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紮在故鄉的土地上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故鄉在我的記憶中,最為刻骨銘心的,是一年一年吃不飽的日月,是一次又一次渴死牛羊的大旱。我的故鄉並不美,那羊腸般細瘦的盤山小道,那月娃子面板樣瘠薄的山地,那光禿禿的山樑,還有那被太陽晒焦晒黑的一張張面孔……可是,在我的心目中,故鄉永遠美好,俗話說:“兒不嫌娘醜”,我熱愛我的故鄉,那山、那人、那苦澀的鹹水那一截短短的矮牆頭,都有一股無法割捨的情愫在心頭縈繞。
故鄉是一塊特別貧窮的地方。山連山、山套山,黃褐褐灰濛濛,望不見一棵綠樹,連茅茅草都長不高,透著亙古的荒涼。樑嶺上,溝壑遍佈,乾乾的溝常年卻不見水流,溝底溝坡蒙著一層白白的鹼,讓人一看疑心是六月天落了雪。溝半坡羊不能到人不能到的地方長著幾綹冰草,昭示著一份頑強和堅韌。山裡最稀見的是下雨,那份涼爽、那份潤澤會讓整座山樑喜得發狂,山裡人就那麼光著頭甚或光著上身在雨裡淋。牲口也高興得在山樑上尥蹶子。山裡人最常見的是一場接一場的大旱,山地裡的禾苗焦了,道邊的大樹落葉紛紛,旱了一月又一月,泉枯河干,連飲牛飲羊的水都沒了,牛羊們的叫聲象在哭。愣大的太陽,彷彿燒紅的銅盆扣在天上,一股一股噴吐著灼人的火焰,黃土道上的浮土一寸厚了,赤腳踩上去,鑽心地燙。大旱之後是大飢之年,這成了上天賞賜給山裡人的定律,莊稼顆粒無收,山坡上的野草鏟了一茬又一茬,餓秕的肚皮還是填補飽。
同一叢旱不死的冰草一起,我慢慢長大。
我常常吃驚冰草生命力的頑強,它在地埂道畔,荒山野嶺,幹崖之上,都能生長,牛羊啃齧,人畜踐踏,它都不死。山裡人喜歡拔幾束冰草,搓成繩,可以捆束麥子,可以打草鞋,十分耐穿。挖出冰草的根,擰成冰根繩,可以負百斤的重物,用來打井水,三兩年也不會被磨斷。
就像生命力頑強的冰草,在這塊異常苦焦的土地上,祖祖輩輩的故鄉人,旱不死渴不死,用彎曲的脊樑,拱起了蔚藍清澈的高原一片天。
近日,一本金枚先生的《隴中名人志》深深吸引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據金枚先生蒐羅統計、耙梳整理,通渭在外的教授、博士達50多人,加上在讀的博士、碩士共達82人,其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後出生的中青年博士、碩士共42人。人數之多,在定西七縣區首屈一指。這些英才們,有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有文學評論家、藝術家、畫家、文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大展才華,著作等身,業績驕人。2007年12月通渭籍學者姚檀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從而結束了定西籍人中沒有“兩院”院士的歷史,楊子恆當選為英國皇家院士為華人第一人,為國爭了光。
《隴中名人志》,翻開了通渭英賢濟濟、才人輩出的一頁,讓人激情滾動,難以平靜。
