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論文
國防科技在整個科技發展中往往超前於民用科技而處於先行發展的地位,並對民用科技的發展起著先導和帶動作用;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國防科技與民用科技
從總體上看,整個 科學 技術可以分為國防***或軍用***科學技術與民用***或普遍***科學技術。但由於80%的 科技 成果既可用於軍用又可用於民用,因此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各國 發展 的 歷史 表明:國防科技在整個科技發展中往往超前於民用科技而處於先行發展的地位,並對民用科技的發展起著先導和帶動作用;另一方面,民用科技的發展又是國防科技發展的基礎,它為國防科技的不斷進步提供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技術條件。雖然冷戰結束後,世界許多國家調整了國防科技發展戰略,但的上述基本關係仍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一、國防科技的先行發展
鑑於國防科技的特殊重要性,在整個科技發展過程中,國防科技總是處於優先發展的地位,或者超前並帶動民用科技的發展。這是國防科技的一般科技功能的集中體現。
***一***一個“古老而痛苦的真理”
從古至今,在各個國家,不管是 政治 家、軍事家,還是科學家、 企業 家,都對國防科技或軍事技術在國家各項事業特別是科技發展中處於先行發展的事實予以承認,甚至認為“這是一個古老的,也仍然是痛苦的真理。”①
當戰爭伴隨著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成為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以後,就像生命之初人類本能地要採用各種可能的手段進行生存鬥爭一樣,國家或統治階級必然會要建立強大的軍隊,並掌握最有威力的武器,從而使優先發展軍事技術勢在必行。因為戰爭的需要比其他任何需要都更為迫切、更為重要,而發展軍事技術是滿足這種需要的最重要手段。於是國家便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研製武器。許多科學家也就投身到軍事技術的發展之中。古希臘的阿基米德是古代 研究 軍事技術的著名科學家之一。在近代科學誕生以後,幾乎所有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從近代科學巨人伽利略、牛頓等人,到 現代 科學泰斗愛因斯坦,都或多或少地從事過軍事技術或武器裝備的研究。在眾多有才華的科學家的努力下,科學上的新發現,技術上的新發明創造,大多要麼產生於軍事領域,要麼首先 應用 于軍事領域。軍事、戰爭不斷給國防科技發展提出需要解決的 問題 ,而國防科研的開展在極大地提高武器裝備的效能和國家軍事實力的同時,也促使許多新的科學技術領域得以開闢並獲得發展。正如貝爾納所說:“科學與戰爭一直是極其密切的聯絡著的;實際上,除了19世紀的某一段期間,我們可以公正地說,大部分重要的技術和科學進展是海陸軍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②不僅如此,而且“軍事始終是 社會 生活領域中對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利用得最多和最快的一個領域。”③
隨著國防科技的發展,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踐,使各國更進一步認識到了發展國防科技的重要性。因此,近半個世紀以來,國防科技在各國各項事業,尤其是科技發展中,更牢固地佔據著先導地位,以至於冷戰時期,美國、前蘇聯兩國乃至世界許多國家的整個科技和 經濟 發展都是以國防科技發展的需求為導向的。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兩大國的國防科研經費都佔政府科研撥款總額的60%以上,兩國第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大部分都在從事與軍事有關的研究與發展工作。實際上,當時全世界科研總經費中,國防科研經費所佔比例至少在50%以上。
展望未來,雖然由於冷戰的結束各國國防科技發展的規模可能還將縮小,速度進一步減慢,但其優先地位仍不可動搖。例如,即使到了2000年前後,美國的國防科研經費在政府的科研撥款中仍將佔總額的50%。這就是說,國防科技的先行發展已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或 規律 。
