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健康格式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目前 ,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著嚴重問題並呈上升趨勢 ,因此強調必須結合素質教育和當前正在開展著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首先建立健全這一工作機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自我概念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處於從兒童期到成人期的過渡期,紊亂無序。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大多是屬於與自我概念發展有關的問題,為了保證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及青年本人通力合作。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測量結果

  1.大學生的自我概念狀況

  ①大學生自我概念總體情況。從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計分方法得知,大學生自我概念各維度得分處於中間水平,自我概念水平一般,標準差值比較大,說明個體之間的差異比較大。

  ②大學生自我概念性別差異狀況。男女生在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兩個維度上差異不顯著,但在其他維度和整體水平上存在極顯著差異。女生的自我概念狀況明顯高於男生。

  ③大學生自我概念年級差異狀況。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心理自我、社會自我和自我行動三個維度上有差異,自我概念水平總體情況沒有差異。

  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①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從MHT計分方法知,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佔17%,心理健康狀況一般的佔77%,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佔6%。

  ②大學生心理健康性別差異狀況。大學男生和女生在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症狀、衝動傾向五個維度有顯著差異,整體水平差異不顯著。

  ③大學生心理健康年級差異狀況。大學三個年級只在學習焦慮和衝動傾向兩個維度差異不顯著,其他各個維度和整體水平差異極顯著。

  3.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概念各維度相關分析

  ①心理健康與自我概念各維度相關分析。對大學生自我概念各維度的得分,與其在MHT中各因子的得分進行相關分析可見:自我概念與MHT因子呈負相關,換句話說在70%的量上,自我概念量表諸專案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在病態測量分數上得分越高;所有顯示出正常的負相關的相關項都不是顯著相關,就是說從總體上來看,擁有較強自我概念除了極個別的專案上表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外,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說在這20%範圍內,較高的自我概念水平對心理健康水平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具有較強的自我概念水平幾乎是在全部情況下導致了學業焦慮。

  ②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概念各維度相關分析。相對於大二和大三,大一學生的自我概念水平與心理健康問題呈顯著正相關,意味著大一學生的自我概念對其學業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而不是正面影響。然而大二和大三階段學生卻表現出更多適應了屬於自己的自我概念而對學業焦慮發展出有效的調節機制。③男女生的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男生自我概念對學習焦慮的影響最為顯著。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自我概念對男生的心理健康影響較為顯著。大學女生社會自我和自我批評對心理健康影響最為顯著,道德倫理自我和自我滿意對心理健康影響較為顯著。

  二、大學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研究結論及建議

  1.研究結論

  ①自我概念狀況。大學生自我概念的總體水平一般,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差異比較顯著,因為男女生的自我概念發展規律有所不同,女生的自我概念在小學高年級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而男生在初中以後心理髮展才會有比較大的進步。不同年級的自我概念水平差異不顯著,但在一定維度上呈現遞增的情況。從理論上來說,自我概念發展的總體水平應該是隨著年級的遞增而遞增,出現這種沒有差異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樣本容量過小,採集的樣本不具有代表性。

  ②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一般的學生佔據統計數量的大部分大學生普遍面臨比較重的壓力,大學三個年級只在學習焦慮和衝動傾向兩個維度差異不顯著,其他各個維度和整體水平差異極顯著。

  ③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相對於大二和大三,大一學生的自我概念水平與心理健康問題呈顯著正相關。由於大一的新生相比其他年級,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學習身上,由於相比其他年級來說其更需要在學校適應和學齡階段轉變適應以及新的學習方式適應,新班級、新教師的適應在花費更多的精力,對學習的過分關注而導致的學業焦慮也就變得理所當然。隨著自我概念的不斷成熟,高年級的學生可能認識到學習只是自我發展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這樣學習焦慮的程度才會有所下降。大學階段,男生成績動機中所含的競爭性和新奇性等成分高於女生,女生成就動機中的認知成分高於男生,在大學,附屬動機對男生的支配作用比女生大。

  ④大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研究結論:大學生自我概念總體處於一般水平;男女生在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兩個維度上差異不顯著,但是在其他維度和整體水平上存在極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大學生自我概念水平沒有差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呈正態分佈,大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一般;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學生自我概念水平差異顯著。

