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經營特色是什麼
超市經營應走出自己的特色!小編來看看超市的特色是什麼。
生鮮緊抓顧客心
津工超市的門店平均只有二百平方米上下,每店都賣生鮮。盧代盛認為,大賣場的短板是店少,不能解決天津的吃菜問題,他發現這裡有市場空間,於是開始在小店引進生鮮,並承諾菜價低於周邊市場10%。鮮豬肉價格平時略低於市場,雙休日降價10%再促銷。盧代盛認為,生鮮競爭要研究品類,採用與顧客需求相適應的方式很重要。上午買菜的多是家庭主婦,對價格敏感,多購買大眾菜,於是早上打折。晚上買菜的多是上班族,對稀菜感興趣,如果做些簡單加工就更受歡迎,降價促銷對他們基本沒用,所以不對他們降價。
在生鮮上,津工還想更有競爭力。為了保證冬季供應,津工跑遍了海南,與種植基地建立了合作。“我們在嘗試逐步實現訂單化的種植基地。海南菜計劃到2012年基地供應達到90%以上,同時完善質量控制和保系統,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可追溯體系。”目前,津工增長最快的品類就是蔬果,已成主渠道。
山東聊城有個憶灃超市,在這個三四線市場,董事長王廣勝遇到了瓶頸,有的小店不盈利,面臨關門。為了提高盈利水平,王廣勝於去年開始門店改造,最大的變化是引進生鮮,讓老百姓來這兒買菜,就這麼一個變化,不盈利的店也被盤活了。王廣勝介紹說:“當時也沒底,就感覺三四線城市的百姓也要吃菜。先在大店做,第一個月賣了差不多二十萬元。到現在,二千八百平米的店每天平均是一萬二千元。蔬菜水果是在我們周邊五十公里以內採購的商品,來自於地頭採購,現在億灃已經有五個蔬菜基地。我們做生鮮定位是不掙錢的。由於菜價低,聊城很多小販到我們這拿貨。有個一百平米的店經營很不理想,曾一度想關掉,超市拿出了60%的面積做蔬果,現在這個店做得也很好。”
社群廚房有特色
盧代盛介紹,津工的社群廚房以代替家庭廚房為目標。這個定位不同於7-11不過,最難解決的是熱炒菜的問題,為此,津工整整研究了一年。最後確定了操作模式前端是工業化生產,到店後主料、輔料全是熟的,兩三分鐘就能炒熟,在炊具等各方面也都做了具體的改革,“我們想逐步用它代替家庭廚房,或一定程度上代替家庭廚房。建立會員機制,推動社群廚房的發展,進一步啟動會員居家養老等公益事業。”
同津工重視社群廚房一樣,好的社群超市在廚房上各具特色。憶灃的饅頭特別好吃,聊城媒體專門介紹憶灃饅頭的做法。王廣盛說,饅頭不賺錢,賺的是吆喝。現在饅頭放在收銀臺賣得也挺好。憶灃很重視中央廚房,有兩個店靠近學校,菜多些肉少些,學生花五毛錢能吃到。王廣盛還有一個更新的想法,“三四線城市應該把快餐讓店引進來,今年我會實驗一下,找個適合的地方,加盟店自己做。現在很多城市24小時快餐店挺火。我覺得要改變觀點,不要光做廚房。”
山東蒼山寶慶超市也是個立足三四線城市的超市,現在很多農村婦女做飯都非常棒。公司就專門集體培養這些婦女,每開一家店,就聘這些人做廚師。董事長趙芙蓉介紹說,“我們有自己的標準模式,如果下面的店達不到標準,繼續下滑的話就肝被淘汰。現在每天中晚上到下班的時間,我們的熟食區都有很多人排隊。”
凡是做得好的超市都各有創新。超市發展的中央廚房是跟生產企業合作,像饅頭、麵條做好了送過來在現場進行銷售就可以。還有的是現場加工。現在肉夾饃、煎餅、包餃子、烙餅都受歡迎,利潤也比較高。
