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竹的精品散文佳作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竹子使我也學會了當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堅強地面對,做一個謙虛正直的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竹子

  喜歡竹子是從鄭板橋的畫開始的,那時候在百度裡找到許多竹子的圖片還有鄭板橋的畫儲存起來。 竹子的氣節還有挺拔的身姿,不畏風雨嚴寒的精神,都值得敬畏,後來我就把網名也改了有“竹”字的“紫山竹”,當時不知道“紫山竹”是一種果實,只是覺得紫色的竹子好看,而且特喜歡紫色,也就起了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很多網友調侃我,說我的網名是果實,而且太小酸了吧唧的,一點不好吃。還有的人,以為我是南方人,盛產這種果實,直接讓我快遞給他,我費了一堆口舌與他們解釋***也許都是故意開玩笑的***,我說:“我的名字不是吃的,是看的。“因為這個名字我還特意買了這種果子吃,確實不符合我的胃口。但是因為真的喜歡紫色的竹子我還是堅持用這個名字,從這個名字我又認識了一種南方的果實,也是蠻開心的。

  竹子細細的葉片能供養它的身體長成參天的模樣,瘦長的軀體一節一節在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青翠且柔長,這都是從圖片中所感覺到的。真正走進竹林感覺它的美,還是送孩子上大學時,在黃山看到的,因為是第一次見到竹子,兒子特高興,倆手抱著向上爬,竹子隨著他的體重慢慢彎下來,頭幾乎挨在了地上,特別柔軟,放開時又恢復了原有的身姿。從竹林穿過,那種幽靜、淡雅還有鬱鬱蔥蔥高傲不可一世的氣勢,你都不好意思大聲喧譁。翠竹整齊地排列,就像青春靚麗的少女,羞怯且高階大氣,楚楚動人。都說江南出美女,這一棵棵一排排的竹子就是美女的化身。它的美不止在外表,還有內在的氣質和節節升高的精神都值得敬佩。鄭燮在《竹石》裡“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寫出了竹子堅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作為一個北方人,只是第一次見到真正意義上的竹子, 竹葉清脆,節節向上,中空外直,亭亭玉立,我無法用淺顯的文字描繪出它的美。如果有充足的時間,我一定再來南方,住上一年,親耳傾聽竹筍破土的聲音,節節升高的魄力,感受竹子從小就顯示出的婀娜的美,每天穿梭在竹林間的青石板路上,和我的愛人享受浪漫時光,在優雅的亭臺軒閣裡談一次風花雪夜的愛情,亦或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江南淑女,擁有竹子一樣的身姿和氣質,變成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平生有幸見過一次竹林,作為一個東北農村婦女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也隨了我喜愛竹子的一片心意!

  :頌竹

  竹,總是給人一種清新、自然、幽雅、無慾、淡香的感覺,總是給人提筆為她描抹展枝新綠低吟淺唱一首綺麗的小詩。

  竹的青翠,竹的空靈,竹的寂寞,竹的從容,竹的淡然,我想是沒有什麼生靈能取代,沒有什麼畫筆能描繪,沒有什麼詩歌能吟頌的。

  我身在江南,看到江南的竹,細長而挺拔,翠綠於四季,不會更改自己的色彩。迴轉與竹子之間,感嘆她的生命的璀璨;感嘆她的孤高傲笑;感嘆她的活力盎然。竹,就這樣滿足於渺小,用自己的空心,吹奏起人間永珍,高昂如海,悲昶如血,歡娛如溪,幸福如霞。把人間美麗的樂章,傳音千年萬里,動情於天空大地。

  我不知道,竹子為何空心?也不知道,竹子為何身姿筆直,直插雲端?更不知道,竹子為何要一節一節地拔高?可我知道,竹子是幸福的,因為在四季變換莫測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本性。竹子也是最明白禪意的,因為在四季變換莫測的過程中選擇自己的空心,盤根錯節,牢牢把握土壤。

  我愛竹,在這樣一個冬雪飛舞的日子,我用筆墨吟頌這片墨綠,因為我明白,竹子為什麼不將腳步嵌入寒冷的北方和炎熱的沙漠,因為她的愛是堅定與執著的,不去做那些虛無縹緲的夢。竹子的空心不僅僅是為了傳音奏華麗的樂章,因為她要讓人們知道,只有真正的空心了,才能盪滌心中的塵埃,才能傲笑這世間的種種汙濁。

  我無法想象,自然界中,有誰敢與竹相媲美,有誰不被竹所折服!

