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和養生的關係
隨著現在物質生活的條件越來越高,人們對於養生這塊投入的關注也就更多了,多種多樣的健身方式,養生方法讓人應接不暇。而武術作為中國傳統的特色,經歷了幾千年仍然歷久不衰,自然是有它獨特的魅力的風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中國武術除了本身具有的歷史積澱和文化特色,它在養身健身這塊的造詣也是不可小噓的,它的實用價值讓很多中外名家讚歎,是我國五千年曆史下積攢的瑰寶。養生同樣作為中國傳統的一種保健學問,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來保養身心,從而使身體獲得最健康的狀態,達到益壽延年的效果,那麼養生和武術碰到一起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1、神共養
又稱“性命雙修”。宋代以後“性命雙修”發展為“性功”和“命功”的煉養體系。在養生治身的修煉中,性與命本來是統一的“本一而用則二”的關係,精神意識的修煉和生命物質的修煉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內外的修煉,一方面使作為生命載體的身體狀態得到質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使精神得到新的體驗和發展,使人的生命機能日臻完善。所以形神共養是中國傳統養生和武術理論重要的煉養原則。形指形體,亦即身體,包括軀幹四肢、筋骨皮等;神指人的心性、精氣神、意識、思維等。形神共養,即不僅注重形體的養護;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調攝,意在通過一系列特殊的養生手段來實現生命和潛能的開發與完善。
中國武術繼承了“形神共養”或“性命雙修”思想,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內煉精氣神,外煉筋骨皮”的“內外兼修”煉養理論與方法。精氣神被稱為人體三寶。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人體基本物質的轉化運動形態,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切功能和能量形式;神是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以及臟腑、精氣、血液、津液的外在表現。正因為精氣神具有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功能動力、精神主宰三方面至關重要的作用,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類經·攝生類》
中國武術十分強調“形為神之本,神為形之用”。形是外相,神是主宰。武術的手眼身法形體動勢,不只是簡單的肌肉收縮運動,而是靠內在物質“氣”或“神”的外化。拳諺曰:“打一拳,心一動,心動,氣隨,神迷,歸於腰,奔於肋,行於肩,跟於臂,達於手”。武術的勁道是靠“以意領氣,以氣催力”來實現的,這種運氣化勁,意氣神與力的結合,是中國古老武術獨特的形神兼備的煉養法。
在具體方法上,一是通過形體運動來煉養形神。“動以養形”,“外練以養形為先”清萇乃周《萇氏武技書》卷二。“形以禺氣,氣以催形,形合者氣自利”《呂氏春秋·盡數》。以其外而達於內,通過形體運動來疏通經絡,流通氣血。二是內煉以養神為主,由內而達於外。武術以修德養性為養生之首務,並將傳統養生的“守一”、“存想”、“吐納”、“行氣”等融入武術體系中,以此來養心調神,修身養性。在拳技中特別強調精神和意念的作用。武禹襄《太極拳解》說:“身雖動,心貴靜”。“先在心,後在身”。陳鑫《論太極拳要訣》一再強調“打拳心是主”,“運用在心,此是真訣”。形意拳以“心與意合”為六合之綱,在神形並重的前提下,注意“神”的煉養。
我國的養生方法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古代名醫華佗,就創作出了五禽戲,這個是依據幾種動物的動作來模仿的,可以達到很好的養生效果,少林的易筋經之類的功法等,長期修習都是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的,武術養生和現在的很多健身方法不一樣,它更注重的是內部調養,從內到外的讓身體散發出生機,大家應該也都能發現,一般練過武術的人和同年齡段的相比較起來看起來都顯得更加有生機,更加年輕。
2、功養生
內功即以煉內為主,注重於意念、氣息、臟腑、經絡、血脈等人體內部機能鍛鍊,以求內壯的養生功法。內功、內勁、內氣、內息、內觀、內視、內煉、內修、內丹、內動、內家拳等都是從不同側面反映內功養生的術語,常見於中國傳統武術和導引、氣功等文獻中。
內功養生的要旨是通過呼吸吐吶、存思意守、肢體運動等方法來調養神氣,從而達到養生治身的目的。正如《周易參同契》所云:“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元本隱明,內照形軀。閉塞其兌,築固靈珠。三光陸沉,溫養子珠。視之不見,靜而易求。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內養是養生的主旨。
內功的方式方法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存在了。如《莊子·刻意》所載“吹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的導引之法,《荀子·修身》提及之“治氣養生”法,被認為是公元前380年製作的《行氣玉佩銘》所述周天行氣法等。其後內功體系進一步豐富,道教經典《太平經》以守一存神法為主;《周易參同契》主張內行氣與外丹合修、合煉;西晉以後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司馬承禎等無不主張內修與外煉相結合,“合眾術之共成長生”。唐末宋初,導引行氣已形成眾多的方法技術,以精氣神內煉為基本技術特徵的內丹崛起,建立了生命內煉學的理論與方法體系,從而為明清以來的武術內功體系奠定了基礎。
武術在中華大地上綿延數千年,由於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在當今世界眾多的體育專案中,武術是個最富哲理的運動,有其五彩繽紛的文化內涵。從武術運動的發展過程和文化形態的形式來看,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武術內功的出現,以內家拳、《易筋經》為標誌。據《寧波府志·張松溪》載,內家拳其法主於禦敵,以敬、緊、徑、勁、切為五字訣。明天啟四年1629已有《易筋經》流傳,清中葉道鹹年間,王祖源得自少林寺之《內功圖》中所載易筋經十二勢,是導引、氣功演化為武術內功的代表。《易筋經》的修煉目的在於“內壯外強”,“通行氣血,助翼精神”,“易筋”,“易髓”。《易筋經》將“靜功吐納養氣法”、“動功導引氣法”等融攝於武術鍛鍊之中,並發展、改造為武術內功體系。
清初以來,武術內功得到發展,當時多稱“坐功運氣”,在民間宗教與祕密結社中較盛行。如清乾隆時,白蓮教支派清水教首領王倫即以“拳棒教授兗東諸邑,陰用白蓮教誘人練氣。”嘉靖初年,山東冠縣任四等人在德州設立天理教,組織人“學習義和拳棒”,並“運氣唸咒”。山東曹州府一帶離卦教首“張景文會運氣,又會拳棒”。山東菏澤與直隸東明一帶離卦頭目李榮傳習拳棒,並令徒眾“每日坐功運氣”。
清代武術家王南溪曾為《內功四經》作過註釋,內動篇專講氣的脈絡、格式,氣竅,生勁的理法及真氣運行於體內,而使外形健壯的理論。乾隆四十年1755徐文弼所著《壽世傳真》從養生角度對“外功”、“內功”作了明確闡述。“外功有按摩導引之訣,所以行血氣,利關節。”內功則是靜坐、內視、叩齒等運氣於任督二脈的小週天功法。清光緒年間周述官編《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卷二指出:“內導引者,內功也。”“外執行者,外功也。”作者認為內功能使“病去身強,內充氣積,任督交通,導引路熟,河車運動,存想意純。”1918年席袷康編《內外功圖說輯要》所言內功主要是心意靜定的坐功法。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內功拳的稱謂。章乃器著《科學的內功拳》認為“內外兼修,心身交益”鍛鍊的效果不在肌肉的發達,而在內臟的堅實和舒適的拳法,如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拳、意拳等稱為內功拳。內功拳是武術與內功結合的產物。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武術養生的最終目的是超越招式的束縛,達到精神和形體的雙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機能,這正是武術養生別於一般體育鍛練的重要所在。
武道養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