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入門知識
作為剛入門的收藏家,我們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呢?古錢幣收藏的入門知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面、背、幕、穿、廓、肉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穿外的錢體叫做肉。肉的外緣叫做邊,或者叫做廓;內緣形成邊框的叫做內廓,或稱做好廓、函廓;內廓細的叫細廓,非常細的就叫做瘦廓。漢代以前圓錢背無內外廓,我們稱它平背,從漢武帝鑄五銖錢開始,錢幣就有了內外廓。外廓雙重叫做重輪或重廓;內廓雙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內廓比外廓低些,我們就稱為陰廓。
2、古錢的錢文與形制
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錢文的書體有篆、隸、真、草、行、瘦金和宋體等,即使是同一字型,手法也是變化多端的。形制即是古錢的鑄造工藝、幣材、造型結構。各個時代的錢幣,都有其特徵,出於需要也要規定出同前朝錢幣的差異。比如方孔圓錢有的有廓,有的就沒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錢文有的直讀,有的旋讀。因而各個時代的錢幣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鑑定古錢真偽時這種方法也是很科學的。象齊的刀布為了使錢文不易磨損,就把幣的輪廓鑄得較高,背中間有一高點,如果沒有這些特徵,那麼就應判斷是偽品。即使是同一幣制的刀幣,由於時間的先後關係也有變化。這就需要錢幣愛好者熟記常在錢文中出現的字及時代特徵,以免上偽幣之當。
3、雕母和鐵母
雕母又叫祖錢。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鑄錢時用祖錢做模,翻鑄母錢。這些母錢頒發到各地,各地則用母錢制範鑄幣。 祖錢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見雕母都是金黃色的銅質,是質地優良的銅材。銅雕母的錢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錢不見刀痕跡象,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雕母錢被製成錢模後取走,工匠用融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後開模,取出鑄幣加工打磨光潔即成。
宋、元、明、清時期,冶金技術和採礦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鑄幣業的發展。明清時期黃銅鑄幣盛行起來。黃銅是銅鋅合金。以前鑑定錢幣含銅量的多少,就將幣擲於地上,聽聲斷其成色,成色高的銅幣,擲於地上有金聲。除黃銅外,還有白銅錢,這是銅錫合金中錫的比例大的緣故,也有一種白銅錢是鎳銅。
雕母錢體積比母錢和流通錢大,母錢又比流通錢稍大,銅質也較好。只是因為母錢是由祖錢翻砂鑄成的,所以錢的外緣輪廓、字口都沒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遜些。母錢除了銅質的外,也還有鐵質的。鐵材料翻砂制的鐵母錢比同級的銅錢要大些、厚重些。古錢幣愛好者應當把鐵母和鐵範銅錢區別開來,鐵母錢是為鑄造鐵錢翻砂製成的母錢,再由母錢鑄成流通錢,它和銅幣實際上只是鑄幣材料的不同。而鐵範銅錢,是在大批鑄鐵錢之前,現將融化的銅液注入,以檢查錢模的效果,因而這些銅錢稱為試鑄品,這是與鐵錢形制完全相同的銅錢。這種錢流傳極少。
不論是打造鑄幣還是範疇,都是一種手工業的生產方式,由此造成錢幣品質的良莠不齊和鑄造費的高昂。中國曆代的銅錢,在形式上常有錯範和流銅等現象,使錢幣不整齊美觀,在重量和成色上也是千差萬別的,就是同一爐所鑄的錢,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色上更是難以辨別。中國鑄幣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時採用了機器鑄幣,新鑄銅元制幣整齊精巧,大受人民歡迎,而政府也獲大利。
