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網際網路創業解讀
汽車網際網路產業有多大,機會有多少,難點在哪裡,這些都是汽車網際網路創業要了解清楚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GUSHI:網際網路+汽車創業機會在哪兒
7月26日下午,由加速會旗下社群分享會-“GUSHI”與車女婿主辦的《論共享經濟的罪與愛》,攜手合辦方騰訊雲、融雲、七牛雲、內推、互動吧在劇空間完美落幕。本文整理自汽車頭條網創始人張耀東先生會上的發言。
一、汽車產業大概有多大呢?
第一個數字,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數字,2.7萬億,什麼概念呢?可以在市場裡頭容納出25個千億級的公司,這是一個非常準的數字。這是去年2014年汽車行業的銷售產值,現在時間我看也進入500強,估計大概在3000億到4000億左右這個層次。
第二個數字,後市場的規模大概有8000億,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特別準確的數字,我昨天上網查,有人說有萬億,有人說有千億。
後市場是什麼概念呢?這個汽車交給了在座諸位,你買走了之後,就認為是後市場了,所以這個概念非常模糊,非常大的一個涵蓋概念。在這個狀態下,這個數字也只能是虛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不會低於這個數字,七八千億。它涵蓋了汽車的維修、保養、美容,甚至於車險,甚至於二手車,七七八八的,現在我看很多人把租賃、滴滴都放到後市場裡面,覺得這個多少有點牽強,在我理解,那些還不算純粹的後市場。
第三個叫做出行市場。現在傳統汽車行業後市場分類,分為六大行業,裡面把類似於滴滴這種的,或者類似於神舟這些,特別像順風車、天天這些,都放到後市場裡面。但是我個人覺得應該拆出來的,它是一個行,是我們生活衣食住行的行的市場,我感覺這個潛力應該是超過後市場的。
第四個就是新能源汽車。這個數字不太準,2014年是7.8萬輛。但是今年上半年應該接近這個數字了,今年接近20萬輛,這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
為什麼我把這個數字拿出來,按理來講,7.8萬輛應該在2.7萬億裡面的,因為這個產業增長速度很快,而且可以抹掉汽車行業剛才我那個調研裡面的傳統,汽車行業的新技術集中體現在了新能源,以新能源為核心的驅動下。
所以,在汽車行業,包括現在投資行業裡面,最熱點的現在可能有這三大熱點。
第一個就是新能源,這個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第二個就是汽車電商,包括二手車電商,因為有2.7萬億的產值,在這個裡面去弄,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電商平臺。
第三個就是後市場,8000億市場,這個將來O2O市場是非常大的。
跟汽車行業有點關係,但是總體來講的交通出行類裡面,最大的市場裡面,就是各類用車平臺,在座的各位應該都非常熟悉。因為我剛才沒有做調研,但是我感覺到很多人經常用這個。
在這個數字來講,核心來講,這個行業確實是目前錢比較多、機會比較大,但是巨頭比較少,我覺得是有機會的。
二、汽車+網際網路機會有多大?
如果把舉的這些數字特別枯燥的話,我形象化一點。這幾個人,當然我是隨便down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第一個馬斯克,代表汽車行業的一個創新的可能性。
第二個就是UBER的創始人,其實我沒好意思用滴滴,我感覺滴滴比它的潛力要大。而我個人是堅信一定能把它打出中國的,雖然在座很多可能比較愛品牌調性的人會不同意我的說法。
第三,這兩個人一個代表汽車科技的創新,網際網路代表的機會,第二個是真正的出行領域帶來的機會,將來的產值一定是非常驚人的。
第三個應該是一個問號,我用了一個奶茶妹夫的照片,整個汽車電商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巨頭,目前對打的應該是E車,京東投資佔了25%的美國上市公司,大家來做這個產業,但是整體的成交量,幾乎在汽車行業裡是非常低的。所以在五到十年之後,這個一塊一定會起來。
再一塊,更沒有做得好的,其實是後市場,O2O市場。如果借用美團來講,我覺得汽車圈一定會出一個美團這樣的企業,現在還在建立過程中。
如果把這些加在一起,我個人覺得汽車加網際網路,或者網際網路+汽車,未來一定五年之內一定會出現3到5位這個財富級別的企業,大家在座對這個都很有熱情,選好一個東家,見證一個奇蹟。
總體來講,現在這個產業裡頭,機會我個人來講,我感覺最有可能,我們現在能夠逆襲的應該是最後一個,汽車後市場,現在是1.4億的汽車保有量,一輛車一年產生一萬多塊錢的消費,將來也有1.4萬億的市場。
三、難點在哪兒?
