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說起太極拳的基本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對於這些基本要領,您能真正做到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太極拳動作要領

  1. 心靜體鬆,精力集中。

  保持鬆靜,首先要把大腦靜下來。然後放鬆周身肌肉關節和內臟器官。排除一切干擾因素,全神貫注投入到練拳中去。

  2. 虛領頂勁,尾閭中正。

  頭正頸直,虛領頂勁。口脣自然閉合,下頜向裡收,舌放平,動作要向何處,眼神先去,眼隨手動,手到眼到,停時目光經食指前視。

  3. 沉肩墜肘,坐腕舒指。

  肩要鬆沉平齊,不可一高一低。肘要鬆沉微屈。意貫指尖。

  4. 含胸拔背,氣沉丹田。

  鎖骨平準對齊,胸肌放鬆,稱作含胸。背肌也要放鬆,背肌骨節微有上提之意,背部面板有繃緊的感覺,稱作拔背。

  5. 以腰為軸,上下相隨。

  腰為主宰,帶動四肢運動。腰腹肌轉動,胸背肌亦隨之轉動,帶動四肢的纏繞圓轉。作到上下呼應,融為一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後要協調一致。內外合一,一氣呵成。

  6、步法靈活、虛實分明。

  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運動時兩腿要分清虛實,隨著重心的轉移,兩足要交替支撐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7、勢正招圓,連綿不斷。

  勢正是指動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縮,不歪斜。招圓是指動作圓滿,舒展不拘不僵。動作之間要求連綿不斷,招招貫串,整套動作要一氣呵成。

  8、以意導動,內外合一

  打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守丹田,要“心靜用意”。使意識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作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意想勁到,動必合法。

  太極拳含胸拔背的本質

  太極拳的含胸拔背,其實足有一個變化範圍的動態姿勢,不是固定的、持續不變的,所以,它有一個最基本的姿勢作為變化的起始基礎,這個基礎性的姿勢就是自然狀態的含胸拔背。綜合有關文字資料中一些先輩的闡述,這種自然狀態的含胸拔背就是維持最佳符合人體生理活動需要的自然放鬆的胸背部姿勢,人在自然放鬆站立時,胸段脊柱具有微微後凸的生理弧度,與脊柱其它弧度一起擔負著緩衝地面震盪從而保護中樞神經等重要的生理任務。

  背肌因而舒張,即自然站立狀態的人就呈現著基本的拔背姿勢;人體的解剖結構中,軀體兩邊側中線的連線和頸側中線至肩頭外側中點的連線有一個微向前的角度,即兩肩頭的方向是微向著前斜側方的,或者說:兩肩是呈現著微向前裹合的,因而人的鎖骨下方呈現出一個三角形的凹窩,這就是說:自然站立狀態的人就呈現著基本的含胸姿勢。

  對於沒有不良姿勢習慣的人來說,會感到這種姿勢的胸背部沒有任何應力,實際上這時人體胸腔的容量最大.所以,這種自然放鬆形成的基本的含胸拔背無疑有利於人體健康、有利於人體全身的氣血執行、氣沉丹田和腳下沉穩。

  有的人錯誤理解了“含胸拔背”,練拳時始終持續地用力或將背肌向兩側張開,或兩肩向前加強裹合,或胸部向內縮,使胸背部肌群持續保持著應力、無效消耗體力,破壞了胸背部的自然舒鬆,不僅可造成區域性肌群由於疲勞而發生損傷,而且影響胸部臟器的正常生理活動。既不利於身體健康,對武術也沒有什麼益處可言。這樣的姿勢從太極拳理上分析與太極拳是格格不入的,因為這樣的姿勢違反了太極拳法自然的“神舒體靜,刻刻在心”的基本原則。

