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實習報告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都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地理的人是非常牛逼的。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

  實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況。

  實習時間: 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8日

  實習地點:江西省廬山

  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

  [一]、概況: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溼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二]、分述:

  廬山植物實習報告

  實習時間: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8日

  實習內容:調查廬山主要植被型別及組成、結構動態和分佈規律。

  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沿途認識植物。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8月8日:乘車下山,經秀峰觀察常綠闊葉林。

  一、植物概況:

  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在鍾靈清秀的廬山,更有集廬山植物景觀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廬山植物園。

  1、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沿途認識植物。其中,廬山牯嶺街10種植物的科名、屬名:①、黃山鬆:松科、直條型。②、扁柏:柏科。③、馬掛木:木蘭科。④、化香樹:胡桃科,落葉闊葉樹。⑤、金錢松:松科。⑥、小葉柏了樹:安息香科、落葉闊葉樹。⑦、燈臺樹:回照科,落葉闊葉樹。⑧、大花金雞菊:菊科。⑨、胡桐樹:胡桐科。⑩、紅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廬山植物園10種植物科名、產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鵑:杜鵑花科,原產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用途:觀賞。②、杉木:杉科,原產河南、安徽、廣東、廣西。用途:材用。③、金縷梅:金縷梅科,原產廣西、湖北、江西。用途:觀賞。④、山茶:山茶科,原產雲南。用途:觀賞及藥用。⑤、平枝荀子:薔薇科,原產陝西、四川、雲南。用途:觀賞。⑥、南方鐵杉:松科,原產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觀賞。⑦、青杆:松科,原產河北、山西、陝西。用途:材用及觀賞。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產日本,用於觀賞。⑩、麼錦杜鵑:杜鵑科,原產雲南、貴州、江西。用途:觀賞、花作為藥用。

  二、廬山群落型別: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由於它地處中亞熱帶,海拔1400多米,屬於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離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佈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佈,導致植物群落型別多種多樣。從大的方面來分,主要分為兩部分:針葉林和闊葉林。

  ***一***、針葉林:

  對於針葉林,我們所抽取的樣方有兩個點,一個是日照松林——黃山鬆群落。另一個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龍路1000米處的扁柏林——線狀植被。

  1、黃山鬆群落:分佈在牯嶺,屬於落葉闊葉林的一個群落。黃山鬆,又名臺灣鬆,它屬於陰性樹種,耐低溫,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一般分佈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頂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為最主要的植被型別。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再種的,它屬於松科,裸子植物。黃山鬆與廣東的馬尾松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黃山松枝條平直生長,主莖與枝條成直角,而馬尾松成銳角。馬尾松的葉子兩伸為一出,較長、細。而黃山鬆的葉子也是兩伸為一出,但較短、粗。

  ①、林木記錄表:建群種:黃山鬆:樹齡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為14米,胸徑50釐米,枝下高10米。樹冠幅度3米,生活型為果型。生活強度強。

  ②、草木樣方:1米×1米。第一層為野菊花***5%蓋度,15釐米高度。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生活型為營養型***。優勢種有野古草***覆蓋度為60%,高度為30釐米,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苔草:***覆蓋度為10%,高度為20釐米,生活型為地面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鱗毛蕨:***覆蓋度為5%,高度為20釐米,生活型為地上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層外植物有:雞屎藤、苔蘚、地衣、野葡萄、牯嶺鉤兒茶等。建群種為:黃山鬆、幼苗多、生活度強,比較穩定,層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③、灌木樣方:2米×2米。第一層:細齒葉柃***覆蓋度為20%,高度為1.5-2.0米,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第二層:中華臘瓣花:***高度1.5米,2株,覆蓋度為20%,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第三層:滿山紅:***高度0.7~1.0米,1株,覆蓋度為5%,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第四層:野薔薇:***高度0.4米~1.2米,11株,覆蓋度為10%,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第五層:中華石楠:***覆蓋度為5%,高度為0.4米,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第六層:苧麻:***高度0.3米,7株,覆蓋度為5%,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期***。

  2、扁柏林——線狀植被。

  ①、樣地環境記錄:回龍路1060米處,陰坡,坡度40度,地面枯枝落葉較厚。

  ②、灌木表:樣方4米×4米,1個樣方內5株,高度2米,實生,年齡5年,生活強度強,分佈均勻。

  ③、扁柏林記錄表:

  編號 植物名稱 層次 高度 米 胸徑釐米 枝下高米 樹冠幅度米 實生或萌生 生活型 年齡 物候期 附註

  中名 學名

  表1 扁柏林 單一扁柏林 30 30 20 2 實生 高位芽 30 營養期

  ④、層外植物記錄表:殼狀地衣、補生的,也有藤狀植物。

  ***二***、闊葉林

  在廬山,常綠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也有著廣泛的分佈。常綠闊葉林又叫照葉林,葉光亮、革質、墨綠色、而落葉闊葉林***夏綠闊葉林***葉薄、草質、淡綠色。

  1、常綠闊葉林:分佈於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基帶,海拔一般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峰寺、白鹿洞、觀音橋、石門洞、碧雲庵等地有小面積殘存,而南坡優於北坡。其群落性質、型別、區系組成與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殼鬥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綠闊葉林組成。我們實習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峰那一個點。

  2、落葉闊葉林:分佈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帶性植被型別的落葉闊葉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馬場至鐵船峰一帶儲存較好。我們實習主要是到空軍療養院一帶觀察落葉闊林。

  3、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分佈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東南坡***,為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兩種植被型別之間的過渡帶。目前在黃龍潭、黃龍寺、碧雲庵等地和溝谷陡坡處有天然的次生林分佈。

  ***1***喬木:常綠樹種有甜櫧、青岡櫟、白楠等。落葉樹種有錐粟、四照花等。

  ***2***灌木:有細齒葉柃、鉤樟、紅脈鉤樟、山雞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葉、沿階草等。

  三、植被的分佈規律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佈,由山麓到山頂的分佈規律是: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根據廬山植被垂直分佈的特點,可以分為三個垂直帶***

  1、夏長冬短的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環境溫暖溼潤是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基帶,為水平地帶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佈於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東南坡***以下,佔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長的暖溫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分佈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這裡屬暖溫帶溼潤氣候,地帶性植被型別為落葉闊葉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長冬短向夏短冬長的過渡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帶***

  分佈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東南坡***,為常綠闊葉林和落葉林兩種植被型別之間的過渡帶。目前在黃龍潭、黃龍寺、碧雲庵等地和溝谷陡坡處有天然的次生林分佈。

  四、開發利用:

  廬山是我國中亞熱帶東部地區植物種類豐富、植被型別複雜、植被垂直帶譜較完整的一座山地。許多學者對廬山植被垂直分異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帶性植被的型別和植被垂直帶的性質。這一地段,由於人為因素的影響,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極少數地段有次生林分佈,其餘或淪為次生灌叢和草甸,或為黃山松林所代替,為正確劃分植被垂直帶譜帶來了許多困難。

  “匡廬高起嶙峋,翠擁連峰倚斷雲”。廬山的秀美,離不開她那豐茂的植被,那暮春悅人心目的新綠,盛夏如潮似夢的花雲,金秋染盡層林的霜葉,嚴冬傲雪競翠的青松。—廬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廬山景色秀麗、水源豐沛、氣候涼爽的命脈所在,被作為廬山八大景觀資源的重點之一,加於保護、加於開發。

  [三]、結束語:

  ——廬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養了廬山豐富的歷史文化,二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廬山作為天下名山的獨特的魅力。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廬山的世界性價值給予的評價:“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2:

  作為一名地理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在暑期進行了兩週實習。通過實習,初步瞭解了授課的基本流程,相信這次實習為我大三的專業課程學習會有一定的幫助,也為今後工作積累一點的經驗。現在,對這十來天的實習生活做一個大體的回顧。

  一、備課

  備課是一項艱鉅複雜的工程。備課時不僅要對說講述的內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裡,完成自己的授課任務,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因為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緣學科,和其它學科有很密切的聯絡。備課時不僅要注意對本學科知識的熟練掌握,還要注意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考慮到地理知識的理論性強,學生很難領會。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圖片模型,是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們便於接受。如講到褶皺地貌時,因為我們地處平原,學生大多沒看見過褶皺地形。如果在課堂上展示褶皺模型和做書本擠壓成褶皺的實驗,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什麼是褶皺地貌及褶皺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講解民風民俗時,適當地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視訊,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節日活動時的視訊錄影等等,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對當地的民風民俗一目瞭然。

  二、教學儀器的應用

  隨著教學裝置的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在學校教學中越來越普及。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新技術。由於本人電腦知識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練,為了不在課堂上出差,這回我可把電腦知識惡補了一回。對地理模型的選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讓全班同學都看得見、看得清,還要方便易拿,不給教學活動造成麻煩。在展示完後,要放到學生們看不見的地方,不要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在照片的選擇上要注意它的數量,太多,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只注意圖片,而不重視所講內容,本末倒置。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學生不能更好地熟悉當地人文現象,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