  美妙的竹啊!我願你永遠那麼的堅強,那麼的有魅力,那麼的神奇!

  :故鄉竹

  路過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幼兒園,看見一群孩子活潑可愛的樣子,聽到他們天真、清純的童聲,一下攫住了我,即刻喚起了沉睡的童心,使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

  童年,是一個祕密的磁場,人生的道路無論怎樣坎坷曲折,都無法遠離這一磁性的巨大吸引;童年,是一滴朝花瓣上的露珠,嬌嫩、脆弱、溫柔,有著幻夢般的內涵;童年,是一個祕密的源泉,是親情、友情、愛情最初的滋生源;童年,是一幅畫,它單純的空白是一生最華美的序曲,絕不要用各種顏色去限定它,給它自己尋找發現的機會;童年,不設防的心靈是溫馨絢爛的花園,開放著幻想、追求、執著的各色嬌豔的花朵,也是落在記憶最初花瓣上捉摸不到的精靈。時光悄悄地溜走,帶走了歲月,當我感到五彩繽紛的童年是那麼美麗與神聖時,它卻永遠消逝了,只留下了太多的事值得回味和感嘆。

  我的故鄉在四川的西南面,與國寶熊貓生活地毗鄰,氣候、土壤都極其適宜於各種竹子的生長。我出生在一個大家族裡,祖輩留下的兩幢大宅院,座落在山麓下,被四季常青的竹林所掩映,我的童年幾乎全是在那片竹林裡度過的。

  環繞老宅的青青翠竹與我的童年緊密地連在一起,連片的竹林把故鄉妝成綠色的世界,嫋嫋婷婷的竹子齊齊伸向天際,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夢想,多情的暖風把竹的清香送入我的鼻息,沁入我的心脾,使我感到無比的新鮮和溫馨,那天然的清香溶入了我深深的永久記憶之中。故居周圍都是成簇成壟各種各樣的竹,竹葉遮天蔽日。一篷一篷的竹,有的緊相依偎,有的散漫疏朗。

  纖巧清秀、柔弱飄逸的斑竹,它修長嫵媚的身軀,好似苗條的妙齡少女;挺拔粗壯的楠竹,它的姿態似威武的堅強戰士;勾頭樸實的慈竹,恰似樸素和藹的母親。竹葉細細的、綠綠的、長長的,一陣微風拂過,竹葉飄動,“唦唦”作響,像是婀娜多姿的少女在風中翩翩起舞時不斷擺動的手指。

  每年冬天過去,“轟隆隆”一聲驚雷,一場春雨過後,新筍就悄悄破土而出,直指雲天。當春風拂去她們一層層有細細麻紋的筍衣,她們便象一個個活潑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裡。到了夏天,她們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與自己的長輩們一道臨風起舞。無憂無慮的孩童時期,我與小夥伴成天在竹林裡,盡情地玩耍,翻筋斗、盪鞦韆,爬竹子掏鳥窩,而最有趣的是在竹陰下的地面上“請螞蟻”,我們抓住一隻蜻蜓,把它撕碎,尋找到單個亂跑覓食的螞蟻,把蜻蜓肉放在它的前面,它嗅了嗅就要搬走,但被我們用石塊壓住了一部份。

  我們就興高采烈地拍著手唱道:“小螞蟻真可愛,大官小官出洞來,先來的吃好肉,後來的啃骨頭……”。我們的歡聲笑語和甜潤無邪的兒歌在竹林中盪漾。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年復一年,我在同大人一起吃著香脆的竹筍,又看著他們無數次砍下竹子來建房屋、做板凳、編竹簍、打席子、擰篾繩……。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忽然間長大了。父母把我送進了學校,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那如童話世界的竹林。

