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健康的表現有什麼
人老了,不僅是肉體上會出現健康問題,不少老人心理也不是很健康。要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益於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因此老人要學會保持健康的心理。那麼老人心理健康的表現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老人心理健康的表現,希望能幫到你。
老人心理健康的表現
1、態度和藹可親,能常樂,能制怒。
2、邏輯思維健全,思考問題條理清楚。
3、想象力豐富,不拘泥於現有的框框和陳腐觀念。
4、情感反應適度,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
5、人際關係良好,家庭和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6、熱愛生活,喜歡活動,有適當的業餘愛好。
7、感知良好,稍有衰退者,也可通過適當的手段進行彌補,如戴眼鏡、助聽器等。
8、記憶力良好,不要別人提醒能記住重要事情,能輕鬆記住一讀而過的7位數字。
9、意志堅強,樂觀進取,辦事有始有終,不浮誇、不輕易衝動,不常抑鬱焦慮。
10、與大多數人的心理活動基本保持一致,遵守社會公認的道德觀念和倫理觀念。
11、關心國家大事,愛學好問,學習能力基本不衰,始終堅持學習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知識或技能。
12、保持正常的行為,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活動,能面對現實,順應自然,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發展。
老人心理型別
1、愉快積極型
這類老人性格開朗、心情愉快、熱愛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直接興趣型
這類老人能理智地接納和適應離退休後的變化,坦然而合理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生活知足常樂,並能主動搞好人際關係。
3、關心健康型
這類老人特別關注自己的健康,唯恐年老體弱多病。有的人確實有病,但誇大病情;有的則是基本無病,卻千方百計找出自己的“病”。
4、解脫型
這類老人性格一貫內向,退離休後更是減少社交。他們對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靜地應付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不輕意開口求人,往往有抑鬱心理。
5、追求支援型
這類老人依賴性強,需要別人在情感上支援他們,在生活上幫助他們,用別人的同情獲得自己情感上的滿足。一旦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就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或不願意幫助自己,從而出現沮喪情緒。
6、堅持工作型
這類老年人通常是一些青壯年時期胸懷大志,但是壯志未酬的人。他們總是用忙+碌的行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來證明自己還有能力。
7、冷淡型
這類老年人認為生活很苦,而自己對現狀又無能為力。他們內心很痛苦,於是只能用回憶以前愉快的經歷作為樂趣。他們給人的印象冷漠無情,其實是無可奈何的表現。
8、自責型
這類老年人回顧自己一生後,發現一些目標沒達到,他們把這些失敗都歸罪於自己無能,因而常常自責,甚至有自我犯罪感。這類老極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沮喪和心灰意冷。
9、憤怒型
這類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作是環境的犧牲者,似乎誰都和他過不去,感到生活毫無樂趣。回顧往事,把失敗原因歸咎於客觀,把怨恨發洩在別人身上。他們人際關係很差,自己孤獨、怪僻。
影響老人心理健康的原因
1、不良生活習慣
長期養成的吸菸、嗜酒、過食甜食、葷食或飲食過鹹等,可導致體內環境穩定性和自我修復能力減退而引發疾病。
2、身體衰退
身心是一個統一整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開始逐漸衰退,身體上的變化必然對心理有所影響,如在心理上可表現為精力不足、記憶力下降、思維速度變慢等。
3、疾病損害
軀體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對心理可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腦動脈硬化,腦組織缺血可導致大腦功能減退。在心理上,早期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晚期可發展為腦萎縮而導致痴呆。
4、家庭環境與生活事件
離退休後的老年人以家庭活動為中心。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對老年人心身健康影響甚大,如子女結婚,婚後婆媳、妯娌間的糾葛;以及老年夫婦之間的感情;離異、喪偶,子女分散等一系列生活事件接踵而來,都會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衝突而影響老年人的情緒。
5、營養缺乏
人體正常功能的發揮,與營養物質的供給密切相關,如腦細胞對營養物的需求量就明顯高於其它組織細胞。當某些物質缺乏時,就可使相應的器官功能失調,如維生素C缺乏時,會影響腦、脊髓及外周神經,出現精神症狀。因此,保證各種營養素的需求,是增進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6、社會角色與社會地位的改變
老年人從崗位上退下來,社會角色、社會地位以及社會關係發生變化,如果轉變與適應困難,會因失去原有的地位與工作,不能繼續發揮作用而惆悵;還會因脫離了原有的交際範圍,而新的交往尚末建立或不善於建立而寂寞。長期下去,心理失衡,造成心理衝突與矛盾,會變得孤獨、抑鬱、消極,這對健康極為不利,會加速身體的衰老。
老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