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莧菜的由來以及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有吃莧菜的習俗,為什麼要吃莧菜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吃莧菜的由來,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吃莧菜的由來

  除了吃粽子,有些地方端午要吃紅莧菜。端午前後紅莧菜遍地,這好吃又清爽的菜,也是很多地方端午必須要吃的“十二紅”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莧菜有紅有綠,而此時,必須用紅莧。

  俗謂飲雄黃酒可防生疥瘡,吃莧菜可淨腹,土話叫“打浪腸子”。端午節為什麼吃莧菜呢?端午吃莧菜取其生命力頑強之意,也可清熱解毒、除溼止痢。

  農曆五月在俗信中為惡月,民間又稱“毒月”,此時氣溫迅速升高,雜菌繁殖,毒瘴滋生,人極易生病。為了應付惡月,安度暑日,民間便在此時食用莧菜,以此防病健身,祛毒闢穢,即所謂“扶正祛邪”。

  莧菜盛產於夏季,紅莧菜多生長在雲南、四川等地。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六莧,並利大小腸。”農曆五月初五正是初夏時節,天氣漸熱,細菌滋生,蚊蟲出沒。而在古人看來,紅莧菜不僅能夠通潤腸道,排出體內毒素,還能趨吉避凶,祈求康健。

  端午前後吃些莧菜非常有好處,不僅因為莧菜性味甘涼,還因為它有清熱解毒、除溼止痢的功效。端午節多在夏至後,是一年之中陽氣至盛的時段,也是主氣屬溼的“長夏時節”,人體若被溼邪侵襲,易出現頭暈身倦、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情況,而莧菜正是最好的選擇。

  大蒜炒莧菜是端午時節隆重推薦的一道菜餚,二者同炒“優勢互補”,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腸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菜餚。

  莧菜味道清香甘美,家庭一般多作炒食,然而熱鍋沸油烹炒,既失其鮮嫩,又會有一股難聞的石灰味。正確的炒法是,將莧菜倒入冷鍋中,不放油,置爐火上塌軟至熟,然後盛出,再將生油入鍋上火煉熟,倒入莧菜,加鹽及蒜泥拌勻食用。這樣既可保持莧菜色澤鮮美,又能避免異味。

  端午節養生宜食莧菜

  作為扶正強身,莧菜堪稱一流。莧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所含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蔔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鈣、磷、鐵含量也很高,其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鈣的含量則為3倍,屬鮮蔬菜中之最。尤其是維生素C更為突出,含量之多在綠葉菜中獨佔鰲頭。一個人一天吃上100克莧菜,即可滿足人體對鈣、磷、鐵和維生素的需求。

  民間有“六月莧,當豬肝”的說法,從營養角度看,莧菜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之多確實可與豬肝媲美,民間一向視為補血佳蔬。莧菜還含有10多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一樣不少。

  作為祛邪解毒,莧菜毫不遜色。莧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中醫認為,莧菜性味甘涼,具有清熱解毒、除溼止痢、收斂止血、通利二便的功效,堪稱良藥一味。

  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吃莧菜的由來的人還看

滅蚊燈睡覺能開著嗎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的原因
相關知識
端午節吃莧菜的由來以及習俗
春節發紅包的由來以及風俗
春節的由來以及習俗
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掛艾葉的由來
感恩節的簡介由來以及習俗介紹
感恩節的由來以及風俗活動
端午節吃粽子的民間俗語諺語
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