4、生坑品和熟坑品
古錢帶有出土鏽色稱生坑,所以出土不久稱新生坑;出土時間較久,尚帶鏽片殘跡稱老生坑,或稱熟坑。 生坑品也有偽品,那時後代人偽造前代的古錢,我們鑑別生坑錢的真偽主要是觀察錢幣的文字、鏽色。因為錢幣上的字多為著名書法家所寫,而偽造者學些的字有其形而無其神,有時文字與錢幣形制也不同,雖然銅鏽是真的,錢幣也是假的。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常溼的情況下也不容易生鏽。入土後的錢幣經過幾十百把年甚至上千年,錢幣的表面便起了化學變化,生成了銅鏽,這種銅鏽是不會脫落的。一些偽品的鏽是經過特殊處理過裝飾而成的,雖很逼真,但在沸水中浸泡後,鏽就會脫落。
5、通寶、元寶和重寶
通寶是中國自唐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開元通寶。開元意思為開創新紀元,以後歷代沿用,並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了,而改稱寶。如“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太平通寶”、“永樂通寶”、“康熙通寶”等等。貨幣稱寶是有其社會意義的,這就是貨幣的威力增大了。
專家總結了歷代錢幣中錢文稱為通寶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寧、元豐、元佑、元符、建國、聖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元寶”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順天元寶是由得壹元寶改制的。這兩種錢可以說是一種佔領貨幣。大曆年間曾鑄有大曆元寶,製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後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聖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 “重寶”也是銅幣的一種名稱,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乾元元年鑄的“乾元重寶”。乾元錢法定有兩種:一種是乾元重寶當十錢;另一種是當五十的乾元重寶,這種錢的背面的外廓是雙圈,所以稱為重輪乾元錢。乾元重寶流傳下來的很多,特別是小平錢,僅次於開元錢。朝鮮曾鑄造乾元重寶,背面有“東國”二字,這是朝鮮最早的錢幣。乾元錢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飛鳥或雲朵,也有云朵在穿上的。以後有南漢“錢亨重寶”,北宋“慶曆重寶”,“崇寧重寶”,清“咸豐重寶”、“光緒重寶”等等。
6、記號錢、蟻鼻錢與鬼臉錢
記號錢,就是面、背部有特殊記號的錢幣。比如錢面錢背有星紋、月紋等等。象乾元重寶,有瑞雀紋的價值990元。宋鹹淳元寶,有小平和折二兩種,背文從元字到八字,這表示鑄幣的年代,八年的鹹淳錢是宋最後一次鑄幣,九年、十年大概都沒有鑄幣,以後的前幼帝、端宗和後幼帝也沒有鑄幣。 朱元璋早期鑄造多種大中通寶錢,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五、當十,並在各省分設寶泉局鼓鑄,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小錢背面多隻有局名。凡發現當三以上的大錢背文有北平、鄂、京、桂等字樣的古幣,就要留神鑑別,真幣每枚價值千元以上,皆屬珍品。
世俗所稱的蟻鼻錢,是銅貝的高階形態。錢幣學家認為蟻鼻錢是楚國的貨幣,因為大多出土於南方,而且文字是陰文,和中原的貨幣不同。蟻鼻錢的形狀是正面凸起,背面平。按照錢上的文字可以分為許多種。最普通的是所謂鬼臉錢,因為錢身為橢圓形,而且上面有的陰文,看起來的確象人的臉。其次是各六朱,因為上面的文字好像是各六朱三字的連寫,同時又象一隻螞蟻,加上鬼臉上的高鼻子,於是就有了蟻鼻錢這個名稱。這兩種錢最多見。
