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傳統太極拳基本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太極拳的基本功是人們在太極拳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活動能力,是力量、速度、柔韌、靈敏、耐力、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綜合反映。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太極拳基本功紮實與否,直接 影響到技術水平的提高。在內外有別的傳統太極拳教學中,基本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熱身基本功,第二類是輔助功法,第三類是門內傳授功法。最後一類基本功按 師訓是不宜公開的。

  練拳前,身體的筋、骨、肉相對比較僵硬,所以要對手、肩、胯、腿等部位的關節、肌肉、韌帶進行放鬆、拉長、柔活練習,使身體變為鬆、柔、軟的 狀態,練起拳來就會覺得順遂、流暢。這種練法有利於人體血氣和順,亦能提高練拳的舒適度,可以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練拳前的熱身準備活動,雖然比不上門內 功法重要,但也是修煉太極拳技藝必需練習的基本功之一。

  太極拳的輔助功法是介於熱身基本功與門內傳授功法的中間功課,是對拳架、推手、散手訓練的補充,有單練、對練兩種,是太極拳的基礎功夫之一。 楊式太極拳名師李光昭說:“楊家自己練拳是要‘勢’而不重‘式’,這才是內家拳的根本。”武術圈有句話說:“千招熟不如一招精。”拳諺說:“練拳不練功, 到老一場空。”用有限的時間專練較為實用的拳勢動作,對提高太極拳技藝有較大幫助。

  門內傳授功法包括樁功、胯功、呼吸功等,含金量較高,與很多書本、市面的教學影碟、網路視訊公開的練法有所不同。在傳統太極拳的功課中,從熱 身基本功***手、腰、腿、腳的拉筋、伸骨、活絡等***到內傳功法***樁功、胯功、擊打功等***,有很多東西要學練,但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節奏較快,很多人難以系統 完整地學練。五樁***平行並立步樁、馬步樁、弓步樁、虛步樁、根勁樁***、六胯***託胯、開胯、落胯、塌胯、坐胯、扣胯***、三步***前進太極步、後退太極步、橫走 太極步***是傳統太極拳基本功重中之重,宜重點體悟,在小成階段內安排的練習時間要多於拳架套路。前輩說:一舉手一投足皆是太極。把太極內涵注入動作,動作 到位,身上自然有功夫。拳架是太極功夫的載體,如缺失太極內涵,拳架練得再優美也只能是花拳繡腿,只是太極操而已。

  樁功是傳統太極拳運動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為歷代拳家所重視,故有“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之說。楊式太極拳的樁功有動樁、靜樁兩 種,練到動由靜生、動靜互根。樁功分為門內祕傳和門外教學的兩種練法,傳授中內外有別。樁功在養生中蓄精、培氣、養神,在技擊中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靜 待動、化打合一、因敵而變。
 

  內家拳界有“寧傳十手拳,不傳一手胯”的說法,將胯功的練法和用法當作珍貴的看家功夫,不肯輕易傳人。太極拳名家鄭悟清說:“太極拳一切動作 的變化莫測全依賴胯的動作,以胯根為主宰,牽連發動全身運動。”胯的重要性體現在《十三勢行功歌》中:“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從人體結構上 說,“腰隙”是指腰椎與胯骨的契合處,此處輕微的變換不僅是重心的轉換或調整,而且是發勁的源泉。

  門內傳授功法需要言傳身教的授拳方式。太極拳是內家拳,有看得見的形體動作,亦有不易觀察的內功執行,有些內傳基本功練法是如何具體運作的, 用文字詞句來描述表達難度很大,故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說,在傳授時難免有某些細節內容文不達意,所以學生在聆聽了明師的指導講解後,還應該在明師 的同意後,用手撫摸一下明師示範動作時骨、筋、肉、皮的變化,只有採用這種學習方法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比較明白。很多太極拳愛好者不懂言傳身教的道理,只 是買來名師的影像、書本進行模仿練習,這樣非但達不到健身的效果,太極拳的功夫境界更是無從說起,即使是對身體健康有微薄之效,他們也不可能真正懂得太極 拳,更談不上進入太極拳之門。明師親傳的弟子也不可能個個練出功夫,僅憑自悟者怎麼可能明拳理?言傳身教絕不是影音產品所能代替的。

