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解決溝通障礙的法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溝通為什麼會失敗?是不是溝通技巧沒有運用好?”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認為,溝通失敗的原因很多,要在具體的個案中找原因。要想知道溝通失敗的原因就需要先明白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溝通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對溝通實質和目的的瞭解。所以非常有必要了解彼得·德魯克提出的有效溝通的四個基本法則。

  法則一、資訊不是溝通

  公司年度報表中的數字是資訊,但在每年一度的股東大會上董事會主席的講話則是溝通。當然這一溝通是建立在年度報表中的數字之上的。溝通以資訊為基礎,但和資訊不是一回事。資訊與人無涉,不是人際間的關係。它越不涉及諸如情感、價值、期望與認知等人的成分,它就越有效力且越值得信賴。資訊可以按邏輯關係排列,技術上也可以儲存和複製。資訊過多或不相關都會使溝通達不到預期效果。而溝通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的。資訊是中性的,而溝通的背後都隱藏著目的。溝通由於溝通者和接受者認知和意圖不同顯得多姿多彩。

  儘管資訊對於溝通來說必不可少,但資訊過多也會阻礙溝通。“越戰”期間,美國國防部陷入到了鋪天蓋地的資料中。資訊就像照明燈一樣,當燈光過於刺眼時,人眼會瞎。資訊過多也會讓人無所適從。

  法則二、溝通產生要求

  一個人一般不會做不必要的溝通。溝通永遠都是一種“宣傳”,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例如發號施令,指導,斥責或款待。溝通總是會產生要求,它總是要求接受者要成為某人、完成某事、相信某種理念,它也經常訴諸激勵。換言之,如果溝通能夠符合接受者的渴望、價值與目的的話,它就具有說服力,這時溝通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價值、信仰與渴望。假如溝通違背了接受者的渴望、價值與動機時,可能一點也不會被接受,或者最壞的情況是受到抗拒。

  宣傳的危險在於無人相信,這使得每次溝通的動機都變得可疑。最後,溝通的訊息無法為人接受。全心宣傳的結果,不是造就出狂熱者,而是譏諷者,這時溝通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一家公司員工因為工作壓力大,待遇低而產生不滿情緒,紛紛怠工或準備另謀高就,這時,公司管理層反而提出口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更加招致員工反感。

  法則三、溝通是一種期望

  對管理者來說,在進行溝通之前,瞭解接受者的期待是什麼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知道是否能利用他的期望來進行溝通,或者是否需要用“孤獨感的震撼”與“喚醒”來突破接受者的期望,並迫使他領悟到意料之外的事已然發生。因為我們所察覺到的,都是我們期望察覺到的東西;我們的心智模式會使我們強烈抗拒任何不符合其“期望”的企圖,出乎意料之外的事通常是不會被接收的。

  一位經理安排下屬主管去管理某個生產車間,但是這位主管認為,管理該車間這樣混亂的部門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經理於是開始瞭解主管的期望,如果這位主管是一位積極進取的年輕人,經理就應該告訴他,管理生產車間更能鍛鍊和反映他的能力,今後還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相反,如果這位主管只是得過且過,經理就應該告訴他,由於公司的業務重組,他必須去車間,否則只有離開公司。

  法則四: 溝通是一種感知

  禪宗曾提出過一個問題,“若林中樹倒時無人聽見,會有聲響嗎?”答曰“沒有”。樹倒了,確實會產生聲波,但除非有人感知到了,否則,就是沒有聲響。溝通只在有接受者時才會發生。與他人說話時必須依據對方的經驗。如果一個經理人和一個半文盲員工交談,他必須用對方熟悉的語言,否則結果可想而知。談話時試圖向對方解釋自己常用的專門用語並無益處,因為這些用語已超出了他們的知覺能力。接受者的認知取決於他的教育背景,過去的經歷以及他的情緒。如果溝通者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話,他的溝通將會是無效的。另外,晦澀的語句就意味著雜亂的思路,所以,需要修正的不是語句,而是語句背後想要表達的看法。

  有效的溝通取決於接受者如何去理解。例如經理告訴他的助手、“請儘快處理這件事,好嗎?”助手會根據老闆的語氣、表達方式和身體語言來判斷,這究竟是命令還是請求。德魯克說、“人無法只靠一句話來溝通,總是得靠整個人來溝通。”所以,無論使用什麼樣的渠道,溝通的第一個問題必須是,“這一訊息是否在接受者的接收範圍之內?他能否收得到?他如何理解?”

