱瓦甫種類很多,分為喀什熱瓦甫、新型熱瓦甫、多朗熱瓦甫和牧羊人熱瓦甫等。喀什熱瓦甫因流行在喀什一帶而得名,它發音柔和,音量較小,音色委婉細膩。烏孜別克族熱瓦甫雖然和喀什熱瓦甫的外形近似,但是音量和音色卻有所區別。這種熱瓦甫,音量較大,音色明亮、渾厚。

  柳琴

  柳琴屬於琵琶類彈撥樂器,因使用柳木製作,外形也類似柳葉的形狀,因而 被稱為柳琴,或“柳葉琴”。柳琴的外形和構造與琵琶極為相似。最早的柳琴,構造非常簡單,由於柳琴的外形土裡土氣,非常民間化,中國老百姓親切地稱它“土琵琶”。“土琵琶”長期流傳在中國山東、安徽和江蘇一帶的民間,用於伴奏地方戲曲。

  柳琴不僅在外形和構造上與琵琶相同,演奏方法也和琵琶一樣,只是演奏時用撥子彈撥。演奏柳琴時,演奏者要端坐,將柳琴斜放在胸前,左手持琴,手指按弦,右手把撥子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彈撥琴絃,姿式非常幽雅。

  1958年底,王惠然和樂器廠的師傅一起研製成功了第一代新型柳琴--三絃柳琴。三絃柳琴由原來的兩根弦變成了三根弦,音柱也由7個增加到24個。跟土琵琶相比,新型柳琴擴大了音域,方便了轉調,音色也由悶噪變得明亮起來。70年代,王惠然又研製出了第二代新型柳琴--四弦高音柳琴。第二代新型柳琴除了在琴絃和音柱的數量上又有所增加外,最主要的變化是用竹子代替了高粱杆,用鋼絲代替了絲絃。這些改革大大改善了柳琴各方面的效能,豐富了表現力。從而使柳琴結束了200餘年來僅僅作為伴奏樂器的歷史,走上了獨奏樂器的發展道路。

  今天,柳琴在中國音樂表演的領域裡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在民族樂隊中 ,柳琴是彈撥類樂器組的高音樂器,有獨特的聲響效果,常常演奏高音區重要的主旋律。由於它的音色不易被其他樂器所掩蓋和融合,有時還擔任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段落的演奏。另外,柳琴還具有西洋樂器曼陀林的音響效果,與西洋樂隊合作,別有風味。

  古琴

  古琴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在古代被稱為"琴"或"瑤琴",它的歷史非常悠久,遠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創制了古琴。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圓潤清脆,音響細膩,豐富多變。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講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點上香柱,然後雙腿盤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鼓琴時,用左手撥彈琴絃,右手按弦取音,演奏時完全靠琴徽來標記,音準要求非常嚴格。

  中國古代文人與古琴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大量的古代文獻記載表明,中國文人一直是古琴音樂的主要參與者,他們在古琴的創作、演奏、賞析和傳播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古琴的製作是非常講究,是一門專門的藝術。唐、宋時期是古琴製作的黃金年代,出現了許多工藝精巧、音色優美的珍品。但古琴的製作已失傳多年,一些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琴,由於多為演奏家自制,各部件的位置和尺寸都不統一 。近幾十年來,中國恢復了古琴的製作,並對它進行了改良,使這一古老的樂器重新煥發出動人的光彩。

  古琴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喜怒哀樂的情感和對大自然景物的描繪,在古琴上 都能生動地表達出來。古琴的演奏形式很豐富,可用作獨奏,和簫合奏,還可以為古歌的演唱來伴奏。在現存的琴曲中,有近一半是專門用來伴奏的琴歌。

  伽倻琴

  伽耶琴是朝鮮族的古老樂器,流行在中國東北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伽耶琴的外形很像漢族的古箏,它和古箏有著很深的淵源。據史書記載,在公元500年前後,朝鮮古代國家伽耶國的國王模仿古箏製造了一種彈撥絃鳴樂器,朝鮮族人民把它稱為伽耶琴。

