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態,但卻是習慣的集合體。有現實生活的習慣、感性生活的習慣、還有思維習慣,這些習慣系統化地構成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讓我們走向自己的命運。不管最終命運如何,我們都無法抗拒。
習慣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不同人的理解會有不同,回答也自然會不太一樣。但大凡做出來一些事情的人的回答都會有些類似。近年暢銷的《羅馬人的故事》提及的古羅馬著名政治家西塞羅說:“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對力量的描述更加深入人心,沁人心脾,膾炙人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也就是說,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真正的王者居然是我們身上的習慣。壞習慣多,就會有糟糕的運程和痛苦的生活;好習慣多,就會有亨通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我相信我們都能夠意識到習慣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讀到不少關於習慣的“心靈雞湯”,我們也會對我們的孩子進行很多關於如何養成習慣的教育。不過,我想有三個困惑我們的問題:第一,既然我們都知道習慣的重要,為什麼人和人之間仍然會有差異?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優雅,有人懦弱?第二,對於企業而言,習慣是否同樣重要?有的企業成功?有的企業失敗?有的企業發展,有的企業掙扎乃至消亡?第三,對於社會而言,習慣是否仍然重要?有的社會和諧,有的社會動盪?有的社會祥和,有的社會不安?
讀完了查爾斯?杜希格的《習慣的力量》後,我找到了對上述三個困惑的解答,同時,這本書可以給我們不少的力量,讓我們更加懂得習慣的力量,讓我們更加懂得我們自己,讓我們更加懂得企業,讓我們更加懂得這個時代和這個社會。
我們自己如何改變
我們之所以會是我們目前的樣子,全是因為習慣的力量。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懂得習慣的重要性;似乎都懂得良好的習慣會有好的美德和成就;似乎都懂得要想做得更好,就得在好習慣的養成上下足功夫。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總會有兩組鬥士,另一組鬥士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好習慣,一組鬥士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壞習慣。我們成長的衡量和評判標準就是能否要更多地訓練、指導、培養、激勵、留引擁有好習慣的那組鬥士,同時能否要儘可能地打擊、呵斥、阻止、隔絕、消滅染上了壞習慣的那組鬥士。每個人都會有偷懶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被激怒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失態的時候,有所不同的是,優秀的人總會迅速地從偷懶中走出來,更多的時間去努力和發奮;總會迅速地從憤怒中走出來,更多的時間去感恩和感激;總會迅猛地從瘋癲中走出來,更多的時間去反省和思考。
“每天有數百種習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指導著我們早上如何穿衣,如何與孩子說話,晚上如何入睡。習慣影響著我們午餐吃什麼,如何工作,是否鍛鍊或者下班後是否喝啤酒。”當我們感覺到我們做了一件特別棒的事情時,要知道是因為這個成功的背後的好習慣;當我們感受到我們做了一件受人尊重的事情時,要知道這份尊重的背後的好習慣;當我們感受到我們的生命特別有意義的時候,要知道這份有意義的背後的好習慣。我們每天的工作與生活都需要我們做出很多選擇,而這些選擇其實都是習慣的結果。以至於有人甚至鼓吹說,如果你的習慣對了,你就會無所不能。我們可以靜下來好好觀照一下自己:早上醒來後,我們是繼續在床上迷糊一會,還是會立即起床?起床後,我們是直接回復郵件,還是先洗臉、刷牙,還是先到廚房吃一個甜點?吃完早餐後,我們是發呆,還是看會兒報紙,還是和父母、孩子聊會兒天,還是去健身,或者去上班??不少人可能認為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不少人也可能認為這些只不過是小小的決策,殊不知這些都是習慣,而恰恰是這些貌不驚人的習慣,累加累積、聚集聚和,從而決定著我們後來要走的路。如同英國古戲劇家德萊頓所說:“所有的習慣以不可見的程度積聚起來,如百溪匯於川,百川流於海。”如同英國法律史學家梅茵所說:“習慣是一條巨纜,我們每天編結其中一根線,到最後我們無法弄斷它。”
如果我們自己想要改變,我們就得從我們的習慣開始,就得從我們的習慣著手。習慣一旦形成,就會非常強大,因為它會促生神經渴求。作者在書中寫道,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習慣的誕生有三個重要的步驟:第一,暗示。存在一個暗示,能夠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慣常行為。存在一個慣常行為,可以是身體方面的,也可以是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獎賞。存在一個獎賞,讓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迴路,以備將來之用。慢慢地,這個由暗示、慣常行為、獎賞組成的迴路變得越來越自動化,線索和獎賞交織在一起,直到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慾望出現。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改變舊有的習慣,描述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改變起來卻往往非常艱難。比如說,戒菸、戒酒、戒掉暴飲暴食和其他頑固的習慣是“小菜一碟”,但真正的改變需要我們去了解驅動自己產生這樣行為的神經渴求,並且改變任何習慣都需要決心才行。
朋友們,你想做出改變嗎?你要做出改變嗎?你會為改變而捨得付出嗎?那麼請記住,需要決心。只有決心才行!1994年哈佛大學對大幅改變自己生活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不少人的改變是因為遭遇了個人悲劇,比如遭遇離婚、失去父母、喪子之痛、身患重病等。我們要改變,就得拿出改變的行動計劃和方案才行,然後就是堅持、堅持、堅持!
