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歷史散文
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鬥爭和受難的歷史。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精美歷史的散文。
:歷史
歷史,於我們,似隔了數重簾幕般遙遠。
歷史,擁有比幽谷蝴蝶更美更絢麗的色彩,是所有不屈靈魂深處的顏色,是歲月的滄桑浸透的神奇的顏色。
千年輪迴,歲月逆轉,只在彈指一瞬,微微一笑間。
我們,其實只是在故作冷眼地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國家興起,衰敗,被另一個國家所取代。誰也不知道歷史凶猛的潮水怎樣擊打我們柔弱的心,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一個又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贏得了一塊又一塊的土地,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一個又一個昏庸無道的君主輸掉了一塊又一塊的土地,遺忘了自己的國家。這個世界更新的速度快得讓人無力,而我們麻木了,我們對待這些麻木了。因為它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教科書上那幾行簡短的文字,不停地重複,是看不見、觸不到的殘酷。
夏商周秦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風蕭蕭,在夕陽中吹亂我的髮絲。
鮮血一滴一滴地墜乾澀的土地上,飛開滿地絢爛,仿若絕塵的青梅,冰冷的土壤間嫋然縷煙,淡然無煙。
百姓的哭喊,戰場上的金戈鐵馬,鐫刻在這裡一朵又一朵的血蓮花。
而我們,坐在窗前讀這些文字,感覺心碎了,痛了,我們對著這樣的歷史不可能無動於衷,但我們只能作為無力的旁觀者,聽見自己的嘆息聲,卻還是走過辛酸的一站,走過無奈的一站,走過悲傷的一站。隨之發現自己竟早已在精神上被施與了苦刑,靈魂也好似受過了鞭笞。
我們毫無辦法,我們只能用自己的冷漠去面對歷史的冷漠,我們的精神麻木了,但我們的心依然痛著,狠狠地痛著。
歷史是江,恣意而狂妄地奔流,不允許任何人去褻瀆它的驕傲,留給後人一個煙雨般朦朧的背影。
歷史,擁有攝人心魄的美,又有殘忍到極致的臉。
歷史,是一道殘酷到極致的美。
:歷史需要考量
喜歡歷史,得從小學說起,小學的一位歷史老師,我已經忘記了名字,但是求學20餘載,最令我難忘的就是他和他教的歷史課。他風趣幽默,睿智開朗,把一系列繁瑣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串成順口溜,諸如公元前221秦始皇大統一,1898戊戌變法,45.8.15日本怕受苦等,至今我仍記得清清楚楚,也就是在那時候我愛上了歷史,愛上了一堆陳腐久遠的往事。
在對歷史的品讀中讀懂了很多,有華夏文明史,有無數個朝代的更迭史,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史,有令世人矚目的思想史......拉長曆史的鏡頭,可以望見很多值得品味和咀嚼的史料。曾經一味覺得歷史是那樣的悲壯、豪邁、波瀾壯闊,就連小人物的生與死都顯得那麼不尋常。
直到某天,看到波普爾在《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中說,“一場現存的歷史,偉大的歷史和權力的歷史,至多是一場膚淺的喜劇,是一場在現實之後的權利所表演的小丑歌劇。我們最壞的本能就是對權力、對成功的偶像崇拜”,我開始思索這位偉大的西方哲學家言語背後的深刻寓意。在哲學家的眼裡,歷史的座標系需要修正為以文明為軸心、以人為本位,而不是以成王敗寇為準繩。那些被遺忘的、不知名的個人,他們的憂傷和快樂、痛苦和死亡,才是迄今為止人類最真實的歷史,但往往這樣的歷史並不存在,因為歷史多數都是按照當權者、統治者、獨裁者的意願去完成的!
