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黑板報初中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民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黑板報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資料

  班固的《漢書》自從問世以來,便與司馬遷的《史記》共享大名,史學史向來《史》、《漢》齊名,班、馬並稱。儘管《漢書》在批判精神、人物刻畫、語言藝術諸方面確實遜色於《史記》,但它開創了我國紀傳體斷代史的先河,儲存了大量珍貴文獻,特別是它周詳綿密、典雅駢儷的文風,對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自東漢至唐宋,《漢書》的影響力甚至在《史記》之上,當時的文化人幾乎沒有不讀《漢書》的,就連孫權和劉備都曾要求自己的兒子讀《漢書》。唐宋人有關讀《漢書》的詩文很多,而歷代文獻中也載有不少閱讀《漢書》的軼事趣話,現從中挑選幾則與讀者分享。

  臧逢世廢紙抄《漢書》 《顏氏家訓·勉學》記載,南朝梁東莞今山東莒縣人臧逢世20歲的時候,想讀班固的《漢書》而家中沒有藏本,向別人借閱又苦於不能長期閱讀,就打算自己手抄《漢書》。又因家貧缺乏紙張,便向做官的姐夫討要一些名片或是廢信札,利用其空餘的邊幅抄寫了一部,平日隨時翻閱。“軍府服其志尚,卒以《漢書》聞。”臧逢世史書無傳,而《南史》有其父臧嚴的傳記,說臧嚴孤貧勤學,手不釋卷,於所學多能背誦,尤精《漢書》,諷誦略皆上口。看來臧逢世好讀《漢書》是有家學傳統的,《顏氏家訓·風操》即說:“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書籍都靠手抄流傳,當時人如王筠、張緬、沈麟士等,都畢生抄書以讀,最終成為飽學之士。

  邢邵五日遍讀《漢書》 邢邵字子才,是北魏的著名才子,與魏收、溫子異並稱“北魏三才”。據《北史》記載,邢邵十歲便能寫文章,聰明強記,日誦萬餘言。他少時家居洛陽,平日以山水遊宴為樂,對讀書不甚下功夫。一次遇到霖雨天氣,不能出遊,便在家中讀《漢書》,五日之內就把一百卷的皇皇鉅著從頭至尾讀完了。《漢書》共計八十萬言,五日內讀畢,每天平均十六萬字,看來邢子才採用的是“一目十行”的泛讀法。邢邵藏書甚富,但他不喜歡校勘異說訛文,甚至對讀誤書還有獨到見解。他說:“天下的書讀不完,怎能每本書都去校勘。況且閱讀誤書,可以啟發思考,這也是一種快樂。”他內弟說:“世間聰明人不多,讀誤書哪能都有所見?”邢邵答曰:“若是讀書不思考,那還讀書幹嘛。”此話頗富啟迪性。

  石勒“聽”《漢書》 石勒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的建立者,羯族人。他好騎射,壯健有膽力,自青少年起經過商,種過地,後與人聚眾起義,成為後趙的開國之君。《晉書·載記》說他“雅好文學,雖在軍旅,常令儒生讀史書而聽之,每以其意論古帝王善惡,朝賢儒士聽者莫不歸美焉。”一次他命人讀《漢書》,當讀到酈食其勸劉邦復立六國後裔時,大驚道:“此法當失,何得遂成天下!”再聽到張良及時進諫,劉邦醒悟後,才說道:“賴有此耳。”別看石勒大字不識幾個,但他對歷史別有感悟,非尋常人可及。

  李密騎牛讀《漢書》 李密是隋唐之際的風雲人物,年青時入衛東宮,受到隋煬帝和宇文述的賞識,後者勸他致力於學問,李密便到山中隱居讀書。他常用蒲草墊在黃牛背上,然後騎在上面,將一秩《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一卷邊走邊讀。一次被越國公楊素遇見,楊十分好奇,便跟在後面一路追蹤,趕上後便問:“哪裡來的書生,這麼好學?”李密認識楊素,連忙下拜,作了自我介紹。楊素又問所讀何書,李密道:“是《項羽傳》。”楊素通過與李密的交談,對其才學見識十分讚許。後來李密果然在隋末大亂中一度施展才幹,有所作為。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騎牛讀《漢書》的佳話被載入新舊《唐書》中,“牛角掛書”也成了古人勤讀的典故。後來元末王冕也曾騎牛讀《漢書》,就是效法李密。