***二***國防科技發展對整個科技的推進
軍事的需要,國防科研的開展,導致了科學技術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而且還可促使一系列新 理論 、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的問世,因而引起新的學科或專業技術領域的建立和發展,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個整個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時,現代大型的軍事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的實施還給科研管理方式或科研體制的變革以巨大刺激,促使科學技術從“小科學” 時代 進入“大科學”時代,這對於整個科技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應該強調指出,許多重大的國防科研計劃的實施或國防科研專案的完成對民用科技發展的 影響 之深遠和涉及範圍之廣泛,甚至對整個經濟發展的全域性性影響,往往是民用科研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儘管國防科技發展對經濟發展有不利的一面,但各國仍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發展國防科技,以全面推動整個科技的進步。
1.武器裝備的研製與新的技術突破
科技發展史證明,許多具有劃時代意義和全域性性影響的重大科技成就,都是因為軍事的需要,通過研製武器裝備而取得突破的。材料、機械製造、通訊、 電子 、資訊處理、能源、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科技領域的重大進展概莫如此。
例如,雷達的研製極大地豐富了無線電電子學的 內容 ,並促進了電子元器件和電子線路技術的發展;因 計算 火炮彈道而研製成功的計算機,導致了電腦科學的正式建立,而電腦科學的發展則改變了資訊科學技術和控制技術的面貌,還導致了人工智慧這一新領域的誕生;核武器的開發使核物理、高能物理、核技術和能源技術大放異彩;遠端火箭和彈道導彈的研製迎來了空間科學和航天技術的大發展。國防科技對一般科技的推動有時是我們想象不到的。人們今天常常見到的許多技術看起來似乎與軍事無關,實際上卻是國防科研的成果。例如,罐頭食品的製造及其儲存在今天看來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日用 工業 技術,但這項技術卻是19世紀初法國政府為解決軍隊的食物供應而作為一項軍事科研任務交由尼古拉斯·阿珀特等人研究出來的。後來,戰場外科抗菌和無菌操作也得益於這項成果。又如,傳送帶、縫紉機等也是軍事上的發明或國防科研的成果。1798年,美國發明家惠特尼接受政府的槍支訂貨後,為提高槍支的生產效率而設計出了傳送帶。此後傳送帶被逐步推廣應用於機械、汽車、照像機、鐘錶、電視機、電子裝置等的生產流水線上。縫紉機則是普法戰爭時為解決法軍縫製軍服的需要由巴塞爾米·西莫尼製造出來的。
2.國防科研對“大科學”的刺激
國防科技對整個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還集中表現在促進科研管理模式或體制的重大變革上。正是軍事技術發展的需要和現代重要的武器裝備研製計劃的實施,使科學技術更快地從“小科學”時代推進到了“大科學”時代。
在19世紀中葉以前,科學研究大都是科學家個人的事業,尚未形成由國家資助科研的體制,科研經費投入和參加科研的人數都很少,因此那時的科學稱為“小科學”。但在20世紀以後,由於大型武器裝備的需要,促使“小科學”逐漸發展為“大科學”。
所謂“大科學”,就是科研經費數量龐大、參加科研的人員眾多,由國家進行組織管理的規模巨大的科學。這種“大科學”誕生於國防科研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軍事的需要,美國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國家科研機構,並把國家實驗室、工業實驗室、高校實驗室以及非營利的科研機構,統一由聯邦政府研究與發展署管理。這實際上完成了戰時美國“大科學”體制的改造。在戰爭中,為了研製出必需的新型武器裝備,美國政府資助並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的國防科研計劃,如雷達的研製、***的研製等。其中最著名的當數研製第一顆***的“曼哈頓工程”計劃。美國為實施該計劃,共耗資20億美元,集中了15萬名科技人員,在政府的統一組織管理和協調下開展研製工作。該計劃的成功實施,對於科學技術的組織管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宣告了“大科學”時代的到來。