  三、授課

  站在講臺上和坐在下面感覺就是不一樣。課堂授課使一項組織性的工作。在課堂上要適當地分配時間,對講解內容有輕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點。不失適宜地展示一下教學模型、圖片、視訊等,不僅能緩解一下課堂的緊張氣氛,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注意事項:

  板書,雖然多媒體技術普及,但一手漂亮的板書還是不可缺少的。板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彌補多媒體一閃而過的缺憾;

  課堂紀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授課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上課時要注意那些開小差的學生,適時地提問他們一些問題,使他們的思緒回到教學能容上來。但注意不要太難,學生回答不上來,會打擊他的自尊心,不利於他們對後來課程的聽講。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則要“嚴加看管”。

  四、學習總結

  總結是對以前所學能容的重現與再認識。總結做得好,既有利於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還有利於對後續知識的學習掌握。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學習總結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與其它學科的聯絡,要把知識學活、用活,應用到實踐中去。

  五、實踐體會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對於地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雖然掌握了一定學科知識,但是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和無限的想象力,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力不從心。因此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科知識,為將來走向教學崗位後,能更好地和學生交流。

  多參加實踐活動。理論不等於實踐,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是課本知識所不能預料的。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3:

  自然地理河流地貌認識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通過溼地和灕江上游貓兒山的調查,瞭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實習時間

  實習時間:第十八週

  20xx年6月15日,實習動員以及實習準備——瞭解本次實習是主要任務注意事項;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貓兒山調查,於下午三點左右驅車返校,

  20xx年6月21日***星期四***,會仙溼地調查,早上八點半乘車出的出發,於中午12點左右返校;

  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4日,在校書寫實習報告。

  三、實習成果

  3.1貓兒山簡介

  貓兒山,位於興安縣西北部,距興安縣55公里路程,離桂林市區81公里路程。廣西貓兒山自然保護區跨興安、資源2縣,面積5.3萬公頃。是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僅是廣西第一峰,也是華南第一峰。因山頂峰酷形似蹲伏的貓兒而得名。貓兒山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型別,主要保護物件為典型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及鐵杉,水源涵養林。1976年秋,國家在這裡建立了貓兒山林區保護站,劃出1.7萬公頃為絕對保護範圍。整個保護區地勢呈葫蘆形,中部高,四周低,向東南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為山間盆地,其餘均是山巒連綿的峰叢地帶。貓兒山自然保護區是廣西主要的水源林區之一,是灕江、資江、潯江三條江的發源地,連線珠江、長江兩大水系。發源於此的河流有39條,其中流入灕江的有19條,匯入資江的有4條,匯入潯江的有16條。

  實習內容:

  3.11:當天十一點左右,自貓兒山景區經烏龜江,往山上觀察,行至海拔約500m處返回

  從山腳往山上觀察,發現貓兒山山腰以下基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覆蓋,山頂處,可觀察到覆蓋的植物比較低矮。沿途經過烏龜江,水清澈見底,無明顯的汙染,表明水質較好,河床中發育鵝卵石,並可見明顯的階地。途中,可見常綠闊葉林和竹林交錯生長,蝴蝶等昆蟲易見。沿途裸露的岩石為花崗岩,併發育有落水洞。

  從山腳至山上海拔約500m處,由於人工竹林的覆蓋以及高差不足,難以觀察到植被的分佈規律。但,可觀察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闊葉林和竹林為主,山頂部分植物較為低矮,由此可見貓兒山的植物分佈基本符合垂直分佈規律。

  貓兒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森林植被生長茂盛,土壤礦物分解較徹底,成土過程主要是脫矽富鋁化過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過程。主要土壤型別為紅、黃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佈規律明顯。土壤質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層次發育明顯,鹽基和粘粒的淋溶遷移和澱積作用強烈,表土有機質含量豐富,肥力高。根據實地觀察,有機土的厚度約為10—20cm,發育較好。

  3.12:下午兩點左右,步行至十里峽谷處。

  該處景色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塊隨處可見,流水澄澈,潭中水由於含沙量小,泥沙顆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分外迷人的青藍色。該處的岩石巖性為花崗岩。然而,該處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為主,原始的生態環境已經被破壞。