  伽耶琴流傳到今天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古時候,伽耶琴的琴體是用 整根的原木刳成的,琴尾呈羊角形,因為沒有底板,音量較小又缺乏表現力。經過若干世紀的流傳和改進,朝鮮族人民吸收了其它民族同類樂器的優點,終於創制出民族特點鮮明、效能良好的伽耶琴。現代伽耶琴提高了音量,音色也更加豐富。朝鮮族人民對制琴材料的選擇上非常講究,琴的各個部位選擇不同的優質木料。

  新中國成立以後,伽耶琴又有了新的改進。樂器製作者們相繼研製出了18弦伽耶琴和21弦伽耶琴。特別是後者,不僅加大了共鳴箱,還採用朝鮮族特有的尼龍弦和尼龍鋼絲絃做琴絃。這種伽耶琴音響巨集亮,音色優美動聽。

  伽耶琴不僅音色動人,演奏的姿勢也非常幽雅。演奏伽耶琴的時候,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取音,它可以演奏雙音、和絃以及簡單的復調音樂。伽耶琴的表現力相當豐富,通過演奏者純熟的手法,能表達出人們喜悅、憤怒、悲哀等不同的情感,還能奏出雄壯、激昂的巨集偉場面,尤其適於演奏輕快活潑的民間音樂作品。過去,伽耶琴的演奏者以男性居多,隨著這種樂器逐漸成為朝鮮民族最主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女子彈奏者越來越多。

  伽耶琴可以獨奏或重奏,主要用於集體彈唱,並在民族樂隊中應用。在朝鮮族有一種傳統的演唱形式叫做"伽耶琴彈唱"。演出的時候,十幾位身穿民族服裝的朝鮮族女子在舞臺上一字排開,將伽耶琴的尾端放在地上,首端放在右膝上 ,左手按弦,右手取音,表演者邊彈邊唱,歌聲與琴聲交融,優美動聽。

  火不思

  火不思是一種古老的彈撥樂器,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愛。根據譯音的不同,人們又叫它“好比斯”、"和必思"或"琥珀詞"等,都是“琴”的意思。公元前一世紀初,中國北方民族參考古箏和箜篌等漢族樂器,創制出了這種新型樂器。

  傳統的火不思形狀很象一隻飯勺,琴身長90釐米,琴頭彎曲,琴柄筆直。圓形的共鳴箱上蒙著蟒皮,張有三根至四根琴絃。由於它的琴桿較長,共鳴箱較小,琴箱蒙有皮膜,音色具有濃厚的北方草原風味。火不思的演奏方法和其它彈撥類樂器基本一樣,演奏者豎抱著樂器,用左手按弦,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彈撥琴絃。火不思的發音清晰、明亮,音色柔和優美,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火不思的名稱最早見於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紀的中國史書《元史·禮樂志》當中。當時,火不思被列為國家級樂器,經常在盛大宴會上演奏。後來,它又流傳到民間。元朝滅亡之後,明朝的漢族統治者雖然繼承了許多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但是火不思卻被他們排除在國家級樂器的行列之外。到了十七世紀的清代,由於蒙古族的風尚再度盛行,火不思再次被列為國家級樂器。當時,除了在宴會上演奏火不思之外,清朝的皇室成員們還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五的大朝會以及圍獵時演奏火不思。

  由於種種原因,清代後火不思漸漸失傳了。新中國成立後,經過音樂工作者的努力,他們參照出土文物研製出了新型火不思,使這一古老的樂器重獲新生。新研製出來的火不思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外形設計完全符合蒙古民族的傳統習慣,琴頭的頂端像一隻箭筒,上面雕刻著一張滿弓。扁葫蘆形共鳴箱比傳統火不思的琴箱增大了將近兩倍,上面不蒙皮膜,而是採用質松紋細的桐木板。以此來增加了樂器的音量。新型火不思還借鑑了某些絃樂器的設計方法,在琴箱中增加了音樑,使發音更加集中,音響也更加巨集亮、渾厚。另外,設計者為了發揮火不思的民族特色, 還在琴頸的指板上粘嵌了20多個骨質的琴品,使總音域達到了四個八度。