為何通渭如此艱苦的生存環境中磨礪出的人們具有那麼強大的進取精神?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賈平凹先生在三次深入通渭寫就的《通渭人家》中說:“通渭人把能考上大學的孩子稱作孝子。”“孝子”的稱謂,在家鄉是沉得像秤砣一樣沉甸甸的稱呼,有些人雖是高官,雖是巨賈,但家鄉人並不稱他為孝子,而考上了大學即刻領受孝子的美譽,家鄉人的骨子裡就有對大學生的崇敬。賈平凹還說:“重視教育這在中國許多貧窮地區是共同的特點,往往最貧窮的地方升學率最高,這可以看做是人們把極力擺脫貧困的希望放在了升學上。通渭也是這樣,它的高考升學率一直在甘肅是名列前茅,但通渭除了重視教育外,已經擴而大之到尊敬文字,以至於對書法的收藏發展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瘋狂地步。在過去,各地都有焚紙爐,除了官府衙門焚化作廢的公文件案外,民間有專門撿拾廢紙的人,撿了廢紙就集中焚燒,許多村鎮還貼有‘敬惜字紙’的警示語,以為不珍惜字與紙,便會淪為文盲,即便已經是文人學者也將退化學識。”確如賈平凹所言,在我幼小之時,老人教育孩子,不能用腳踩踏有字的紙,特別不能用字紙揩屁股,認為那樣做是對字的褻瀆不恭。爺爺去世已三十多年了,我記得清晰,爺爺生前見了字紙總要彎下僵硬的腰,小心翼翼地拾起來,然後裝在一個紙盒裡,爺爺去世後,我們把裝著數千篇大大小小紙頁的盒子在墳前焚化。爺爺不識字,一字也不識。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是華夏建業集團的經理,他叫張全虎,在市場經濟的風浪裡摸爬滾打了近三十年,什麼樣的苦他都吃過,什麼樣的難他都受過,作為從鄉下進入城市的創業者,他成功了,但成功了的他不忘桑梓,在2004年一次性給母校捐贈一百萬元,啟動修建教學大樓。那時,我還沒有調離學校,聽說要捐資修建教學樓,一位在街上開羊肉館的中年人手攢油浸浸的五張百元票子,放在辦公桌上,名都不留轉身就走。現在教學樓已經建好,氣派漂亮,寬敞舒適,近二十個班級的學生全搬在了新教學樓裡。在我的家鄉小鎮,最氣派的建築是學校的教學樓,最整潔美麗的是學校校園。
我忘不了家鄉的冰草,雖柔弱,但給它一塊土坷垃,它也死攀住要綻出淡淡的綠意,要是給它一片沃土,它會滋長出一片繁茂的綠草地。把根紮在故鄉的土地裡,就會汲取憨厚朴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求實上進、奮發有為的進取意識,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創業精神,會終生受用不盡。
寒冬冷月
生命的顏色
故鄉是一塊特別貧窮的地方。山連山、山套山,黃褐褐灰濛濛,望不見一棵綠樹,連茅茅草都長不高,透著亙古的荒涼。樑嶺上,溝壑遍佈,乾乾的溝常年卻不見水流,溝底溝坡蒙著一層白白的鹼,讓人一看疑心是六月天落了雪。溝半坡羊不能到人不能到的地方長著幾綹冰草,昭示著一份頑強和堅韌。山裡最稀見的是下雨,那份涼爽、那份潤澤會讓整座山樑喜得發狂,山裡人就那麼光著頭甚或光著上身在雨裡淋。牲口也高興得在山樑上尥蹶子。山裡人最常見的是一場接一場的大旱,山地裡的禾苗焦了,道邊的大樹落葉紛紛,旱了一月又一月,泉枯河干,連飲牛飲羊的水都沒了,牛羊們的叫聲象在哭。愣大的太陽,彷彿燒紅的銅盆扣在天上,一股一股噴吐著灼人的火焰,黃土道上的浮土一寸厚了,赤腳踩上去,鑽心地燙。大旱之後是大飢之年,這成了上天賞賜給山裡人的定律,莊稼顆粒無收,山坡上的野草鏟了一茬又一茬,餓秕的肚皮還是填補飽。
同一叢旱不死的冰草一起,我慢慢長大。
我常常吃驚冰草生命力的頑強,它在地埂道畔,荒山野嶺,幹崖之上,都能生長,牛羊啃齧,人畜踐踏,它都不死。山裡人喜歡拔幾束冰草,搓成繩,可以捆束麥子,可以打草鞋,十分耐穿。挖出冰草的根,擰成冰根繩,可以負百斤的重物,用來打井水,三兩年也不會被磨斷。
就像生命力頑強的冰草,在這塊異常苦焦的土地上,祖祖輩輩的故鄉人,旱不死渴不死,用彎曲的脊樑,拱起了蔚藍清澈的高原一片天。