  古人說:“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幾句話是說,言談既能促進事業成功,生活如意,也能傷害別人,招來災禍。上面我們談到了溝通的原則,造成言談失敗的原因有許多,這裡列出其中的八種原因。

  一、 露出輕浮 在談話時,自然適度地引用一些如“學而時習之”、君子好逑“等具有文化教養色彩的詞彙,確實可以起到改善自己形象的作用。[中華勵志網]但是,如果濫用這些語言,則會有損自己的形象,給人留下“淺薄輕浮”的感覺。

  二、 表情不清 言談失敗者在表述自己的思想觀點時,往往不惜字如金,而是喋喋不休,囉裡囉嗦,廢話連篇;不提綱挈領,而是語序混亂,節奏緩慢,想起一句說一句;主次不分明,應該說的不說,應該重點的不重點說;吐字不清晰,言辭含糊,不知所云;不明白易懂,而是言語抽象,濫用新詞,生澀難懂。

  三、 未加糖衣 俗話說: “良藥苦於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懂得這個道理,但卻不能正確面對它。比如說,批評一個青年人講話不文明,你可這樣說:“看你長得挺標緻,為什麼說話與之不相稱呢?”這樣批評,要比大聲吼叫、直接指出好得多。許多言談失敗者,一片好心,卻得不到好報,就是因為沒有將說出的話加上“好吃的糖衣”而已。

  四、 戳人痛處 俗語說:“語言切勿刺入骨髓,戲謔切勿中人心病。”“當著矮人,別說矮話。”就是講,說話要有禁忌,切勿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言談失敗者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經意不經意地揭人隱私,傷人痛處。比如說,別人受過戀愛挫折,談話失敗者卻偏偏和其大談婚戀美好感受;別人受過紀律處分,談話失敗者卻偏偏和其長侃紀律鬆馳現象;別人曾有工作失誤,談話失敗者卻偏偏在其面前經常提起此事。

  五、 弄巧成拙 節目主持人如果想使觀眾倒胃口,不妨在節目演出前後告訴觀眾:“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可笑的節目……”這樣的話,觀眾的期望值就提高了,假若聽到或看到的內容一般,遠沒有達到所期望的程度,觀眾就會引起強烈反感:“簡直是亂七八糟,無聊之極。”可以說,主持人的開場白不但沒有提高娛樂氣氛,反而產生相反的效果。許多言談失敗者往往就是這樣不仔細考慮聽話一方的心理,一味地說動聽的話,美妙的話,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六、 時機不當 王某買了一臺電視機,不到一個月就因自己使用不當毀壞了。氣沖沖的王某來投訴,不管售貨員小李怎麼勸導解釋,就是不肯罷休。這時商場的芮經理走過來說:“由於瞭解不夠,改天再解決這個問題吧!”到了第二天,雙方各自找出了自己的原因,一場爭執就結束了。為什麼小李處理投訴失敗,而芮經理卻圓滿解決了呢?其原因在於小李勸導時機不當。對方在生氣時,是非理性的,不可能以冷靜的態度來聽取你的意見。若想讓對方心悅誠服,最好的辦法是等待他的平靜。

  七、 未分物件 人們的心理最是微妙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決定了說話的表達方式要有不同。比如說,向親密的朋友、同事傳遞令人不快的訊息,不妨直言相告;但向與你交往不深的人,則要注意你的表達方式。在需要表示謝意時,如果對方與你關係密切,則嘴上不必說“謝謝”;如果對方關係和你並不深厚,則應真誠道謝。言談失敗者往往不考慮與對方的關係密切程度,在和不同的人交往時,單純地用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或者該種語言表達方式用錯了物件,其結果只能是與別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八、 力度不夠 由於別人的失誤而使自己受到傷害,不論是誰,都想從失誤者那裡聽到損失程度相當的道歉。然而,實際上這種期望值往往與“實際所得值”不十分吻合,後者或大於前者,或小於前者。面對這兩種不同情形,受傷害者的反應是截然相反的。[zhlzw]如果期待五分道歉,得到十分,受傷害者會在意外之餘,化干戈為玉帛;如果期待五分道歉;而受傷害者只得到二分,那麼,他就會認為對方誠意不夠,心中有了新的不滿和怨憤。言談失敗者往往是由於自己說的話力度不夠,才沒有達到應有的目的。以上幾條,對於提高言談的質量、糾正說話的毛病是有好處的。它能夠使我們靠出色的談吐跨上成功的臺階。


克服恐懼心理的演講技巧
銷售的技巧與口才
相關知識
有效解決溝通障礙的法則
如何解決溝通障礙
如何突破有效管理溝通障礙
有效治療精神障礙的偏方
克服溝通障礙的技巧
引起溝通障礙的十二大人性弱點
成年人溝通障礙的表現
有效治療排卵障礙的方法
怎樣處理與客戶溝通障礙的方法
有效解決面板暗沉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