  東不拉

  東不拉是哈薩克族古老的彈絃樂器,在一些哈薩克族家庭裡,甚至一家老少都能彈上幾曲。在哈薩克語中,東不拉有特殊的含義:"東"是樂器彈奏之聲,"不拉"是給樂器定弦的意思。

  東不拉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它就在中國的新疆流傳了。

  東不拉的琴身為木質結構,它的形狀就象一把放大了的勺子。最早的東不拉制作非常簡單,民間藝人把一整塊木料砍成勺子形狀,裝上面板,拉上兩根羊腸作為琴絃,再在勺把兒上裝上9個音品,"東不拉"就製成了。東不拉是哈薩克族的民間歌手離不開的伴奏樂器。哈薩克人有了它,外出放牧的時候再也不孤獨了。傍晚回到家,人們彈奏著東不拉,載歌載舞,與家人共享歡樂。

  東不拉可以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表現力非常豐富。東不拉的演奏方法和大多數彈撥樂器一樣,把琴斜著放入懷裡,左手持琴,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弦,右手用中指和大拇指撥絃。運用東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

  阮

  阮是中國的一種彈撥樂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做“秦琵琶”。大約在公元前二三世紀的秦國時期,人們給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弦製成彈撥樂器,叫作“弦鞀***tao***”。後來人們又參考箏和築等樂器,創制了一種比“弦鞀”更為先進的樂器,稱為“秦琵琶”,它就是“阮”的前身。

  在公元三世紀左右,有一位叫阮咸的音樂家,非常善於彈奏這種有圓形音箱的“秦琵琶”,由於他的演奏技藝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人們就漸漸用他的名字“阮咸”來稱呼這種樂器了。不過,阮咸簡稱為阮是從一千年前的宋代才開始的。

  阮的外形很簡單,由琴頭、琴桿和琴身三個部分組成。琴頭一般裝飾有中國傳統的龍或如意等骨雕藝術品,兩側裝有四個絃軸。阮的琴身是一個扁圓形的共鳴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膠合而成。阮的結構原理、製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琵琶都有很多相同之處。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民族樂器的重視,音樂家們還對阮進行了改革,研製出高音阮、中音阮、次中音阮和低音阮。

  高音阮是高音樂器,發音清脆明亮,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

  中阮為中音樂器,音色恬靜柔和,富有詩意;在合奏中常擔任演奏旋律和插曲,具有動人的效果。擔任伴奏時,豐富的節奏變化能突出樂曲的特點,在樂隊中採用兩個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聲,會使彈撥樂器組的中音部更為豐滿。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與西洋樂器中的大提琴比較相似,在樂隊演奏旋律時,它常與中阮作八度結合,以加強中阮效果,最適宜映襯抒情的旋律,演奏單音或和絃時,能加強節奏,烘托出樂曲熱烈奔放的效果。低音阮發音深沉而低侯,猶如西洋樂器中的低音提琴。

  箜篌

  箜篌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證,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儲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為了使這消失多年的樂器重現舞臺,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師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古書的記載和儲存下來的古代壁畫的圖形,設計試製了幾種型別的箜篌,但是由於這些箜篌存在著許多不足,所以沒有推廣和流傳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種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製出來。它的結構比較完善、科學,音響具有民族特點,因而被推廣用於音樂實踐。

  中國古代流傳的箜篌是臥式箜篌和立式豎箜篌。新型雁柱箜篌,是根據古代立式豎箜篌的基本造型研製而成的。新型雁柱箜篌的外形跟西洋豎琴比較接近,但不同的是它有兩排琴絃,每排張有三十六根弦,每根弦都由人字形的弦柱支撐在共鳴箱上,這種弦柱的形狀看起來很像天上飛的大雁的隊形,所以這種箜篌就被稱為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表現力十分豐富,既可以演奏古今民族樂曲,又可以演奏豎琴曲。由於左右兩排弦為同音,等於是兩架豎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有許多方便之處,它還可以左右手同時在音色最美的中音區奏出旋律和伴奏,這也是其它樂器所不能比擬的。另外,雁柱箜篌在演奏揉弦、滑弦、顫音等演奏手法上,都有獨到之處。

