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育職稱論文
教育以一種意識改變另一種意識,以意識之間的碰撞、磨合、滲透及變革為目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不要把幼兒教育中的保育變成了保護教育
摘要:所謂保育是指成人為幼兒提供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環境和物質條件,並給予精心的照顧和養育,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發育,逐漸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作為教育者的職責不僅僅是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不讓他們受到傷害,還應該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斷提高他們各方面的技能,使教會他們自己做,而絕不是代替他們做。
提起上幼兒園的孩子,總是讓人想到年幼的孩子一行鼻涕、兩行眼淚的入園情景,還有孩子不會獨自入廁、不會獨立吃飯的嬌嬌嗲嗲的樣子,正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缺少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衡量一個幼兒園是否優秀不僅要看教育質量還要看保育質量。
所謂保育是指成人為幼兒提供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環境和物質條件,並給予精心的照顧和養育,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發育,逐漸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廣義的保育包括對兒童身體的照顧和心理、個性的培養。
幼兒園保育是對幼兒自理能力達不到的方面給予相應的照顧,如:幫助幼兒盛飯菜,小班幼兒如廁時保育員要幫助他們整理衣褲,幫助長髮的女孩梳理辮子等。
對孩子的保育要有一定的範圍和要求,許多的保育老師對孩子的保育超出適當的範圍,造成了保育過當,把保育變成了保護教育。
1、造成保護教育的種種原因
1.1 幼兒年齡小、能力差成了許多保育老師對幼兒過分保護的藉口。
1.2 各個幼兒園和社會上的一些事故報道,也讓老師們“觸目驚心”、“聞風喪膽”,有的老師就想:在平時的工作中,儘可能的少讓幼兒動手也就減少了危險發生的機率。有的老師說: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不是也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嗎?只要我們細到不能再細,把孩子們放在口中含著,放在手心裡捧著,不就可以了嗎?
1.3 孩子做不好,會給保育工作增添一定的麻煩。孩子的年齡較小,剛開始做的時候,一定是做不好的,不可能和大人做的一樣,有的保育員覺得與其讓孩子們去做,會做得一塌糊塗,到後來,自己還要幫助他整理,不如自己直接幫助他們去做,既不要費兩次事兒還比較容易。
1.4 家長不良的教養態度。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在的孩子在家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許多的家長看不得孩子做一點事情,受一點勞累,他們在家中對孩子包辦代替,也希望老師在幼兒園中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地幫助照顧。
2、過分保護教育的表現
事例1:有一天這個班上的保育員請假沒來,由行政部的一位老師替班,這天下午的點心有茶葉蛋,這位老師把茶葉蛋放在了桌子中間的點心盤中,讓孩子們自己剝皮。兩、三分鐘過去了,有幾個孩子去把雞蛋拿在手中,不知如何下嘴,問到他們,他們說:不知道怎樣剝皮。甚至有個孩子拿著沒有剝皮的雞蛋直接放在嘴中咬,讓老師哭笑不得,詢問班上的老師才知道,平時孩子們吃雞蛋都是保育老師把皮剝好再給孩子們吃,從沒有讓孩子自己剝過皮。問其原因,說是讓孩子們自己剝速度慢,還弄得到處都是皮,不方便打掃。
事例2:該吃點心了,今天的點心是桔子,保育員老師熟練地在每一個桔子上都用刀子切一個口,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容易剝。也有的老師乾脆把皮剝掉,光光的桔子靜靜的躺在點心盆中,等著孩子們來拿。
事例3:戶外活動的時間要到了,班上的兩個老師在對話,教師甲說:今天應該是什麼遊戲。教師乙說:打倒大灰狼。教師甲:什麼,“打倒大灰狼”,裡面有攀登架,要爬這麼高,不行,不行,太危險了。教師乙:就是,出了危險怎麼辦?乾脆還是玩"切西瓜"吧,沒有器械,比較安全。
3、保護教育帶來的教育弊端
3.1 限制了孩子智力的發展。俗話說:動手才能動腦。通過動手操作,身體的動作能夠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限制了孩子手和身體的動作,也就無形中限制了孩子的發展。陳鶴琴老先生認為:“一切的學習,不論是肌肉的,不論是感覺的,不論是神經的,都是要靠做的。[1]”
陳老先生認為,小孩子生來無知無識,沒有什麼能力。他的認識是由經驗得來的[1]。如:讓孩子們自己剝桔子,第一次他不會剝,老師給他們適當的指導,第二次,在吃桔子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去找尋方法自己動手。在幾次經驗的積累之後,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自己剝桔子,而且還對桔子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了桔子的皮中有很多的水分,知道了從桔子下面的"桔子臍"處開始剝比較容易,知道了剝桔子皮的時候,要離自己的眼睛遠一點,因為桔子水濺到眼睛中,眼睛中會疼的。
3.2 阻礙了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提高。陳鶴琴主張: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們自己做[1]。保育並不是保護教育,並不是什麼都不讓幼兒去做,完全的包辦代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還明確指出: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3 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幫助班上孩子做一些他們應該會做的事情,會加大保育教師的工作量。與其這樣,倒不如在前期給孩子們適當的鍛鍊,慢慢的教師就可以"退居二線"了,讓孩子們在"會做就自己做,不會做可以學著做"的氛圍中漸漸的學會獨立。當然,對於孩子不應該會做的事情,教師一定不要強行要求,以免發生安全問題。
3.4 為社會的發展進步造成了隱性障礙。教育質量的高低影響著社會質量,在過分保護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進入社會以後,勢必會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個人麻煩累積之後就會形成社會問題。
4、如何擺正保育的正確位置
4.1 教師應該明白作為教育者,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不讓他們受到傷害,還應該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斷提高他們各方面的技能,使教會他們自己做,而絕不是代替他們做。
4.2 教師要明確各個年齡班孩子的生理特徵,利用孩子的生理特徵指導保育工作,在孩子年齡特徵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促使他們自理自立,在嘗試探索中不斷髮展。
4.3 教師要時刻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各種裝置用品要經常檢修,在活動中先把方法教給孩子,再加上細心地觀察、體貼地照顧,讓孩子們安全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鶴琴之聲》17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廣東省教育高階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