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勵志小說排名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勵志小說是可以給我們激勵的,很多勵志小說是非常經典的,你喜歡看勵志小說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的最經典的勵志小說,歡迎參閱!

  最經典的勵志小說

  TOP1、金庸:《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是武俠小說家金庸1961年所著的長篇小說,“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故事時間前後跨度一百年,以元末群雄紛起、江湖動盪為廣闊背景,劇情圍繞兩樣兵器屠龍刀和倚天劍展開。

  金庸在世紀新修版《倚天屠龍記》後記中寫道:“張無忌最後與趙敏前往蒙古,從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現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趙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為了明教而不得不獨自回中土辦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離……世事主要是人為的,而張無忌只記得別人對他的好處,於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愛”。

  金庸是一個極其特別的現象,他是報刊專欄作家,是個商人,他寫小說的目的完全是為了賺錢。應該說,他是一個創作者,而不是寫作者,但是他作品所達到的高度卻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達到了大多數作家無法企及的高度,尤其在作者賦予筆下人物的情感方面,更是讓那些專業作家、嚴肅作家們難以望其項背。

  TOP2、路遙:《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湧。

  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TOP3、石康:《晃晃悠悠》

  作者寫出了當代一部分青年學生的感情與思考人生的努力等方面“活”的生命的氣息。書的一開篇就宣告了主人公周文和阿萊的愛情的結束,但是回憶卻從此鮮豔地開始了……二十二歲,晃晃悠悠地生活著,認為人生本身便是一個勞而無功的過程,就像幹在湖底的魚,任憑烈日暴晒,坐以待斃。感覺什麼也抓不住,整個人都散了,就好像《阿甘正傳》裡那片飄落的羽毛。

  《晃晃悠悠》在很多人的學生時代中佔據了一個既邊緣又重要的地位。這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名著,但石康“吊兒郎當”的寫作手法和對年輕人生活狀態的逼真描寫還是為他贏得了一大批的追隨者。

  《晃晃悠悠》講述了一種每個人都曾體驗過的人生經歷:無聊的大學生活、無聊中誕生的學生樂隊、令人憎恨的考試、初次接觸商業、感情出軌……如果說這種對學生時代的描述很真實,那麼《晃晃悠悠》對年輕人初入社會的體驗的描寫則更加刺痛人心:進入公司的第一天就感到這彷彿是另一段大學生活的開始,只不過是,同學換成了同事,老師換成了老闆。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不斷重複昨天的生活……《晃晃悠悠》的男主人公因為“晃晃悠悠”的感情狀態最終被深愛的女友拋棄了。

  TOP4、王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是2004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朔。1958年出生於南京。曾用名王巖。1965-1969年就讀於北京翠微小學。1971年就讀於北京東門倉小學。1972-1975年就讀於北京164中學。1975年借讀於太原5中。1976年畢業於北京44中學。

  1977-1980年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1980-1983年在北京醫藥公司藥品批發商店工作。1983年辭職從事自由寫作至今。中篇小說:《空中小姐》1984個第2期《當代》,曾改編為電視劇。《浮出海面》1985年第6期《當代》,曾改編為電影。有義大利文譯本。

  TOP5、王小波:《黃金時代》

  1991年,小說《黃金時代》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小說在《聯合報》副刊連載,並在臺灣出版發行。獲獎感言《工作·使命·信心》發表於《聯合報》。10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4版報道了《黃金時代》獲獎的訊息。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1968~1970年雲南農場知青。1971~1972年山東牟平插隊;後擔任民辦教師。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工人。1974~1978年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工人。1978~1982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學生。1982~1984年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師。

  1984~1988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8~1991年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1991~1992年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講師。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逝世於北京。終年45歲。

  TOP6、張愛玲:《金鎖記》

  《金鎖記》寫於1943年,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

  "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毫無疑問,《金鎖記》是張女士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完美之作,頗有《狂人日記》中某些故事的風味,至少也該列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

  好看勵志的小說

  1、沈從文:《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2、默默:《四十大惑》

  《四十大惑》是1997年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默默。默默:1964年7月14日生於上海,1979年開始詩歌創作至今。曾參與了眾多詩歌活動,2001年在自己書房的基礎上創辦“撒嬌詩院”,藏書30000冊。著有史詩《在中國長大》、系列小說《我們中國的夢》、長篇小說《四十大惑》等。

  3、尹麗川:《***》

  尹麗川,1973年出生於重慶,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及法國ESEC電影學校,中國內地女作家、詩人、導演。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她又是一個“複雜”的人,她的複雜體現在生活、身體、文字之間的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上。

  我相信她渴望穩定的生活,但身體中躁動的內心使得她往往處於極度情緒化的狀態,這時候她的生活沒法穩定,因此,她需要文字中的宣洩,需要在文字中找到平靜的自己,從而讓狂躁不安的心穩定下來。你沒法對她做出任何預言,她隨時都可能讓你瞠目結舌,包括此時,我妄圖對她做一個全面的認識,其實也有點不自量力。

  熱門勵志勵志小說

  錢鍾書:《圍城》

  ***1***內容簡介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圍城故事發生於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

  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

  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

  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

  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複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2***內容解析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於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這是作者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鍾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因此,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忽略其言語***,《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錢鍾書並不是要簡單地演繹這個比喻,他還要下一轉語,不時地消除“圍城”的象徵。小說問世之後,頗受歡迎,不到兩年就出了三版。《圍城》裡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解放後,一度絕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3***內容影響

  李洪巖的一篇文章寫道,錢先生作品的結尾,幾乎全都歸結為一無所有,即虛無。他舉例說,《圍城》的結尾是老鍾打鳴,“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上帝的夢》則是上帝伸著懶腰,對著死氣沉沉的落日、生意已盡的世界,長長地打著厭倦的呵欠,張大了嘴,好像要一口吞卻那無窮無盡,難消遣的光陰。

  《貓》的結尾是無限地向自己展開的永遠走不完***即無結果***的人生路途。《靈感》的結尾是“猜不出”。《紀念》的結尾是偷情與無知。等等。而那篇未完成的《百合心》,依李氏所說,其寓意也就是《紅樓夢》中“好了歌”所唱的,人忙碌一生,追求這,追求那,最後不過是可悲的一場空而已。

  “圍城”也好,“鳥籠”也罷,由於小說情節主要是圍繞著主人公的婚姻與職業而展開的,所以,一種說法就認為錢鍾書用這樣一個比喻性的書名,是想說明人類婚姻與職業的盲目性,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整篇小說都貫穿著主要人物方鴻漸與幾位女性的分分合合。

  也許我們該認為《圍城》的主題是複雜而多樣的。錢鍾書所要揭示的,並不僅限於婚姻和職業,更不一定是以抗戰為主題。因此有人說這部小說是要揭示人的生存狀態,揭示人性的盲目與混亂。人在這樣一種進進出出的生存狀態中,失去了目的性,就像是無頭蒼蠅,最終在忙忙叨叨、糊里糊塗裡結束了生命。顯然,這是一種帶有存在主義哲學的味道的解說,並且多少是有點大而化之的解說。


好看的經典小說排行榜
最值得閱讀的經典小說推薦
相關知識
最經典的勵志小說排名
最經典的勵志小說排行榜
世界經典的勵志小說排名
最經典的勵志小說有哪些
好看經典的勵志小說排行推薦
好看經典的勵志小說排行榜
最經典的勵志小故事大全
最經典的勵志小故事
比較經典的勵志小說推薦
好看經典的勵志小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