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太極拳之定
太極拳運動就是注重“人體重心的運動”,只有“定”才是“真”的!只有“定”才能屹立於天地之間。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人稱這一首詩為“蓋棺論定”。我們打太極拳,常常聽老師說,要注意“中定”,要有“定力”,卻尚未發現有關論“定”的文字。儒家有所謂“知定”、“定一”;佛家有所謂“定力”、“定心”,還有所謂“禪定”、“定子”、“定止”等,究竟這些人家所說的“定”,與我們太極拳所說的“定”,是不是一樣的呢?什麼叫做“定”呢?又什麼叫做“中定”呢?“定”與“不定”有什麼區別呢?你能知道“定”與“不定”的真偽嗎?是不是“謙恭”就是“真”的,“恐懼”就是“偽”的呢?本文之作,故不能透徹究竟,但希望能以“成敗論英雄”,並祈識者有以教我。
一 什麼叫“定”
“定”,說文:“安也”;書堯典:“正也”。禮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是知安、靜、定、止四字,義並通。李白猛虎行:“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可知無定是兵戈擾揚,時勢紛亂的世界。因此,孟子對樑襄王的卒然出問:“天下惡乎定?”而答以:“定於一。”這個定一,原屬天下統一之意,統一才能安穩,這與“定心”、“定止”、“禪定”,又有什麼分別呢?太極拳的動作很多,不管是十三式、三十七式、六十四式,一百多式或二百多式,式式必先求安穩,要有定心,要有定力。落足之後,要為磁鐵之定子,如果自己不動,別人怎麼用力也無法搖動你。這同佛家的定力、定心,只要自己心不動、意不搖,外力能奈我何。太極拳協會理事長石為開先生對於“定”字的意義,先則曰:“定乃形體中定,精神安謐,氣沉勢穩,靈明在心。”
再則曰:“定在氣沉勢穩,動中有定。”總教練章文明老師對於“定”字的意義是,先則曰:“即有自信心,憶及先師澄公有言,與敵交手,不勝即敗,有信心的人,即可穩勝。”繼則曰:“定者,乃人之定力,有泰山崩於前而色布變,不受外界之影響也。”石理事長的“中定”、“動中有定”,章總教練的“信心”、“定力”,與儒家的“知定”、佛家的“定心”,雖然前者重形,後者重意,前者重外,後者重內,實則有諸內,必有定外,有其意,必有其形。形與意是不分的,內與外是合一的。太極拳之所以名為太極拳,因為其靜之則合為無極太極,動之則分為陰陽兩儀,靜之則為山嶽,動之則為江河。太極拳一開始動,便為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從起手勢至合太極,綿延貫串,一直在動,哪裡有“定”的呢?佛家的稱“定”,儒家道家的打坐,從上坐至下坐,一直在安穩地坐著,哪裡有動呢?一靜一動,成強烈之對比,怎能說其不分與合一呢?請從“中定”一詞中以研究之,請在“定與不定”一段中去了解。
二 什麼叫“中定”
“中定”,係指支援全身重量之中心點,這一點,就在一足之掌下。吾人稱之曰“根”。比為一棵樹,樹若無根,一推便倒。人若無根,一牽即僕。這是非常簡單而明白的道理。太極拳經雲:“其根在腳,發於體,主宰在腰,形乎手指,由腳而腿及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不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所以老師教授太極拳,必須告之以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鬆腰、坐跨,目的在使氣沉丹田,上體之重量寄於下盤,使兩腳著地如生根,這便是“中定”。比如走路,當你的腳向前邁步時,必須先將左腳使之中定,即得左腳靜力之支援,而後右腳乃能舉步輕靈,隨心所欲。快則快應,慢則慢隨。步步生根,式式有主,這是人人都有的經驗。由於太極圓形,拳名太極,一動就是圓的,故其為用不拘於一方,無在無不在,上下無常,陰陽互易,任他千變萬化,“中定”卻是永遠的、不變的,而且隨時跟在你的身邊。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定。”偏則不中,不中則倒;易則不定,不定則傾。