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不論是從認知心理學、社會生理學上講,還是從臨床醫學上講,健康不僅僅指身體上的健康,而且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大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大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一: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摘要: 對於高校輔導員來說,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應當採取如下幾方面措施。一是要正確認識不同型別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特點。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危害和影響
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將會給個體人格成長帶來不利影響。人格是個體不同於其他人的獨特的品格和個性的統稱。具備獨立而健康的人格,對於大學生群體學習和成長髮展是極為有利的。如果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多種問題,勢必會給個人的人格完善及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人格的培養和完善既需要個體的自身努力,又需要通過接受外部教育引導加以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對外部資訊的接受、分析和理解能力,一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個體人格成長外部教育要素效果的發揮。
2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幾種主要型別及產生原因
第一,環境適應問題。環境適應問題是指大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生活以後,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適應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進而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影響到其學習生活以及與其他同學的溝通和交流,更為嚴重者將導致輟學。這種心理健康問題一般存在於剛剛入校的新生群體之中,主要是由於高校集體生活模式和學習環境的變化導致了部分適應能力和調節能力較差的學生出現了諸多的不健康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程度相對較輕,經過適當調節和引導可以徹底加以解決。第二,學習心理問題。隨著專業課程學習的深入,特別是一些專業課程學習難度的不斷提高,部分大學生會因學習壓力過大、課業負擔過重、成績不佳等原因出現厭學、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健康問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不但存在於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群體之中,甚至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會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心理問題。應當說,因專業學習所引發的心理問題危害程度相對較為嚴重,需要及時加以疏導,否則將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問題。第三,戀愛及人際溝通心理問題。在大學階段,大學生因戀愛受挫或人際交往溝通能力不強等原因,會出現一種型別的心理健康問題。同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對人際關係問題的關注程度超過了學習,也成為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來源之一。人際關係問題常常表現為難以和別人愉快相處,沒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過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單、苦悶、缺少支援和關愛等痛苦感受。大學生處於青年中後期,性發育成熟是重要特徵,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單相思、戀愛受挫、戀愛與學業關係問題、情感破裂的報復心理等問題引起的恐懼、焦慮、擔憂等。第四,就業升學壓力心理問題。在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中,因就業升學壓力所導致的心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眾所周知,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逐年增加,考研等升學壓力也在逐步加大。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很多大學生便會不同程度的出現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具體表現為求職受挫或考試失敗後的逃避現實、消極厭世、偏激急躁等等。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主要原因在於大學生抗壓力和挫折能力普遍較弱,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社會競爭等等。
3對解決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建議
對於高校輔導員來說,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應當採取如下幾方面措施。一是要正確認識不同型別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特點。高校輔導員要正確認識大學生群體中出現的各類心理健康問題,在發現問題後不要過分恐慌和著急,而是要根據不同型別的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和危害性進行具體分析,進而採取不同的措施。二是要具備科學的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方法。對於高校輔導員來說,在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型別心理健康問題的過程中,除了要採取主動關心的態度以外,還要具備一些心理學的科學方法。因此,輔導員應當學習心理諮詢等相關課程,掌握一些科學的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方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三是要全面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於高校輔導員來說,要通過面談、側面瞭解、問卷調查等等方法,及時掌握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對可能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加以重點關注,及時幫助他們疏導和化解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網路依賴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一項以大學生為物件的調查研究桑標,貢曄當代青年研究2001-10-25
2、貧困大學生心理資本、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潘清泉;周宗奎;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9-07-15
電大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策略
