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精神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吃貨精神永不言飽。他們不是為了生而吃,他們只是為了吃而生。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 戲說“吃”

  作者:超級么娃子

  人這一生,從無到有,從強到弱,從小到大,從有到無,恰巧是一個對稱的輪迴,如若不信,請君細細看來。

  最初,人是沒有的,我是指任何一個個體。

  後來,陰陽交合,元氣初現,此時為1+1=1,這時的“人”是不知道吃這件事情,因此可謂無知階段,此階段一直要持續到幼兒呱呱墜地。

  新生兒的最大的本事就是立即學會吸吮,這連目前最高階的科學家也無法用理論證實到底是為什麼?人生中的第一次“吃”開始了,此時吃的只有母親的乳汁,並且,幼兒此時無權選擇吃什麼?當然,此時也只能吃些乳汁、奶粉之類的流食。

  三個月後,幼兒開始吃一些綿軟的其它食物,此時雖然不知道要求吃什麼,但知道不好吃的東西可以不吃了。

  能走路以前,雖然還不太會說話,但是,此時對食物開始挑剔,只要能吃的東西,凡是夠得到的,都會毫不猶豫的放到嘴裡,甚至自己的大便也不例外。

  開始會走路以後,人的食品一下擴充套件開來,因為此時在飯桌上,只要能夠得到的自己喜歡吃的或引起自己注意的東西,都要吃一點,好吃會毫不猶豫的吃飽,不好吃就再也不理了。

  從此,人生正式進入“吃貨”的黃金時間。

  參加工作以前,因為所有的經濟開支必須通過父母來約束,自己是無權支配生活費用的,因此,在吃的時候,稍微有所節制,因為,畢竟不能拿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來開玩笑。所以,此時的人身材保持相對較好,吃的東西一般以充飢為主。

  工作後,結婚前,人好不容易自己掌握自己的“吃”相了,此時,酒肉朋友遍地,吃的那叫一個歡啊!有什麼吃什麼,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沒吃過吃什麼,反正此時,只要是自己願意想吃什麼可以吃什麼。鑑於經濟條件的制約因素,此時的吃主要是大眾基礎,高檔的東西還是接觸較少。

  結婚後,此時工作也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狀態,經濟基礎比較牢固,甚至在工作上封官進爵,開始涉足大的高檔場合,此時的吃變成了社交,變成了地位品牌,這時人不再追求吃的數量和口味,開始變成品質、形式、體現了。並且此時的人因為發福,已經開始有所注意了,油膩、肥肥、高脂肪的東西不再引起注意,甚至引起反感了,要知道,如果在學生時代,飯碗裡有幾塊肥肉的話,會高興好幾天啊!

  四十歲,人生進入黃金階段,但是,此時的吃程開始步入一個比較尷尬的時段。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這樣的富貴病隨之而來。此時的人有經濟實力,有社會關係,有自己的思想,有對人生的感悟,唯獨沒有可以嚐遍一切的魄力,身體條件不再允許,此時的境遇是有所顧忌,不敢亂吃。

  五十歲,知天命之年,此時經過各種富貴病的侵襲,基本形成了新的生活規律,此時對吃的東西是敬而遠之,不能亂吃。

  六十歲,老之將至,吃已經不是存在的要求,幾近成了一種負擔。這時的人不僅不敢、不能,甚至不得不有意識的避開一些吃的東西。

  七十歲,吃什麼一個樣了;

  八十歲,吃不吃一個樣了。

  關於2:吃貨

  糖醋里脊,紅燒茄子,拔絲土豆,清炒西葫 蘆四菜一湯桌上一擺色香俱全。單從視覺和嗅覺就把人的胃口吊起來了,口裡讒涎已流滿肚拿起雙筷品嚐,美食直接擊潰你的內心,讓人頓時覺得生活真的很美妙笑嘻嘻熱愛人生的每一點了

  吃貨吃貨會吃必須會做,只有自己做出的菜 ,可口的味道那就是最好的享受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飲食男女,這些都是人生之最質樸的東西去也是最能磨平稜角,最壎耗才華和靈氣的東西, 不能每天生活在這些世俗繁務之中,朋友告誡我說。

  我卻因每天頻繁變換菜的品種而忙的不亦樂乎。民以食為天,老子說,食者民之本也,讓我們隨心所欲地享受食物帶來的真樂趣吧。

  四菜一湯每頓具備一直堅持好多年了,女兒小升初時早放一節課,緣由必做功課為家長做菜,必須四菜一湯小康水準,看著女兒稚嫩的小手倔強地弄好……

  我們一家吃得很幸福,由衷的感謝老師和女兒,每每女兒在家便為我們準備四菜一湯而且手藝越來越好並且教會了小兒子做一些像西紅柿炒雞蛋之類的普通菜餚了。

  一友人要好的朋友,每每喝多了便來我們家不知嫉妒還是咋著,對我們四菜一湯品頭論足指手畫腳,說我們熱了吃,吃了熱,三次還吃豈不知我們少而精,食慾增。自誇他做的蛋炒飯多麼的好吃,妻子兒子吃個精光,對我的菜嚐了一筷又一筷,轟也轟不走,正如心上,印記難消。

