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城區的建築特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澳門歷史城區或澳門歷史古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由22座位於澳門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當中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學等。作為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領地,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區內的建築大部分到今仍完好地儲存或保持著原有的功能。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是“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 由此可見,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與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時是近代西方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

  四百多年間,隨著外國人在澳門的紛紛定居,他們把自己的建築傳統越洋帶到澳門,使澳門成為近代西洋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建築物,無不顯露出與葡萄牙本土建築的密切關係。事實上,文藝復興後的一些主要建築形式、風格,結合亞洲其它地區不同的建築元素在澳門產生了新的變體,形成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

  明末清初,大量天主教傳教士以澳門為傳教基地,積極從事遠東地區的傳教工作,並由此創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輝煌篇章。這些傳教士來自不同的修會,他們為中國帶來了西方近代的科學技術及人文藝術,又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文化成就。而作為基地的澳門,在各修會的努力建設下,開創了許多“中國第一”的事業,如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中國第一所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中國第一所以西方金屬製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廠***聖保祿學院附屬印刷所***、中國第一份外文報紙***《蜜蜂華報》******A Abelha da China*** 等等。由耶穌會在澳門開辦的聖保祿學院***現已不存***及聖若瑟修院,為天主教在遠東和中國的傳教事業培養了大量人才,同時也培養了大批中國籍的傳教士,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貢獻。

  到19世紀,隨著第一位傳教士馬禮遜來到中國大陸,基督新教也以澳門為基地之一,積極開展傳教活動。比如中國第一位新教徒蔡高就是由馬禮遜在澳門為其洗禮;此外,由馬禮遜編寫的《華英字典》也是在澳門出版。而由新教徒在澳門開辦的“馬禮遜學校”更將近代西式學校教育模式引入中國,培養出容閎等著名學生,對中國教育的現代化作為貢獻。

  另一方面,澳門民間的媽祖崇拜,表現了澳門與中國閩粵沿海居民媽祖信仰一脈相承的關係。但是,由於社會和歷史環境的特殊性,澳門的媽閣廟在中國眾多的媽祖廟中又別具特色。它既有中國以至海外媽祖崇拜傳播和組織的典型特徵,又因澳門是近代中國與西方接觸最重要的商港,使媽閣廟成為最早向歐洲傳播媽祖文化的地方。

  區內建築

  港務局大樓●媽閣廟***「媽」閣廟發音應為「馬」閣廟***●港務局大樓***舊稱「嚤囉兵營」,又俗稱「水師廠」***

  ●鄭家大屋***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

  ●聖老楞佐教堂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

  ●何東圖書館

  ●聖奧斯定教堂

  ●民政總署大樓***原澳門市政廳***

  ●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

  ●大堂***主教座堂***

  ●盧家大屋***金玉堂***

  ●玫瑰堂***板樟堂***

  ●大三巴牌坊***聖保祿教堂遺址,有東方梵蒂岡之稱***

  ●哪吒廟***位於大三巴牌坊側***

  ●舊城牆遺址

  ●大炮臺

  ●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東方基金會會址

  ●基督教墳場

  ●東望洋炮臺***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

  ●媽閣廟前地***「媽」閣廟發音應為「馬」閣廟***

  ●阿婆井前地

  ●崗頂前地

  ●議事亭前地***澳門的商業中心區,俗稱「噴水池」***

  ●板樟堂前地

  ●大堂前地

  ●耶穌會紀念廣場

  ●白鴿巢前地***亦稱花王堂前地、賈梅士公園前地***

高中生美白小方法有哪些
汕尾紅海灣旅遊攻略大全_汕尾紅海灣遊玩攻略
相關知識
澳門歷史城區的建築特點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資料
澳門歷史城區的導遊詞
澳門歷史城區的導遊詞
澳門歷史城區的聖老楞佐教堂在哪裡
澳門歷史城區的鄭家大屋介紹
澳門歷史城區介紹
澳門歷史城區簡介
澳門歷史城區圖片及介紹
澳門東望洋炮臺建築特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