摘要: 教師的天職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並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高等院校總體建設不是很完善,心理健康教師大多並不是專業的心理醫生,他們經驗匱乏、知識面窄,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明顯。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校園內普遍流傳一句話:“就業難,難於上青天”,自己十幾年的拼搏刻苦,父母節衣縮食的供養,到頭來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莘莘學子在就業的關卡上顯得尤為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型別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更不知道在複雜的職場上如何應對自如。他們往往害怕競爭,逃避就業,認為自己能力低、水平差,嚴重缺乏自信,或將希望寄託於父母和老師,缺乏推薦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更有甚者,幾次求職失敗後,便產生抑鬱、厭世等情緒,甚至逐漸演化為心理障礙。
1人際上的無助
人生活在一系列社會關係中,不能孤立存在,人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和他人交往與溝通的大環境。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沒有父母的精心呵護和老師的諄諄教導,他們渴望有人能夠給自己帶來溫暖和家的感覺,但有些大學生缺乏必要的交往常識和能力,加上自身的個人主義觀念,在與人溝通時感到無力。他們很難與他人進行很好的相處,身邊缺少知心朋友,對他人不信任,不願意讓別人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很羨慕人際關係良好的同學。長此以往,情感的糾結和孤獨會衍生為妒忌、猜疑、恐慌等心理疾病。
2形象上的自卑
追求美是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大學生脫去了稚嫩的校服和家長老師的約束,他們都以自己對美的理解來裝飾和打扮自己。但有些女同學身材略顯肥胖、面容不夠俊俏;有些男同學個子矮小、穿著落後土氣。他們往往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狀態,可能別人無心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他們都會認為是看不起自己,是在議論自己的缺點,長時間用這樣的心態來思考問題如果不加以疏導就會變為嚴重的心理疾病。
3塑造大學生健康心理對策
大學生是新時代下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導力量,他們的心理素質如何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更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潛力和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學校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學校的教育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高校必須要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擺在工作重點之列。
3.1發揮課堂教育主陣地
我國大部分高校僅給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關心理學知識教學,並未在全校內廣泛開展心理學大講堂,偶爾的選修課也不能使學生對心理學知識有實質性的理解。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調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開展心理學課程對於現今高校育人是十分必要的。系統全面的學習心理學基本知識,使大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動態,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手段,有效調節不良情緒,促進自身健康心理素養的形成。
3.2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
大學生身處社會和校園之間,對社會上的負面現象不理解、不認同,對校園生活又感到無聊和懈怠,性格內向又不願與人訴說,積壓到一定程度,心理就會產生一些問題。醫院的心理諮詢科室會給人一種精神上的壓力,彷彿自己得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需要心理醫生來解救和醫治。而高校內的心理諮詢師會給學生親切感,在自由地聊天過程中將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傾訴出來,達到釋放的作用。高校心理諮詢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徵,有目的的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排除心理障礙,強化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高校應聘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並按期組織培訓和考核,提升高校心理諮詢室的利用價值。
3.3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獨立的學科存在,但它與各個學科是融會貫通的。高校應加大心理健康宣傳力度,將其應用於其他學科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識,實現學科的雙贏和共惠。同時,制定一套可行性高、成效顯著、實施範圍廣、覆蓋面全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利用最為學生所接受的現代多媒體手段,通過校報、網站、論壇、板報欄以及頒發心理健康手冊等渠道宣傳心理健康常識和基本的調適方法。
3.4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一所學校的綜合實力不僅體現在教學效果、師資力量、知名度上,學校的文化實力更是一種無形資產,代表著學校的學風和辦學宗旨。高校應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定期舉辦學術文化節、大學生知識論壇、英語小品競賽等富有新時代氣息並能夠調動大學生積極性的課餘活動。大學生在活動進行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既獲取了知識又鍛鍊了各項能力,在實踐中體驗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看到了前進路途中的希望與光明,緩解了焦慮、緊張、自卑、怨天尤人的不良心理狀態。為大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成績,達到育人效果,更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促進其健康心理的養成和完善。
3.5強化教師心理健康意識
教師的天職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並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高等院校總體建設不是很完善,心理健康教師大多並不是專業的心理醫生,他們經驗匱乏、知識面窄,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明顯,因此,教師自身的學識和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對輔導員和授課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在處理學生日常工作時,要明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困難以及心理狀態。輔導員在年級大會上不能只談學習,更要加大宣傳心理知識的力度,針對具體學生進行特定教育。倘若教師心理出現問題和疾病,不僅會阻礙自身學術道路前進,也會對學生造成消極影響。因此高校應大力培養一批專業知識硬、道德素質強、思想覺悟高的心理學教師骨幹力量。
參考文獻
1、大學生的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楊巨集飛,張小燕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4-09-15
2、大學生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佟月華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02-29