  有人根據“拳架就是活步樁”這句話而不贊成練站樁,也不練其他基本功,只練拳架。不錯,就某種層次來說,拳架是活步樁,而且是太極拳的主幹, 但“拳架就是活步樁”這句話的前題是要有基本功作基礎。基礎牢固了,有了步樁合一的功夫,練拳架就會水到渠成。如果太極步的基本功沒練對或沒到位,“拳架 是活步樁”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就太極拳而言,要先練出整勁,進一步再將整勁練活。內勁的基礎勁是人體的筋產生的勁,筋的勁有感知,有彈性。筋在鬆的狀態下伸長是養筋勁為彈 簧勁,骨在鬆的狀態下加意感收縮使內氣入骨為沉勁,鬆沉勁由腳底貫穿所有關節骨骼直達末梢為通勁。這些內勁與鬆功有很大關係,因此放鬆也是太極拳的基本 功,是太極拳修煉的第一關,即所謂紮根功夫。評判一個人太極拳功夫如何,首先要看他放鬆的功夫如何。沒有鬆柔,就沒有太極拳特有的味道。無論哪一派、哪一 式太極拳,都對放鬆非常重視。樁沉、下盤穩固的實腳,如果膝蓋不大受力,是為鬆膝、鬆胯;如果化勁、發勁腰不大受力,是為鬆腰。如體悟不到這樣的鬆膝、鬆 胯、鬆腰,那就得在有關基本功中找答案。

  學太極拳好比讀書上學,有小學、中學、大學之分,各階段學習的內容不同,重點也不一樣。一層功夫一層拳理,一層功夫一層技藝。初學拳,就相當 於初進小學讀書,特別要抓好基礎功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為進一步提高技藝打牢基礎。如果從事競技性的推手或散打練習,就必須在練習拳架和推手之外,再練習 身體及身體主要部位的基本功夫和輔助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在推手或散打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

  現在,一些人把太極拳看成了健身操,他們看中的不是太極拳的武術本性,而只是健身功效,因此輕視基本功而重視太極拳套路,認為只要把太極拳套 路動作比畫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其實不然。若是“打拳不練功”,習練“健身太極拳”者會因筋骨僵硬、經脈不暢而有礙氣血的執行和充盛,從而削弱 了太極拳的健身實效。現代城市工作之人因久坐而血氣迴圈差,如果不把筋骨拉開就直接蹲樁,不僅效果很差,說不定還會蹲出毛病。部分太極拳愛好者筋骨脆弱缺 乏韌性,會有礙內勁的產生和蓄髮質量。因此每天練太極拳套路以前,必須先練基本功,把平時不運動時多餘的儲存在內臟之中的氣血調動出來,開啟血脈的關口, 使內臟興奮起來,以進入精、氣、神高速運轉的習武狀態,使筋骨興奮起來,以進入踢、打、摔、拿拳勢動作的工作狀態。

  只有把人體的四肢百骸都活動開,使氣血能運到梢節末端細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動作的過程中領悟到太極拳拳論所說的“用意***意氣相隨***不 用力***拙力***”的真諦。有了基本功練習,肌肉有力,韌帶有彈性,關節更加靈活,全身骨架更加穩固,在閃展騰挪複雜的套路動作演練過程中,才可以起到防止軟 組織拉傷和關節扭傷的保護作用。

  手指有麻木感,首先是因為肩、肘、腕、掌、指的關節沒有放鬆,其次是因為自身氣血不旺而造成的氣血不暢、梢節供血不足。此時應儘量放鬆去做動 作,實在忍受不了可以換另一隻手做。這種現象以後會逐漸好轉,初練時有麻木感是正常的。肩膀痠痛、腰腿痠痛等,也是因為筋骨強度不夠造成的。初學基本功 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的改變,會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鍊反應,此時要咬緊牙關挺過去。初學者的脈絡細小,氣血執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 練功後身體會覺得特別疲倦,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隨著習練時間的延長,身體經過基本功的千錘百煉後就會逐漸由“鐵”***軟***變成“鋼”***堅***,就會使筋骨和 臟腑發生質的改變,到那時練功中非但沒有了酸、麻、脹的疲倦之感,還會出現真氣旺盛、腦神清爽、內氣鼓盪而順暢的美妙拳境。

  在此提醒古稀之年的太極拳愛好者注意,要確保基本功鍛鍊時身體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傷,穩健為重,應刪掉難度大的動作,如“涮腰”,或降低動作難度,如做“前俯腰”時腰只要彎過水平線就行了,不要像年輕人那樣把臉貼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湧向頭部而誘發腦血管意外。

  伸筋拔骨、拉長四肢,是練習太極拳的熱身基本功,萬不可強化激烈進行,更須長久堅持,根據疼痛感的大小掌握好分寸,切記“疼長,麻抽,酸別練”。

  有些人練習基本功時總想找丹田、氣感、意感,這樣會導致胸腹部不適、憋氣等等。初學太極拳須知必要的拳理與概念,練功之事首在認識,理解對路唯練而已。先對這些基礎的概念有個瞭解,但是不必強求,只要按照太極拳的基本要領一點點去練,這些感覺自然會水到渠成。

太極拳之胯功練法怎樣掌握練習
太極拳的推廣模式及發展策略有哪些
相關知識
談傳統太極拳基本功
傳統太極拳基本功練習方法有哪些
如何練好太極拳基本功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
修煉太極拳基本功法
槐園太極拳基本功法練習的見解
陳氏太極拳基本功之步法怎麼練習
太極拳基本功怎麼練習
太極拳基本功之纏絲勁
太極拳基本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