  2.改善建議

  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處於從兒童期到成人期的過渡期,紊亂無序。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大多是屬於與自我概念發展有關的問題,為了保證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及青年本人通力合作。首先,父母要改變觀念,正視兩代人之間的差異,以理解、尊重的態度去引導他們認識自我與環境。其次,學校要肩負起教育青年一代的重要責任。一方面,學校要從根本上改變只重分數和升學率,使學生形成健康而準確的學業自我概念。另一方面,學校要通過心理教育,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髮育特點有了解,防止其因無知而帶來的社會問題。最後,大學生本身要自立。大學生要了解多方面的充實自己,要有服務他人的意識,堅信能做個更好的自己。這樣才能建立準確的自我概念,正確面對自我和環境。

  參考文獻

  1.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探討趙巨集上海農學院學報1998-11-15

  2.高校閒散型性問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初探何小瑜;社會心理科學1999-12-15

  範文二: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育文化論文

  摘要: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承受較大的生理及心理負荷,人際交往頻繁,使學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時,也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育文化

  一、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

  受複雜的社會環境、緊張的人際關係、激烈的競爭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心理健康問題。從大學體育活動中的表現來看,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畏難及自卑心理。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對學習的競爭感到焦慮不安,對自己缺乏自信,缺乏獨立性及對社會和集體環境的適應能力,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稍不如意就悲觀失望,甚至表現出偏激、狹隘、自私的個性特徵。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嚴重製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例如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差,他們在體育練習中因怕做不好動作被別的同學譏笑而產生對運動的恐懼感,導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棄,從而造成較重的心理負擔。二是自負及自私心理。例如一些學生虛榮心強,愛出風頭,喜歡在課堂上引起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注意,愛表現自己,遇到一些自己力不從心的動作時,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逞強硬撐,結果失敗,久而久之就會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等等。

  二、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客觀地說,當前中國教育界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也一貫在倡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大學體育工作者思想上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較之過去有了很大的改觀,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和體育戰略上某些偏差的影響,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對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個方面:

  ***一***教師示範作用發揮不足

  體育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對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心理健康的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能始終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他們能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特點富有創造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營造課堂氣氛,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心境,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取得良好的示範效果。然而有的大學體育教師儘管在專業技能方面無可挑剔,卻因認為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不高、自身職業生涯發展受限等諸多因素,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例如有的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及訓練活動中,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成績差的學生態度冷淡等,致使一些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再如一些體育教師教學方法簡單粗暴,對體育活動中違反紀律乃至動作不規範的學生使用過激的語言,對學生的教育敷衍了事,無視學生的主動性,甚至思想狹隘,斤斤計較,胸無大志,遇困難退縮,見榮譽就爭。面對這樣的教師,學生們也會去爭名奪利,忘記了做人的坦誠。這樣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投入體育活動的興趣,也必然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

  大學時期是人一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影響學生的終生髮展。大學生心理髮展迅速,正處於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成人感、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即將到來的就業競爭等又會給他們帶來許多困惑不安、心理問題。由於有的問題具有不可彌補性,而預防勝於治療,因而在大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僧身心成長和發展所必需的。體育課程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較之其他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因為體育運動具有特殊的心理調節作用,它能使人們通過運動舒緩壓力、融入群體、增強團隊協作等作用。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教學中大膽創新,在對學生進行身體鍛鍊的同時,應特別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育活動中去,從而增強學生自我調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適應能力,克服消極心理障礙,促進身體健康和與心理健康協調發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陳舊

  心理健康不是孤立的,應該貫穿於體育課程的始終。要實現體育課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不光需要通過專門的心理健康教學內容,如藉助下雨天不能實施戶外體育訓練的時機在室內講解心理健康的有關內容,或指導學生閱讀體育教科書中心理健康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體育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指導,使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和身體鍛鍊的過程中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即通過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學會通過體育活動和心理學方法調節情緒等。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許多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孤立起來,由於在運動技能教學中缺少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設計,而把心理健康教育僅侷限於專門課程的傳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與運動技能教學訓練相脫節的誤區。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做到育體與育心的緊密結合。

  三、大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關注,就學校教育而言,各門課程均有著自身的任務及優勢。大學體育教學要確定相應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更好地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使他們擁有健康體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更好適應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的需要。

  ***一***堅持率先垂範,用教師良好心理品質引導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示範引導作用,在學生各方面發展中都至關重要。課堂心理環境主要是教師行為的產物,教師心理健康、情緒穩定,在教學中能使學生在一種心情平靜、愉快而活潑的氣氛中學習;相反,教師情緒的失控,往往會導致師生關係冷漠和教學氣氛的緊張。心理健康的體育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修養和師德修養,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能真誠地接納學生,理解與尊重學生,創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因此,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美化課堂心理環境,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因此,體育教師尤其要加強自身修養,堅持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質引導學生。新型的體育教師應更新觀念和認識,在確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時也要加強心理健康、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在教學中進行各種積極嘗試,提高體育教學的科學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緩解心理壓力。

