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森林倡議書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三木森,森林是我們人類生殖繁衍的大搖籃。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篇一:

  保護森林倡議書

  各位父老鄉親:

  森林資源,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源之一。在過去的時光裡,一些村民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濫砍濫伐,使得森林資源越來越少,令水土大面積流失,使洪水捲走了寶貴的土地,塌方、狂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猛烈襲擊著我們的家園,這一切都是人們濫砍濫伐的後果。

  近些年來,國家非常重視保護森林,實施了退耕還林等措施。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破壞森林的行為還時有發生,有的地方還比較嚴重。森林被糟蹋,許多以前出水的地方已經不出了,以前有的野生動植物現在已經沒有了,青山已經化成了烏有。

  我們應該為自己和後代著想,沒有樹的環境不堪設想。沒有一個城市不因綠化而投入大筆的資金,更沒有一個城市不需要綠化,因為健康的生活是需要綠色的。森林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要保護好自己手裡的財富!

  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事做起,來保護我們這筆巨大的財富。首先要多種樹,讓森林的生命在家鄉得以延伸。其次還可以使用"新能源",我們可以用沼氣和電代替大部分柴,如果條件好一點的可以用煤等。

  珍惜森林資源,保護我們共同的環境。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一切自然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年年春光燦爛...... 各位父老鄉親們,請您放下手中的斧頭和柴刀,阻止毀林、不要亂砍伐,嚴禁放火燒山。保護好故鄉的森林,為森林資源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把綠色的青山留給子孫後代吧。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篇二:

  保護森林資源建議書

  xxx林業局局長:

  xxx一帶是嚴重的沙漠化地區,空氣乾燥,植被稀少 ,生態環境十分糟糕.只有加大森林建設,才能改善這裡的環境.美麗的生活環境,是我們每個人都殷切希望的.然而當下太原,樹木稀少,人們整日沐浴在"風土"之中,飽感"沙漠風情".究其原因,除了地理位置本身,還在於xx的森林太少了,樹木貧瘠,阻擋不了風沙,若多植樹,定能翻新面目.而林業

  局的同志們,應當加強工作力度.誰都不管不顧的話,太原地區 遲早被黃土隱埋.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將荒廢的土地全部利用到植樹上.

  2.對城市綠化帶進行拓寬,重點保護.

  3.多多宣傳植樹愛樹.

  4.為市民免費發放小樹苗,全民參與森林建設.

  為了我們的家園,趕快加入到植樹大軍中來吧!讓"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不再重演!

  祝工作順利!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篇三:

  森林防火倡議書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森林是大自然的生態屏障,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搖籃。森林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淨化空氣,美化環境,預防自然災害。因此,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綠色家園。眾所周知,森林火災是破壞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大敵,是危及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元凶,是破壞社會穩定的禍根。因此,預防森林火災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希望我們攜起手來模範遵守森林防火各項規定,積極踴躍地加入到森林防火隊伍之中來,樹立起愛林護林光榮,隨意用火毀林可恥的觀念。

  希望老師和同學們做到以下幾點:

  1、嚴格遵守野外火源管理規定。不準在山林中亂丟菸蒂;不準在野外點荒火;不準燒田坎、燒田草;不準在野外燒火取暖;不準在野外燒烤食物;不準在野外燒水做飯;不準在山林中燃放煙花、鞭炮;

  2、在春節、清明節和其他日子上墳祭祖時,嚴防山林火災發生。

  3、嚴禁隨意用火燒荒整地。

  4、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要立即報告當地村組負責人或撥打當地鄉鎮防火值班電話。嚴禁獨自一人撲火,嚴禁兒童、中小學生上山撲火。造成森林火災,要依法承擔經濟賠償和法律責任。

  5、每一位同學都要學習森林防火知識,並向家長做好森林防火的宣傳工作。 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要牢記:

  1、造成森林火災,燒燬林木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2、違反野外用火規定,不管是否造成森林火災,都將受到當地政府或林業主管部門的處罰和警告。

  3、造成森林火災,視情節輕重,將依法受到行政處罰、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判處有期徒刑等法律制裁。

  平安、和諧、健康是每一個家庭的福祉,請您記住我們的忠告,謹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保護視力的倡議書格式範文
保護家鄉的河倡議書
相關知識
保護森林倡議書範文
愛護森林倡議書範文
保護黃河倡議書範文
保護泉水倡議書範文
保護青蛙倡議書範文
關於保護公園倡議書範文
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
保護動物倡議書範文
保護動物倡議書範文怎麼寫
保護環境倡議書範文精選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