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體基礎教學的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是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基本內容,是學生在本專業學習和研究中,開展計算機應用和系統開發的立足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計算機軟體基礎教學的改革思考》

  【摘要】本文針對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教授過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對教學實踐環節的幾點改革意見。

  【關鍵詞】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軟體設計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是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基本內容,是學生在本專業學習和研究中,開展計算機應用和系統開發的立足點。計算機基礎教育的任務和目標是培養既精通本專業知識,又能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的複合型人才。這種複合型人才所具有的能力結構不是簡單的一維層次結構,而是網狀的空間結構,即包括:學生的本專業知識、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資訊素養。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如何使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如何使學生在已有的操作使用能力基礎上,提高應用開發能力,培養研究創新能力,《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1.教學現況與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方面

  由於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來源不同,故其基礎也是不同的。學生在高中所學的前續程式課程分別為C語言、VB和VF,個別地區的高中甚至沒有開設計算機語言課程。由於軟體基礎課的第一部分為資料結構,涉及到相當多的指標操作,所以學過C語言的學生基礎相對較好,教學中容易理解教學內容。而學VB,VF的學生對指標沒有任何概念,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相當困難,更不用說沒有學過語言的學生。這是由前續課程帶來的問題。

  半數以上的學員一開始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抱有極大的熱情,然而隨著課程難度的逐漸加大,程式設計技術底子較薄或接受能力較差的學員開始退縮,主要反映在大型程式設計作業完成情況上,分工不均衡,出現能者幹、庸者看的現象。這與課程的設定有關。

  1.2 課程設定方面

  這門課程涉及到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資料結構、結構化程式設計、面向物件程式設計。這幾個部分對於計算機專業而言都是單獨的一門課程,但是現在要把各部分的內容綜合到一門課程中去,便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

  這門課程的學時數有限,筆者所在學校安排了58學時***理論28學時、實驗28學時、考試2學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好所有的內容,對學生和教師都是一個挑戰。

  2.教學改革方面的幾點建議

  2.1 傳統的課堂教學與新興網路教學的完美結合

  傳統教學模式的主要手段就是“粉筆+黑板”,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思路,展示教師的個人教學魅力,同時可以留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和完成筆記的時間。這種教學主要應避免“滿堂灌”和“面面俱到”,而是對一些原理性、概念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採用這種教學。如:連結串列的概念,幾種查詢、排序的方法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等內容都可以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授應用結構體處理資料時,我們舉了一個顯示輸出輸入的幾組學生資料的例題,在課堂上,採用板書方式分步介紹瞭如何定義結構體,如何建立輸入功能子函式,如何建立輸出功能子函式,要求學生給出完

  整的程式和輸出結果。然後又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要求使用連結串列處理資訊,程式執行後需按序顯示輸入的學生資訊。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動態分配空間函式的應用及如何建立連結串列和它在C語言程式中的應用。

  “粉筆”黑板”這種教學看似簡單和落後,但如果提供了完善的網路環境,學生就能在園區網上看到教師已經制作完成的課件,就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檢索教師當天教學的板書,播放教師的某段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緊跟教師思路,減少了完成筆記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2 目標驅動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目標體驗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目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屬於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其顯著表現是: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是圍繞著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又包含著幾個小目標,每一個具有建構思想的目標驅動都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規律。最近發展區主要是指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在此水平上,學生還不能獨立完成學習目標,但經過啟發、幫助和努力,就能完成目標。例如,在講述“排序”時,首先就要求教師已經介紹過氣泡排序和快速排序這兩種互換類排序方法,而且學生已熟練掌握。在這基礎上,就可以對學生講解簡單插入排序和希爾排序這兩種插入類排序,也可以講授簡單選擇排序和堆排序。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氣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就是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學生能獨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而其他排序方法則是尚處於形成狀態,還不能獨立完成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在教師幫助下,通過訓練和學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教學目標。

  2.3 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計算機課程的教授中,許多老師比較注重概念、語法的講解,卻忽略對能力的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上機時就會不知從何下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介紹完基本概念和語法知識後,可以利用更多的課時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對常用的軟體設計方法可以從“拿到題目”“如何分析”“如何解決”“最後具體程式實現”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啟發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軟體設計能力,使學生如何設計該類軟體有一個基本思路,知道如何去思考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方向明確、思路清晰。

  2.4 改變單一考試模式

  考試是學生學習導向的指揮棒,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基本方法。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是典型的實踐性課程,單一理論考試模式無法掌握學生上機操作水平。我們採取廠“筆試+上機”的考核方式,任何一項成績不通過這門課程學習就不合格。機試成績並不是一次給出,在平時上機實驗中就分階段進行考核,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和應用情況。例如,可以給出一些應用題,讓學生通過分析找出解決方法,訓練學生掌握應用領域的知識並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新的考核方法給了學生一個發揮才能的空間。變被動的應試為主動的學習,使學生成為考試的主人。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若有創新,就可以得高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給他們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

  3.結束語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對於從事計算機應用領域的非計算機專業人員是相當重要的,同時對於計算機應用領域的發展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中針對該課程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實踐證明,該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軟體設計能力和創作能力,是教學上的一種較好的開拓。

  參考文獻

  [1]徐士良.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課題研究組.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機初課程教育課程體系[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李文傑.開放實驗室教學模式探索及實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8***6***.

有關計算機視覺的課程論文
淺析計算機軟體工程的論文
相關知識
計算機軟體基礎教學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網路安全知識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資訊檢索技術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監控系統研究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組成原理漫談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遠端控制方面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軟體基礎論文
計算機軟體基礎期末論文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實踐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