  十幾個春秋過去了,直到大學畢業,又在異鄉工作了數年後才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了那片令我夢牽魂繞的竹林。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清晨,我懷著無比興奮和激動的心情,跑步登上了故居後面的山頂。時值初夏,朝霞映照著我熟悉而又感陌生的山水,展眼望去:一座座山巒、一條條小河依舊,但再看不見以前竹林被毀後光禿禿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鬱鬱蔥蔥的翠竹,簡直是竹的海洋,由於竹子的品種多樣,枝葉有青綠色的、淺黃色的、青褐色的……,一團團、一片片,搭配得那麼協調,一陣風吹來,各種色團起起伏伏,似海洋中掀起不同色彩的浪濤。

  我喜不自勝,飽覽了一陣後,就從山頂跑下來鑽進了竹海里,只見山巒幽谷中,潺潺溪流畔,貧瘠山坡上,懸崖斷壁邊,叢叢修竹婆娑弄姿,使深山顯得無比清幽、壯美。這時,旭日升起,竹叢枝葉扶疏,遮住了天空,陽光只能從竹子枝葉的縫縫隙隙間透射下來,在鋪滿竹葉的地面上跳躍,風兒吹來,地上竹陰離亂地簸動。緊挨的竹竿互相擠壓,發出“吱咯吱咯”聲,竹葉“沙沙”作響,溪澗清流淙淙,鳥兒歡鳴,蟬聲四起••••••和諧的天籟之音,既像技藝高超的樂師們,正在合作演奏悅耳的交響曲,又似嗓音甜潤的少女組合在動情地歌唱。昨夜又下了一場小雨,竹叢之間綠茵茵的地面上,各種各樣小草的葉片上,五顏六色的野花花瓣上,還留著五彩繽紛的水珠,閃動著歡樂的光彩。竹葉上的水珠還不時滴落下來,空氣特別清新、溼潤,散發出竹林中特有的清香,使我心曠神怡,心情無比開朗,完全陶醉在這美妙的大自然裡,平時的惆悵、煩惱、寂寞、憂鬱一掃而光。我忘情地在竹林中穿梭。

  一會兒拍拍一根根堅實的竹幹,一會兒又去輕撫一片片溫柔的竹葉,還好幾次用雙手各抓住一根竹子,雙腳蹬著緊挨的竹叢往上倒立,如兒時一樣翻了幾個筋斗。

  隨後,我走進老宅院旁那片熟悉而終生難忘的竹林裡,觸景生情,不覺思緒萬千。在漫長的人生路途艱難跋涉後,現在疲憊駐足回眸時,許多塵封的情感歷程,便如潮水般湧上心堤:童年的時光如一根琴絃,曾發出過悅耳的音韻;童年的歡樂如一支清遠的笛,曾在月光如水,清幽的竹林中響起,這兒孕育了我的遐想,初編了我的七彩夢幻。離別這片竹林,進入青春芳草地裡,競想不到有那麼多解不開的迷惘,有那麼多不被人理解的慨嘆。於是那麼固執地希冀在知識裡,在文學中去尋找一個答案,可在四季的交替中,歲月便磕磕絆絆地流失了,答案始終沒有找到。在寫作時,出現文字的空白處,就懷念起了童年。

  過了青春後,進入紛雜的社會,才知道有那麼多難圓的夢,開始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歷經人間的悲歡離合。在忙忙碌碌中,往日的許多平平淡淡的情愫,卻變得那麼珍奇,教人銘心刻骨地懷念。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會讓情感的每個港口都揚起真誠的手臂,讓心靈在平淡如水、清純如苕的時候,多一些靜美或激動,少一些煩躁和悵然。面對留存著我天真爛漫童年的歡笑、快樂的竹林,現在的我已不是當年懵懂的孩童,對竹子也不是隻那麼簡單的認識。

  閱歷和知識對我的提升,使我不僅更加鍾愛竹子,而且較為深刻地懂得和理解了竹子的秉性。竹不是花,它沒有牡丹的高貴,也沒有君子蘭的豔麗,它沒有月季的引蝶濃香,也沒有茉莉的誘人芬香,竹樸素、不炫耀、不賣弄,既具有梅花笑迎風霜雪雨的堅強品格,更以文靜、高雅、虛心進取、高風亮節、樂於奉獻的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愛竹,欣賞竹、崇拜竹、讚美竹,不僅是為竹的萬般風情給我以藝術的美感,而是因為竹的自然天情和獨特品格給了我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亂崖中,千磨萬折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的這首題所畫《竹石》的詩,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和品質寫得淋漓盡致。竹生長在荒山野嶺、貧瘠的土地上,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壑壑,它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地生存,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淒涼,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而無怨無悔。一年四季,它蔥綠不改,無論嚴寒酷暑,它總是枝青葉翠、生機盎然。它還具有頑強的再生能力,砍伐後又能復生,只要有一團竹根,一場春雨,便可以重新抽出新筍。

