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名勝古蹟介紹
濟南素有“天下泉城”的美譽,是個文化底蘊很深厚的城市。是象徵中華文明重要起源的史前文明——龍山文化發祥地和發現地。現在,隨小編來看看濟南的一些名勝古蹟吧!
濟南的名勝古蹟:濟南靈巖寺旅遊區
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寺內古木蒼翠,怪石林立,古蹟薈萃、佛音裊繞。靈巖寺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遊泰山不遊靈巖,不成遊也”之說。
靈巖寺,位於濟南清區萬德鎮境內,始建於東晉,有闢支塔、千佛殿等景觀,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巖寺峰巒奇秀,風光旖旎,以風景幽深、泉石秀麗著稱於世。寺周群山環抱,深奧幽邃。寺內外摩頂鬆、千歲檀、朗公石、“鏡洩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勝景別具情趣。寺內古木蒼翠,怪石林立,殿宇崢嶸。靈洞曲澗、青峰翠巒環繞著古剎精舍,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著名勝境有千佛殿、墓塔林、闢支塔、大雄寶殿等幾十處。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是千佛殿內40尊宋代彩色泥塑羅漢,歷來為觀者和專家們讚譽不絕,梁啟超稱其為“海內第一名塑”;藝術大師劉海粟有“靈巖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此外,不少名勝古蹟大都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如闢支塔基裝飾的浮雕“地獄中的蓮花”、“最後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濟南的名勝古蹟:九頂塔中華民俗歡樂園
九頂塔中華民俗歡樂園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距濟南市區26公里,是集民族風情、名勝古蹟、遊樂探險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大型生態民族文化區。民族風情園由布依、朝鮮、傣、哈尼、納西***摩梭人***、蒙、苗、怒、佤、維吾爾、壯、藏等十六個民族村寨組成,薈萃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民俗一條街--真正的華夏民間藝術之旅,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品令您目不暇接。飛車、古典魔術、鬥雞、鬥馬、鬥羊表演令人不禁拊掌稱絕。遊樂區由歡樂谷和歡樂世界組成,在30米高、60米寬的峽谷兩側依次建有藤橋、雲橋、獨木橋、吊橋等形態各異的橋拱。歡樂世界彙集了時尚前衛、驚險刺激的各種娛樂專案--攀巖、速降、笨豬跳、風靡全球的滑草、滑車,西南少數民族的渡江工具溜索等,將成為挑戰極限、挑戰自我的勇士樂園。風景名勝古蹟區依靈鷲山而居,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九頂塔與九頂觀音寺、千年古柏、古碑以及緞華泉、聖水潭等景點。休閒度假區設有窯洞度假村、蒙古包度假村、桃花源度假村、傅家莊百年老村和朝鮮民居等。
濟南的名勝古蹟:濟南興國寺
興國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東濟南清區東南十公里處,與泰山、靈巖山並稱“魯中三山”。因有會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個秀麗的山峰並列而得名。
這裡群山綿延,山清水秀,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古時道教十分興盛,道觀規模巨集大,分南、北兩觀。北觀即“洞真觀”,觀內碑石林立,宮觀殿字數百間,主要有玉皇殿、真武殿、三元殿、清冷亭、石牌坊等。歷史上,宮觀殿宇幾遭戰火破壞,現堂存歷代碑碣百餘塊,尤以“崔先生像贊碑”最為珍貴,此碑書畫、刻俱佳,多為歷代金石家所著錄。南觀稱元都觀,又名玄都觀,是明朝德王府的陵園,陵內有明德莊王、德懿王、德懷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寢墓,最近發掘的德莊王墓,其規模與明十三陵墓相差無幾。近年來,長清縣投資修復了這裡的大部分古蹟,開闢了盤山道,增添了許多新景觀。觀內的千歲銀杏樹,系省內第二大銀杏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潺潺泉水從清冷亭玉女盆流出,常年不竭,九十一級臺階斜立蜂,勝似泰山天階;順盤山道登覽峰巔,猶如置身泰山捨身崖,陡峭峻險,五峰仙境盡收眼底,綠樹、黑瓦、紅牆掩映成趣,分外迷從。
濟南的名勝古蹟:濟南清真南大寺
南大寺原址在濟南歷山頂烏滿喇巷,始建年代不詳。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遷到現在的地址,當時只有“楹殿數間”。明宣德年間,當時的南大寺掌教整頓教務,濟南教門為之一振。***公元1436年***,開拓地基,修建院牆,增建禮殿,南大寺始具規模。明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陳璽任南大寺掌教,領導濟南穆斯林大拓寺基,擴建大殿,立南北講堂、僻靜所、沐浴室等,並將寺門朝向由南改東,南大寺自此始有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特色,成為較大規模的古建築群。此後,南大寺又經明嘉靖、萬曆清嘉慶、道光、同治和民國初年的多次修葺擴建逐漸臻於完美。
清真南大寺在建築功能設定、朝向、內殿的裝飾等方面都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的一些基本原則,而在佈局和造型上則有著明顯的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全寺以望月樓為中心分為二進式四合院,整座寺院排列井然有序、嚴肅整齊,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四合院對稱之美。在造型上,南大寺還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築特徵。比如邦克樓,下層具有阿拉伯穹窿圓頂的建築風格,上層則是比較純粹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濟南的名勝古蹟:濟南府學文廟
濟南府學文廟坐落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明湖路248號,北臨大明湖,臨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濟南府學文廟創建於宋熙寧***公元1068-1077年***年間,元末傾塌,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到了清代,也多次對文廟進行修整,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廟的規模和建築佈局。
濟南府學文廟南接芙蓉街,北依大明湖,建築群佈局嚴整、規模巨集大,是濟南重要歷史文化遺存。自2010年試開放以來,文廟先後成功舉辦了“新年祈福會”、“和諧中華-海峽兩岸中華經典文化誦讀”、“文廟講堂”、“朝鮮著名油畫家精品展”和“成人禮”、“開筆禮”等公益文化活動,並與多家大中小學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濟南府學文廟已逐漸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社會廣泛認可的儒家文化傳播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廟被小學、工廠等佔用,許多建築被毀。1992年成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開始進行大修,殘存的古建築被修復,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復建。修復後的文廟,將恢復祭孔的功能,併成為濟南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核心部分。
黑龍江清明景點大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