近日,一本金枚先生的《隴中名人志》深深吸引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據金枚先生蒐羅統計、耙梳整理,通渭在外的教授、博士達50多人,加上在讀的博士、碩士共達82人,其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後出生的中青年博士、碩士共42人。人數之多,在定西七縣區首屈一指。這些英才們,有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有文學評論家、藝術家、畫家、文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大展才華,著作等身,業績驕人。2007年12月通渭籍學者姚檀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從而結束了定西籍人中沒有“兩院”院士的歷史,楊子恆當選為英國皇家院士為華人第一人,為國爭了光。
《隴中名人志》,翻開了通渭英賢濟濟、才人輩出的一頁,讓人激情滾動,難以平靜。
為何通渭如此艱苦的生存環境中磨礪出的人們具有那麼強大的進取精神?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賈平凹先生在三次深入通渭寫就的《通渭人家》中說:“通渭人把能考上大學的孩子稱作孝子。”“孝子”的稱謂,在家鄉是沉得像秤砣一樣沉甸甸的稱呼,有些人雖是高官,雖是巨賈,但家鄉人並不稱他為孝子,而考上了大學即刻領受孝子的美譽,家鄉人的骨子裡就有對大學生的崇敬。賈平凹還說:“重視教育這在中國許多貧窮地區是共同的特點,往往最貧窮的地方升學率最高,這可以看做是人們把極力擺脫貧困的希望放在了升學上。通渭也是這樣,它的高考升學率一直在甘肅是名列前茅,但通渭除了重視教育外,已經擴而大之到尊敬文字,以至於對書法的收藏發展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瘋狂地步。在過去,各地都有焚紙爐,除了官府衙門焚化作廢的公文件案外,民間有專門撿拾廢紙的人,撿了廢紙就集中焚燒,許多村鎮還貼有‘敬惜字紙’的警示語,以為不珍惜字與紙,便會淪為文盲,即便已經是文人學者也將退化學識。”確如賈平凹所言,在我幼小之時,老人教育孩子,不能用腳踩踏有字的紙,特別不能用字紙揩屁股,認為那樣做是對字的褻瀆不恭。爺爺去世已三十多年了,我記得清晰,爺爺生前見了字紙總要彎下僵硬的腰,小心翼翼地拾起來,然後裝在一個紙盒裡,爺爺去世後,我們把裝著數千篇大大小小紙頁的盒子在墳前焚化。爺爺不識字,一字也不識。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是華夏建業集團的經理,他叫張全虎,在市場經濟的風浪裡摸爬滾打了近三十年,什麼樣的苦他都吃過,什麼樣的難他都受過,作為從鄉下進入城市的創業者,他成功了,但成功了的他不忘桑梓,在2004年一次性給母校捐贈一百萬元,啟動修建教學大樓。那時,我還沒有調離學校,聽說要捐資修建教學樓,一位在街上開羊肉館的中年人手攢油浸浸的五張百元票子,放在辦公桌上,名都不留轉身就走。現在教學樓已經建好,氣派漂亮,寬敞舒適,近二十個班級的學生全搬在了新教學樓裡。在我的家鄉小鎮,最氣派的建築是學校的教學樓,最整潔美麗的是學校校園。
我忘不了家鄉的冰草,雖柔弱,但給它一塊土坷垃,它也死攀住要綻出淡淡的綠意,要是給它一片沃土,它會滋長出一片繁茂的綠草地。把根紮在故鄉的土地裡,就會汲取憨厚朴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求實上進、奮發有為的進取意識,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創業精神,會終生受用不盡。
生命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