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當農民創業致富事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創業是就業來源,創業不但為創業者本人解決就業問題,同時為社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具有緩解就業壓力的極大潛力。看看那些返鄉創業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創業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種鐵皮石斛致富一方百姓

  在磐安縣冷水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鐵皮石斛基地。該基地面積達100多畝,組培室面積5000多平方米,年組培苗生產能力4000多萬株。作為磐安種植“仙草”鐵皮石斛的第一人,磐安科普帶頭人鄭方正用實際行動實現理想:種一片“仙草”富一方百姓。

  轉行嘗試種植“植物黃金”

  鄭方正原來是一名藥材商人,做了10多年藥材生意。2004年,他發現鐵皮石斛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而且冷水鎮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合種植這種稀缺藥材,一直以來都有野生的鐵皮石斛生長。

  “據我所知,磐安之前還沒有人種植鐵皮石斛。這幾年不是都在講創新嗎,我搞農業也要講創新,要走在別人前面。”鄭方正說幹就幹,當年下半年就開始培育鐵皮石斛。

  可是,培育鐵皮石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創業初期,由於缺乏經驗和技術,鄭方正的首次嘗試以全軍覆沒告終,損失慘重。

  2004年下半年,鄭方正高價購入10萬株鐵皮石斛種苗,搭起簡易塑料大棚,由於自己在外做生意顧不上,僱工又不懂種植技術,霜凍時沒能及時將塑料大棚壓實保暖,一夜之間,大部分種苗都被凍死,幾萬元錢打了水漂。

  第一次種植鐵皮石斛就遭遇慘敗,鄭方正並沒有氣餒。他多方討教,認真學習鐵皮石斛的種植技術。很快,他再次買來一批鐵皮石斛種苗重新種植。

  鄭方正成功了,不但種活了鐵皮石斛,而且存活率高達80%,讓農業專家都為之驚歎。被稱為“植物黃金”的鐵皮石斛,在鄭方正的手裡成了真正的黃金。

  帶頭走科技創新、共同富裕之路

  在自己發家致富的同時,鄭方正主動帶領和支援當地農戶走科技創新、共同富裕之路。

  2010年,鄭方正牽頭組建了月塘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既解決了基地的資金短缺問題,又為更多農戶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時還帶動了磐安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在發展基地的過程中,鄭方正始終堅持研發新技術,不斷推廣新技術、培育新品種。2010年,該基地組培室攻克重重技術難關,經過反覆實驗,批量培養出6萬瓶鐵皮石斛試管苗,這些試管苗大田成活率達95%以上,可種植面積達10畝,市場價值30萬元。2011年,鄭方正又聯合當地11位村民共同投資200多萬元,建成無菌恆溫的鐵皮石斛種苗基地,成功培育出優質高產的種苗。

  不斷創新和完善種植技術,以科技實現石斛產業效益的最大化,是鄭方正一直以來的追求。不久前,鄭方正與他人合作,在福建省泰寧縣承包數千畝崖壁作為鐵皮石斛種植基地,目前該基地已種植鐵皮石斛300多畝。

  把鐵皮石斛種在崖壁上,是仿野生栽培的重要方法。據鄭方正介紹,福建泰寧為我國五大丹霞地貌所在地之一,生態環境優良,空氣溼度適中,特別適合鐵皮石斛生長。公司請來16名攀崖高手,組成專業種植團隊,在山崖上進行種植。公司承包的山崖中,適宜種植鐵皮石斛的面積可達2000畝。

  “儘管種植成本很高,但後期管理成本低。崖壁種植完全利用了自然優勢,迴歸了鐵皮石斛自然的生長狀態,與野生鐵皮石斛在質量上保持一致。目前,崖壁種植的鐵皮石斛鮮品市場價格達每公斤4000~5000元  ,為同類地面栽種鐵皮石斛的10倍。隨著今後崖壁種植的發展,價格會有所下跌,但高品質的特點決定了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除了發展崖壁種植,鄭方正還在福建建寧縣利用黃花梨果樹基地發展林下栽培,把鐵皮石斛種植在有20多年樹齡的黃花梨樹幹上。目前已在500株黃花梨上種植了鐵皮石斛,同時通過跟當地果農合作,準備把林下栽培面積發展到100~200畝。

