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6日

  《戰爭論》是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係。那讀者從中讀出了哪些意思?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19世紀軍事理論頂峰的偉大之作,可與《孫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經典軍事著述。《戰爭論》是軍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覺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方法系統地總結戰爭經驗的著作,具有重要的軍事學術價值。這部著作不僅奠定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軍事學的基礎,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重要理論的來源之一。

  作者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理論家,西方近代軍事理論奠基者。他先後研究了1566~1815年間所發生的130多個戰例,總結了自己所經歷的幾次戰爭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寫出了一部體系龐大、內容豐富的軍事理論著作--《戰爭論》。

  《戰爭論》首次把西文軍事思想綜合成為一個具有記憶體聯絡的理論體系,初步揭露了戰爭的複雜本性、記憶體的運動規律、整體執行機制。在此基礎上,戰爭上升到戰略層次、戰術層面等系統內容。

  篇二

  將近半個月,終於看完了這套厚厚的理論書。《戰爭論》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內容全是克勞塞維茨的草稿,還有一半的內容是附錄。從總體來看,這套書對戰爭的定義,作戰的方式等寫得都很詳細,細小到每一個環節。但這樣反而覺得有些重複和囉嗦,不如《孫子兵法》那樣簡潔,給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間,如果真正的精讀此書,反而怕引起教條主義,思維侷限在一個區域。不符合戰爭多變化的特點。並且對我這種對軍事不瞭解的初級讀者來說,讀著頗為費力。

  《戰爭論》第二卷,我認為是全書的精華部分,尤其喜歡關於防禦的那一篇,在戰爭中,我一向都喜歡防禦,而對進攻興趣不大。其中還談論到戰爭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戰爭就是政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政治服務於王權,是王權的工具,間接的軍權也是服務王權。所以軍事一直處在附屬地位。如果金權超越了王權,軍權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樣子,只是換了個服務物件而已。

  書中大量列舉了腓特烈大帝、拿破崙的戰爭事實,以前我對拿破崙進攻沙俄而遭到慘敗一直很感興趣***因為希特勒也是敗在這裡***,在書中也得到強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說,只是最後總結性言論裡說道,拿破崙的錯誤在於沒有認真對比俄國與歐洲諸國的區別,用攻打歐洲諸國的方式去進攻俄國,結果遭到史無前例的慘敗,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帝國灰飛煙滅。

  此書內容太多***有77萬字***,並且都是理論性言論,我承認自己並未完全消化,這套書和《國富論》一樣,等過幾年後,我一定會重讀的。

  篇三

  戰爭的目的是使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為打到這個目的,必然要使敵人無力反抗。而使敵人無力反抗就必須要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這裡的軍事力量應該包括軍隊和敵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為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所以其必須在感情的範圍之內。因此戰爭的精神力量不應該忽視也不能忽視,特別是在一些關係生死的殊死的鬥爭中。使敵人無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國家和人發的抵抗意志,在理論上至少是這樣的,其表面的特徵可以是簽訂和約,要求苟合。這些特徵至少說明敵人目前承認了失敗,以後怎麼樣那是以後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敵人無力反抗會使鬥爭趨向於極端,然而在現實中必須也完全有必要對其修正。因為人是有感情的,不會為純粹的邏輯而獲得力量。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這也是因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戰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們在戰爭尤其是在激烈的戰爭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會導致戰爭程序的變化***相對於戰爭發生前的預測的***。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時候不能忘掉,戰爭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種手段的延續。因此政治目的始終存在於戰爭的始末。也許戰爭過程的程序對原來的政治目的有影響,甚至較大的影響。但是我們通常認為這種影響一般不會根本影響原來的政治目的或是影響的限度極為有限。需要說明的是,在兩方敵對感情和意圖不強或是力量相對稱時,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戰爭的程序。即使在一般條件下,政治目的也會極大的影響戰爭的程序,或是嚴格控制其規模,或是無忌的放大其規模***即使沒有什麼真正的敵對意圖和目的***。通常情況下是嚴格控制其規模。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是戰爭的固有屬性。政治往往要比戰爭理智精明的多。而戰爭本身往往是充滿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關鍵的因素。

  在現實中消滅敵人的軍隊和意志力往往要考慮自己的消耗,要考慮自身是否會被敵人消滅,還有當敵人的防禦強於進攻時產生的間歇,這樣戰爭也不會向極端發展。綜上考慮由於自身的顧慮和客觀的情況可能會使戰爭程序充滿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好像使我們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義。實事也說明在很多的情況下真正的戰爭***即是兩方的真實的撕打***並沒有發生。應該認為戰爭中進行的軍事行動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為真正的戰爭進行的所有的準備,包括軍事動員,物資運輸,軍隊的調整集結。二是真正的戰爭,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兩方的力量相差懸殊時,當一方認識到對方的軍事力量遠遠超出自己的力量時,就自動的放棄抵抗。這也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其實戰爭程序已經開始了。

  這種不確定性並不與戰爭的目的即使敵人無力反抗矛盾。因為當一方不為消來敵人做準備或決心不進行決佔而對方抱有積極的目的時刻消滅對手時,這一方在戰爭中必然會處於不利的局面,因為他在戰爭中在沒有判定出對方不進行決戰的情況下做出了消極的不決戰的決心,這樣在戰爭中他必然處於慌亂並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敵人無力反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摧垮敵人的意志力這個戰爭目的雖然不是每次戰爭都要達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戰爭一開始就存在於所有的軍事行動中,只是由於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緩和或是遏制了。


茶花女讀後感英文
簡愛讀後感英文
相關知識
戰爭論讀後感
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讀後感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高中語文必修課本過秦論讀後感
典論讀後感
資本論讀後感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
一定要爭氣讀後感
國學經典導論讀後感參考範文
***理論讀後感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