戰後,美國一方面將“大 科學 ”體制和管理 方法 從國防科研移植到民用科研上,同時繼續沿用“曼哈頓工程”的方法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武器裝備研製計劃和航天技術 發展 計劃。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世界許多國家紛紛將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納入政府的管理範圍之內。前蘇聯、 中國 、英國、法國等也實施了一系列研製尖端武器裝備的“大科學”計劃。無論是50年代美國的“北極星”彈道導彈潛艇計劃,前蘇聯的人造衛星計劃,還是6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前蘇聯的宇宙飛船計劃,中國的“兩彈”、“一星”計劃,也無論是70年代美國的太空梭計劃,前蘇聯的空間站計劃,還是80年代歐洲航天局的“阿里安”火箭計劃,美國的“戰略防禦倡議”計劃,中國的“863”計劃,西歐的“尤里卡”計劃,所有這些重大的國防和民用科研計劃的實施,都是“大科學” 時代 日趨成熟的標誌。
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是由於國防 科技 發展的推動,各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才告別了“工場手 工業 ”式的“小科學”時代,迎來了“機器大工業”式的巨集偉的“大科學”時代。正是由於“大科學”的蓬勃興起,世界又很快進入了新技術革命的浪潮洶湧澎湃、高技術迅猛發展的新時期。從這一方面來評價,國防科技對整個科技進步的推動是不可估量的。
二、民用科技對國防科技發展的 影響
雖然軍事的需要、國防科研的開發極大地推動了民用科學技術的進步,但國防科技的發展更離不開民用科學技術的繁榮,因為它必須以整個科技進步作為發展的基礎。英國著名科學家羅素認為:“科學的實際重要性,首先是從戰爭方面認識到的。伽利略和雷奧納都自稱為會改良火炮和築城術,因此獲得了政府的職務。從那個時代以來,科學家在戰爭中起的作用就愈來愈大。”④這指出了科學和科學家對軍事技術的重要作用。
與古代科學和近代科學相比, 現代 科學技術對國防科研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層次的。
第一,各種現代武器系統和軍事技術裝備從原理、結構的 研究 、設計到使用和改進,都是建立在現代 自然 科學、技術科學發展的基礎上的,都離不開現代自然科學提供的 理論 武裝和技術科學的突破。眾所周知,核武器的開發是以核物 理學 的發展為前提的,彈道導彈的研製是以空氣動力學、材料科學、推進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等的發展為基礎的,精確制導武器的問世是以微 電子 學、 計算 機技術和感測器技術的成就為條件的,隱身飛機的誕生是以材料科學的新進展和新設計製造技術為依據的。實際上,從常規武器到戰略武器,從傳統武器到高技術武器,其研製和改進無一能離開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最新成就。高能鐳射武器的研製,可以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一道理。
美國“戰略防禦倡議”計劃中的地基高能鐳射武器系統***由於該計劃的調整,這一系統的研製雖已推遲,但仍在繼續開展研究工作***,由高能鐳射發生器、鐳射束聚焦與發射系統、鐳射束大氣傳輸與自適應光學系統、天基中繼反射鏡和天基作戰反射鏡系統、作戰管理與殺傷評估系統等部分組成。所有這些分系統的設計製造均涉及一系列複雜的自然科學的理論 問題 和技術科學的方法問題。例如,鐳射發生器既依賴於量子電子學關於“微波鐳射輻射振盪放大”等關鍵問題的研究所取得的突破,還必須利用高能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等的最新成就;鐳射束的發射與大氣傳輸和反射鏡等涉及光學、新型材料及精密加工製造技術、自適應光學、大氣物理學、航天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領域所取得的新進展;作戰管理與殺傷評估則與計算機技術、空間監視與探測技術、資訊傳輸技術等的研究密切相關。此外,高能鐳射器要作為反導武器使用,還必須解決鐳射束對材料的殺傷破壞機理問題,這又離不開高能物理、高溫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材料與結構應力等領域的研究。