難點也是特別多的,難點放在後面講,因為我覺得我們很多做創業的人,第一點,應該別想難點,應該先想機會點,先想一想,我們前面還有很多可以誕生出千億級公司、百億級公司的可能性。
我們詳細分析一下現在目前的共享經濟下,汽車的網際網路+市場大概是什麼樣的。我們從剛才四個方向來講,選三個。
第一個,電商市場。電商市場總體是一個低頻市場,頻次應該是三到五年以上,所以它是一個典型的低頻高效市場。在模式來講,目前的電商市場是一個B2C行為主導型的。京東模式是目前電商的一個主導型的,C2C模式的幾乎沒有,只是一個補充,為什麼這樣,待會再分析。總體特點來講,客單價比較高,但是客單量非常低。從網際網路市場來看,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非常難以網際網路化的市場,因為網際網路的傳統規則就是高頻吃低頻,低客單逐漸蠶食高客單這種的,我們的滴滴等等也是用這種方式來做的。
第二個是O2O市場,後市場的O2O市場總體是一箇中高頻,O2O的行業比較大,我們以O2O的主業來看,也就是說,我們的保養類、維修類、使用類來看,總體是一個重低頻,頻次大概多大呢,北京市有一個數字,北京市的每輛車的平均進店維修單次是2.7次,一年有2.7次維修,這是低頻的。當然這裡面也有高頻的,比如洗車,根據大家的勤勞程度來講,洗車對我來講是低頻的,單位對很多人來講是高頻的。在這個市場裡面大概是什麼樣子的,目前總體的後市場裡頭,在中低頻這個市場裡,總體還是一個B2C型的,現在C2C型的有人在做,但是我沒有看到特別好的。客單價來講,相對於期刊行業的市場來講,這個市場的客單價是比較中型的,平均是500到1000塊錢的後市場的不同情況,洗車類是偏低一點的。客單的數量在持續上升。
第三個,出行用車類的。出行用車類的頻次是高頻的,形式上,現在基本上已經搭建起共享的活躍社群了,比如順風車、專車這一類的,基本現在是一個共享經濟的代表。所以,今天這個主題,也是因為這個話題產生的。客單價應該是一個適中型的客單價,這個不算高的客單價,但是客單數量是比較高的。
為什麼這麼分析?目前跟汽車相比,一個共享型的經濟是混合型的,如果從整個行業來看,具備的可能性高頻到低頻的整合,當然也同樣具備一個可能性,從中低頻突破,逐漸往下整合的可能性。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共享的可能性。
第一大類,現在共享度最高的出行市場為例,出行市場裡面,我個人分成兩大類,第一類跟完全跟行有關係的,比如打車類的,比如專車、順風車或者快車,不管怎麼來的,有一個人給你開車,能把你送到目的地的這樣一種型別。
另外一種型別是租賃類的,包括分時租賃,PP租車一類的,點對點的租車。
共享了一種東西,一個是車。車假設是一個資源,把車提供了一個共享,這是租賃類。
另一種是人共享的一種服務,比如我現在很悠閒,沒什麼事兒幹,我可以出去拍一個順風車之類的,這是一個共享服務,這一大類沒有什麼好說的,大家已經很清楚了,我個人覺得格局已經定了,短時間之內,很難看到有人翻盤,這個格局,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
我們認為用車類的還有一大類,跟車產生的相關的東西。比如說停車,現在停車類的共享型的APP在做,但是做得不是特別好,但是投資非常熱。總體上來講,我們算一算,汽車真正跟開車相關的第一高頻的產業就應該是停車,基本上每天只要開車出來就涉及到的東西,這是第一高頻的東西,但是停車產業很多自己的問題,所以它很難共享化。
第二大類,跟加油,交過路、過橋費相關的,這個周邊產生的費用。原來我聽過一些人想辦法整合,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在中國是一個資源控制型的市場,所以沒有看到有人做起來。
當然,我個人對第一類,停車這一類,我覺得還是有機會的。
總體看下來,在用車出行這個領域,跟共享經濟有天然的優勢,如果大家對這個產業有興趣,哪怕自己不想做這樣一個創業,也可以買幾輛車參與這樣的共享,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大,因為從整個網際網路來看,大概兩到三年時間,還是有很大的增加空間的。