其餘幾種蟻鼻錢,即銅貝銘文作“全”字者,均很少見。解放後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魯南都不斷髮現蟻鼻錢。普通鼻錢傳世較多,幾乎沒有偽品,但出土少的“全”字幣,就應留神有否做偽痕跡。
7、“小平”、“折”
小平:對古代方孔錢形體大小的一種稱謂。以宋代錢幣為標準。中國古錢幣自宋代以後,形制趨於複雜。錢幣學家為了區別錢之大小,將宋錢分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一般直徑2.4cm左右,重3-4g左右。其它各代方孔錢皆以宋錢形制比附。宋錢形制由於鑄時長、鑄地廣、同一形制,亦參差不齊,不可拘泥於上述徑度、重量。 折:對金屬鑄幣價值的合算,分註明與不註明兩種。不註明所折之數,則憑感觀或約定。
8、“孔方兄”的由來
西晉?魯褒作《錢神論》譏諷時弊,擬錢為長兄,字曰“孔方”,人見皆愛之如親兄。這是魯褒對當時貪官、士大夫、清淡家“恥言錢”的一種戲謔和諷刺。後世遂以“孔方兄”為錢之代稱。省稱“孔方”、“孔兄”。
9、古錢學
古錢學是金石學的一個分支。以歷史貨幣為研究物件,通過對貨幣的形制、幣材、文字、圖案及出土地點、時間、數量、窖藏方式的研究,結合史料,探求貨幣的產生、發展、演變規律以及貨幣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生產技術等問題。
10、歷代銀質貨幣
中國歷史上,自金銀被人類發現並使用以來,一直被視為財富來源,貯存和統通。早期銀塊,是否像早期青銅塊一樣作為貨幣來流通和使用,還有待進一步的出土資料作證。春秋戰國時期的銀空首布,可以稱為我國最早的錢質貨幣。以後各朝、各代均鑄有不同殂制,不同名稱和不同用途的銀幣。但其主要用於大額支付及賞賜及陪葬和供奉用。真正民間使用並作為主幣的時期並不長。除晚清及民國時期銀幣和銀錠時可遇見外,其它銀質貨幣很難一見,除了本身鑄造數量少之外,由於中國婦女長期以來喜愛銀首飾,因而大量銷熔,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中國銀質貨幣,除了由國家發行之外,還有許多是由地方甚至銀鋪、錢莊、自主鑄造發行,依據本身貴重金屬地位及重量來維護信用,這也是中國銀質貨幣的一大特徵。如中國銀錠已記錄了有近二千種,大部分是地方發行的。相對而言,銀質機制幣,則主要由國家控制發行。除了貴金屬的價值外,還依告本嶴標記的面值來充分當貨幣來作價,這便是銀本位。儘管銀質貨幣的信用很高,商民樂用,但終因其金屬貴重,來源有限,不能大量鑄造,以及苯重等原因,終末能長期居主幣地位。
古錢幣收藏與鑑賞的方法
當代大古錢收藏家馬定祥先生根據各種錢幣的珍稀程度,並以現在錢幣收藏市場的行情為依據,把古錢幣分為十個檔次,即:一級大珍、二級列、三級罕貴、四級罕、五級稀罕、六級稀、七級甚少、八級少、九級較多、十級多泛。 1983年馬定祥先生所著《太平天國錢幣》一書,古錢處於一級的是根據錢幣的珍貴程度,最先提出評定錢幣的“十級制”。
古錢按稀罕程度高低分為一至十級,每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三級,而“五十名珍”***業內公認的最珍貴的50種古錢***是其中的極品,如東周的“三孔布”、王莽時的“壯泉四十”、宋代的“建國通寶”、清代的“天國通寶”等,價格幾乎都在數萬元以上。
珍稀的古錢幣
特殊版別的珍稀古錢是說同一種錢由於不同時地的鑄錢常帶有各自的特徵,甚至包括因為刻版的錯誤而形成的有特殊標記的古錢。收藏者一般都喜歡追求一些特殊而少見的版別,而隨處可見的版別卻不受青睞,市場上售價也很低。西漢時流通的五銖是普通而易見的古錢,如果不是形制特殊,往往是賣不上價的,但假若是在刻版與鑄造時發生誤差而造成的變形、疊字的五銖錢,反而能賣上好價錢。清代距今最近,但並不是所有的清錢都不值錢,有些版別特殊、鑄量稀少的清錢也十分難得。
古錢投資收藏
要注重其存世的多寡,但有些古錢屬於重要鑄幣,儘管其數量不算太少,品級仍然很高。如新莽造的金錯刀和契刀這兩品就很有投資收藏價值。金錯刀,“一刀”二字陰識,以黃金錯之,“平五千”三字,陽識;契刀,“五百”二字陽識,“契刀”二字橫列。它們在鑄幣史上有特殊的意義,製作又非常精美,因而價值是很高的。至於以幣值等級、或背文鑄地、或不同字型、或一朝年號、或不同版別蒐集組合起來的“套子錢”那就更加寶貴了。比如王莽的“六泉”、“十布”配齊,無論何時何地均能賣上好價錢。
古錢幣收藏與市場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