  如今,鄭方正又在石斛抗凍性方面動起了腦筋。他以一畝多基地作為試驗,去除了大棚外側用於保溫的薄膜層,讓棚內的石斛在完全自然的環境下生長。目前,大棚內石斛經受住了第一波的冰凍考驗,長勢良好。前幾天,氣溫降到零下,大棚內的石斛苗上結出了冰稜,鄭方正拍了張照片放到微信上,許多人看見後紛紛諮詢,想購買這類抗凍苗。

  鄭方正介紹說,石斛抗凍性研究成功之後,在室外的板栗樹、梨樹、松樹等落葉樹種上都可以種植,能夠節省大量的耕地資源。此外,移栽室外樹上的石斛比在室內種在地上的蟲害會少很多,不必使用任何農藥、化肥,只要保證有乾淨的水源即可,所以品質也相對較好。

  由於鄭方正崇尚科學、勇於創新,帶動農戶共同致富,2010年,他被磐安縣科技局特聘為創業型農村科技特派員,成為該縣建立科技特派員制度以來的首位農民科技特派員,也是該縣農民科技協會副理事之一。2011年,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行動中,鄭方正被評為磐安縣級科技示範戶,他牽頭的鐵皮石斛培育基地被選為磐安縣級科普示範基地。

  二

  蔡甸“米王”創新湖北豆絲加工工藝賺大錢

  這個夏天,夏長興格外忙碌:一方面,新米即將上市,他的米業公司進入生產旺季;另一方面,他設在玉賢的加工廠正大批量生產湖北特色美食——豆絲,以及油炸蘭花豆和花生米等休閒食品。“湖北人愛吃豆絲,但過去受時令限制,一般只在秋冬兩季做。經過創新加工工藝,今年7月起,我們就能不受季節限制全年加工豆絲,而且還開發出雜糧、蓮藕、綠豆等多種口味。”夏長興自豪地說。

  從1994年辭職下海,夏長興在長達20餘年的時間裡,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賣大米。“創業就是把一件事做精做透,自然也就成功了。”如今,他創辦的天安米業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蔡甸米業加工的龍頭企業,年產值上億元。

  “武漢好爸爸”為兒治病辭職賣大米

  如果不是因為兒子,或許,夏長興不會邁出創業第一步。

  辭職下海前,夏長興在蔡甸區糧食局下屬的柏林糧管所工作,當過營業員,下鄉收過糧油,後來做到了業務經理。當時,雖然收入不高,但糧食系統是鐵飯碗,依然有不少人羨慕。

  1993年,兒子的出生,徹底改變了夏長興的生活。兒子剛生下來就連續高燒不退,送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如不能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而當時他和妻子的月工資加在一起還不到500元,為給兒子治病,他背上了十幾萬元的鉅額債務。

  為了救兒子,為了還債,夏長興毅然辭職,用身上僅有的幾百元錢買了一輛三輪車,開始了賣大米的生涯。創業之初異常艱辛,夏長興每天清早起床,騎著三輪車到糧油店批發大米,再走街串巷叫賣,經常到晚上八九點鐘,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好在,一年下來,他攢下2萬多元,也有了一些固定客戶。

  同時,他也敏銳地意識到,要擴大經營就得有固定的場所。於是,他租下一間門面,開了家糧油門市部,批零兼營。

  “中國合夥人”老同事聯手再創業

  隨後幾年,夏長興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從一家門市部發展到四五家門店。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時,兒子的病經過手術治療也痊癒了。

  沒有了後顧之憂,夏長興更是一門心思撲在生意上。1999年,一個新的機遇擺在了他面前:那一年,糧食部門開始整體改制,幾個昔日的同事找到他,希望他能牽頭,把糧食局的大米加工廠盤下來。最終,夏長興拿出20萬元,老同事則拿出自己買斷工齡的錢,一起入股辦廠。

  2005年,在大米加工廠的基礎上,夏長興正式成立了天安米業有限公司,註冊了“金碾王”商標,推出了“晚金優”、“農家晚粳米”等系列產品。2009年,“金碾王”被評為武漢市著名商標,2012年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2013年被評為武漢名牌。天安米業也被評為武漢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2年的產值超過了1億元,產品還銷往雲南、廣東、上海等多個省市。

  儘管事業越做越大,夏長興並不滿足。他著手在蔡甸玉賢鎮新開加工廠,對大米和一些當地農作物進行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採訪中,夏長興帶記者參觀了他的豆絲自動化加工車間和蘭花豆加工車間。其中,豆絲是把大米和綠豆混合打成漿,攤成皮切成絲,夏長興還對這款武漢人喜愛的特色小吃進行了創新,推出了雜糧、蓮藕、綠豆、黃豆、蕎麥等多種口味。