  此外,違反這種基本含胸拔背的不良姿勢主要還有兩種,一是努力挺胸,一是懈怠駝背。這樣的姿勢無疑也是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有了不良姿勢作對照,只要不是勉強凹胸、挺胸、駝背等畸形的胸背姿勢,人在站立時上體正直、自然舒鬆,胸背部一般就是基本的含胸拔背了,並且只要是做到了基本的含胸,也即做到了基本的拔背,做到了基本的拔背,也即做到了基本的含胸,這是一般人只要稍經指點就能很快掌握和遵循做到的。

  動態的含胸,直接的原因主要是胸肌的工作引起胸骨帶動鎖骨內側和肋骨內側內縮後移。深度的含胸可使肩鎖等胸部呈現弧形內凹,脊柱雖被迫後移但往往是前撐的,造成含胸的胸肌工作的動力是由腳而起經過腹肌而上達的,當然,含胸的形成,也有其它肌群的輔助工作。在推手中,不同深度的含胸,常能有效借勢將對方吸帶過來,使對方有落空感,能使捋化對方的攻擊容易得多,同時,捋化、吸帶時能使手臂上力的分量很輕。

  動態的拔背,直接的原因是背部肌群的工作引起脊柱的後撐。深度的拔背,兩肩與背脊可呈現為向後圓拱的弧形,背部斜方肌等肌被強烈地拉伸開,因而背部有繃緊的感覺,拔背程度越深,這種感覺越明顯。金仁霖老師指出,這種感覺就是古人所說的“氣貼背”。

  動態拔背的動力也是由腳而起,但主要是由後上湧從而引起整條脊柱的後撐,是所謂“命門後突”的結果。中醫所說的命門部位有多種學說,明代趙獻可首倡“兩腎中間為命門”之說。但這個命門在現代解剖學中井無實體,有認為在第二腰椎之中,相當於第二腰椎的脊髓的範圍。這樣的命門,四周是椎骨,當然不可能突出;而中醫鍼灸學中於晉代就已被命名的“命門”穴,位於第二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的凹陷中,不過l毫米左右大小的範圍而已,如後突最多無非是一個皮下小節,無論對於養生還是武術也無什麼實用意義可言。

  動態的含胸拔背還有其它效用,如金仁霖老師在講解葉大密先生“不頂之頂”一語含義時,作了一個示範,與一位推手功夫很好的壯年人彼此右手臂相貼相互進攻,這位壯年人體重85公斤,身高l.8米左右,手臂當然比金老師長,然而,他的手卻觸不到金老師的胸部,而金老師的手倒觸到了他的胸部使他拔跟而起。原來,金老師在雙方進攻瞬間,陡然深度含胸拔背,如同手臂變長了一樣,當然此時的含胸拔背,脊柱也是後撐的。

  無論動態的含胸,還是動態的拔背,都會不同程度出現兩肩更加向前裹合的形狀,這主要是胸骨和脊柱後移所引起的,並非兩肩主動前移的結果。如果胸骨和脊柱無運動變化,僅僅是兩肩頭向前運動,也即肩胛骨和鎖骨催動肱骨頭向前運動,這樣形成的胸背部姿勢似乎象含胸拔背,但毫無武術意義,不能認為是太極拳的“含胸拔背”,然而,恰恰有許多人將這樣的做法錯誤地當成了“含胸拔背”。

  深度的含胸拔背也會壓縮胸腔,但胸腔脊柱上段並不前傾,脊柱只是幾乎平行地後移,而且姿勢是動態變化的,不是長時間持續維持的,所以對胸部健康是無害的。肋骨與胸骨的關節、肋骨與脊椎骨的關節,原本是允許有微小的活動,一般人幾乎沒有這種活動的機會,動態的含胸拔背提供了這些關節活動的機會,有利於預防肋關節的退化;另外,動態的含胸拔背使胸腔發生了緊弛縮張,如同胸腔接受按摩一樣,這些,反倒有益於人體健康。金老師一位新加坡的學生還反映,運用動態的含胸拔背,減肥效果很好。