  誠可謂:留得竹根在,歲歲有春筍。竹,有節、空心的自然秉性,這對於我們這個善於以物明志,借物抒懷的民族來說,從中產生了豐富的啟迪和聯想。這個“節”字,和傳統倫理觀念中所講究的節操、貞節、氣節的“節”,同字多義,人們喜歡用竹子有節,來比喻人有氣節。竹子空心,即虛心。謙虛自抑、虛懷若谷,這也是我們民族所崇尚的一種美德。勁節、虛心,與我國傳統觀念中所倡導的君子之風正好吻合,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稱竹子為“君子竹”。竹的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和形象,千百年來才令人崇拜,為人讚頌。古往今來,在藝術的史冊中,對竹的吟頌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篇章。

  《述異記》載:“舜南巡而葬於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與協哭。淚下沾竹,竹文上為立斑斑然”。這段美麗動人關於“斑竹”哀怨悽婉的神話傳說,不知感動了多少人。悠悠歷史長河裡,喜歡綠竹的人不勝列舉。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愛竹成癖,留下了“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的名句。南朝謝靈運的詩:“白雲搶幽石,綠筱媚清漣”。綠筱,就是嫩綠,妍美動人的小竹。唐代李白的“綠竹入幽徑,青蔓拂行衣”的詩句,以物擬人,情趣盎然。宋蘇東坡題竹詩:“潔根豈殊眾,修柯獨山林。孤高不可恃,歲晚風霜侵”。詩中所刻畫的竹子形象,分明是詩人不隨流俗,不畏風霜的自我形象的生動寫照……。

  竹,不僅是歷代詩人吟詠的物件,同時也是歷代畫家潑墨揮毫的物件,畫家中五代後唐李夫人,北宋的文同,元代的李侃,明代的王紱,清代僧元濟,都是以畫竹而聞名於天下。與竹有關的藝術作品,比比皆是,特別是著名的《竹葉詩碑》,“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把詩、字、畫,合為一體,溶於一爐,使得字、畫相得益彰,構思奇妙,妙造自然。

  我堅信,在燦爛的華夏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與竹相關的各種文化藝術,今後一定會像雨後春筍一樣競相問世,層出不窮;一定會像綠竹一樣生機蓬勃,永遠蔥綠!漫漫思緒中,我身不由己地走到父親栽種的那片高大挺拔的楠竹前停下了腳步,凝視竹子,我彷彿看到了善良、豁達,寬厚、剛直,為了醫務事業、為了解除辛勞民眾的疾苦,而默默奉獻一生的慈愛父親,想起了我遠走他鄉時,父親指著竹子對我的叮囑:“孩子,無論走到天涯海角,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要像竹子一樣高風亮節、謙虛謹慎”。

  他老人家這句鏗鏘而委婉的話語無時無刻都在激勵著我,這時又似響在耳畔,我感到身上的血液又一次沸騰起來,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就對著竹暗暗發誓:我的這生,一定要具有竹的高潔品質、剛正不阿的性格,一定要具有竹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一定要像竹那樣堅定不移地頑強生活,默默地無私奉獻!

  展望未來,路雖漫漫,但前途似錦。我決心在通往神聖文學殿堂的崎嶇小道上,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都要勇往直前,要用充滿激情的筆去讚頌具有竹的品格和精神的人與事,讓竹的清香永遠彌滿人間!
 

寫美麗景色的散文作品
關於時間的優秀散文閱讀
相關知識
描述竹的精品散文佳作
描寫牡丹的精品散文佳作
描述雪的唯美散文佳作
感悟真誠的精品散文佳作
感悟真誠的精品散文佳作
描寫雲的精品散文隨筆
描述花的精美散文欣賞
描寫清晨的精美散文佳作
充滿禪意的精美散文佳作
有關風的精美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