但是不利的地方,已經形成了一些寡頭。現在打架打得太凶了,很創業者已經很難參與進來了。機會點,我覺得是這樣的,跟用車相關的這一類,還是有機會的。
總結下來,用車出行類,核心共享的是車,和有車和人帶來的服務,這是共享的精髓。
汽車圈的“網際網路+”創業看上去很美
當下,“創業”無疑是個熱詞。隨著網際網路+的熱潮,汽車圈內也有很多人紛紛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從原先的車企高管、車企員工,或者汽車媒體人,搖身一變成為創業公司的老闆。
應該說,汽車圈的“創業潮”,是大趨勢下的必然。一方面,現在國家政策鼓勵創業,環境也越來越寬鬆。另一方面,很多過去為別人“打工”的汽車人,也一直有著創業夢想和需求。眾多汽車圈內人士創業,無論是對提高社會創新活力,還是對個人發展進步,還是對汽車行業及相關服務的發展,都是有積極促進意義的,可以說是好事情、好現象,值得鼓勵。不過,汽車圈的“網際網路+”創業,筆者的感覺是看上去很美,對實際情況和未來效果是喜憂參半。
汽車行業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也造成了汽車圈創業的特殊之處。汽車圈人士的“網際網路+”創業,首先可以說,有著好幾個方面的獨特優勢。一是這是個高度垂直,或者說是高度專業的行業,需要較多的專業積累。汽車“網際網路+”的創業者,基本上都有著相當的行業從業經驗,從其他完全不相關行業轉過來的較少。比如不像線上教育那樣,有的人原先是做遊戲、賣二手房的,也來趟教育的水了。汽車圈創業者遇到的非職業性競爭相對少,大家也都對自己有相當的專業自信,新事業開展起來比較容易上手。二是汽車行業是個“有錢”的行業,總產值高,營銷投放總額也大,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為汽車行業服務賺錢機會大大。
但是,汽車圈的“網際網路+”創業,真的並不像一些人以為的那麼簡單。這裡且以較多的汽車新媒體創業來簡單分析。汽車新媒體的根本目標,是幫廠商完成產品和服務的導購。換句話說,做的是商業。但很多創業者先前在車企或者媒體,由於分工的原因,並不具有商業方面的全面能力。或者即使原本是經營高手,但轉型創業之後,未必能迅速建立起新的有效商業模式。不少人因為不能看清趨勢,或者過於迷信技術力量,結果造成創業做的產品不適應消費者需求,也難引起廠商金主的興趣。這是問題之一。問題之二,許多汽車新媒體創業者,往往高估自己的資源擁有程度。比如有人之前在較大的汽車媒體工作,認識一些廠商的中層,甚至公關公司的人,就以為自己有廣泛的業界人脈資源,離開平臺之後才發現,人家看重的只是平臺而不是你。問題之三,有的汽車媒體人原先乾的平面媒體,哪怕乾的網際網路媒體,商業模式根本不適合“網際網路+”,舊觀念的瓶喝不到新酒。另外,還有一些創業者沒有預估到創業後的辛苦程度,自己要變成一個全面的操盤者,發現力有不逮或者受不了那勞累。
必須要說的是,很多人以為汽車圈創業企業更易獲得風投青睞,實事求是講有一定道理。因為汽車行業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可以說是技術驅動型,車聯網之類也是熱門趨勢。但是要知道,風險投資大都投向高技術領域,並且有很強參與性和明顯週期性。雖然一些投資者並不期望短期能從專案盈利,但投資汽車“網際網路+”企業的,多將此作為未來的核心專案。所以,如果是想靠造個概念,靠“忽悠”來獲得投資,基本上是越來越不好使了。如果不能判斷出什麼是市場強需求,並有強大技術或產品開發能力,人家憑什麼要給你投資?要知道,汽車“網際網路+”的燒錢能力可不弱。兩輪三輪投資過後,如果仍然看不到專案的精準定位,看不到你的核心競爭力,看不清產品可落地的商業邏輯,那麼恭喜你,你可能要完蛋了。
當然了,中國正在迎接汽車社會,行業的可觀商機也在那裡,這必然形成巨大的誘惑,帶來汽車圈的創業潮。只是,雖然汽車圈的創業者有獨特優勢,汽車“網際網路+”也不是簡單的一片藍海,想要任性地航行不容易。想創業者不妨先好好做調研評估,把相關資源和平臺整合和利用好,在找準機會並且思路、人才等“東風”都具備情況下,再去瀟灑地下海弄潮。
汽車網際網路創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