  須一提的是:推手中有時為了需要,隨勢沉肩、鎖骨外端後張,這時似乎出現了胸部前凸,但胸骨、脊骨並不前移,這種變化不僅化解了對方的進攻,而且兩肩臂仍活動順遂、遊刃有餘,這樣的胸部前凸的姿勢同一般所說的“挺胸”是有本質區別的,不能認為違反了“含胸拔背”,世界上的絕對總是存在於相對之中,沒有無條件的離開相對的絕對,對於“含胸拔背”也不能五條件地、死板地去對待。

  太極拳含胸拔背的正確不應置疑

  綜上所述,無論基本的還是動態的含胸拔背,不僅有益於健身強體,而且對於發揮太極拳特有的武術作用有重大意義,是關係到太極拳本質的要領之一,但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以後,有個別人或對含胸或對拔背提出批評,甚至認為含胸和拔背不是太極拳的東西,說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左右才被人強加到太極拳理論中去的。

  他們之所以這樣認為,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不瞭解漢語中有不少詞語包括一些術語是不能單按字面意義來理解的,他們在文字上鑽了牛角尖,作了錯誤的臆想的理解,他們理解的“含胸”和“拔背”根本不是太極拳概念中的“含胸”和“拔背”;另外,他們對“含胸拔背”概念形成的歷史也不甚瞭解:

  從有關文獻巾可知:張三丰有關太極拳的歌訣,其第一首中有“束肋下氣把襠撐”和“胸背開勁兩捶爭”之語,其第三首中有“氣貼背後,斂入脊骨”之語,而王宗嶽的歌文中則有“開合按勢懷中抱”之語。

  上述張三丰歌訣中的“胸背”,現存最早的抄本中為“胃音”,有研究者認為這兩字應是“胸”的異體字“胃”字和“背”字的抄誤,這兩字之後是“開勁兩捶爭”,所謂“兩捶爭”,就是兩手力的方向相反,而太極拳要求人體開張的最主要部位就是胸背部,從與兩手相關聯的部位聯絡分析,句中的“胃音”其所指非“胸背”而莫屬,所以認為“胃音”兩字為“胸背”的考證無疑是正確的。

  張三丰所說的“束肋下氣”、“胸背開勁”、“氣貼背”和王宗嶽所說的“開合按勢懷中抱”,明顯都指的是或包含有“含胸拔背”的概念,反映了張三丰和王宗嶽的拳術思想中都已經有了“含胸拔背”的理性總結了。

  之後約1853年至1880年間,武禹襄先生在他總結的“身法八要”中,其中有兩要就是“涵胸”和“拔背”;其後李亦畲先生在他總結的“身法十要”中,“涵胸”和“拔背”仍被列為其中兩要。

  上世紀二十年代,楊澄甫先生則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把“含胸拔背”列為其中一要,他說:“含胸者,胸略內含,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

  郝月如先生《身法十要釋》中則這樣說:“心以上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鬆,兩肩微向前合,謂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兩肩中間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謂之拔背。”

  從以上引述可見“含胸拔背”概念的出現歷史悠久,儘管稱謂不一,實質所指是同一的;從文字資料上可知,至遲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之前,沒有一位太極拳前輩對“含胸拔背”提出過異議和批評,“含胸拔背”這一太極拳要領得到了自古至今無數太極拳泰斗、先輩的肯定。輕地否定這一要領是一種對祖國曆史文化遺產不負責任的不慎重的作為,對太極拳的繼承和發展是有害的,必須予以摒棄。應該有更多的人真正全面認識“含胸拔背”這一要領,“含胸拔背”同其它太極拳要領一樣應得到充分的珍視、研究、繼承和發展,這應是所有太極拳愛好者的共同語言。
 

太極拳三調的特點是什麼介紹
什麼時間練習太極拳最適宜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技巧有哪些
網球要掌握的動作要領技巧有哪些
網球要掌握的動作要領技巧有哪些
勾拳的動作要點技巧有哪些怎麼掌握
勾拳的動作要點技巧有哪些怎麼掌握
練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武氏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太極拳的總體特點介紹有哪些
練太極拳的五大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