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傳播方法
茶道傳播可以促進茶葉市場的拓展。反過來說,茶葉市場的拓展也能使茶文化在更廣的範圍內得到傳播。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加強旅遊茶園觀光建設。旅遊茶園是一種供旅遊者參觀瀏覽、休閒度假的茶園。茶園應該做到有景可觀,有茶可飲,有茶可購,以生態學、經濟學為指導,實現茶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從而進一步對茶葉資源進行深層次、多方面的開發,擺脫傳統單一的茶葉生產模式。
2 ,全力打造茶文化紀念品,吸引遊客。相比一般的紀念品,要更能突顯出其使用價值、收藏價值及其欣賞價值。要讓遊客深深感受到企業的文化氛圍。
3,興辦茶文化休閒村。茶文化村可以選擇在清淨、優雅的環境,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內設茶史館、茶樓、品茗室、茶具室、詩書畫欣賞室及各類茶葉、茶具專賣店等,有條件的還可開設茶葉批發集散地。
4,加大青少年茶葉知識教育。建立茶葉科教基地讓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學習茶葉技術,認識我國的茶文化等。
5,公共關係活動。公共關係傳播與其他傳播在目的與技巧方面不同是“傳播溝通,宜傳造勢,塑造形象,創造無形資產”。巧妙的將其特有的職能運用在茶葉策劃上。
茶道網路傳播方法
第一,要加強對茶文化網站的開拓和管理,實現不同人群的互動交流。為此,要建立專業的茶文化資訊資源中心,蒐集、加工、處理、管理各種茶文化資訊資源,將原始資料錄入資料庫,建立資訊服務系統,向公眾提供免費或有償的資訊檢索服務、電子文獻傳遞和查詢相關資訊等服務。
第二,加強茶文化的學術交流。利用現有的一些茶文化研究中心和協會作為平臺,在網上釋出茶文化學術研討的通知、新聞或徵稿啟示,並開設網上論壇,網上講壇,擴大學術宣傳的範圍,增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對中國茶文化的認識和交流,同時普及茶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三,可以通過與其他大型的入口網站合作,以服務外包的方式,下大力氣培養一支強有力的網上傳播隊伍,製作設計、文字、圖片、內容俱佳,可讀性強,時效性強的宣傳材料,並針對不同受眾的特點,採用聲音、影象、漫畫、卡通、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細緻地開展茶文化的傳播活動。
第四,加強與我國茶葉主產地的茶商合作,依託當地的中國名茶的品牌優勢、自然景區的生態資源優勢和旅遊要素優勢,通過網路宣傳、開發品茗休閒活動,比如茶園探幽、峽谷探險、品茗文化休閒之旅等,這些活動還可以通過網路直播的方式進行報道,擴大影響。
茶文化的傳播歷史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巴蜀的茶已列入周武王的貢品。西漢王褒《僮約》中有“買茶”與“烹茶”的記載。公元729年飲茶傳入日本,1610年傳入荷蘭和歐洲。在傳入外國以後,用諧音的辦法命名。俄羅斯以及東歐許多國家將茶名為“Chai”;西方國家名為Tea,是閩南語的諧音,流傳至今。
早在4700年前的遠古時代,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為茶***。說明茶具有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神農食經》、《千金方》等中藥典籍中,也有茶具有藥效的記載。
中國茶葉的種類甚多,據1981年收集到的茶樹品種資源有660個,其中優良品種40多個。有不發酵的綠茶,如浙江的龍井茶等;有全發酵的紅茶,如安徽的祁紅茶;有半發酵的烏龍茶,如福建的鐵觀音茶;有黑茶,如雲南的普洱茶,包括生茶***自然發酵***和熟茶***人工發酵***等。此外,還有加了花的花茶,如茉莉花茶、桂花茶、菊花茶等。
茶葉是中國的國粹,曾為中國四大傳統出口產品***包括瓷器、桐油、豬鬃、茶葉***之一,名斐全球。北方的絲綢之路和南方的絲綢之路將茶葉銷往西域與南亞。廣東英德的紅碎茶一直是英國皇家的必需茶種。目前茶葉的出口仍佔全球的很大比重。
隨著茶葉的發展,茶文化也自然興起。從宋代起,茶成為百姓開門七件事之一,即柴米油鹽醬醋茶。宋子安在《東溪試茶錄》中稱:“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盡此茶矣”。自古名山出好茶,許多建有寺廟的名山,都伴有茶園。早在唐代,劉貞亮就提出茶之十德,即“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驅***除***病氣,以茶利禮讓,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護***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顯示出茶具有“天含之、地載之、人育之”之美德。
茶道,顧名思義,茶之道也。何謂道?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謂德之本,德為道之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可見,道的含義實在太深。茶道之道自然也包括老子之道的含義。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在傳入日本以後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種,十分規範和嚴格,已成為上層社會飲食文化和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經》,系唐陸羽所撰,是我國第一部關於茶的專門著作,書中詳細記述了茶的性狀、品質、產地、採製烹飲方法以及茶具等。茶葉除飲用外,茶樹具有多種用途,茶子油和茶子餅,是優質油料與飼料,茶樹根既可作為雕刻工藝品,又是藥材。
茶是全球常用的飲料,尤其在中國,無家不飲茶。蒙古族的炒米***稷米***奶茶和藏族的酥油奶茶,都離不開“磚茶”。在中國與日本堪稱為“國飲”,日本譽為“原子時代飲料”。日本一名知名的電影演員年齡雖大,但看起來還很年輕,記者採訪她的經驗,她告知是由於喝中國的烏龍茶,於是此茶暢銷全國,現已成為市場的罐裝飲料。在尼克松總統訪華時,周恩來為了調和基辛格與羅傑斯的關係,特意安排羅在頤和園遊湖,由外交部副部長李耀文將軍與部長助理符浩陪同,用花茶招待。羅問李喜歡喝什麼茶?李說他不喝茶,羅有些不快,符隨即說,李將軍因長期在軍隊任職,指揮打仗,難得有時間飲茶。在中國的京城,歷來招待重要的貴客,都要飲花茶,羅十分高興。這說明茶能為外交服務。
吳志忠,福建武夷山人,原學國際經濟,後轉入茶業,專門從事福建烏龍茶老茶的收購與銷售業務,多為十年以上的老茶。在飲用他銷售的茶葉人群中發現有醫病的效果,中國醫學科學院與日本三井農林研究所實驗表明,茶具有明顯的降低膽固醇、預防糖尿病以及阻礙亞硝酸胺合成的療效。他的哥哥多年在閩北地區的農民中收購老茶,發現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老茶樹,有些是野生樹***據說最多的有千年老茶樹***。老茶樹是極為珍貴的茶基因庫,需要編號登記造冊重點保護,並將其列入改良茶品種的種源。茶葉系健康飲料,雖有藥用作用,但不是藥,這是對茶的定位,在宣傳時不能混同,把握好邊界。
茶文化屬中國原生態文化。弘揚茶文化,是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能夠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千年不朽,永葆青春。茶業既是古老的產業,又是現代產業。茶文化研究室要產出文化產品,即從物質產品中提煉出精神產品,使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填補在傳統文化中出現的斷層和空缺。古茶樹產生出的古茶葉,這兩古應成為一個獨特的品牌,加上地域的特點,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此,可請一些知名專家參與,通過課題研究、現場調查、舉辦論壇、發行內部刊物等形式,提高茶的文化品味,促進茶業的健康發展。
茶道古典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