  僅需2分鐘米漿就變成豆絲    1月19日,記者來到萬順農產品合作社的生產廠區,這裡過去曾是當地一所小學,豆絲生產線就建在改造後的教學樓裡。“一樓是磨漿車間,核心裝置都在二樓。”合作社負責人夏長興大手一揮,帶著記者直奔位於二樓的糊化成形車間。“糊化成形”說得通俗些就是“烙豆皮”,這是整個豆絲製作的關鍵。車間裡的兩臺轉輪式電動烙豆皮機器,是合作社與武漢工業學院食品學院歷時兩年,共同研發生產的專利產品。

  夏長興說,豆皮的厚度影響豆絲口感,也影響後期晒乾的時間。在烙豆皮的過程中,火候大了,豆皮容易烙糊,沒“賣相”,溫度低了,豆皮又不易成形。過去,村民烙豆皮用的都是圓形的平底鍋,以蜂窩煤和木材做燃料,火焰溫度飄忽不定,烙的豆皮既不衛生,品質也不穩定。要想大規模生產豆絲,就必須走機械化道路。用機器生產出來的豆皮,厚薄均勻,顏色亮白,口感和外觀都遠勝傳統手工豆皮。“機器每天可烙豆皮一萬斤,只需一個工人就能操作。”

  生產出來的豆皮厚3毫米,寬60釐米,像玉帶一樣源源不斷地從機器中吐出。在傳送帶末尾,一位工人將豆皮捲成圓筒,送入切絲車間。在切絲車間裡,豆皮卷被切成一指寬的溼豆絲。隨後,溼豆絲又隨著傳送帶,送入長約20米,溫度約60攝氏度的高溫烘乾車間。經過一次烘乾的豆絲落入一樓的低溫烘乾車間,經過二次烘乾後的豆絲就可以進入包裝車間了。

  從米漿到豆絲成品送入倉庫,等待包裝,全過程只需2分鐘。而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幹豆絲,僅晾晒就要花費一週以上。

  豆絲產值翻番網銷全國各地

  2013年2月,合作社豆絲生產線正式投產,到2014年春節前,產值達到800萬元。2014年春節後至今,合作社已經生產豆絲300多萬斤,產值達1300萬元,預計在2015年春節前能達到1600萬元,產值實現翻番。

  由於統一購買生產資源,統一收購農產品,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市場,社員去年人均收入1.7萬元。2013年,萬順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被評為“湖北省省級示範合作社”。

  幾年時間,玉賢種植大戶社員從5人發展到現在的260多人,農產品經紀人社員達到40多人。合作社與各大連鎖超市和農貿批發市場都有良好的營銷合作,銷售額逐年遞增。“豆絲產業正在發展的上升期,我們不能急功近利,過節不趕工,保證豆絲品質是關鍵。”“過去還有農戶自家晒了豆絲拿到集市上賣,現在他們棄了老把式,從合作社批發豆絲,去市場零售。”夏長興得意地說。去年9月,夏長興開通了電商平臺,全國人民都可以通過網路,以廠家價格購買豆絲、荷蘭豆等特色農產品。“現在每天都有至少20單生意,顧客清一色的好評。”

  ■導師點評

  湖北豆絲走出作坊傳統食品工業化路更寬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糧食與果蔬加工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何建軍認為,夏長興從走街串巷賣大米,到開公司加工大米,再到對農作物進行深加工,附加值不斷提高。

  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對湖北特產——豆絲的傳統作坊式加工方式進行了改良升級,研發出自動化豆絲生產線,改變了過去只有秋冬季節才能加工豆絲的局面。自動化生產的豆絲,在營養搭配、品質控制、衛生安全等方面,均較傳統作坊豆絲有了“質”的飛躍。

  豆絲生產符合我國提倡的傳統食品工業化、主食產品工業化,是當下國家政策積極支援和倡導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他建議夏長興積極申報專利進行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用多種營銷模式***尤其是電商銷售模式***,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儘快走出產大於銷的局面。

返鄉當農民創業勵志故事
農民返鄉養殖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返鄉當農民創業致富事蹟
返鄉當農民創業致富事例
返鄉做農民創業致富事蹟
返鄉當農民創業致富經歷
返鄉當農民創業致富例項
返鄉當農民創業致富案例
返鄉做農民創業致富故事
農民創業致富事蹟
農民創業致富事蹟彙報
回鄉在農村創業致富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