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_我知道的風俗優秀演講稿
中國是一個大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在普通話考試中也會出一些關於習俗的演講題目,我知道的風俗就是其中的一個題目。下面小編整理的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普通話三分鐘講話稿”
↓歡迎點選↓
★♡普通話三分鐘演講稿♡★
★♡我的家鄉普通話講話稿♡★
★♡三分鐘誠信優秀演講稿♡★
★♡美食普通話三分鐘講話稿♡★
★♡我喜歡的明星普通話三分鐘講話稿♡★
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篇1
今晚的月兒格外圓,今天的月餅格外甜。因為,今天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
我坐在陽臺上,與家人一起細細品味著這香噴噴的月餅,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一輪若隱若現的明月也爬上星空。奶奶告訴我,一邊看著月亮,一邊吃月餅,眼睛會變得更明亮。我看著月亮,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又拿起一塊桂花餡兒的月餅,輕咬吃月餅要眼前彷彿出現滿園桂樹,就連月亮上那若有若無的花紋,在我眼中都成了吳剛伐桂、玉兔搗藥……
在這中秋節,我們一家三口團聚,這就足夠了。我看爸爸媽媽和藹可親的臉,又想起了許多不能團聚的家庭,幸福的感覺一下子湧上心頭。月餅象徵的團圓,那麼就願我家永遠團團圓圓!
奶白的月光一瀉千里,將我的思緒牽到了外面。我不禁想起了我在遠處的朋友們,不知道他們是否也在沐浴著這月光。回想我們的友誼,我的嘴角揚起了微笑,一句“中秋快樂”足以表達我想說的一切。
恬淡的月亮仍在微笑著,將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篇3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我知道的風俗普通話三分鐘說話稿篇5
在中國眾多的節日裡面,我最欣賞的便是端午節了。每當端午節來臨,不僅家家戶戶會包粽子,有些小區或者單位還會會組織大夥兒進行包粽子比賽,很多水鄉城市會組織划龍舟比賽,聲勢浩大,場面壯觀。
小的時候,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起先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漸漸的人們就把這一天當成了一個節日。爸爸告訴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楚國,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愛國者,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幸福日子,他敢於指出楚王做得不對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愛戴他。可是當新國王上臺後,他昏庸無度,不聽屈原的建議與主張,從而輸掉了與秦國的一場重要戰役,楚國的國都都被秦國佔領,屈原聽到這個訊息後,悲痛萬分,投汨羅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當地傳說屈原死後,乘著龍舟去了天上。所以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包粽子、划龍舟就成了重要活動。
在中國,人們十分喜歡過端午節。現在城市裡面的人由於工作繁忙,沒法自己包粽子過節,就紛紛到各大超市去購買。超市裡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白米粽子,鹹肉粽子,蜜棗粽子等等,花樣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鍋裡煮熟以後,開啟鍋蓋聞上一聞,滿屋子都飄著粽葉的清香,嘗上一口,滿嘴裡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慾大開,非吃個飽不可。除了吃粽子,人們還可以去觀看龍舟比賽。江面上,龍舟前部的龍頭高高揚起,活靈活現。整條龍舟又窄又長,前面擺著一張大鼓,後面一個接一個的坐著許多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隨著鼓點聲,整齊的划著槳,在水面飛馳著。一時間水花四濺、鼓聲、號子聲與江岸上觀眾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巨集大壯觀,熱鬧非凡。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因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更喜歡它的歷史內涵,每次過端午節,我總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帶、身背長劍,口中吟誦著《離騷》,行走在江湖之間的樣子,他的忠誠、堅貞,他的文采,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如果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比作一段貼著寶石的絲綢,那麼,端午節就是絲綢上面一顆璀璨的夜明珠。
>>>下一頁更多精彩“我知道的風俗優秀演講稿”
講文明講衛生三分鐘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