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教育隨筆***2***
九月教育隨筆篇三
十一期間參加了東京藤幼兒園分享會,加上平時要上的中科院兒童教育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生課程,這麼多兒童教育的課程讀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箇中國家長都有不快樂的童年,因此都在拼了命的研究全球各種教育理念,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再牛逼的教育理念,說白了抵不過四個字,說白了抵不過四個字:
言!傳!身!教!
不過,好像並沒有太多家長想起來這四個字。
我們這一代的人做父母,拼了命的給孩子買買買,想要給他全世界最好的東西,哪怕是一塊香皂,一瓶沐浴露。再者,我們拼了命的讀書,學育兒學教育,一年花好幾萬送到早教中心親子游泳館。我也曾是這樣的媽媽,玩具買了一箱又一箱,一個比一個豪華,一個比一個大,但孩子多半玩幾天就沒了興趣,這時候我發現,他喜歡玩我的手機。
為什麼?因為手機會發光嗎?因為手機看上去好玩麼?聲光電的玩具哪個不比手機好玩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我陪他的時候,總是一邊坐在他身邊一邊玩手機;餵奶的時候,一手拿奶瓶一手玩手機;哄睡覺的時候,他趴在我肩頭,我一手託著他一手玩手機。八個月了,他一直看著我在玩一個方磚一樣的東西,自然產生了興趣,他喜歡所有人的手機,包括電梯裡陌生人的手機,看到了都想要去伸手拿。
我在想,如果我從他一出生就開始手裡拿著書在讀,他會不會現在喜歡翻繪本。已經準備好的滿滿一書櫃的繪本和各種朋友送的昂貴的幼兒讀本,一本都不曾翻開過,從美國買了一百多塊錢一本的布書,原以為他會喜歡,但也就是翻幾下然後丟到牆角。沒有什麼,比得上他每次看到我手機時候的激動,以及不用教就會用手指劃螢幕。
我突然意識到,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超乎我的想象。我一直以為他還太小,什麼教育都太早的時候,他讓我看到了人從出生開始每一步的發育和變化。一切就是這麼快。
晚上分享會的群裡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有人說蒙特梭利牛逼,有人說華德福多麼尊重天賦,有人說國際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有人說公立學校基礎教育才最紮實。但是,儘管所有的教育專家都在說家庭教育最重要,但彷彿,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己家非常美滿,沒有任何問題,學校教育才有決定性作用。
但回想起自己從小到大收到過的教育,那些對自己的性格成長有直接打擊的,全部來自於家庭,我幾乎想不起來,哪個老師打擊了我讓我變成了什麼樣子。比如我家人說我唱歌跑調,我從五六歲起再也沒有唱過歌;比如說我的親戚總是在聚會上逗我開玩笑讓我難堪,我現在參加集體活動就很難受等等。我覺得完善的家庭教育並不僅僅是指三個人一家人完美幸福,更多的指言傳身教,一言一行。比如我經常上的兒童教育的各種課程,如果老師留作業,90%的人都在互相抄***我也是***,或者買了課起晚了不上課了***我也是***。家長都是這樣的,孩子能不抄嗎?有幾個家長天天讀書啊,孩子能喜歡讀書嗎?家長都遊手好閒沒事兒就看電視買買買的,憑什麼要求孩子讀書好呢。想到這些,就不寒而慄。
我一直記得我老闆的一件小事。
我老闆是一個特別霸氣威猛的男人,我第一次看見他就覺得很害怕,像個黑社會。我是他的助理,因此我幫他做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但每次,他都非常客氣客氣再客氣的跟我說謝謝。他說一次謝謝我就發抖一次,感覺是不是什麼做的不夠好,讓他這麼客氣,這不就是我的工作麼?謝什麼謝?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了了跟他說:“老闆,不用謝了,太客氣了,怪嚇人的。”老闆說:“我是個有孩子的人,我要以身作則。”後來,我再也沒拒絕過他說謝謝,儘管我依然不習慣。
這是一個非常小的事情,那時候我還沒孩子,但卻提醒我,以身作則是什麼意思。以身作則不是裝,不是在孩子面前變成另外的樣子。以身作則是一種習慣,一種日常的行為,一種能讓人看到但又不刻意的東西。如果作為成年人你丟失了某種好的行為和習慣,那就要儘可能多的讓自己變回來。不是變回來一時,而是永遠變回來。
九月教育隨筆
告別小學生活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