  【拉絃樂器】

  板胡

  板胡又稱作“梆胡”、“秦胡”等,它是伴隨著地方戲曲梆子腔的出現,在胡琴的基礎上產生的。板胡和中國其它的胡琴類樂器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長表現高亢,激昂、熱烈和火爆的情緒,同時也具備優美和細膩的特點。

  板胡在中國大約有300多年的歷史,它的名稱是因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

  最初,板胡主要流行於中國的北方地區,當地的許多地方戲曲和曲藝,比如像河北梆子,評劇、豫劇、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為主要伴奏樂器的。由於板胡和中國的戲曲、曲藝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因此它在演奏戲曲、曲藝音樂時最能發揮自身的特長,在地方戲曲和曲藝伴奏中,各地區的板胡善於表現各自不同的風格,富有獨特的地方色彩。

  板胡的結構絕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但也有區別,主要區別在琴筒上。板胡琴筒的前口不像二胡那樣蒙皮,而是用桐木板,這就是板胡發音的關鍵。板胡的音色特別清澈響亮,富有鄉土氣息,在樂隊中它常是各種伴奏樂器的領弦,在絃樂中擔任高音聲部。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製作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使許多新品種加入了“板胡家族”。其中有中音板胡、高音板胡,三絃板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都是“板胡家族”的“新成員”。

  隨著板胡形制的發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斷地提高,表現力也更加豐富多彩,成為中國民族樂隊中不可缺少的特色樂器和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獨奏樂器,併為民族歌劇、民族歌舞和聲樂伴奏。

  馬頭琴

  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絃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的歷史悠久,早在十三世紀初就在蒙古族人民當中廣泛流傳了,由於流傳地區的不同,它的名稱、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內蒙古西部地區稱作“莫林胡兀爾”,而在東部地區則叫做“潮爾”。

  馬頭琴的共鳴箱是正梯形的,琴桿上端雕刻著馬頭。這是馬頭琴的基本造型也是馬頭琴名稱的來歷。馬頭琴的琴絃很特別,它是用幾十根長馬尾合成的,兩端用絲絃結住,系在琴上。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出的聲音甘美、渾厚、特別動聽,這在中外拉絃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

  早期的馬頭琴,是由馬頭琴樂手自制自用的,由於音量比較小,因此只適合於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樂器製作者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造,這種經過改造的馬頭琴,音域得到擴大,用尼龍弦代替馬尾弦,使音量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持了傳統馬頭琴原油的柔和、深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改良後的馬頭琴已經完全適用於舞臺上和室外演奏;它不僅能夠拉奏,而且還可以撥絃彈奏,成為蒙古族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

  另外,樂器製作者還研製出了中型馬頭琴和大型馬頭琴,這兩種馬頭琴的演奏方法相當於西洋拉絃樂器當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這樣一來,馬頭琴“家族”就形成了一個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樂器組,充實了中國民族樂隊。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改造和創制的新型馬頭琴在外表裝飾上仍然保持了蒙古民族的特點,在琴身上繪有民族特徵的圖案,風格古色古香,雅緻大方,從外觀上看,不失為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擂琴

  擂琴又名"雷胡",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才出現的一種拉絃樂器。

  擂琴是中國民間藝人王殿玉在墜胡的基礎上改革成的。王殿玉是山東省鄆城縣人,他家境貧寒,自幼因出天花而雙目失明。他曾拜師學習墜胡等民間樂器的演奏,由於他的天賦和刻苦學習,他能用墜胡演奏一些民歌和地方戲曲的唱腔。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王殿玉對墜胡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他加長了琴桿,加大了琴筒,並且在琴筒上蒙上適當厚度的蟒皮,這樣,一種比墜胡的音量更大、音域更寬、音色更美的新樂器便在他的手中問世了1953年,這種樂器被正式定名為"擂琴"。