第二,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 應用 越來越廣泛,促使國防科研的研究性質和科研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影響軍事技術發展的主要是應用科學和技術科學,如金屬學與金屬工藝學、機械原理與設計、化學工程等,基礎理論科學與之明顯脫節,因此國防科研僅限於發展研究和應用研究。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雷達和計算機的研製主要依靠大批優秀的數學家去解決複雜的數學計算問題,第一顆***的研製是作為基礎科學的原子物理學發展的直接結果,同時也需要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工程計算問題。此時人們發現,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理論修養和才幹“使工程師們相形見絀”。從此,武器裝備的研製進入了理工結合的時代。既然基礎理論研究可以導致嶄新武器裝備的問世,它們理所當然地成了國防科研的物件和 內容 。現代國防科研因此形成了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三種不同性質的科研在內的完整的科研結構。現在甚至可以說,如果基礎研究不能走在前面,武器裝備的發展就很難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基礎科學對武器裝備研製的作用在不斷增強,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大。現代軍事技術領域不但積極應用了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這樣一些基礎科學的理論研究成果,而且也將天體科學、地球科學等基礎科學用於軍事目的,同時還大大擴充套件了所有這些基礎科學的應用範圍,以至於“現在無法絕對肯定有某種自然科學與軍事發展無關,對它沒有用處。一切領域的自然科學不是已經用於軍事發展,就是對軍事發展有潛在的應用價值。”⑤利用動物學對某些動物器官的構造和功能的研究***即仿生學***成果來研製武器裝備已不是什麼新奇事物。例如,模仿鳥類的翅膀設計軍用飛機的活動機翼,模仿某些動物的聽覺與視覺器官設計軍用感測器等,已日益成為較為成熟的技術。利用對人類高階神經活動的研究成果研製神經性毒劑,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研製基因武器等,正在成為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更引人注目的是,利用地球科學***如氣象學、地震學等***和化學理論研製的環境武器,可誘發狂風暴雨、山洪、海嘯、地震等。70年代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就曾試驗以氣象武器對付“胡志明小道”,並取得一定效果。現在,利用化學的新成就研製非殺傷性的粘合劑使飛機被粘結在機場跑道上,使火炮、坦克和裝甲車輛的零部件粘合在一起無法使用或行駛等,已成為美軍未來高技術武器的一個發展方向。所有這一切都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是國防科研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第四,現代武器裝備結構極其複雜,製造技術要求高、難度大,其研製、生產和維護使用都需要使用民用工業提供的加工製造技術,或者說作為國防科技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工業的生產製造技術必須以民用工業技術特別是其中的新技術為基礎。如現代武器裝備的基本製造技術和製造裝置仍然以民用機械製造常用的技術和裝置,如鑄、鍛、鉚、焊、車、鉗、刨、銑、磨、鏜、鑽和熱處理等基本技術和裝置為基礎。主要的武器裝備或者直接用這些技術和裝置製造,或者用以這些技術和裝置為基礎研製出來的各種新的專用裝置和新技術***如高精度專用精密機床、爆炸成型技術等等***來製造。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製造技術和裝置的發展,任何現代武器裝備都不可能製造出來。因此,國防科技不能脫離民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單獨發展。
參考 文獻
1.F.J.施特勞斯.挑戰與應戰.中譯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87
2.J.D.貝爾納.科學的 社會 功能.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41
3.H.A.洛莫夫.科學技術進步與軍事上的革命.北京:戰士出版社.1982.26
4.羅素.西方 哲學 史.中譯本.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5
篇二
國防科技與國防工業
一、國防 工業 是國防 科技 發展 的基礎