如果不中,必須隨時求其中;如果不定,必須隨時求其定。惟有中,才能產生一切好的行為,惟有定,才能產生偉大的力量。宇宙間一切變化,都是從中定孕育出來。太極拳十三勢:掤 、履、擠、按、採 、挒 、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從掤 、履到左顧、右盼十二勢中,哪一勢能夠不要中定?哪一勢不是以中定為主?哪一勢不是從中定中出來?所以曼師說:“不易,是十三式體用中唯一之定理。定理者,即猶中定之定力也。何謂中定?中即時中,定無常定,不失中定,是為定力,中庸所說不偏不易,亦即中定之定理也。”曼師為了使學者易於明瞭,最後又說:“重心即太極拳所說中定。”劉錫亨先生說:“中定,簡單地說,就是重心的***,也就是氣沉丹田的功夫,此種氣沉丹田的中定,是永恆不易的,不能一時或失的。”這已經說得很透澈了。
向愷然先生說:“十三勢以中定為主,掤等十二勢為輔,有中定然後有一切勢,一切皆不能離乎中定。”又說:“每一虛實,皆先有中定而後又變化,處處有虛實,即處處有中定,蓋法無定法,而一切法皆從中定中出,法遍周身,中定亦遍周身。”這真是實務家的經驗之談,值得熟讀。
三 定與不定
宇宙間的事最為奇妙,一切都是對稱的。有陰就有陽,有開就有合,有動就有靜,有剛就有柔,有定就有不定。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故天地配偶以陰陽、開合、動靜、剛柔等等無不如此。若單隻有定而沒有不定,那就變成了死木頭;若單隻有不定而無定,那你怎能立足於天地之間呢?儘管宇宙間有許多不定的情形,但我們必須設法求其定。所謂設法求其定,就是要鍛鍊,要學習。小孩子學走路,開始時是不安穩的,必須有父母在旁指導保護;學打太極拳,開始時是不安穩的,必須有老師在旁口授心傳。如此,才能“立如平準”,“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人為萬物之靈,原屬動物之一種。所謂動物者,即時時刻刻都在生生不息地活動。哪怕就在睡覺的時候,他的生機沒有一刻或停。《易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行”,“不息”,這不僅是“天”的本體,也是“人”的真性。王陽明的“致良知”,孫中山先生的“知難行易”,可以說都是“行健”、“自強不息”的發揚。須知天體的“執行”,有其一定的“軌轍”,所以能夠“健”,所以能夠“不息”。這“軌轍”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適而中正”的正道,“大中至正”的道理。行就是動,就是不定,不定原是宇宙的本性,人生的常道。惟必須在此不定中求其定,時時刻刻得其正,即是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有重心,都不失去定力,才能生生不息,贊天地之化育。由此可知:“定”是在“不定”中,“不定”是在“定”中,惟有在“不定”中的“定”,才能永恆,惟有在“定”中的“不定”,才能產生大力量。
長江大河的水,看去好像是沒有動,其實“逝者如斯”,去的已經不復回了。江河裡的水為什麼特別的清淨呢?因為它時刻在流,江河裡的魚為什麼特別活躍呢?因為它時刻在動。江河裡的水為什麼可以發電呢?因為它有強勁的力。反之,池塘裡的水為什麼會汙濁呢?為什麼會有氣味呢?為什麼長的魚會不活潑呢?魚的味道不好吃呢?因為它是死水。我們可以把活水變為死水,也可以把死水變為活水,這“死”與“活”,就在“定”與“不定”中求之。
四 如何練“定”
“先左後右不為奇,一動一靜是圍棋。”“動則生陽靜生陰,一動一靜互為根。”宇宙原本就是動的,人生原本也是動的,一個人的心意是時時刻刻在動的,一個不動心的人,他還有什麼前途?他還有什麼希望呢?如果心猿意馬、三心二意,一天到晚不停地亂動,沒有一箇中心思想,那與不動心又有什麼分別呢?所以父母老師教人,先要立志,而後知止。做人如是,學文、學武又何獨不然。所謂立志、知止,就是練“定”的功夫。為何練“定”呢?第一練心,其次練身。簡述如次:
