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文化的沖泡技巧
烏龍茶具有紅茶之甘醇、綠茶之鮮爽和花茶之芳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賞茶:由茶罐直接將茶倒入茶荷***一種盛茶的專用器皿,類似小碟***。由專人奉至飲者面前,以供其觀看茶形,聞取茶香。
溫壺:將熱水衝入壺中至半滿即可,再將壺內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將茶荷的茶葉撥入壺中。
溫潤泡:注水入壺到滿為至,蓋上壺蓋後立將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為茶葉吸收水份並可洗去茶的不潔之嫌。***
溫杯燙盞:將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溫度,有利於更好的泡製茶葉。
第一泡:將適溫的熱水衝入壺中,注意時間以所泡茶葉的品質而定。
幹壺:執起茶壺,先將壺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壺底的水滴。
倒茶: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將公道杯的茶湯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洗壺、去渣:先將壺中的殘茶取出,再衝八水將剩餘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將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備再用。
烏龍茶文化的沖泡要求
泡茶用水
自古以來,善於飲茶的人,都把名茶與好水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提並論,加以品嚐。茶與水的關係猶如紅花與綠葉。“魚得水活躍,茶靠水沖泡”。名貴的茶,沒有甘美的水來沖泡,就難以發揮獨特的香、味,所以宋代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之句,李中也有“泉美茶香異”之說。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和自來水等,各種水質不同,泡出來的茶就不一樣。《茶經》論水,稱“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頗有道理。一般說,山泉水、雨雪水為“軟水”,河水、井水、自來水為“硬水”。如能取泉水、溪水等流動的天然“軟水”來泡茶是最為理想。其次,沒有汙染的井水、自來水也可以。總之,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沒有病源體汙染,沒有工業汙染,水的感官性狀良好,即無色、無臭、透明、無異味、無懸浮物,舌嘗有清涼甜潤的感覺,水的PH值為中性7,煮沸後永久硬度不超過8度,這樣的水就適用於泡茶。
泡茶器具
名茶與茶具總是珠聯璧合的。範仲俺的“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阪中翠濤起”;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華”,都是用讚譽茶具的珍奇來烘托佳茗的優美。歷史上品飲烏龍茶的茶具十分考究,備有一套小巧精緻的茶具,稱為“茶房四寶”,即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孟臣罐--江蘇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
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當今泡飲烏龍茶的茶具仍然脫離不了這“茶房四寶”,只是有所變化,更趨實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寶”有小電爐、鋼質開水壺***也有電爐與開水壺配套稱為“隨手泡”***、鋼質茶盤***或塑料茶盤***,“白瓷蓋碗”***鐘形,高5.5釐米,口徑8.2釐米,底徑4.5釐米;這種蓋碗放茶葉、嗅香氣、衝開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這樣才具備泡飲烏龍茶的條件。
我國各民族茶文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