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娘惹粽所需的食材
你喜歡吃檳城娘惹粽嗎?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告訴你是什麼,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用料:糯米600克,豬肉/雞肉碎250克,蝦肉150克,蔥頭仔120克,糖冬瓜120克,蒜米2茶匙,花生碎4湯匙,芝麻3湯匙,香葉4片,粽繩適量,粽葉適量調味料:芫茜仔粉2湯匙,胡椒粉1湯匙,雞精1茶匙,沙姜粉2茶匙,生抽11/4湯匙,糖半湯匙,鹽1茶匙,黃姜1茶匙,水半杯,紅鷹油4湯匙
檳城娘惹粽怎麼做?
1、將糯米洗淨,淨,浸水2小時,瀝乾水分,加4湯匙油和2茶匙鹽,攪勻。燒熱4湯匙在鍋中,爆香蔥頭仔和蒜米,加入豬肉、蝦肉糖冬瓜和調味料,炒好待冷。
2、把粽葉折成鬥形,加入糯米和餡料,用繩裹緊。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約2小時取出供食。
什麼人不能吃檳城娘惹粽?
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不可貪食。 粽子蒸或煮熟後,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進食後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迴圈,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盡量選擇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時要細嚼慢嚥,便於消化。
3.胃病、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過於油膩的粽子,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脹氣,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相關閱讀:粽子的起源
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粽,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隗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 “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粽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粽子。 粽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一說用於祭祖;又說為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說文新附●米部》謂“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解字●夂部》:“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送韻》:“粽,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粽子是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
嘉興粽子所需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