  郭逵酒樓讀《漢書》 據《邵氏聞見錄》卷八和《宋史》記載,北宋郭逵少年時代就已氣度不凡,他每天懷揣著兩枚餅子,跑到開封城西的一座酒樓上去讀《漢書》。餓了就要一壺酒,一邊飲酒啖餅,一邊讀《漢書》,直到日暮才回家。此舉引起了酒家的好奇。後來郭逵從軍陝西,在經略副使范仲淹麾下任職,范仲淹對其賞識有加,常以學問相勉勵。郭逵駐守西陲多年,鑽研兵法,善於練兵,成為當時的宿將之一。

  蘇舜欽《漢書》下酒 北宋詩人蘇舜欽與郭逵同時,他乾脆把《漢書》充當下酒物。據《中吳紀聞》記載,蘇舜欽住在老丈人家中時,每晚都要到書房去讀書,還要向下人要一斗酒,老丈人不明白女婿深更半夜要這麼多酒幹嘛,便派子弟暗中窺察。只見蘇舜欽正在讀《漢書·張良傳》,當讀至張良與刺客在博浪沙阻擊秦始皇,結果誤中副車時,便拍案驚呼道:“惜乎擊之不中!”說罷滿滿飲下一大瓢酒。接著讀到張良歷經艱辛投奔漢高祖時,又手拍書案道:“君臣相遇,其難如此!”說罷又滿飲一瓢。就這樣每讀到會意之處,便撫案太息,浮白舉杯。當他岳丈知道了以後,大笑說:“有這麼好的下酒物,一斗誠不為多。”

  蘇東坡三抄《漢書》 在宋代的文人學士中,要論天資聰穎,蘇東坡堪稱第一。他繼老師歐陽修之後主盟北宋文壇數十載,而且在文學、藝術等眾多領域內取得了驕人成就。其實蘇軾傑出成就的取得,絕不僅僅只憑天才穎悟,而是以堅實的學問根基和勤勉求實的治學態度為前提的。他博覽群書,記憶力超群,是眾所公認的。但他在讀書上所下的功夫和他那創造性的方法,卻並非眾人所知。據《耆舊續聞》記載,東坡貶謫黃州期間,一次府學朱教授登門拜訪,可等候多時東坡公才出來接待,說自己因日課未了,故接待來遲。朱問是什麼日課,回答說抄《漢書》。朱某驚訝地問:“以先生天才,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何用手抄邪?”東坡說:“不然,某讀《漢書》,至此凡三經手抄矣。初則一段事抄三字為題,次則兩字,今則一字。”朱請求出示所抄《漢書》一觀,但讀後卻不解其義。東坡說:“足下試舉題一字。”接著只要朱說出題中一字,東坡應聲就背出數百字,一字不差,如此屢試不爽。朱某不禁驚歎道:“先生真是謫仙之才啊!”據楊慎《升庵集》卷七二記載,蘇軾曾向人介紹自己的讀書經驗說:“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貨財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核矣。參伍錯綜,八面受敵,沛然應之而莫御焉。”蘇軾手抄《漢書》的功夫及其所總結的“八面受敵”讀書法,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馮桂芬奉旨讀《漢書》 據李伯元《南亭筆記》卷六記載,吳縣馮桂芬,咸豐朝以翰林院編修人值南書房。一日咸豐帝垂問近日讀何書,馮以《漢書》作答。正巧咸豐也在讀《漢書》,剛讀到《匡衡傳》,就問馮桂芬道:“說詩解頤是怎麼回事?”其實馮桂芬當時並未讀《漢書》,一時回答不上來。咸豐帝怒其欺騙,立刻降旨讓他回原籍,讀《漢書》三年再來供職。馮桂芬回家後悠遊田裡,閒暇中讀讀《漢書》。待期滿人京,心想皇上萬機倥傯,對此事當已忘懷。但不久被召見,咸豐帝忽然發問:“你不是奉旨讀《漢書》的嗎?”馮惶恐不已,答日是。咸豐又問:“那麼黨錮之獄,你能列舉其中的所有人嗎?”馮答曰:“臣所讀者《前漢書》,這好像在《後漢書》中,還未來得及讀。”這下更惹惱了咸豐皇帝,命其再回家讀三年《後漢書》。馮桂芬受到咸豐的兩番嚴斥,回家後就下帷發憤,盡讀兩《漢書》,並從中探究經邦濟世之學。待三年後再入京,咸豐帝已經龍御賓天了。這之後他目睹朝政日非,遂辭官歸裡,先後主講各書院,以中學為本,旁採西學,成為晚清著名的政論家。

六年級讀書手抄報圖片大全
讀書手抄報的勵志格言
相關知識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初中圖片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初中圖片大全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設計圖片大全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設計圖片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花邊圖片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主題圖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設計圖大全
關於讀書的黑板報設計圖
一年級關於讀書的黑板報圖片大全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黑板報的花邊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