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鵝品質的好壞如何判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雛鵝品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雛鵝的育成率和生長髮育,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斷和一些養殖技術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斷

  雛鵝品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雛鵝的育成率和生長髮育。那麼,怎樣判斷雛鵝品質的好壞?對養鵝朋友們來講,什麼樣的鵝苗是健康的呢?

  一、瞭解種蛋的來源及出雛情況。種蛋要求來自健康無病、生產效能高的種鵝,並符合所需品種的特性的特徵。最好是2~3年優良品種種鵝所產,還要詢問出雛時間,要選擇按時出殼的雛鵝。凡是提前或推遲出殼的雛鵝,說明胚胎髮育不正常,體質較差。

  二、觀察雛鵝的外形。個體大、絨毛粗長、乾燥有光澤的是健雛;個體小、絨毛太細、太稀、潮溼乃至相互粘著、沒有光澤的,說明其發育不佳、體質不強,不宜選用。同時,通過觀察,要剔除瞎眼、歪頭、跛腿等外形不正常的雛鵝。

  三、用手抓鵝,感覺掙扎有力、有彈性、脊椎骨粗壯的是強雛;掙扎無力、體軟弱、脊細的是弱雛。好的雛鵝應站立平穩,兩眼有神,體重正常。在觀察雛鵝的外形和用手抓鵝的過程中,還要剔除那些臍部收縮不全、用手摸似有硬塊的所謂釘臍雛,肚子顯得過大的大肚雛。

  四、健壯的雛鵝行動活潑,叫聲有力。當用手握住頸部將其提起時,它的雙腳能迅速、有力地掙扎。如雛鵝仰翻在地,它自己能翻身站起。弱的雛鵝常縮頭閉目,站立不穩,萎縮不動,嗚叫無力,翻身困難。另外,一筐雛鵝中,頭能抬得較高的,也是活力較好的,可以選擇。

  雛鵝的飼料與飲水

  雛鵝的飼料與飲水在規模養鵝過程中,0~21日齡的雛鵝死亡較多,約佔雛鵝死亡總數的60%以上的死亡是由於飼料和飲水不適所至,,給養鵝者造成很大損失。造成雛鵝缺水的主要原因有:不適時供水、供水不足、不連續供水、飲水器太少或飲水器放置在過冷、過熱、過暗的地方,雛鵝無法接近和飲用。所以,雛鵝飼養戶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飼料或飲水1~3日齡的雛鵝,由於體內有剩餘卵黃提供營養,對飼料要求不高。但3日齡以後,在溫度、溼度、光照適宜和清潔衛生、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雛鵝的新陳代謝機能日益旺盛,生長很快,而其胃腸容積小,消化力弱,因此要求品質好、容易消化的飼料;在人工餵養上要求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盤大小、高低適宜,擺放位置適當,分佈均勻; 飼餵時要少給勤添,讓每隻雛鵝都能同時吃得好,吃得適中,以滿足其對營養的需要。

  水是萬物生命之源。剛出殼的雛鵝機體含水分75%左右,如果24小時不給雛鵝飲水,就會迅速出現精神萎頓、兩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足部面板皺縮等現象,待第3天出現精神呆滯,第5~6天便會出現死亡。因此,對幼雛來說,及早供給清潔適溫的飲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經開始飲水,就不能斷水。

  飼養雛鵝要注意的八大誤區

  誤區一:沒做好準備就養鵝

  養鵝需要有育雛舍、成鵝舍,育雛前要對育雛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牆壁、天棚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火鹼塗刷消毒,育雛舍完全封閉,用甲醛燻蒸消毒,次日開啟門窗通風排氣。墊料要經消毒晒乾,不得發黴。要準備好飼料、藥品、用具等。在進雛前的1-2天,應進行育雛舍加溫預熱,迎接進雛。

  誤區二:不注意育雛舍溫溼度

  育雛舍的溫度高低對雛鵝的生長髮育至關重要。當育雛舍溫度低時,雛鵝扎堆,生長緩慢,極易壓死或誘發疾病。如果溫度高,影響雛鵝採食和生長,嚴重的會引起中暑而死亡。潮溼對雛鵝的危害也很大,溼度過大,雛鵝容易受涼,導致感冒、下痢等。

  要根據環境氣溫變化和雛鵝生長髮育情況,一般育雛舍的溫度21日齡前應在25℃左右,以後保持在18℃-20℃為宜。一般溼度保持在60%-65%,應做到勤打掃,勤換墊料,適當撒一些生石灰、鋸末等吸溼,經常通風換氣,降低育雛舍內的溼度。