  3.2會仙岩溶溼地簡介

  溼地,指的是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溼地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解汙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會仙溼地位於會仙鎮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鄉大灣村委和雁山區竹園村委,地跨東經110°08′38″-110°16′57″,北緯25°05′08″-25°08′34″。溼地範圍涉及2縣***區***3鄉鎮6村委47個自然村約2.2萬人,總面積約78km2。唐朝長壽元年***公元692年***開鑿的古桂柳運河***相思埭***由溼地中心穿過,是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運河使灕江與洛清江相連線。會仙溼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平原,地勢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於500m。該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太陽強熱幅射和季風環流的影響,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35.8mm,年平均蒸發量1569.7mm。溼地內的植物主要有:樟樹、楓香、苦楝、烏桕、松樹,黃荊、柃木、水楊柳、十大功勞、蘆葦、三角葦、黃茅草、野苦草、五節芒、野牡丹、藍絲草、馬尾草和厥類。主要動物有:鯉魚、草魚、塘角魚、斑魚、鰱魚、黃鱔、白鱔、鰱拐魚、鯽魚、龍蝦、鰍魚、福壽螺、燕子、燈鳥,白鷺等

  實習內容:

  前往溼地的途中,發現溼地附近的水稻田邊各種農藥瓶隨處可見。沿途觀察會仙岩溶溼地的水質,發現水質一般,並隨處可見生活垃圾,對該溼地造成嚴重的汙染。外來物種水葫蘆、小龍蝦及福壽螺,因為缺少天敵,大量的繁殖,對當地的生態多樣性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甚至導致某些物種失去生存空間而從該地區消失。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全球氣候變暖,逐漸對溼地蠶食圍墾、開荒造田、圍湖造塘,擠佔河道,使原有溼地不斷受到破壞,水面逐漸萎縮,地面逐漸疏幹,沼澤和溼地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據瞭解會仙溼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體屬輕度汙染,獅子巖一帶屬中度汙染,運河新橋一帶屬重汙染,灌塘南處屬嚴重汙染。由於向會仙溼地傾倒生活垃圾或者農田中未被莊稼吸收利用的化肥殘留,使部分水體中氮、磷等營養成分含量過高,導致水體中,特別是靜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蘆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壞溼地景觀,更嚴重的是逐漸將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陸地。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水量減少,加上近年開荒造田、圍湖造塘行為的增多,會仙溼地的面積已從25平方公里減少到現在的6平方公里。,但溼地卻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畝的速度“縮水”。捕魚現象十分嚴重:湖面上隨處可見小塊白色泡沫塑料,小船經過它們的身邊也沒能改變它們的位置。一小塊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隻地籠,一般直徑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約7寸***0.23米***,裡面投放餌料,幾乎所有誤入地籠的魚蝦都逃不掉。在整個觀察過程中,竟然沒有發現一隻飛鳥,這也是極其不正常的現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邊的蘆葦,現在全都不見了,充斥視線的,是人工開挖的魚塘和荒草地。

  途中,經過龍山,登頂俯瞰溼地,心中有各種感嘆,若如此美景就此消失,該是多大的遺憾。龍山的巖性主要為灰巖和白雲岩,典型的岩溶地貌。

  臨桂會仙溼地在調節徑流、蓄洪抗旱、防治汙染、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等方面有著其它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溼地生態修復是調蓄水資源的重要措施。水資源調蓄功能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水源的蓄積和排洩,對當地老百姓生產、生活用水的供應及旱、澇災害的減災能力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形勢下,挺高環保意識,加大保護力度已經刻不容緩。

  四、實習感受

  通過本次的河流地貌認識實習,在感嘆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不僅陶冶了情操開拓了視野更讓書本的理論和實際情況很好的結合起來,實際情況和經典案例是有區別的,在遇到不同的情況需要我們運用平時所學,認真思考,野外實習就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我們要認真觀察,從中刻苦鑽研,方能打牢基礎,為解決日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做好鋪墊。另外,在本次實習中,所發現的情況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貓兒山的人工竹林、會仙溼地的外來物種對其生態多樣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貓兒區開發、改溼地為農田、魚塘,汙水排放進入溼地等等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是觸目驚心的,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讓影響最小化,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廣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自然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看過的人還:

地鐵實習報告範文
道橋實習報告範文
相關知識
地理實習報告範文
最新自然地理實習報告範文
酒店管理實習報告範文
檔案管理實習報告範文
關於行政助理實習報告範文
工商管理實習報告範文三篇
必勝客儲備經理實習報告範文
工程管理實習報告範文
大學生行政管理實習報告範文
行政管理實習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