二者之間的關係首先表現在:國防工業國防科研的開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儀器、裝置和各種基本技術,併為國防科研成果物化為武器裝備提供技術保證。在總體上,一個國家有什麼樣的國防工業才會有什麼樣的國防科技。國防科技不能離開國防工業而單獨存在,也不能離開國防工業的發展而單獨發展。
國防工業是國防科技發展的基礎集中表現在,國防工業先於國防科研成為 社會 獨立的行業。一個國家只有首先直接或間接擁有某種國防工業的基礎或已建立了某種國防工業***如兵器工業、航空工業等***,才有可能開展某種相應的國防科研,而且只有國防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較高的國家,才能真正建立起本國的國防科技事業。例如,在冷兵器 時代 就有了手 工作坊式的冷兵器製造業,但還沒有國防科研機構或部門的存在。到了黑火藥時代以後,由於鋼鐵冶煉、火藥製造、 機械加工業等的發展,使兵器工業發展到新的階段,搶械製造、彈藥製造、火炮製造、艦船製造都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近代國防科研才作為一種專門的社會行業或 職業而誕生。
國防科研以 應用 研究 和發展研究為主,其最終研究成果主要是物化的武器裝備。不管是應用研究還是發展研究,實驗研究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研究 方法 。國防科研的全過程需要採用各種原材料和各種先進的製造裝置與工藝製造出樣品、樣機或模型,同時也需要使用各種精密的儀器裝置對研製物件的原理、過程、結果、效能和零部件等反覆進行實驗、測試。因此,在 現代 國防科研機構中,都擁有大量先進而又昂貴的實驗研究儀器裝置和設施,以作為開展研究的物質技術基礎。只有建立在冶金、化學、機械製造、 電子 等基本工業技術基礎上的國防工業才能為國防科研提供這些基本的物質技術保障。現代許多典型的武器裝備的研究與開發,在動員全國有關的工業 企業 參與協作的同時,都是以國防工業企業為主要承擔者的。不但國防科研的方法、手段和過程需要國防工業的支援,而且國防科研最終成果的取得也離不開國防工業的製造技術。而要將這些成果最終變成戰鬥力,還必須成批地大量生產製造出武器裝備,這更是國防工業才能勝任的。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國防工業是國防科研的最後的重要環節。
“現代的軍艦不僅是現代大工業的產物,而且同時還是現代大工業的縮影。”在現代 科學 技術發展的今天,不只是軍艦,而且包括飛機、坦克、核武器、導彈等在內的各種重型武器裝備,特別是高技術武器裝備,都可以看作是現代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的產物和縮影。因為典型的現代武器裝備的製造需要綜合運用各種門類的工業製造技術。現在在各國的國防工廠裡集中著國家工業發展的精華,擁有大批一流的工程技術專家及大量高效能的通用和專用製造裝置。這些代表或反映了一個國家工業整體實力和最高水平,因為國家最新最先進的技術一般總是優先運用在國防上,有的甚至被長期限制在國防工業領域。因此,具有發達工業的國家,其國防工業也就發達。國家依靠國防工業將國防科研成果從 理論 變成現實,根據設計圖紙和設計要求製造出所研究出的武器裝備,並將其投入批量生產。如果沒有國防工業所提供的製造能力,國防科技成果往往只能是一紙空文。
現在,許多國家建立有門類眾多的專業化的國防工業,它們是相應種類的武器裝備和整個國防科技發展的基礎。例如,兵器工業、航空工業、艦舶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電子工業等分別是槍炮和坦克、飛機、軍艦、核武器、導彈和航天器、雷達和電子戰裝備研製的基礎。許多典型武器裝備的研製往往需要上述各種甚至更多的工業技術的支援,否則,國防科研將難以取得進展。例如,核武器的原理早已是世人皆知的了,可有的國家即使獲得了***的設計方案仍然研製不出***來,根本原因主要是國家的整個工業技術***因而國防工業***水平尚達不到製造***的要求。在這種意義上講,國防工業的發展水平決定了國防科技的發展水平,國防科技的發展不可能超越國防工業所能達到的技術水平。國防科技先進的國家必然有發達的國防工業。
有一個引人注目的事實,那就是至今在國際貿易中,除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之外,美國等工業化國家一直嚴格控制許多基本的工業製造裝置***包括高精度的銑床、磨床等***和技術的出口,因為這些裝置和技術可以明顯地提高別國的國防工業的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進而有助於別國國防科技的進步。這從一個側面進一步說明了國防工業對國防科技發展的重要性。
二、國防科技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關鍵
