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特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8日

  茶文化源起於神農時代,歷史的發展中體現出中國茶文化具有社會性、廣泛性、民族性、區域性的特點。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中國茶文化具有社會性

  飲茶是人類一種美好的物質享受與為精神陶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飲茶文化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生活的各層面.

  劉貞亮茶之“十德”反映了古代對茶的社會功能的認識。—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二、中國茶文化具有廣泛性

  茶文化是一種範圍廣泛、雅俗共賞、受者眾多的大眾文化。

  三、中國茶文化具有民族性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無論屬於農耕文化或草原文化的民族,幾乎都有飲茶的習慣。並在長期的生活中,每個民族都形成各自多姿多彩的飲茶習俗。如藏族-酥油茶“寧可三日無油鹽,不可一日不喝茶”,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客家擂茶—三生湯生茶生米仁生薑,納西族—龍虎鬥茶加白酒,武夷山-三道茶。

  四、中國茶文化具有區域性

  我國地域寬廣,人口眾多,受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風情的影響,中華茶文化具有區域性特徵,如福建廣東臺灣啜烏龍,南方人喜歡飲綠茶***品龍井***,北方人崇尚花茶***喝大碗茶,飲花茶***,邊疆地區飲磚茶。飲茶方式有清飲、調飲,如歐美和大洋洲國家鍾情加有奶、糖的紅茶,西非和北非的人喝加有薄荷或檸檬的綠茶。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發展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靈縷微弱的資訊卻值得注意:“荼”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遊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藥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誌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檟”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並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後於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中國茶文化的特性有哪些
中國茶文化的特點與特性
相關知識
淺談中國茶文化的特性
中國茶文化的特性有哪些
中國茶文化的特性
中國茶文化的特點與特性
簡述中國茶文化的特徵精神內涵
中國茶文化的特徵
中國茶文化的研究活動方案
中國茶文化的手抄報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茶文化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