  誤區三:不分先後,隨意開水與開食

  農戶養雛鵝,有的先開食而後開水***初次飲水***,有時雛鵝不能及時飲到水而發生脫水。開食過晚,雛鵝飢餓而過食大量飼料,引起消化不良、糊肛、下痢等疾病。

  正確方法應該在雛鵝出殼後24-36小時內運到育雛舍,稍加休息,***後即可飲水。飲水後有1/3的雛鵝有尋找食物表現時就可開食。

  誤區四:為保溫加大密度不通風

  在育雛期,養鵝戶為了保溫,降低飼養成本,飼養密度大,減少通風或乾脆不通風,結果造成舍內空氣汙濁,影響雛鵝的生長髮育,冬季會誘發上呼吸道疾病,夏季通風不良,則易引起中暑。

  一般雛鵝的飼養密度為1-5日齡25只/平方米,6-10日齡20只/平方米,11-15日齡每平方米15-12只,16-21日齡每平方米10-8只。合理的通風,會使雛鵝生長髮育快,新陳代謝旺盛,排出大量由糞便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

  誤區五:飼料單一,鵝吃百樣草

  鵝是草食水禽,以食草為主,但絕不是鵝吃百樣草。鵝的消化道長,是身體的10倍,但消化粗纖維的能力有限,只能吃嫩草***菜***等,雛鵝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能超過6%。

  雛鵝在育雛期,1-2日齡可喂些小米等,以後必須餵給全價配合飼料。這樣才能保證雛鵝的營養均衡,使其抵抗力強,很少患病。雛鵝在開食後1-2天,就可將嫩草***菜***去老根、雜質,洗淨切成絲餵給,先少給後逐漸增加。常用的青綠飼料有苦蕒菜、鵝頭稗、細綠萍、白菜、甘藍、萵苣葉等。對莎草科、蓼科含粗纖維量高的不能飼餵。

  誤區六:不注重光照,連續應激

  光照可以提高雛鵝的新陳代謝,有利於採食,增進食慾,促進鈣的吸收。正確方法是在育雛的前兩天實行24小時光照,以後每兩天減少1小時,直到自然光照為止。合理的光照強度要求每40平方米的雛鵝舍使用一盞40瓦燈泡,燈泡懸掛在育雛舍中間離地面高2米處左右。白天光線太強,可用紅紙擋一下,以防雛鵝發生啄毛、啄肛。儘量減少應激,雛鵝轉群、換料、免疫接種時不要同時進行,同時進行會增加應激反應,可誘發雛鵝發病。為了減少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新增維生素C和電解多維等抗應激藥物。

  誤區七:環境衛生差,消毒不重要

  在農村,一些養鵝戶不注意環境衛生,育雛舍與生活區非常近。飼槽、飲水槽、工具***水桶、盆等***不是固定使用,也很少刷洗與消毒,這樣容易交叉感染。

  育雛舍每天要進行打掃,清除糞便、汙物和垃圾,每週用0.3%的過氧乙酸進行帶鵝噴霧消毒2-3次;飼槽、水槽要用2%的苛性鈉刷洗;環境每週用3% 苛性鈉消毒1次;必須保證飲水衛生,飼料不能長久儲存,防止發黴變質;對於糞便、汙物、垃圾要運到遠離育雛舍的下風口進行生物發酵無害化處理,死亡雛鵝屍體要做到焚燒或深埋。

  誤區八:忽視防疫,亂用藥物

  因雛鵝抗病能力差,極易感染髮病,主要靠接種免疫。一旦雛鵝發病,有些養殖戶憑個人經驗,特別是養過雞的養鵝戶,把治雞的方法用在鵝上,或者不按療程治療,使病情得不到控制,產生耐藥性或藥物中毒。

  雛鵝發病後要及時確診,對症治療,不能隨意用藥和盲目加大劑量。要按療程給藥,選藥配伍要合理,劑量掌握要準,用藥時間不能過長,一般連續用藥時間不得超過1周,以防產生抗藥性和不良反應。
 

  

神仙魚如何飼養
養鵝如何優選種鵝
相關知識
雛鵝品質的好壞如何判
怎樣辨別帶魚的好壞如何選
鹿茸的好壞如何鑑別
烹飪原料的品質好壞如何進行鑑別
如何辨別軌道材質的好壞
描寫品質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關於品質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不同氣質的客戶如何銷售
不同體質的女性如何健康減肥
判斷胎兒發育的好的方法_如何判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