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藝小清新文章_文藝小清新文章正能量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一些小清新的文章雖然很文藝,但是也可以很勵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勵志文藝小清新文章,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勵志文藝小清新文章篇1

  ——樑曉聲:為什麼我們對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

  “如果在三十歲以前,最遲在三十五歲以前,我還不能使自己脫離平凡,那麼我就自殺。”

  “可什麼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體說來。”

  “就是,起碼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車,起碼要成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吧?還起碼要有一筆數目可觀的存款吧?”

  “要有什麼樣的房,要有什麼樣的車?在你看來,多少存款算數目可觀呢?”

  “這,我還沒認真想過……”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對話。那是一所較著名的大學,我被邀講座。對話是在五六百人之間公開進行的。我覺得,他的話代表了不少學子的人生志向。

  我已經忘記了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然此後我常思考一個人的平凡或不平凡,卻是真的。

  平凡即普通。平凡的人即平民。《新華詞典》特別在括號內加註——泛指區別於貴族和特權階層的人。

  做一個平凡的人真的那麼令人沮喪麼?倘註定一生平凡,真的毋寧三十五歲以前自殺麼?

  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話只不過意味著一種“往高處走”的願望,雖說得鄭重,其實聽的人倒是不必太認真的。但我既思考了,於是覺出了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時代,近十年來,一直所呈現著的種種文化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國還只不過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現階段;在普遍之中國人還不能真正過上小康生活的情況下,中國的當代文化,未免過分“熱忱”地兜售所謂“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貼畫了,這種宣揚尤其廣告兜售幾乎隨處可見。

  而最終,所謂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質量,在如此這般的文化那兒,差不多又總是被歸結到如下幾點——住著什麼樣的房子,開著什麼樣的車子,有著多少資產,於是社會給以怎樣的敬意和地位;於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樣怎樣的女人……

  二三十年代的中國,也很盛行過同樣性質的文化傾向,體現於男人,那時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車子、位子、票子、女子。一個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擺脫平凡了。同樣年代的西方的文化,也曾呈現過類似的文化傾向。區別乃是,在他們的文化那兒,是花邊,是文化的副產品;而在我們這兒,在七八十年後的今天,卻彷彿的漸成文化的主流。這一種文化理念的反覆宣揚,折射著一種耐人尋味的邏輯——誰終於擺脫平凡了,誰理所當然地是當代英雄?誰依然平凡著甚至註定一生平凡,誰是狗熊。並且,每有儼然是以代表文化的文化人和思想特別“與時俱進”似的知識分子,話時話外地幫襯著造勢,暗示出更其傷害平凡人的一種邏輯,那就是———個時事造英雄的時代已然到來,多好的時代!許許多多的人不是已經爭先恐後地不平凡起來了麼?你居然還平凡著,你不是狗熊又是什麼呢?

  一點兒也不誇大其詞地說,此種文化傾向,是一種文化的反動傾向。和尼采的所謂“超人哲學”的瘋話一樣,是漠視、甚至鄙視和辱謾平凡人之社會地位以及人生意義的文化傾向。是反眾生的。是與文化的最基本社會作用相悖的。是對於社會和時代的人文成分結構具有破壞性的。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下一代,如果他們普遍認為最遠三十五歲以前不能擺脫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由是,我聯想到了曾與一位“另類”同行的交談。

  我問他是怎麼走上文學道路的?

  答曰:“為了出人頭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們不平凡那麼一點點,而文學之路是我惟一的途徑。”

  見我怔愣,又說:“在中國,當普通百姓實在太難。”

  屈指算來,十幾年前的事了。十幾年前,我認為,正像他說的那樣,平凡的中國人平凡是平凡著,卻十之七八平凡又迷惘著。這乃是民們的某些下一代不畏死而畏平凡的癥結。

  於是,我聯想到了曾與一位美國朋友的交談。

  她問我:“近年到中國,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覺到,你們中國人心裡好像都暗怕著什麼。那是什麼?”

  我說:“也許大家心裡都在怕看一種平凡的東西。”

  她追問:“究竟是什麼?”

  我說:“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她驚訝地說:“太不可理解了,我們大多數美國人可倒是都挺願意做平凡人,過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們中國人真的認為平凡不好到應該與可怕的東西歸在一起麼?”