  擂琴由琴桿、琴筒、琴頭、絃軸和琴弓等部件組成。琴桿、琴頭和絃軸都是用硬木製成的。擂琴的琴頭呈鏟形,絃軸的表面刻有花紋,軸頂嵌有骨飾。擂琴的琴筒比較短,採用薄銅板製成。它的琴弓比二胡的琴弓長一些,上面拴著的馬尾束也比較寬。另外,擂琴還有大小兩種規格,大擂琴張鋼絲絃,體長110釐米;小擂琴張絲絃,體長90釐米。擂琴通常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大擂琴的定弦不太統一,一般是根據演奏者的習慣確定的,音域可達三個半八度。小擂琴的定弦和音域與大擂琴相同,只是發音高了一個八度。

  和其它拉絃樂器一樣,演奏擂琴也採用坐姿,演奏者把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兩弦之間拉奏。擂琴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有很多獨到之處。比如:演奏者對琴弓的控制就有漸強、漸弱、慢弱突強、慢強突弱和大幅度變換弓法等技巧。擂琴的指法與二胡比較接近,不過,它大多是用食指和無名指按弦。

  擂琴是一種表現力極為豐富的樂器。它的音域寬廣、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它既可以獨奏、合奏和重奏,又可以摸擬人聲、戲曲唱腔,同時還可以表現各種動物的鳴叫聲以及笙、管、嗩吶、京胡、二胡、鑼、鼓等管絃樂器和打擊樂器的音響效果。

  牛腿琴

  牛腿琴是中國古老的民間拉絃樂器,主要流行在中國貴州、廣西和湖南的侗族居住區,因為琴體細長、酷似牛腿而得名。傳統的牛腿琴用一整塊杉木製成,下半部分挖空,上面蒙上杉木或桐木面板 。它的琴頸比較寬,頂端的琴頭呈方形,兩側各安裝了一個硬木做成的絃軸,用來固定兩條用細棕繩做成的琴絃。牛腿琴的琴弓用細竹子做成,上面繫著一縷棕絲作為弓毛。

  與其它的中國拉絃樂器相比,牛腿琴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它的樂音是通過棕絲弓摩擦棕繩弦發出的,因此,牛腿琴發音纖柔,並且略帶嘶啞的效果,音色別具一格,能夠與人聲密切地配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地方風格。牛腿琴的演奏姿勢和西洋樂器小提琴基本相同。演奏者把琴的尾端頂在左肩下方,左手託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但是它的音域比小提琴窄,演奏的時候只用一個把位,經常以五度關係定弦。

  牛腿琴在民間多為自制自用,所以制琴的材料和琴的大小各不相同。為了提高牛腿琴的表現力,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牛腿琴進行了不斷地改造。改革後的牛腿琴,不僅擴大了共鳴箱,還在弦馬一側的面板上開了音孔,在面板和背板之間支上了圓形的木質音柱,增加了按音指板,並且用絲絃、鋼絲絃和馬尾弓代替了棕繩弦和棕絲弓。另外,有的樂器改革家還在牛腿琴的尾部安置了彎形的金屬架,演奏的時候可以把琴體挾持在演奏者的腋下,使琴箱得以固定。這樣一來,既減輕了演奏者左手的負擔,又豐富和發展了牛腿琴的演奏技巧。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佔有重要的地位,常用於牛腿琴歌和敘事歌的伴奏。它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幾乎每個侗族的男青年都有一把牛腿琴,每逢節日或農閒之時,他們便拉起牛腿琴,邊走邊唱,到親戚朋友家去作客。據說,只要牛腿琴在侗鄉一奏響,人們就會尋聲而來,聚集一堂,拉琴歌唱,場面熱鬧紅火。