國防工業是國防科技進步的基礎,反過來國防科技進步是國防工業不斷現代化的關鍵。它為國防工業的發展研究出新的技術手段,開發出換代產品,促使國防工業門類結構的擴充套件。現代國防科技愈來愈超前於工業的發展,為國防工業的發展提供指導,使國防工業具有強大的科學技術潛力。
***一***國防科技為國防工業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不論是近代、現代或當今的高技術時代,以武器裝備的製造為主要任務的國防工業主要是機器大工業,其發展已經歷了半機械化、機械化、半自動化、自動化等技術階段。科學技術特別是國防科技的進步不斷為國防工業提供的更新更先進的技術手段直接促成了這種發展變化。
從軍事的需要和技術與 經濟 的角度出發,武器裝備的製造要求高質量、高產量、高效益,因此總是力圖儘量採用新的高水平的製造技術和工藝,而國防科研人員也總是將此作為自己的 研究 任務之一。特別是,每當研製一種新的武器裝備時,國防科研人員必須解決其製造 方法 問題 。如果原有的裝置和工藝不能滿足需要,就必然會 應用 新的 科學 技術成果,開發出新的製造裝置和工藝。就這樣,在國防科研的進行中,也就逐漸將許多新的發明創造、許多新的裝置和工藝方法提供給了國防工廠。這是國防 工業 得以從手工製造過渡到 機械化並進一步向自動化 發展 的主要原因或動力。這種情況就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產過程成了科學的應用,而科學反過來又成了生產過程的要求,即所謂職能,每一次發現都成了新的發明或生產方式新的改進和基礎。”考察各國國防 科技 的 歷史 和現狀可以發現,國防科研中有不少專案,包括一些 目前 正列入重點發展物件的關鍵技術,就是直接為提高國防工業的技術水平服務的。例如,有許多專用的精密機床,是為了製造軍艦、潛艇、飛機、導彈上的某些特殊的零件而研製出來並裝備給國防工廠的;粉末冶金、爆炸成型、快速冷凝等新技術新工藝,是為製造導彈、飛機等武器裝備上的一些形狀複雜或要求特殊的零件而研究成功並首先提供給國防工廠的。以 計算 機的應用為中心的資訊科技和自動控制技術,特別是先進的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和柔性製造系統等高新技術,現已成為許多國家國防科研 計劃中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它們和工業機器人技
術等正在給武器裝備的製造技術帶來一系列嶄新的變化,將極大地促進國防工業的 現代 化。
***二***國防科研為國防工業研製更新換代的新產品
儘管從歷史上看,國防工業先於國防科研而產生,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防科技卻愈來愈明顯地走在國防工業發展的前面。它除了能為國防工業提供新的技術之外,還能為國防工業提供更新換代的產品,使國防工業能滿足國家軍事上的需要,生產出一代又一代的武器裝備。
國防科研的目的在於為軍隊提供優良的武器裝備。政府根據國家的安全政策或軍事戰略、目前的和潛在的威脅、國家的經濟能力、當前各項技術的水平和未來可能發生的等,制定計劃,研製出新的武器裝備,經試驗、鑑定和定型後,交付國防工廠成批生產製造。國防工業實際上就是這樣緊跟著國防科研不斷髮展的。如果沒有國防科研,國防工廠很可能是“幾十年一貫制”地長期生產原有的老產品,其生產製造技術和生產出的產品,均會越來越落後。各國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發展大致已形成這樣一種程式或模式:在國防工廠正在生產原有的武器裝備的同時,國防科研機械已在進行新的下一代武器裝備的研製;一旦時機成熟,國防工廠就轉產換代的新產品。國防科研機械研製出了幾代新的武器裝備,國防工廠才有可能生產出幾代新的產品,國防科研就這樣不斷為國防工業的發展提供指導,併為其形成發展潛力及建立技術儲備。
***三***國防科研導致新的國防工業部門的出現
縱觀軍事技術的發展史,國防工業是隨國防科研的發展而逐漸擴充的。在冷兵器 時代 ,只有單一的冷兵器製造業。進入黑火藥時代以後,基於國防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先後誕生了槍械製造、火炸藥製造、火炮製造、艦船製造等國防工業。現代,由於國家對國防科研越來越重視,先後研製出了飛機、化學毒劑、高爆炸藥、坦克、潛水艇、航空母艦、導彈、雷達、核武器、軍用衛星等一系列新型武器裝備,不但使原有的幾種國防工業規模更大、技術水平更高,而且逐步建立了嶄新的航空、軍用車輛製造、軍用 電子 、導彈、原子能、航天等多種不同門類的國防工業。這些新興的國防工業不但是新技術的產物,而且為高技術和高技術武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空天飛機、軍用空間站、定向能武器、隱形武器、軍用機器人、基因武器等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研製成功,國防工業還將進一步得到擴充套件,而且還會產生更新的國防工業部門,如定向能武器工業、生物工程武器工業和智慧武器工業等。