  我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我告訴她,國情不同,故所謂平凡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不能同日而語。我說你是出身於幾代的中產階級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當然是中產階級人士。中產階級在你們那兒是多數。平民反而是少數。美國這架國家機器,一向特別在乎你們中產階級,亦即你所言的平凡的人們的感覺。我說你們的平凡的生活,是有房有車的生活。而一個人只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過上那樣的生活並不特別難。居然不能,倒是不怎麼平凡的現象了。而在我們中國,那是不平凡的人生的象徵。對平凡的如此不同的態度,是兩國的平均生活水平所決定了的。正如中國的知識化了的青年做夢卻想到美國去,自己和別人以為將會追求到不平凡的人生,而實際上,即使躋身於美國的中產階級了,也只不過是追求到了一種美國的平凡之人的人生罷了……

  當時聯想到了本文開篇那名學子的話,不禁替平凡著、普通著的中國人,心生出種種的悲涼。想那學子,必也出身於寒門;其父其母,必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然,斷不至於對平凡那麼的慌恐。

  也聯想到了我十幾年前伴兩位老作家出訪法國,通過翻譯與馬賽市名五十餘歲的清潔工的交談。

  我問他算是法國的哪一種人?

  他說,他自然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我問他羨慕那些資產階級麼?

  他奇怪地反問為什麼?

  是啊,他的奇怪一點兒也不奇怪。他有一幢帶花園的漂亮的二層小房子;他有兩輛車,一輛是環境部門配給他的小卡車,一輛是他自己的小臥車;他的工作性質在別人眼裡並不低下,每天給城市各處的鮮花澆水和換下電線杆上那些枯萎的花來而已;他受到應有的尊敬,人們叫他“馬賽的美容師”。

  所以,他才既平凡著,又滿足著。甚而,簡直還可以說活得不無幸福感。

  我也聯想到了德國某市那位每週定時為市民掃煙囪的市長。不知德國究竟有幾位市長兼幹那一種活計。反正不止一位是肯定的了。因為有另一位同樣幹那一種活計的市長到過中國,還訪問過我。因為他除了給市民掃煙囪,還是作家。他會幾句中國話,向我聳著肩誠實地說——市長的薪水並不高,所以需要為家庭多掙一筆錢。那麼說時,一點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

  馬賽的一名清潔工,你能說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麼?德國的一位市長,你能說他極其普通麼?然而在這兩種人之間,平凡與不平凡的差異縮小了,模糊了。因而在所謂社會地位上,接近著實質性的平等了。因而平凡在他們那兒不怎麼會成為一個困擾人心的問題。

  當社會還無法滿足普遍的平凡的人們的基本擁有願望時,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應時時刻刻提醒著社會來關注此點。而不是反過來用所謂不平凡的人們的種種生活方式刺激前者。尤其是,當普遍的平凡的人們的人生能動性,在社會轉型期受到慣力的嚴重甩擲,失去重心而處於茫然狀態時,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不可錯誤地認為他們已經不再是地位處於社會第一位置的人們了。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平凡而普通的人們,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任何一個國家存在的意義,都首先是以他們的存在為存在的先決條件的。

  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白於平凡的人之間。

  這一點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同樣的。

  因而平凡的人們的心理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成為不平凡的人們的心理基因。

  倘文化暗示平凡的人們其實是失敗的人們,這的確能使某些平凡的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變成較為“不平凡”的人;而從廣大的心理健康的、樂觀的、豁達的、平凡的人們的階層中,也能自然而然地產生較為“不平凡”的人們。後一種“不平凡”的人們,綜合素質將比前一種“不平凡”的人們方方面面都優良許多。因為他們之所以“不平凡”起來,並非由於害怕平凡。所以他們“不平凡”起來以後,也仍會覺得自己們其實很平凡。

  而一個連不平凡的人們都覺得自己們其實很平凡的人們組成的國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無量的。反之,若一個國家裡有太多這樣的人——只不過將在別國極平凡的人生的狀態,當成在本國證明自己是成功者的樣板,那麼這個國家是患著虛熱症的。好比一個人臉色紅彤彤的,不一定是健康;也可能是肝火,也可能是結核暈。

  我們的文化,近年以各種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太多太多的所謂“不平凡”的人士們了,而且,最終往往的,對他們的“不平凡”的評價總是會落在他們的資產和身價上。這是一種窮怕了的國家經歷的文化方面的後遺症。以至於某些呼風喚雨於一時的“不平凡”的人,轉眼就變成了些行徑苟且的,欺世盜名的,甚至罪狀重疊的人。

