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與中秋的趣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徐志摩中秋遊西湖時大罵康有為,罵完發現康就在身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沒有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魯迅日記裡過中秋

  首先說的是魯迅先生,他對中秋是情有獨鍾的,從1912年至1936年間的日記中,每年都有中秋的記述。

  1912年的中秋,魯迅正獨自客居北京,他在日記中寫道:“陰曆中秋也……見圓月寒光皎然,如故鄉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餅祀之不。”一股懷鄉思親之情躍然紙上。

  不能與家人共享天倫,魯迅只好與朋友歡聚。1917年中秋,魯迅在京城紹興會館與友人聚,當天的日記寫道:“烹鶩沽酒作夕餐,玄同飯後去。月色極佳……”這個中秋月,自然令魯迅神往。

  1931年中秋節,魯迅在日記中寫道:“舊曆中秋也,月色甚佳,遂同廣平訪蘊如及三弟,談至十一時方歸……”魯迅與夫人在中秋之夜走親訪友,興致盎然。

  1934年中秋節,魯迅發表在《中華日報·動向》上的《中秋二願》披露了自己的兩個心願:一、從此不再胡亂和別人攀親;二、從此眼光離開臍下三寸。這是對當時文壇用“性”做“賣點”的惡俗的嚴厲鞭撻。

  1936年中秋節,魯迅的病情很重了。當天他抱病校對完《海上述林》的書稿後,又寫信、撰文,還接待了不少來客……這也是他過的最後一箇中秋節,雖然他已不能再飲酒,但他見到中秋一輪皎潔明月時,仍是蘊含著笑意。

  :豐子愷夢中的中秋

  1947年9月18日,上海的《自由談》雜誌第10卷第4、第5期合刊刊出了“關於上海特輯”。黎烈文、趙景深、許欽文、魏金枝、豐子愷、施蟄存、徐仲年、胡山源、戴望舒、魯莽、陸丹林、孔另境、錢君匋等十多位知名作家為之撰文。與其他作者大都具體描繪過去和當時上海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不同,現代著名作家、畫家豐子愷專為“特輯”寫了一篇《上海中秋之夜》,只有三百餘字,寫的是他“有一年”在上海過中秋時所做的一個奇特的“夢”。“夢”中的豐子愷戴著“一副眼鏡”,見到上海“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此文短小別致,看似隨手拈來,其實意味深長,全文如下:

  記得有一年,我在上海過中秋。晚飯後,皓月當空。我同幾個朋友到馬路上去散步,看見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後回家。我將就睡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推門進來。他送我一副眼鏡,就出去了。我戴上這副眼鏡,一看,就像照著一種X光,眼前一切窗門板壁,都變成透明,同玻璃一樣,鄰家的人的情狀我都看見了。我高興得很,就戴了這副眼鏡,再到馬路上去跑。這回所見,與前大異;一切牆壁,地板,都沒有了;但見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可驚,可嘆,可憐,可恨,可恥,可鄙……也有可歌,可羨,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馬路,所見太多,興奮之極,倒在馬路旁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卻是身在床中。原來是做一個夢。

  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作

  :徐志摩西湖度中秋

  1925年9月25日是中秋,當晚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與堂弟徐繹義一同去遊西湖,當時月亮只是若隱若現地浮在湖面上,他們在湖上玩得很開心。晚上9點左右,月亮終於從雲陣裡奮戰了出來,滿身掛著勝利的霞彩。

  徐志摩站在白堤上看月望湖,月有三大圈的彩暈,應是月華。月亮出不久就被烏雲吞沒了。興高采烈的徐志摩和堂弟僱了一條船,一直向湖心進發。等湖上玩夠了,再上岸買栗子和蓮子吃;坐在九曲橋上談天,講起湖上的對聯,還罵了康有為一頓。據說,後來徐志摩在橋上發現有三個人坐著談話,几上放有茶碗。徐志摩正想說他們倒有意思時,忽然覺得那位老翁澀重的語音聽來很熟,定睛一看,竟然是康有為!這個中秋節,徐志摩在西湖竟撞上了他大罵的康有為,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周作人記家鄉的中秋祀月

  現代著名作家周作人,對家鄉紹興的祀月風俗,記憶尤深,他在《兒童雜事詩》中有一首《中秋》詩寫道:“紅燭高香供月華,如盤月餅配南瓜。雖然慣吃紅綾餅,卻愛神前素夾沙。”詩中記載了江浙一帶中秋的風俗。他在詩後自注:“中秋夜祀月以素月餅,大者徑尺許,與木盤等大。紅綾餅也是一種精美的點心。”這種素月餅四兩起步,最大的有十斤重,配上水果四色和南瓜、西瓜、北瓜***西葫蘆***放在供桌上,旁邊燒著一對小至一兩、大至一斤的紅燭,孩兒們挨個磕頭,直到燭殘月西而罷。祭祀完畢,一家人切月餅為若干塊,分餉男女大小,僕工傭婦也有份。這就是紹興中秋祀月的風俗。

  周作人還在《藥堂語錄·中秋的月亮》中說:“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當地還有一箇中秋月的傳說,相信月中有裟婆樹,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間,即所謂月華。這個美麗的傳說,給中秋的月亮又增添了不少神祕的色彩。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3]。

  《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的“舉杯邀明月”,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關於母親節的美文
唐朝宮斗的軼文趣事
相關知識
歷史名人與中秋的趣事
歷史名人劉文島的故事
歷史名人卓別林的故事
歷史名人曾國藩的故事6則
歷史名人于右任的故事
歷史名人羅盛教的故事
歷史名人羅盛教的故事
中國茶文化歷史名人的介紹
茶道春秋的歷史名人
阿膠歷史文化故事東阿阿膠與歷史名人_阿膠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