  ***二***注重環境薰陶,用良好的體育教學情景感染學生

  體育課的環境,包括場地器材等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兩個方面。一方面,要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的場地與器材。體育課大多在室外進行,複雜多變的環境,會給學生上體育課帶來一定的干擾。所以應在課前畫好場地,放好教學器具、器材,使之整潔、美觀、富有吸引力,讓學生一到場地就有歸宿感,就感到心情舒暢,愉快有趣,渴望快點上課。因此,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的場地器材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優化體育課堂心理環境的核心。教學中的人際關係既包括師生關係,也包括學生之間的關係。在良好的人際關係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係所帶來的是積極互動的情感,合作支援的態度和良好的情緒氣氛,都將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由於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與活動要遠遠多於其它課堂教學,也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三***精選教學內容,用優化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

  大學體育教育目標,主要是通過包括體育課堂教學及各類競技比賽在內的一系列體育活動來實現。一方面,要著力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教材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照顧他們體育興趣,滿足現實的體育需要。儘可能擴大選取範圍,特別是遊戲性教材內容。如利用遊戲,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遊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專案,通過遊戲,學生的思想、智力、意志、體力得到鍛鍊提高,特別是對那些有自卑感、較孤僻的學生,多讓他們參加集體性的遊戲活動,因為在遊戲中,讓學生分成幾小組,每一組的學生為了在集體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就會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形成好的群體力量,同組的同學就會互相吶喊助威,從而促使學生間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形成情感互動,行為互動,克服了一些不良的個性品質,使情感得到昇華,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個性發展。與此同時,要優化競技體育教學內容。由於競技體育內容大多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技術的結構比較複雜,學生很難掌握,且易發生運動損傷,造成很多學生對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減少競技體育的內容,降低動作技術難度,突出體育課程健身與娛樂的功能。內容要少而精,易於掌握,易於開展,利於終身鍛鍊,並且效果明顯,使更多的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達到鍛鍊身體、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堅持實踐為主,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引學生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通過專門的理論課,更要堅持以實踐為主,即通過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因此,體育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豐富體育活動形式,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首先,要加強激勵表揚。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體驗到快樂,這對於具有強迫症和抑鬱症的學生,能夠起到較好的緩解與調節作用,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適當,教學的內容與形式,要充分考慮到個體的差異,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標,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運動專案,或讓學生自己選擇,使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都能得以發揮,在各自擅長的專案中找到運動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才能。其次,要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創造融洽的師生關係,有利於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學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師要主動與之溝通,進行疏導。營造一個融洽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體育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運動技術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狀況,做到心中有數,並因人而異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第三,加強心理誘導。心理研究表明,當自己的能力適應任務挑戰時,學生就會產生愉快。在體育教學中要善於利用任務進行誘導,循序漸進,使其懂得只要主觀努力,方法得當,就能將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揚長避短,逐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第四,加強教師示範感染。對於某些技術動作,儘管教師做了技術示範,可是有的學生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這些技術動作。這時候,教師除啟發、鼓勵學生的信心外,還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去帶頭練習,當他們成功的完成這些技術動作時,能很快的消除這部分學生的心理顧慮,增強其完成動作技術的自信心。最後,要引導學生正確自我暗示。教師要想學生傳授有關的運動心理學知識,並結合練習進行心理訓練。培養學生具有在面臨某種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進行積極的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的能力,從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五***鞏固課堂成果,用豐富的體育課外活動發展學生

  課外活動有著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容易接受,願意積極參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參加課外活動同時,它不受課堂教學中的時間、空間、形式上的極限,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深刻,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統一課業向自主選擇課業轉變。學生儘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選擇活動內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過程中完成某種“練習”,使大量無效流逝的間隙時間變得充實有意義,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變成促進自我素質提高和能力發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於社會大課堂中接受錘鍊,使身心健康成長在課外活動時間。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承受較大的生理及心理負荷,人際交往頻繁,使學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時,也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未來社會將是一個既互相競爭又越來越相互依賴的複雜多變的世界,大學生作為未來世界的建設者,必須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積極樂觀、奮發進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陣地,體育教師應該在加強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教育的同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賀銀瑞上海高教研究1994-04-15

  2、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楊洪輝山東體育科技1998-12-20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論文範文心理健康
相關知識
大學心理健康格式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格式期末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格式小論文
大一期末心理健康格式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教程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課程論文
新生心理健康格式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3篇
大學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