從上可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先進的國防工業就不可能開展高水平的國防科研,同樣,如果沒有高水平的國防科技,也一定無法建立起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國防工業。
三、現代的一體化
是緊密 聯絡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日新月異發的條件下,國防工業的發愈來愈強烈地依賴國防科技提供的科學指導和技術武裝,而國防科技同樣愈來愈強烈地依賴國防工業建立的技術基礎。
現代的一體化,指的是國防科研***主要是武器裝備的研製***與生產製造融為一體,彼此不可分離。這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組織體制上相互獨立的國防科研機構和國防工廠相互協作,共同承擔完成武器裝備的研製與生產;國防科研機構與國防工廠共同組成科技?工業集團公司或綜合體,實行組織 管理的合二而一,使科研與生產都成為公司本身固有的職能和任務。
無論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還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以上兩種情況同時並存。如美國的國防科研機構也像其民用科研機構一樣,可分為政府***軍方和工業部門***的科研機構、 企業 的科研機構、非盈利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的科研機構。其中企業的科研機構在組織體制上就是國防工業企業的組成部分,其他三種獨立於國防工廠的科研機構在進行武器裝備的研製時基本上都是通過 合同研究的方式與國防工廠共同承擔的。這種一體化是由現代國防科技發展的高度綜合化和研究性質***以開發研究為主***以及現代工業技術的高度科學化決定的。
除了少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外,現代國防科研最終都要開發出實用的武器系統或技術裝備。這既需要從 理論 進行探討,以提出科學的設計方案,同時也需要解決製造工藝和技術問題,而這往往是國防科研機構自身有限的加工製造能力所不能及的,需要國防工廠甚至許多民用工廠參與協作。另一方面,由於許多武器裝備的製造技術複雜、難度高,需要採用一些新的專門的技術,在研製樣品、樣機過程中,以及在研製出的新產品投入批量的工業化生產的過程中,國防工廠也離不開國防科研人員的支援與參與。因此,現代許多重要的武器裝備的研製與投產需要國防科研機構與國防工廠通力合作。這種合作是大科學時代大型研究與發展專案計劃實施的典型特點。***、***、洲際導彈、軍用航天器等的研製和批量生產就是一個科學與技術、科研與生產密不可分的過程,幾乎無法將其明確劃分為科學研究與生產製造兩種不同的勞動或過程,甚至它們的研製與生產都是由同一批科學家和工程師使用許多相同的裝置完成的。例如研製核彈頭使用的主要設施是核反應堆,在其中提煉核燃料既可以說是科研也可以說是生產。又如,洲際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的研究與生產製造,甚至是發射使用,自始至終都需要研究設計和生產製造人員共同參與。
鑑於國防工廠擁有裝置和技術的優勢,完全有能力承擔某些開發研究任務,而且從自身的發展出發也必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開發出能佔領市場的新產品。因此,現在有許多國家除國防工業部門設有武器裝備研究與發展機構之外,許多大型軍工企業也設有研究與發展機構,從而在組織體制上將國防科研機構與國防工廠融為一體。例如,據美國康韋資料公司80年代末提供的資料,美國有著名企業科研機構約2000家,其中不少都從事武器裝備的研究與發展。如通用電器公司設有研製軍用電子裝置的通用電器公司實驗室,電報電話公司設有研製軍用通訊裝置的電報電話公司實驗室,杜邦公司設有研製彈藥和化學武器的杜邦公司實驗室等。大型企業設有國防科研機構,可使企業更好地參與國家重要的武器裝備研究與發展專案的競爭,同時又使企業可從自身的發展出發自主開發新產品,研究新技術、新工藝。麥格勞?希爾公司的調查表明,美國有40%的企業實驗室主要從事新產品的開發,50%的從事原有產品的改進,10%的進行新工藝的研究。不少企業的科研機構為美國武器裝備的研製與改進做出了貢獻。國防科研機構與國防工廠同時設立在企業公司中無疑是一體化的一種重要形式。
的人還看
鍋爐專業科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