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淺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語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語文教育的現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語文教育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語文教育和性格培養》

  摘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審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進而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

  關鍵詞:性格培養,教育性,審美性

  中圖分類號:D261.1

  語文學科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傳統學科,追溯到古代的科舉考試,也是以一篇有建樹性的和遠瞻性的文章而一飛沖天。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那些取得好功名的秀才中,不是每一個人都廉潔奉公,為百姓的生活鞠躬盡瘁,這不得不說有我們教育的過失,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重視性格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語文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語文重視語言素質、文學素質、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培養,這些都與人的性格培養是分不開的。

  從古至今,語文教學在人格培養方面有著巨大優勢。它集知識教育、能力培養、道德培養、陶冶情操於一體,採取理論傳達、耐心溝通、榜樣示範、實踐鍛鍊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健康人格。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良好的性格呢?具體途徑有三:

  一、充分發揚語文教學的教育性

  高度發揚共產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旗幟,激發學生在完善自我中培養健康人格。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學能力、思想道德文化能力。這主要根源於語文教材中相當一部分課文字身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無法替代、比擬的。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動性,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達到提高學生人格思想素質的目的。

  在《草地夜行》這篇文章中,它和許多紅軍長征的故事一樣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好教材。文中的紅軍戰士是熱愛祖國的典型人物。課上,老師介紹了草地沼澤多、沒人煙的特點,以及紅軍當時乾糧已經吃光、只得吃樹皮草根的艱苦情況,為學生進入情境渲染一定的氣氛。從感受形象出發,從中受到感染,使學生的智力活動形成情緒記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樣,這種情緒記憶“不僅有思想,而且有情感和內心感受”,學生便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不僅使學生加深理解了教材內容和句,併產生愛和憎的,或喜和惡的,或敬和鄙的情感,從而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文學是人學,文風體現著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風尚。教師授課時不要只從文學的意義上去講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聯絡學生實際樹立人格榜樣。比如,講朱自清時,勢必要講朱自清反對帝國主義侵華政策,寧可餓死也不領“救濟糧”的堅貞民族氣節和熾烈的愛國之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偉大的人格滲透到學生的潛意識中,成為他們自覺不自覺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審美性,在審美陶冶中培養健康人格。

  通過審美教育培養健康人格主要是“動之以情”。審美陶冶不是在語文知識的傳授中起到很大作用,而是在語文認識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個性心理《大綱》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能力。語文教材中相當一部分課文是文學作品,這為審美教育提供了方便條件。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的審美性,指引學生領會作品的語言性、形象性、情感性,幫助學生辨別真假、是非、美醜、善惡,提高鑑賞能力,以飽含情感的“可講因素”誘發學生感應的心靈,使之在美感共鳴中得到淨化,達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審美性的充分發揮,給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宜通過表情範讀或指導朗讀、生動描述或指導創造性複述、指導課本劇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藝術性的教學語言開啟學生形象思維,激發情感,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體會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樂愛恨等豐富而深刻的感情。

  我們大家都上過《背影》這一課,也許老師們都會一開始就介紹文章的作者,以及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的狀態和背景。這篇文章追憶了作者八年前和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刻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達出真摯深沉的父子之情,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之情。也許在老師深情地朗讀下,有些同學會潸然淚下,但真正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並且能夠聯想到自己身上,能夠從中有所感悟的人並不多,所以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去讓同學們記住這篇文章。首先動情地講起了自己的父親,學生聽得入神感動,然後紛紛講起父親如何關懷、培育自己成長,全班沉浸在濃重的情感氛圍中。教師看時機成熟,水到渠成地進入了新課教學。我在講《背影》一課時,懷著對父愛的深刻體驗去動情地講授,學生們情緒受到衝撞,好幾個學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滾燙的淚。此時無聲勝有聲。我想,不用說教,把孝心獻給父母的觀念早已深刻在每個人的心底。

  三、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健康人格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審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過生活實踐才能內化為具體的信念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新《大綱》也明確地將開展“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課外活動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雖然說,語文對於課外性要求不高,重視課上交流,但如果說我們可以開展許多教研活動,比如朗讀大賽,普通話比賽,文學寫作比賽,在這一過程中,不但增進了對老師的感情和理解,還磨練了意志,鍛鍊了思維能力。今年,我們組織教師節演講會。學生為了寫好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的文章,利用課餘、假期時間進行採訪。這對弘揚尊師重教精神不能不說是一種實際的作法。而且,如果能夠組織一個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課外活動比賽,對於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要恰如其分地組織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個積極的人格實踐的機會課外活動。

  語文教學中重視健康人格的培養,決不是說可以輕視正常的語文教學,我們要寓教於樂,在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在一種嚴謹求實的環境中進步,在一種神祕莫測的道路中探索。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幼兒園語言教育論文
淺述遠端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小學語文教育淺析論文
語文教育淺析論文
中國英語教育淺析論文
幼兒品德教育淺析論文
網路教育淺析論文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淺析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析論文
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淺析論文
語文教育探析論文
幼師音樂教育淺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