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怎麼飼養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孔雀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蓋亞那、西印度群島、巴西北部等地,,是最容易飼養的一種熱帶淡水魚。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孔雀魚的飼養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並能耐受汙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孔雀魚的壽命較短。基本上分成幾種基本品系禮服、馬賽克、草尾、劍尾、金屬、蛇王。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種,由於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韌,所以目前全世界幾乎隨處都能見到它的芳蹤。孔雀魚體長4~5釐米,是最容易飼養的一種熱帶淡水魚。它豐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狀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熱帶淡水魚飼養族的青睞。

  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鹼性水質,pH7.2—7.4,食性廣,性情溫和,活潑好動,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孔雀魚易養,但要獲得體色豔麗,體形優美的魚則從魚苗期就需要寬大的水體,較多的水草,鮮活的餌料,適宜的水質等環境。孔雀魚4~5月齡性腺發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溫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產魚苗數視魚體大小而異,少則5餘尾,多則一百餘尾,有的魚會產出200尾以上的幼魚。當雌魚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門處出現一塊明顯的黑色胎斑時,是臨產的徵兆。

  孔雀魚胚胎孔雀魚,卵胎生鱂魚的代表,由於週期性的生產力,使得它贏得「百萬魚」的封號,也因此常是初飼養觀賞魚者家中的常客。早期的孔雀魚以東南亞進口及國內南部生產為主,兩者的共通特性是對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採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陽光的洗禮,所以色澤顯得特別燦爛。起初孔雀魚雖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魚種混養及廉價易陣亡的悲慘印象,因此國內觀賞魚的發展雖有數十年的歷史,而孔雀魚卻得數十年如一日,毫無進展可言。這期間雖然有數波推展孔雀魚的動作,但始終因天時地利種種條件不配合而無疾而終。主要是國內觀賞魚界數十年來的高度開發,至今已進入瓶頸,因此在這波倡導活動之下終於獲得各方的響應,讓孔雀魚在觀賞魚界中建立一個新的領域。孔雀魚往往是初學入門者第一次飼養的魚種,卻也常常是養魚數十年者重拾的魚種,此現象正巧說明了孔雀魚易懂難精的特性,無怪乎能讓人如此的著迷,願意摒棄所有的魚種只留孔雀魚。

 

  孔雀魚的生長繁殖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攝氏度。pH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後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種魚。待魚發情後,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魚此時不斷追逐雌魚,雄魚的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洩殖孔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內受精。當雌魚胎斑變得大而黑、肛門突出時,可撈入另一水族箱內待產。

  待產箱中的溫度應比原水溫高1~2度,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給小魚設一個避身之處。雌魚產仔後,要立即將其撈出,以免吃掉仔魚。或者要塑料片圍成漏斗狀隔離牆,浸入水中,將產仔雌魚放在漏斗中,使仔魚產出後從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體,雌魚就吃不到仔魚了。

  孔雀魚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12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故有“百萬魚”之稱。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緣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但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產的比較少,大約產10~80尾;第二胎大約產80~120尾。價格幾元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1條不等

  孔雀魚在狹窄的區域內會有爭地盤的現象,出現達到導致魚只致死,所以當地方狹小的時候適合單條養殖。[3]

  1、魚的選擇

  選擇繁殖親魚要注意體質是否健壯,各鰭***尤其是尾鰭***是否長大而舒展,體色是否鮮明,花紋特徵是否明顯,色彩是否純正等。有了優良品種就可開始做準備工作。通常孔雀魚長到4個月就可讓其交配。

  2、繁殖水族箱

  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箱,注入理化特性適宜的水***pH值為6.8~7.4,硬度適當,水溫24~27℃***,盛水八成。箱底種水草或放置香蕉葉,然後按雌、雄1:2~3的比例投放親魚。用魚蟲等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的飼料餵養,日投4次。

  3、產卵

  孔雀魚為卵胎生,繁殖能力很強。一般4~5月齡便達性成熟,此時雄魚臀鰭部分鰭條演化成尖形的輸精器;雌魚腹部明顯膨大凸出,在臀鰭上前方的腹部近肛門處出現一塊黑斑,這塊黑色腫斑是臨產的徵兆,其顏色越黑表明越近臨產時間。

  孔雀魚發情期雄魚尾部展開好似“孔雀開屏”,用斑爛的色彩來吸引雌魚,並追逐雌魚。交尾時,雄魚用交接器前端的鉤狀物鉤住雌魚的生殖孔;交尾時間每次約一秒鐘,但次數較頻繁。待其交尾後將雄魚取出,雌魚可連續生殖數次。

  雌魚產仔數視其個體大小和年齡而異,少則20尾,多則100餘尾。小魚產出後就會游泳和捕食。第一週投喂的飼料可用纖毛蟲與豐年蟲,第二週喂絲蚯蚓與幹飼料。第一週內的幼魚飼養要特別仔細,因為這一階段飼養好壞對幼魚以後的發育影響極大。

