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改經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每個數學老師都會有自己的教學經驗,課改之後,或許每個老師都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還適合新課改的標準,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數學課改反思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執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充套件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價格是課桌價格的5/7,椅子的價格是多少?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用多種方法算出了椅子的價格為20元。正當教師準備小結時,有學生提出椅子的價格可能是10元、5元……這時,教師不耐煩地用“別瞎猜”打斷了學生的思路。課後學生說,假如一張桌子配兩張椅子或三四張椅子,那麼,椅子的價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過對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初中數學新課改經驗總結

  經過幾年的課改實踐,我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新課程標準在無數雙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課堂上大家都在嘗試或積極準備嘗試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其中不乏許多成功的經驗與案例,但更多的只是"披著羊皮的狼"她的形式簡單易學,幾個人分成一組,七嘴八舌,謂之"小組合作學習",一些公開課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競賽課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顯示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奧祕"究竟是學生問題,還是教師假以"小組合作學習"來搞"包裝"?就目前而言,許多課堂中"小組合作"搞得轟轟烈烈五彩斑斕,但美麗的外表只是一種形式,實在無法掩飾其空虛的內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授課教師已從以前的單純知識傳授轉變為幫助學生髮現問題,探究真理;不僅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合作老師已從以前的演員轉變成了現在的導演,從權威變成了學習者的摯友,從評價者變成了參與者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且掌握學習這些知識的方法和手段,並且愛學數學,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師生關係從以往的"先知先覺"的絕對權威地位轉變為教師尊重學生,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關係在課堂上,我們看到了教師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獨到見解,看到了教師不是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得到資訊,如何提取有效資訊和運用資訊解決問題

  二 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新課改使我們面臨挑戰

  我們面臨許多挑戰:由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不是積極主動投入到探索之中?他們對學習是不是充滿熱情,是不是積極思考問題?老師是不是也投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對學生的研究進行適時的啟發和指導,促進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活動?是不是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是不是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維空間等等,這些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還有一些問題,提出讓同行共同磋商:

  1教師唱主角的現象依然存在,學生的學是為了配合教師的教,教師期望學生按教案設計做出回答,並努力誘導學生得出預定答案,學生學會如何揣摩老師的心理

  2教學要有程式,但不能程式化,仍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教案,出現硬拽學生進入教師預定的軌跡中的現象

  3如何更好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小組合作學習表面上形式熱熱鬧鬧,但小組討論的有效性沒有很好體現,有些問題的丟擲,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進行交流,這是沒有意義的無效的學習

  4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教學是按課件走,還是按學生走,是關注活生生的課堂,產生真切的師生互動,還是流於形式有些課看似熱熱鬧鬧,但流於形式沒有實效

  5教師如何把思考還給學生

  四一堂好的數學課應具備哪些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應具備以下特徵:

  ***1***確定符合實際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

  ***2***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3***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與獲得成功的機會

  ***4***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

  ***6***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一節好課應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是課堂的教學主體,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

  一節好課能讓學生受益一生,課堂教學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是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好課留給學生的精神是永恆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如何上好初中數學課改課

  一 要上好數學“課改”課,需把遊戲引入課堂

  教學要成功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習成為他們迫切的需要。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把他們愛玩的遊戲引入課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

  如那邊草地上有六個人正在玩遊戲,他們年齡的平均數是15歲.請想像一下是怎樣年齡的六個人在玩遊戲?通常人們會想像是一群中學生在玩遊戲,但是,如果是一個65歲的大娘領著五個5歲的孩子在玩遊戲也是有可能的吧!

  再如:由兩個人玩的“搶30”遊戲規則如下:

  第一個人先說“1”或“1、2”,第二個人要接著往下說一個或兩個數,然後又輪到第一個人,再接著往下說一個或兩個數,這樣兩人反覆輪流,每次每人說一個或兩個數都可以,但是不可以連說三個數.誰先搶到30,誰就得勝.

  試想像這樣生動、有趣的遊戲,能不引人入勝嗎?像這樣參與性很強的教學過程,同學們一定會感到學習數學是既輕鬆又愉快,併產生濃厚的求知慾望。

  二要上好數學“課改”課,需把問題故事情境化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師的首要任務在於喚起學生理智的興趣,激發對探究的熱情。”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問題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火索。為什麼呢?因為初中生的認識興趣來自於學習活動本身和學習內容的趣味因素。

  所以我在講授“同底數的冪的乘法”這一節內容時,就充分地把問題情境化,巧妙地用古代俄羅斯民間流傳的算術題故事:“路上走著7個老頭,每個老頭拿著7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7個樹杈,每個樹杈上掛著7個竹籃,每個竹籃裡有7個竹籠,每個竹籠裡有7只麻雀,總共有多少隻麻雀?”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底數的冪的乘法”法則。

  試想這樣的故事情境,怎能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呢?這樣的教學過程,能使學生在聽得津津有味的同時,讓數學知識不知不覺地滲入他們的腦海,在數學王國裡積極地思考、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省時高效的目的。

  三 要上好數學“課改”課,需把問題生活化

  “學以致用”是我們教學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很多內容都是以藝術化的形式,再現了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

  如我們在給學生講什麼是同類項時?可先設想下面的問題情境:將一群雞和一群鴨混合關在一個籠子內,請問會發生什麼現象?對於這個問題,同學們可能會七嘴八舌地說出不同的答案,但俗話說:“你是你,我是我,鴨子不跟雞打夥”,這就意味著雞、鴨會各在一邊,分出不同的種類,即特徵相同的事物是同一類。試想,以此來引導學生來找出3x2y和 –5x2y 的共同特徵,從而輕鬆說明什麼是同類項的相關知識。

  再比如我在講授“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節時,可試問同學們校園內四四方方的草坪為什麼總是被踩去四支角?這個理由其時很簡單,因為同學們走路總愛趕捷徑,即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知識點。

  像這樣設計的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判斷,在充滿愉快的學習過程中,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此時,思維訓練是那樣的輕鬆自然、那樣的和諧,使數學走進了生活,為生活服務,生活與數學有機地融為一體。問題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新教材在處理教學內容時,能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藝術化地創設具體、生動、活潑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寓教於樂,使他們樂於智力探索,始終以積極的態度去參與學習,在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下獲得新知。

  

初中文章精選
初中生優秀文章精選
相關知識
初中數學課改經驗文章
高中物理課改經驗文章
初中數學課改心得體會範文3篇
初中數學課改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初中數學課改心得體會感想
初中數學課改心得體會總結
初中數學課改心得體會範文
初中數學課改教學反思範文
初中數學課改教學反思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初中數學課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