  牛腿琴

  牛腿琴是中國古老的民間拉絃樂器,主要流行在中國貴州、廣西和湖南的侗族居住區,因為琴體細長、酷似牛腿而得名。傳統的牛腿琴用一整塊杉木製成,下半部分挖空,上面蒙上杉木或桐木面板 。它的琴頸比較寬,頂端的琴頭呈方形,兩側各安裝了一個硬木做成的絃軸,用來固定兩條用細棕繩做成的琴絃。牛腿琴的琴弓用細竹子做成,上面繫著一縷棕絲作為弓毛。

  與其它的中國拉絃樂器相比,牛腿琴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它的樂音是通過棕絲弓摩擦棕繩弦發出的,因此,牛腿琴發音纖柔,並且略帶嘶啞的效果,音色別具一格,能夠與人聲密切地配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地方風格。牛腿琴的演奏姿勢和西洋樂器小提琴基本相同。演奏者把琴的尾端頂在左肩下方,左手託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但是它的音域比小提琴窄,演奏的時候只用一個把位,經常以五度關係定弦。

  牛腿琴在民間多為自制自用,所以制琴的材料和琴的大小各不相同。為了提高牛腿琴的表現力,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牛腿琴進行了不斷地改造。改革後的牛腿琴,不僅擴大了共鳴箱,還在弦馬一側的面板上開了音孔,在面板和背板之間支上了圓形的木質音柱,增加了按音指板,並且用絲絃、鋼絲絃和馬尾弓代替了棕繩弦和棕絲弓。另外,有的樂器改革家還在牛腿琴的尾部安置了彎形的金屬架,演奏的時候可以把琴體挾持在演奏者的腋下,使琴箱得以固定。這樣一來,既減輕了演奏者左手的負擔,又豐富和發展了牛腿琴的演奏技巧。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佔有重要的地位,常用於牛腿琴歌和敘事歌的伴奏。它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幾乎每個侗族的男青年都有一把牛腿琴,每逢節日或農閒之時,他們便拉起牛腿琴,邊走邊唱,到親戚朋友家去作客。據說,只要牛腿琴在侗鄉一奏響,人們就會尋聲而來,聚集一堂,拉琴歌唱,場面熱鬧紅火。

  高胡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統稱,是在二胡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產生,和中國民間樂種廣東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絡。

  “廣東音樂”是流行在中國廣東地區的一種民間器樂表演形式,它起源於當地的地方戲劇和民間音樂。起初廣東音樂中並沒有高胡這種樂器,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廣東音樂”作曲家和演奏家呂文成先生對二胡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他把傳統二胡的絲絃改為鋼絲絃,提高了定弦,並用兩腿夾著琴筒進行演奏,這種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們稱作高胡,並且很快成為“廣東音樂”中的靈魂樂器。

  高胡的構造、製作和用料與二胡基本相同,最大的區別是琴筒較細。由於高胡產生的年代比較晚,因此,樂器製作家們在改造高胡的時候便少有顧慮和束縛。有的樂器製作家把早期高胡的圓形琴筒改為扁圓形狀,使音量加大;有的樂器製作家還把兩根弦的高胡改為三根弦,使樂器的音域向下擴充套件了五度。

  高胡的音色清脆高亢,猶如女高音。它的這一特點加上低音區圓潤的特色,使它在樂隊中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中國的民族管絃樂隊中一般都給高胡配備相當重要的席位。另外,由於高胡有著特別豐富的表現力,適於演奏抒情、活潑和華麗的旋律。因此,它在樂隊中經常以華彩的方式給樂曲的主旋律做伴奏,並且能把主旋律按照情感的需要加以裝飾。

  【口簧樂器】

  口弦

  口弦是中國樂器中體積較小的一種,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少數民族樂器。據說,早在公元前40世紀的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用口弦演奏音樂了,那時候,口弦的名字叫做“簧”。