  產後雌魚單獨靜養3~5d,以免過早被雄魚追逐而受傷。幼魚長到3~4周齡時可瓣出雌雄,並有交配能力。為了保證子代健壯,雌雄魚必須分開飼養。孔雀魚的壽命短,2~3年便已衰老,雄魚的壽命較雌魚更短。

  4、品系控制

  為獲得奇異而漂亮的孔雀魚,選種上採用兩種方法:一是近親繁殖***in——breeding***,二是品系繁殖***line—breeding***。近親繁殖是指有密切血統關係的個體之間進行交配,這種方法可以淨化和固定遺傳形質,以產生一個品系。但此種方法不宜連續採用超過4代,否則會因遺傳異而出現生理缺陷,如魚體變小、繁殖力減退、色澤不美等。品系繁殖是讓有血緣相關的魚相互交配,但血緣關係並不很密切,採用這種方法 可以把一個固定的品系繼續不斷地繁殖下去。

  為維持優良品系,應嚴防混交、亂交,故雌雄魚必須分養;在需要的時候,選擇適當的親魚放入水族箱內進行繁殖,並作好記錄——何種雌魚與何種雄魚進行雜交,以便日後選取何種性別的魚與它們的後代進行回交。

 

  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飼養步驟

  一、缸和水的準備

  缸的準備主要是清潔和消毒。消毒是採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徹底,還沒有化學藥物消毒後遺留的的問題,同時還是最環保的方法。要注意的是消毒時先把缸放平穩,一定要平穩,否則容易裂的。然後要先加少量沸水,讓玻璃適應溫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熱而炸裂。最後再加適量沸水進行消毒。

  養水是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乾淨。然後將水加入消毒後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用水妖精連續充氧24 小時,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統,這樣的水就可以放魚了。

  二、接魚

  接到魚後,不要急於開啟包裝箱,回家後暗光處開箱。途中防止動作過大導致的震動或翻滾。因為魚停食、無光的環境下,再經長途、長時間運輸後,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因此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受驚而導致撞袋或撞缸受傷,或導致因驚恐引發的夾尾等情況。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溫柔小心的操作。

  三、兌水***也稱過水,專業名詞***

  兌水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很是煩瑣的操作。但想養好魚,就一定要細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證魚能夠初步順利適應飼育環境,為以後正常養育打好基礎。而很多新手,都是在這方面犯了錯誤到導致損傷慘重!兌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水溫: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接到魚後,不要急著開啟包裝袋,先要把包裝袋用與缸中同水溫的水沖洗乾淨。然後把包裝袋放入缸中,約20到30分鐘,使袋中的水與缸裡的水,溫度達到一致。

  2、開袋:開啟袋後,先加入相當於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後再慢慢的不斷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魚逐步適應水質如PH、KH等的變化,整個過程持續30到40分鐘左右。當加入缸中的水達到袋中水的量時,即可把魚溫柔撈出放入魚缸中。此兌水過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輸液系統進行的,可以更好的讓魚適應水質的,對於比較珍貴的魚適用。兌水結束後,要將袋中的原水倒掉,因為魚在運輸過程中排洩的廢物、脫落的黏膜等物質,是細菌喜歡的食物和產床,是魚致病的重要病源。

  孔雀魚3、魚入缸後十分恐慌,這時的光線不要過強,更不要驚動它,例如觀看時都不能指指點點動作過大的,接魚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魚入缸後不要總是在魚缸周圍四處亂竄,記住當天不要餵食!

  4、第一天也不要餵食、不要換水,觀察它的狀態怎麼樣。一般來說在第一天魚的狀態會恢復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狀態不好的話,可以加入1%濃度的飽和鹽水。

  5、第二天:觀察如狀態不錯,魚四處尋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現,就可以少喂一點點活餌,意思一下即可,千萬不要喂多!開口餌料以活食最好,如豐年蝦等,人工餌料由於消化困難,不建議用。可換1/10的水,冬天換的水要比缸中水溫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這也是一年中換水時溫度掌握的方法。如果狀態不好,不喂,繼續觀察。

  6、第三天:關鍵的一天!魚有問題的話這天就會明顯的看出來,觀察症狀後對症下藥即可。

  如果沒有問題,狀態良好的話,同樣喂一餐,比昨天喂量稍多一些,逐步在一週內過度到正常的喂量。換水也是如此。

  7、兌水的規程一定要仔細完成,即使你對你的水質再有把握,也不贊成不經兌水直接把魚放入缸中,這一點切記,否則受傷總是難免的.

