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佛言經典語錄集錦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佛言: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有關佛言經典語錄,希望你喜歡。

  有關佛言經典語錄

  1*** 得生人道難,生得壽終難,得聞正法難,遇佛出世難。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2*** 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示,道不失矣。

  3***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優婆塞戒經》

  4***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注:有了嗔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剎車,這就叫善於駕御自己的心身,能捨棄黑暗入大光明。

  5*** 無害於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於一切,孰能以為怨。注:對天下無一絲損害,終身就不會遇害。常以慈悲心對待一切,誰又會把他當作仇敵。

  6*** 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注:貧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結下了惡緣。

  7*** 萬物為泡,意如野馬,居世若幻,奈何樂此。注:萬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馬,所居住的世間如同夢幻,為什麼還要樂此不疲?

  8*** 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八大人覺經》。注:應該認識到,太多的慾望就會帶來無窮的痛苦。

  9*** 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

  10*** 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注:所以你們要殷勤地孝順奉養父母,這樣做同供佛所獲的福報沒有兩樣。

  有關佛言很經典的語錄

  1***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剛經》

  2***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祕事,不向餘說。——《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注:別人的過失、隱祕等莫向人說。

  3***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注:如果菩薩為名利讚歎自己、毀謗他人,是第一重罪。

  4***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快鬥,是後皆無安。——《法句經·言語品》。注:稱讚惡人和被惡人稱讚都是邪惡的。

  5*** 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優婆塞戒經》。注:仇人親人同樣受苦時,應先救仇人。別人辱罵自己,心中反要生憐憫之情。

  6***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四十二章經》

  7*** 世間大地稱為重,慈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慈母恩高過於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注:慈母的恩情重於大地、彌山。

  8***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吉祥經》。注:奉養父親母親,愛護妻子兒女,從事無害的事業,這是最大的吉祥。

  9*** 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注:波羅提木叉叫做知足,能成就威儀,不接受不積蓄任何東西,也叫清淨的活命。

  10***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

  11***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金剛經》注:菩薩對於所作的福德,不應該貪戀執著,因為福德也是虛假不真實的。

  12*** 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13*** 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義,遮受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亦遮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眾多學法。

  14***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先為眾生說十善法,其後漸漸有行惡者,王即隨事漸漸而斷,斷諸惡已然後自行聖王之法。

  15*** 欲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

  16***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注:財色之味寡而傷害甚多,有智者不可類彼小兒也。

  17*** 極苦痛失財,身體被損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亂。或為王迫害,或被誣重罪,或眷屬離散,或破滅財產。或彼之房屋,為劫火焚燒。

  18***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注:明善莫善於真修,大莫大於實證也。

  19***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慾。

  20***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有關佛言經典心語語錄

  1***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2***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3***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4***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經》

  5*** 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八大人覺經》

  6***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溼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7*** 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

  8*** 知足之法,即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9***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

  10*** 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

  11*** 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大寶積經》

  12***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吉祥經》。佈施是良好的品德,盡力幫助親友,行為上無汙點,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13***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紅塵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14*** 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15***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16*** 從外在的掠取獲得,永遠不能滿足內在的貪慾,它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接著又會引發痛苦。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冀求更好,得到的又怕失去。

  17***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舍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18***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來看這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19***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0*** 若有人來問佛世尊,我當云何不捨錢財,而得名為大施檀越。注:我要怎麼樣能夠不捨棄錢財,卻能被別人稱為大布施的施主?

  21***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22***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23***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24*** 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

  25*** 能行說之可,不能勿空語。虛偽無誠信,智者所摒棄。——《法句經》。注:做不到的,不要說空話。虛偽不講信用正是聰明人所鄙棄的啊。

  26***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7***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28*** 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多聞品》。注:闡明瞭瞭解朋友、夥伴、妻子、智者分別要採用的方法。

  29*** 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汙,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

  30***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吉祥經》。注:不要親近愚痴者,應與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才是最大的吉祥。

 

有關佛言經典語錄

佛家靜心經典語錄大全
佛語禪心經典語錄大全
相關知識
有關佛言經典語錄集錦
有關茶的經典語錄集錦
有關名著經典語錄集錦
有關佛家經典語錄大全
有關佛學經典語錄摘抄
勵志名言經典語錄集錦
愛情格言經典語錄集錦
愛情宣言經典語錄集錦
勵志格言經典語錄集錦
有關服務經典語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