***一***練心
孔子“年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動心,”是何等的困難?以孔子聖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呢?不過“舜人也,我亦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只要我們肯學願練,總會有成功的一天。“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氣定神閒”,這是人的本性、本能。孩提之時尤其是嬰兒,他腦子裡是沒有“怕”字的,再怎麼危險的事擺在他面前,他都是神若無睹,你怎麼激他觸他他都不會動氣的,所以老子慨乎言之:“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以後慢慢為環境所驅使,不知不覺便改變了嬰兒的本性,所以宗教家教人們靜,旨在“練心”,旨在“還童”。比如我們練太極拳,貴在“專心一意”,“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這周身,應指人身之上下、前後、左右、內外而及四肢百骸,隨意之所向而俱動,方才稱得上“完整一氣”、“周身一家”。初練工架,為什麼老師一定要求每一姿勢要正確,特別講究身法、手法與步法?為什麼要求目注食指?即食指轉到什麼地方,眼睛就要隨之轉到什麼地方,簡單地說:這就是練心。詳細點說:這就是心形合一的練法。練到相當火候時,目到手即到,意到氣即到。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也很簡單,能夠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卻很不簡單。須知無上的玄奇奧妙,就是在這簡單中幻化出來的。你的功夫很高了,別人都尊稱你為一代大師。而世界拳王罵你徒有虛名,說你的功夫都是假的,天下哪來的“一指神功”,“罡氣護身”,只有在小說上才能見到的,你能一笑置之嗎?你能不與之較量嗎?如果你能“唾面自乾”,你能甘受“跨下之辱”,有“不動心”的功夫,才稱得上爐火純青。
***二***練身
身者,形體也。在練拳架的過程中,從第一招式至最後一招式,招招都要平正,式式都要中定。因此,老師嚴格要求你於盤架子時,要圓滿、中正與貫串,因其圓滿,則無缺陷;因其中正,則無凹凸;因其貫串,則無斷續。大凡一動,如能做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方稱圓滿;中立不倚,神舒體靜,方稱中正;意到身到,連綿勻整,方稱貫串。能夠這樣,才稱得機得勢,才可立於不倒之地。怎樣才能圓滿、中正、貫串呢?應從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鬆垮中求之。惟有如此,才能“氣沉丹田”,才可“隨緣不變”,才能“從心所欲”。練太極拳,為什麼要氣沉丹田呢?因為“丹田在臍下一寸三分,位於腹中,在臍與脊之間,與臍近脊遠,約三與七之比”***見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第24頁***。“生理學所講人體重心,在臍線間,其地位與意義正與丹田相同。重心即太極拳所謂中定,中定不能離乎丹田,拳論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際,刻刻留心在腰間,主宰於腰,腰如車軸皆是也”***見同篇第112頁***。鄭師在述口訣篇中解釋“磨轉心不轉”時更明白地說:“磨轉者即喻腰轉;心不轉者,乃氣沉丹田之中定也。”氣沉丹田不僅是養生之大道,抑是練氣之初基,身如磐石,心如止水,靜則如山嶽,動則如江河,沛然誰能御之。抗戰初期,曼師主湖南國術館事,曾與杜心五大師往還,甚仰杜大師功力,欲拜為師,曼師於表演一套太極拳後,杜大師說:“不必拜了。”曼師問:“為什麼?”杜大師說:“看你剛才表演拳架,自始至終,都是一足著地,不必再跟我浪費時間了。”所謂一足著地,就是不失重心,就是時時能夠中定,刻刻能夠中定,亦即“十三勢體用中唯一之定理”。“定理者”,即猶中定之定力也。何為中定定力?“中即時中,定無常定,不失中定,是為定力”***見同篇第44頁***。曼師之所以為一代大師,確實已得太極拳之竅要。吾人宜細加揣摩之。
論太極拳之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