  飼養要點

  孔雀魚是熱帶魚中最常見的品種,由於它外型小巧美觀,是新手養魚愛好者最廣泛的選擇。那要如何飼養這像公主般的孔雀魚呢,下面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些孔雀魚的飼養要點。

  【溫度】

  孔雀魚的適溫在22到26度之間,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出現突發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後也易發生如早衰、母魚產後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

  孔雀魚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恆定適宜的。

  【餌料】

  對於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餵食的量和每天餵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孔雀魚剛出生的子魚,當天是不喂的,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魚可是卵胎生的哦。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儘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兄弟總結了一句諺語是“4周內儘量撐,二月內使勁喂,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後喂的少”。由於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這段時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後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在這段時期內,如果按歐美、倭國等專業玩家的標準,每天應喂6到8次,每次間隔2、3個小時左右,這樣的喂法可以供專業玩家去參考。

  【密度】

  對於子魚放養的密度,缸是40*25*30釐米的,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般在2周後,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就將它們移到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

  孔雀魚的疾病防治

  孔雀魚孔雀魚的大部份病症,都是飼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發的,通常引發的病症有四大因素:

  1.水質的惡化

  水質惡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餌過量所引起的水汙染以及過濾器汙穢所引起的有害質的積存。只要每日的投餌適量,以及適當掃除過濾器與水質調整都可以防止發生。雖然適當的換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換水,這樣對孔雀魚會有傷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過度清潔過濾器,也同時洗掉繁殖的過濾菌,從而導水質惡化。

  2.水溫的變化

  孔雀魚是屬於變溫動物,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水溫度變換體溫的。水溫不論高或低都有礙魚體機能正常的運作,尤其水溫的上升或低下,對孔雀魚是最大的致命傷。結果體內的代謝不順,食慾也低下而會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節早晚過度落差很多。

  3.粗魯的接觸魚身

  孔雀魚的身體表面是特別纖細而易損傷,所以利用魚網撈起時,要特別小心,否則體表一但損傷,細菌會從傷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魚網而用手撈起時,也不要用指甲損傷魚體。請特別留意。

  4.帶進病症

  孔雀魚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計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魚的感染,若將新購入的孔雀魚放於水族箱內時,一定要先行確認,是否有病症或先養於檢疫缸觀察三、五天,確定無病症再放入。

  一般常見的病症

  1.白點病症狀:魚體全面會出現直徑1mm以下的白色細點,並且一定會從各鰭發病之後再擴散至全身,如不予處 置時,將會漸次衰弱不久就會死亡。這是淡水魚典型病症。儘管孔雀魚發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說完全不會發病,所以大意不得。原因:白點蟲等纖毛蟲所寄生引發的病症,其體表的白點即是寄生蟲的本體。寄生蟲的外圍的表皮呈白色狀者也有,白點愈多則表示寄生狀態愈為嚴重。

  2.爛尾症症狀:是從尾鰭開始附著黃白色粘著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鰭,並漸次糜爛。尤其病情進行時,鰭部會呈爛腐狀,甚或斷落尾鰭都有。因食慾大減,不久連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療,發病雄魚較多,是其特徵。原因:遭受卡拉姆那裡斯細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徑為傷口,而受傷大部份由於魚只之間的爭鬥,粗魯的接觸所引起的居多。

  3.水黴病症狀:別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為水黴病。這是水黴寄生於體表而帶上棉花般是白色狀,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爛面板,尤其病情進行時水黴繁茂部份會腐爛掉落都有可能。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後就會失去食慾,游水也欠活潑,不久將會死去。原因:體表的傷口或錨蟲,魚蝨等寄生所引起的傷口,由水黴科的真菌著生引發二次病症者。真菌大都是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居多。

  孔雀魚4.松球病症狀:全身的鱗片豎起魚體,全面也會鼓滿,病名是因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如病情進行則魚鱗會剝落,於是不能再游水而導致死亡。原因:遭受野羅孟那斯細菌感染所引發。

  5.口腐病症狀:口部外圍或頰部附近呈白棉花狀而不能再進食,不久,將會衰弱而致死。原因:與爛尾病一樣,卡拉姆那裡斯細菌感染為原因。輸入孔雀魚帶來的新感染症狀:鰓部腫脹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強呼吸,並且合閉尾鰭而不時在搖頭,做不自然的游水動作,不久,魚體呈白濁狀而衰弱致死。原因:由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細菌為感染因素。而一旦發現感染的魚只時,必須隨即隔離於其它魚缸。初期者,只有換水或加入鹽水也可改善。治療: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殺菌劑來進行藥浴,大部份的情況都會有所改善。若仍然無法痊癒,原因可能在於一些導致細菌性的感染的因素,並未消除,如水溫過低,死魚未撈出等。患水黴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質,應撈除死魚或殘餌,並趕快換水,而松球病可能要優先改善水質,藥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魚較有食慾後,用細菌治療的藥餌餵食。至於爛鰭、爛尾等外表症狀的魚只,換水並佐以藥浴,情況也能改善。

怎樣建設雞場
如何飼養孔雀
相關知識
孔雀魚怎麼飼養
孔雀魚怎麼養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怎麼養殖
孔雀魚怎麼養才不容易死
孔雀魚怎麼養
冬天孔雀魚怎麼養孔雀魚的生活習性
孔雀魚怎麼養不死
小孔雀魚怎麼養
熱帶魚孔雀魚怎麼養才不會死
冬天孔雀魚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