  一個許許多多人恐慌於平凡的社會,必層出如上的“不平凡”之人。

  而文化如果不去關注和強調平凡者們第一位置的社會地位,儘管他們看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費神——那麼,這樣的文化,也就只有忙不迭地不遺餘力地去為“不平凡”起來的人們大唱讚歌了,並且在“較高階”的利益方面與他們聯絡在一起。於是眼睜睜不見他們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

  這乃是中國包括傳媒在內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們在內的界想界的一種勢利眼病……

  勵志文藝小清新文章篇2

 

  ——作家六六:人生路上必定會遇到的思考

  我男朋友秀才二十歲的女兒獨自出門去西塘旅行。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單身旅遊,秀才送給她的祝福是:“希望你有豔遇啊!”

  小姑娘一路玩得愉快,在回上海到達南站後發生了一件事。她說有一個與她年紀相仿的男孩在南站求助,說錢包被偷了,請路人支援十九元車票錢。姑娘將心比心了一下,頓時覺得應該幫助他。她掏出錢包,找來找去,遺憾地對男孩說:“我沒有零錢,只有一百塊。”男孩說:“沒關係,我找給你。”姑娘愣了:“你能找我錢,為什麼不買回家的票?”男孩說:“我是差十九元,不是連十九元都沒有。”隨後找給她六十元。姑娘走了幾步,覺得不對,回頭說:“你該找我八十元啊!為什麼給六十?”男孩說:“我還有個妹妹,她不好意思乞討,我替她也要了。”

  姑娘相信了。又走一段覺得不對勁,還是回去了,向男孩把給出去的錢要回來,說只答應給他十九元,沒答應給四十。男孩磨嘰了半天,真退了她二十。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姑娘問我:“你覺得這男孩是騙子嗎?他要是騙子,我就被他騙了二十元,我很難受;他要是真的丟了錢,我問他要回二十元,沒徹底幫到他,我還是很難受。”

  我笑了,跟姑娘說,你想一下故事的另一面:如果他真是騙子,因為你的懷疑,你少受了二十元的騙;如果他真是需要幫助,你已經幫他一半了,只要再有一個人信他,他就可以回家了。

  姑娘問我,那你覺得,他到底是不是騙子?

  我說,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讓你會思考了。如果你不單身出門,你永遠都不會有機會遇到這樣的事,讓你做出獨立的判斷。但我想給你一些忠告:

  第一,當你把錢給出去以後,就不要再追回了,即使你受騙,也要認賬。原因是萬一他不僅僅是騙子,還是土匪或流氓,你損失的就不僅僅是這四十元錢了。你的安全和健康一生比任何經濟損失都重要。

  第二,人這一生,不可能永不受騙。既然是一定的事,那受騙要趁早。因為你這個年紀,覺得四十元是巨資,可你過幾年工作了,你就不覺得這筆錢有多麼大了,再過十幾年,你只記得這件事,而不會在意那筆錢。一堂課只收四十元,這男孩的收益其實比家教還要低。你如果一直生活在父母翅羽之下不獨行世界,那麼就非常有可能在你父母身體和精力都轉弱的時候你才有第一次受騙的機會,而那時候無論是錢財還是精神的損失都可能巨大到步入中年的你扛不住。不要怕被騙,只要每次被騙你都長進,學會判斷就夠了。

  第三,即使他受難是真的,你沒有幫上他,也不必自責。因為幫助和慈善,是機緣巧合,是緣分。你不可能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是與你有緣,而那些錯過的人說明你們緣分還未到,一定會有其他的人向他們施以援手。這和愛情是一個道理——不是每一對相遇的男女都會相愛,你愛的人也不一定愛你。能夠在一起,是緣分,要珍惜;不能在一起,說明那個合適的人還在前面等你。

↓↓↓下一頁更多勵志文藝小清新文章↓↓↓

有關遇見的精美散文推薦
安靜夜隨筆
相關知識
正能量積極工作的文章_工作積極心態的正能量文章
勵志文藝小清新文章_文藝小清新文章正能量
清新唯美的文藝勵志句子_積極正能量語錄
清晨文藝勵志早安語錄正能量的
文藝唯美勵志的句子_充滿正能量的短語
有文藝範的唯美勵志正能量句子
正能量清新文藝的句子
圍繞正能量勵志小故事作文
早間正能量小故事勵志美文
關於青春的文藝正能量勵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