  胖嘟嘟的臉蛋,圓滾滾的身子加上 笑嘻嘻的容顏別說我這吃貨可愛,剛柔如風永是我不可望及的天上月 ,可我依然享受吃帶給我的樂趣,為了口腹之福必須犧牲自己的一些曲線 ,我要把兒女培養成像我這樣的吃貨,快快樂樂享受世間美味。

  關於3:吃貨的春天

  一場春雨氣勢洶洶的來了,卻被春風吹得東倒西歪,醉了一樣,呢呢喃喃的下了幾天。大自然在春雨的滋潤下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河邊的柳樹穿上了綠裙扭起婀娜的腰肢;楊樹冒出紫紅的芽泡好奇的打量著一切;櫻桃花樹下飄起了櫻花雨;油菜花一片金黃……

  蠢蠢欲動的春天就是這樣的撩撥人心,而對於吃貨來說,這些美景只是過眼雲煙,那些春日裡特有的美味才是春姑娘最好的饋贈。

  地菜皮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那一大片荒地還沒有變綠,枯草依然蓬鬆的覆蓋著。不經意間,在枯草根旁發現一坨一坨綠色的苔蘚一樣的東西。拾起來仔細看,像發開的木耳一樣膠狀透明,它們匍匐在地上是那麼不起眼,不細看還真發現不了。

  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常見的地菜皮,在平坦的山坡上,在河邊的草地上,路邊的草坪裡,下過雨之後,地菜皮就悄悄地長出來了。那時候吃夠了菜園裡那幾樣一成不變的蔬菜,採點地菜皮,炒雞蛋也算改善生活了。

  沒想到在這鋼筋混凝土主宰的世界裡,在這塊暫時還沒開發的草地上,居然發現了長在山野河谷的野菜,太令人驚喜了。在這無人問津的地方,它長的那麼恣肆,一簇簇的鼓成了堆,輕輕一抓就是一小把,很輕鬆地就拾了一方便袋。

  回家後,用清水漂洗,輕輕地抖掉上面的泥沙和草末,一塊塊晶瑩剔透的地菜皮就脫胎換骨了。按傳統的做法先炸兩個雞蛋,再把地菜皮放到裡面翻炒,最後加入蔥薑蒜調味。金黃的雞蛋,墨綠的地菜皮,翠綠的蔥蒜,搭配的恰到好處。口感比木耳軟一些,比紫菜又脆一點,伴著焦香綿軟的雞蛋,味道格外鮮美。

  蒲公英

  地菜皮的旁邊就長著一棵棵鋸齒狀細長葉子的植物。地上其他的植物才開始冒芽,蒲公英已經長了好幾片葉子,而且在葉片中間的地方冒出了幾個小小的花蕾,或許第二天它就會撐起了黃色的小花傘。要是吃的話,當然不能等它開花。那些長在土壤肥沃,枯草叢中的瘦長的纖細的蒲公英是最嫩的。輕輕從土裡拔出來,白色的葉柄和紫色的根莖連在一起,帶著泥土的氣息。

  洗好的蒲公英有點像小一些的油麥菜,捲起的葉片油光發亮。百度了蒲公英的做法,還是選擇了用雞蛋炒。打了兩個雞蛋,在鍋裡攤成雞蛋皮,然後切成絲,和蒲公英一起翻炒。炒到葉片變軟,顏色變深出鍋,一盆黃綠相間的雞蛋皮炒蒲公英就做好了。清香爽口,略帶苦味兒的蒲公英還是清熱下火的良藥呢!

  榆錢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對中學時學的那篇課文《榆錢飯》印象深刻。彷彿自己也和作者一起吃過了那令人難忘的榆錢飯,其實這些年來,我並不曾吃過。現在讀那篇課文才明白作者其實是通過榆錢飯在寫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農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可我只記得那榆錢飯的誘人的味道。偶然抬頭看見榆樹上又串起了一串串鞭炮一樣的榆錢,便想嚐嚐榆錢的味道,看看是否像劉紹堂寫的那樣好吃。

  現在不像那饑荒的年代,榆錢剛長出來就被一搶而光,這裡的榆錢基本無人問津。或許人們早已忘記榆錢在饑荒年代救人的功勞,或者根本不曾知道這是一種美味。很輕鬆的就捋了一袋子,只是擇起來太麻煩,把每個榆錢上蒂拔掉,只留下圓圓的榆錢。

  雖然網上有榆錢飯的做法,我還是選擇了用萬能的雞蛋炒。把蔥蒜切成和榆錢大小的碎末和榆錢一起,放到鍋裡迅速翻炒,炒到顏色變深,把雞蛋鋪到榆錢上,等雞蛋長好就出鍋了。

  兒子好奇的先嚐了一口,大呼好吃。榆錢甜甜的,像剛長莢的豌豆角,又像春天裡第一刀韭菜。

  吃貨的春天就是這樣美好,也許還會有更多的美食等我去發現!

吃苦耐勞精神的文章
呈現團隊精神的文章
相關知識
吃貨精神的文章
吃苦耐勞精神的文章
寫郎平精神的文章
表現團隊精神的文章
寫竹子精神的文章
寫里約奧運精神的文章
校園文化精神的文章
歌頌長征精神的文章
自強不息精神的文章
奉獻精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