最後,我們還要記住的是,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有當好的習慣足夠對我們有獎賞,足夠有神經渴求時,好的習慣才能被塑造出來。如果我們保持一定的暗示和獎賞,就會慢慢植入一種新的慣常行為。不過這還不夠,我們還要相信這種改變。如果有可能,最好融入一個社團或組織,形成信仰,改變就會真正成為現實。
企業如何改變
《基業長青》中探討了不少優秀的企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企業有很多的共性,而不少的共性與企業的核心習慣有關。核心習慣具有引起連鎖反應的能力,當它們擴散到整個企業時,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其他習慣隨之改變。也就是說,核心習慣在重塑商業形態和生活方式上更有影響力,影響著人們的工作、飲食、娛樂、消費和溝通方式等。所以,如果一家企業要想做出改變,第一步必須要找出自己企業的核心習慣,然後在改變核心習慣上著手,其他習慣也就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企業不需要做對每一件事情、解決每一個問題,而是要辨別出最重要的優先因素,並將其作為有力的槓桿。比如,不少人減肥多年沒有成效,但卻在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同時又能夠準時下班回家和家人共進晚餐的情況下,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體重在下降,居然減少了40公斤。作者寫道:“研究發現,當人們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時,即使一週一次的運動,他們也會不知不覺地改變其他與之無關的行為模式。通常說來,做運動的人們吃得更香,工作更有效率,更少吸菸,對同事和家人更有耐心,而且更少使用信用卡,壓力也更小??運動就是引起廣泛變化的核心習慣。”同樣,對於企業而言,找到最重要的核心習慣,就是找到了改變企業的最好著力點。
優秀的企業需要激發讓自律成為習慣的特質。“當被要求去做一些需要自我剋制的事情時,如果參與者認為這是個選擇或者因為可以幫助別人而讓自己開心,那用到的意志力就會少很多。如果他們感到自己沒有自主權,只是單純地接受命令,他們意志力消耗的速度就會加快。”賦予員工多少支配感,員工就能夠在工作中表現出多少自律性。也就是說,僅僅賦予員工一種有所掌控、擁有真正決策權的感覺,就可以使員工將更多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工作中。當自律變成習慣時,員工才可能靜靜地傾聽顧客的要求,接受顧客的抱怨,用行動來解決問題,向他們致謝,然後耐心解釋問題的原委。這樣,企業才能夠打動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優秀的企業會把危機當作轉機,會把危機當作機會。來自外部的尖銳的批評都不是壞事,而是企業提升自我的一個開始。很多時候,企業內部清楚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在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但總是失敗。很多時候,人們需要逆境的鞭策,而企業的這些危機就是巨大的逆境,卻能給企業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這一切。
最好的營銷是能夠預測、計算甚至操縱消費者的營銷,而這所有的一切也是基於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洞察。在《習慣的力量》裡,有讓我感興趣的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說的是20世紀40年代處於二戰中的美國政府遊說本國民眾接受動物內臟的故事;第二個案例是DJ說服聽眾喜歡聽《嘿呀》的故事。我想說的是,完全可以說,讀懂、讀透這本書,你也就掌握了真正的營銷祕籍。
社會如何改變
社會的任何可能的改變都孕育在可能的社會習慣的改變之中。在當今中國,民眾的社會交往習慣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鉅變,特別是微博和微信這兩個具有媒體屬性的載體的出現,使得人和人之間的聯絡、溝通、交往和交際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於運動的三個過程的描述:運動的起因是友情或者親密的熟人之間的牢固的聯絡所形成的社會習慣。運動的發展在於群體的習慣,以及社群與黨派之間的脆弱的聯絡。而運動的持續在於運動領袖讓參與者形成了新的習慣,樹立了新的認同感和主人翁感。
作者在書裡詳盡描述的蒙哥馬利公交車抵制事件的確發人深省。“研究表明,當看到一個陌生人受傷時,人們可以冷眼旁觀,但是當一個朋友受到屈辱,我們心中的憤怒就會戰勝內心的惰性,讓抗議行動順利地組織起來。”同時,“當友誼的強聯絡和同伴的壓力的弱聯絡相融合,它們就能夠創造出驚人的能量。這時候,大範圍的社會變革就發生了。”而今天,微博和微信很容易構建強聯絡和弱聯絡,如果政府相關部門在處理一些投訴和惡性事件時把握不好標準和尺度,後果就可想而知。基於這些考慮,我想這也是一本政治家或者政客們值得一讀的書。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習慣的力量》確實是一本好書,無論對於個人習慣的改進,對於企業文化的優化,還是對於政府進行社會管理服務的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和參考價值。在這裡,我還是想引用書裡的兩段話作為本篇文章的結束。
我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態,但卻是習慣的集合體。有現實生活的習慣,感性生活的習慣,還有思維習慣。這些習慣系統化地構成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讓我們走向自己的命運。不管最終命運如何,我們都無法抗拒。
2005年,作家華萊士在對一群畢業生演講時說:“兩條小魚在游泳,恰巧看到一條大魚在朝著另一個方向游去。這條大魚對小魚點頭致意說,早上好,孩子們,今天的水怎樣啊。兩條小魚繼續往前遊了一點,最後其中一條看著另外一條說,水是什麼東西啊?”??水就是習慣。我們每天都被不假思索的選擇和無形的決定包圍著,而你只要看看它們,你就會發現它們。
以上就是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高考勵志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