北京京客隆集團副總經理高京生表示,主食廚房作為家庭廚房的延伸,應該調整下思路,有些廚房的延伸是便當式的,有一定的消費群,但更多是為家庭廚房做一些延伸服務。“家庭做飯是一種享受,有的時候調調味道,我們的廚房可以多提供半成品。我認為,作為一個社群的超市包括便利店,如果沒有中央廚房、主食廚房作為支撐的話肯定會感覺到不夠到位。”
趟出適合看自己的新路
津工超市大規模佔領天津市場,祕訣就在創新。定位為社群店後,津工關掉了所有大店,面積平均在兩百米上下,所有出租專案都砍了,不搞任何聯營,集中精力做這種商業模式。事實證明,這種模式創新給了津工無限發展的可能。
在定價上,津工不與市場求同,而是根據商品角色自主定價。比如,600毫升的可樂原來賣兩塊三,通過分析,津工把它定位為便利商品,於是調到兩塊九,店裡銷售小有下降,但單毛利潤卻提高了2.3%倍。
津工支援從不同顧客身上攻取不同收益。2005年,津工開始進行價格調整實驗,不斷探索顧客能接受的價格上限,包裝商品毛利率六年翻了一番。大規格民生商品價格和大賣場一樣,尤其是福臨門、金龍魚幾個品牌連續兩年天津銷量第一,比大賣場銷售狀況要好;非民生商品保持適當調價幅度和速度,小規模包裝的民生商品提高價格;非健康商品不斷探索提價空間,尤其是捲菸,毛利率提高了3倍多;大包裝方便麵價格不變,考慮到碗式方便麵的購買者更看重便利,因此提高碗麵休格,有的品種提高了3倍多,銷量基本沒影響。“隨著門店服務能力的提高,顧客接受了提價。顧客同意我們賺的錢,我們要去賺。包括我們夜間購物開始加收10%服務費。
盧代盛說,社群物流是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板塊,圍繞社群物流可以開發一大批商品。這些不上架的商品銷量很大,只能採取訂單方式。“比如我們力推鮮奶,告訴大家只有巴氏奶健康。我們要培育一個可持續的市場,建立一項服務家鄉、服務社會的事業,這是企業理想,將來還要做社群養老。”
津工從過去只滿足顧客一部分需要向全面滿足顧客需要轉變。目前,津工售電量已佔據天津半壁江山。“壟斷性、稀缺性的資源很重要,如果要做,一定想法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是將來差異化的步驟。”津工超市成功探索出了建立社群廚房、社群服務、社群物流、社群養老系統的商業發展模式。
盤踞三四線城市的憶灃超市,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市場漸趨飽和的情況下,憶灃成功突圍,開始下鄉鎮,鄉鎮店一年租金才三萬元,一定四年,銷售業很好。另外,憶灃的休閒食品毛利率能達到40多個點,這種商品就用現金作。王廣勝還引進了美的旗艦店,兩天賣了五十多萬元,全城轟動。王廣勝的前瞻性在於,他認為未來的家電,特別是國美、蘇寧這些大店,都要建自己的社群店。
超市發是用親情留客,不靠打折,更多是用親情、文化做營銷。超市發總裁李燕川介紹,超市發在社群服務中融入親情,每個店有志願者隊伍,每週都去空巢老人家,承擔家務,陪他們出來晒太陽、聊天,過節送日用品等。“有些老人買四樣東西會來三趟,我問他,他說是出來活動活動,把店面當做娛樂中心和聊天之地。把我們當成這樣一個場所了。”李燕川說,“現在社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已佔到45%,超市發也在一些時尚化、個性化的品位上做了調整。下一步會考慮一萬五千平米的店鋪,不做純超市,比如和福奈特合作做洗衣、修鞋等,讓社群的居民在一萬五千平米的店內把所有生活用品一次性買齊。”
超市的經營設想與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