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牙的誤區
小孩子都會長牙,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長牙有很多的誤解,那麼究竟有什麼誤區呢?跟著小編來看一下:
誤區一:寶寶發燒跟長牙有關
網友朵朵媽諮詢,寶寶一歲,最近有些低燒,開始以為是天氣涼了感冒所致,後來發現寶寶好像出牙了,都說寶寶長牙會發燒,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主任醫師何麗雅主任提醒,寶寶出牙引起口腔免疫力變低,確實有可能會引起低熱,一般可以自行緩解,而且很少被發現,但是38℃以上的發熱往往與出牙齒無關。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牙發熱最多隻有38℃,如果過您的孩子體溫高於38℃就不要再怪罪於出牙了。
誤區二:吃軟的食物對牙齒好
許多父母認為寶寶還沒出牙,就喜歡將切得
如果寶寶的食物過於細軟,寶寶的牙齦缺乏刺激,不僅導致牙齒髮育遲緩,還容易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因此,媽媽要根據寶寶牙齒萌出情況,調整食物的粗細。
誤區三:寶寶沒長牙不需要刷牙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沒長牙之前,不需要對口腔進行護理,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寶寶的乳牙萌出前,家長應每天給寶寶漱口,可用紗布蘸清水或淡鹽水輕擦寶寶牙床,早晚各一次,也可購買專門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鹽水為寶寶清理。
寶寶開始長乳牙後,家長應該每天為孩子清除牙齒上的菌斑、軟垢,以保持口腔清潔,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
誤區四:寶寶長馬牙是補鈣過多
有些家長髮現,寶寶還未到長牙的月齡,卻開始冒出了白白的“牙齒”,甚至認為這是因為孕期不改過多導致,其實這些牙齒屬於“馬牙”,並非真正的牙齒。
馬牙在醫學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通常在寶寶在出生後4—6周產生,通常在口腔內牙床上或上顎兩旁長出,一般為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狀白色顆粒,看起來像剛剛萌出的牙齒,俗稱為“馬牙”或“板牙”。
新生兒出現“馬牙”,是因為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造成的,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數週後就會逐漸消失,不需要治療。
孩子受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