電大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三: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一、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狀況在人才成功中的權重也越來越高,也就是說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不僅需掌握完善的理論知識,擁有強健的體魄及健全的人格,更需要健康心理。我國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人才質量。
大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的中後期,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自我評價日趨成熟,情感體驗強烈,其心理健康問題嚴峻,直接影響其身心健康及高校穩定,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促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極確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並通過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終實現其全面健康發展。
體育教學對於發展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發揮著獨到之處,作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渠道,可有效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通過一系列激勵、暗示及感染等方式來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時解決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所以,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大學生心理特徵分析
1、自我意識較強,但自制力不足
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發育中期,生理方面發育較快,然而心理髮展卻相對緩慢。他們希望社會將其當成人看待,而成人對其行為又不夠理解,致使在交流過程中容易出現矛盾及衝突,這些矛盾若不能及時得以解決,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2、情感豐富,但情緒容易極端化
步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擴大,大學生樂於向朋友吐露心聲,然而,由於缺少生活閱歷及經驗,常常會為小事鬧矛盾,同時又不善於和解,容易陷入苦悶之中,從而產生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致使部分大學生感到沒人關心、生活冷漠等等,內心的持續壓抑容易引發心理問題。
3、對未來抱有美好憧憬,但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
大學生普遍理想豐富,且思維能力較強,然而面對緊張的學習及不理想的專業,並非所向往的大學生活,於是灰心喪氣,感到幻想破滅,失落感較強。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於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體育教學多以實踐為主,在教學實踐中,同學之間通過身體動作進行交流,相互間容易產生親近感,從而獲得較高的安全感,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溝通能力,並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包容與理解,最終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2、有益於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體育運動可以帶來流暢的情緒體驗,在運動狀態下,大學生可以忘我地投入,併產生直接興趣與享受,這是一種在學習、交際中難以獲得的情緒狀態。
3、有利於預防及治療心理疾病
體育鍛煉可以來治療焦慮症及抑鬱症,身體鍛鍊既能夠降低特質性抑鬱,同時也可以降低狀態性抑鬱。從事體育鍛煉可以降低心率及血壓,從而降低特定激源對生理影響,也可以鍛鍊意志,增強對待挫折的承受能力。
四、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進一步強化高校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健康第一”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而心理健康是衡量大學生綜合健康水平的重要標誌,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擔負高校體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所以,體育教師需注重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增強心理健康意識,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正確認識心理問題,注重言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促使大學生展現積極的心境狀態,從而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
2、利用激勵手段強化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需採用激勵方式對大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行為科學而言,大學生的學習效率作為能力與激勵的函式,具體而言,激勵與效率二者成正比。實施言語激勵時,需注意三個方面:首先,教師所設定的條件應該是大學生付出一定努力後方能達到;其次,表揚時的言語需適度,不可使表揚物件因此產生自滿情緒;第三,表揚個體同時不應該貶低群體,同樣,表揚群體時也避免貶低個體。
3、積極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大多在室外進行,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學與練,是人人蔘與的統一的活動,體育教師通過創造和諧的教學情境,努力改善師生關係,積極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實現師生間的情緒情感互相感染,引發心理上的共振及情感上的共鳴,大學生處於積極的心理狀態下,學練效果實現最優化。
4、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需把握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心理學實驗表明:高焦慮會直接降低學習效果,低焦慮同時也不利於有效學習,中等水平的焦慮才可以實現學習活動的正常發揮,促使學習達到最佳水平。所以,只有體育教師為大學生選擇適合的教材內容,才可以實現大學生對自己積極的認識與評價,進而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同樣,合適的教學內容有助於大學生樹立合理的目標,並通過激發內在動力,達到個人所期望的目標,以此不斷提升自我激勵能力。
5、實施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過於注重硬性指標,以技術及運動成績為終結性考核目標,忽視大學生的學習基礎及進步程度,事實上,在實施體育教學評價時,需要對大學生實施形成性評價,隨時掌握大學生的情感變化,不斷對其實施鼓勵,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師應積極運用鼓勵性評價,以此激起大學生學習動作的信心與興趣。
五、結束語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若想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則必須優化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及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採用開放式教學形式,充分滿足大學生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實現運動能力的提高,陶冶其情操,磨練其意志,著力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完善其個性,從而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大一心理健康課期末考試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