這樣的歷史觀著實使我震感!而我也相信,真正的歷史並不是由那些政治家、掌權派、征服家創造的,因為這樣的人哪一個世紀都不少見,正如伏爾泰說的那樣,“不過是些大名鼎鼎的壞蛋罷了,我們應該尊重的是憑真理的力量統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來奴役人的人”。而真正的歷史也不該由勝利者單獨書寫,否則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都是忽略了太多事實的偽史,因為裡面沒有悲壯的失敗者,沒有“位卑未敢忘國憂”的普通人,沒有那些懷抱灼熱理想、用“紙頭”撞擊黑暗而堅硬的現實之壁的人們,沒有貼近地面行事的人們,這樣的歷史太過於片面,而且不完整。
喜歡歷史學家傅國湧的腔調和論斷,在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回顧中,他毫不隱晦的指出,“真正的主角是那些默默耕耘、推動社會進步的人”。因為王朝的更替、戰爭的勝負、權利的消長和進退都是那麼不確定,而種瓜種豆的辛勤耕耘者收穫的結果是確定的,他們面對生活時候更為從容和鎮定,他們不會覬覦水泊梁山的交椅,不會奢望金鑾殿上伴君伴虎,不會妄想金山銀屋,他們只是盡一己之力推動文明前行!這些思想的蘆葦很渺小,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生活、思想獲得生存的意義,這是令人無法企及和言說的!
在這樣一個依然以成功論英雄的物質年代,這樣的歷史觀是否值得我們去考量和借鑑,不管怎樣,我寧願固執地相信,有時侯,王侯將相、蓋世梟雄、達官貴人的分量遠不如一個有良知、有創造力的詩人、學者、作家、科學家、實業家或者其他的未佔據社會豐富資源的無權無勢的弱者,因為歷史並不只是巨集大的敘事和長篇鉅製,更多的是那一抹黑暗中照人奮進的光芒!
:歷史的記憶
穿過歲月幽深的長廊,我們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璀璨與絢爛;透過歷史深邃的眼眸,我們讀懂了這部東方鴻著博大精深的睿語哲思;站在歲月的寬闊而巨集厚的肩膀上遠眺,看到有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聽到有一種激情,經久不息,勇往直前;讀懂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照亮未來。
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我們又一次升起了用無數革命前輩的鮮血染成的五星紅旗。莊嚴的國歌,雄壯的旋律,鮮豔的紅旗,無時無刻不在告誡我們——牢記屈辱歷史,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忘不了那振聾發聵的隆隆轟炸;忘不了戰鬥飛機在頭頂盤旋而過的驚心動魄;忘不了那血流成河的殺戮;忘不了那令人髮指的獸行……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詞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縣城。第29軍奮起抗擊,用生命捍衛國土完整,用行動詮釋愛國精神。
“風颯颯太嶽幾番懲日寇,水悠悠黃河數度戰倭奴。”中國軍民一心,全力以赴,不畏飢寒地與日寇殊死較量,不屈不撓地在戰場上拼殺。
他們用走過雪山草地腳板,用打響百團大戰的步槍,用平型關大捷的英勇,建立了豐功偉績,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歷史如煙,卻承載了無盡的屈辱和奮起。如今我們用紀念來銘記那段難忘的歲月,用紀念來表達我們的愛國情懷……
1937年7月7日,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2014年的7月7日更不尋常。在這天上午,隴原大地上,各行各業、各族各界人民群眾以風格迥異的方式緬懷為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
形形色色的人有他們各自的紀念方式,但心中無一不是寄託了他們對歷史的無限哀思和對先烈的無尚崇敬。抗戰勝利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分配給各家各戶。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溫飽問題得到改善。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開放了沿海特區,打開了中國與外界對話的經濟之門。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保障。如今,建設小康社會已成為潮流。在農村,村村通公路,公路兩旁,綠樹成行。漂亮的住宅鱗次櫛比。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積極學習各種科學知識,宣揚科學致富,街坊鄰里和睦相處。在城市,高樓林立,熙熙攘攘的人群忙碌的穿梭在城市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上。五顏六色的公交車前是排成長龍的隊伍,各式各樣的私家車疾馳而過,一切井然有序,生動和諧。
歲月如水,猶如抗戰精神源遠流長;歲月如風,猶如愛國旗幟高高飄揚;歲月如歌,歌頌著偉大民族的不屈不撓,以嶄新的姿態走向復興,……歲月留下了創傷,而人們人們卻用勤勞的雙手撫平傷痕,創造輝煌的未來。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大轉折。偉大的抗戰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為豐富的內涵。這是一面旗幟,迎風飄揚。這是永遠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張愛玲的短篇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