  口弦的流行的地區非常廣泛,它的品種也非常多。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有竹製和金屬製的兩種口弦;根據***數量的不同,有單片弦和多片弦;根據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彈撥和用絲線抻動的兩種口弦。

  竹製口弦一般採用質地堅硬楠竹片削制而成,製作時,用鋒利的刀子將竹片刳薄,在中間三面鏤空刻出簧舌,然後把弦的片頭削尖呈劍形,片尾截齊做弦柄。竹口弦的簧舌頭部大而薄,中部窄而厚,舌的兩側削成斜面,與竹片的頭部相連。彈撥片頭時,利用竹片的彈性,可以使簧舌自由往復地振動發音。如果把幾個竹片用繩子穿接起來,就製成多片口弦。多片口弦大多由2至5片音高不同的竹片組成,竹片的音高取決於簧舌的長短、寬窄和薄厚。

  與竹製口弦相比,金屬製口弦一般是銅製和鐵製的,常見的形狀有樹葉形和長條形兩種,也有人用子彈殼製作過口弦。除了音色更加清脆、明亮之外,金屬製口弦的體積上也比竹製口弦略小一些。

  口弦不僅在形制和製作方法上頗有特色,在演奏方法上也非常別緻。演奏者要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樂器的手柄,將簧舌部分放在兩脣之間,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來回撥動樂器的頂端,引起簧舌振動,發出明亮的聲音。用絲線抻動的口弦的演奏方法更為獨特,演奏者在每個***的尖端繫上一條絲線,把線頭套在右手指上,用手指牽線使***振動而發音。另外,為了增加共鳴和擴大音量,演奏者在演奏口弦的時候,雙脣要向前突出,形成筒狀。同時,他們還能借助口型的變化和控制呼吸等等方法,演奏出音色多變的樂曲。

  【打擊樂器】

  磬

  磬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它造型古樸,製作精美。謦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磬曾被稱為“石”和“鳴球”。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打擊樂器謦。

  謦最早主要用在先民的樂舞活動中,後來 它和編鐘一樣,用於歷代上層統治者配合征戰和祭祀等各種活動的雅樂中。

  按照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為特磬和編磬兩種: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時演奏的樂器;編磬是若干個磬編成一組,掛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於宮廷音樂。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楚地的編謦製造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

  1978年8月,中國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發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編鐘、編磬、琴、瑟、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樂器和大批文物。同時出土的曾侯乙編磬總共32枚,分上下兩層依次懸掛在青銅磬架上。全套編磬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製成,音色清脆明亮。遺憾的是,出土時大多數斷裂破碎,已經無法敲擊發音了。1980年湖北省博物館和武漢物理研究所合作,製成了曾侯乙編磬的複製品。它的發音和原編磬的標音基本相符,音色優美動聽。

  1983年,湖北省歌舞團按十二平均律排列製成了32枚一套的石編磬。1984年9月,蘇州的民族樂器廠和玉石雕刻廠又用碧玉精製了一套18枚編磬。

  編鐘

  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於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近代,在中國雲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曾先後出土了許多古代的編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現的曾侯乙編鐘。這套編鐘工藝精美,音域可以達到五個八度,音階結構接近於現代的C大調七聲音階。另外,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儲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1982年,武漢民族樂器廠和武漢精密儀器鑄造廠,根據曾侯乙編鐘製成了一套仿古新編鐘。這套編鐘還根據舞臺演出和現代音樂的需要作了一系列改革。全套編鐘共24枚,每個鍾可以發兩個音,分三列懸掛。

  用曾侯乙編鐘演奏的樂曲《楚商》。樂曲表現了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被流放時的悲憤之情。


古代箜篌與現代樂器的歷史
古代樂器大全排名都有什麼
相關知識
古代樂器大小排名叫什麼呢
古代樂器大全排名都有什麼
古代樂器的質料都有什麼呢
古代樂器大全壎
古代樂器大全
古代第一位男皇后叫什麼名字
古代人穿的褻衣是指什麼呢
古代樂器的名稱大全的介紹
古代樂器的名稱
古代樂器四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